A. 关于骑兵冲刺的真实效果
首先来说要更正一点,骑兵拿的那叫矛,长矛。是刃头,前面是一面刃,成棱形,但不是绝对尖的。
作用力的问题先不用说,长矛是在冲锋中使用的,用以冲击步兵或者马匹。
但是真正开始战斗时,骑兵不会使用长矛,而是改用马刀与狼牙棒。因为真正的作战中,冲锋是并不多的,应该说大量使用的是狼牙棒,制作成本低廉,且杀伤力极大。
骑兵不会穿很重的铠甲,一般只是皮甲,或者是很轻的链甲,方便敏捷的作战移动。(见蒙古轻骑兵类)
重骑兵也有,会装备重铠甲(中世纪欧洲骑兵),但是他们最终一样被轻骑兵打败,因为重骑兵的行动力被削弱了,追赶不上蒙古轻骑兵,且蒙古骑兵擅长的弓箭极大的杀伤了重骑兵。
B. 为什么古代中国军队的长枪枪头是菱形的,日本的枪头是像刺剑一样,欧洲的矛头是杏仁型的
1、中国的长枪采用菱形枪头主要是为了破甲的需要。自南北朝后,重甲骑兵的出现使步兵必须有克骑的武器(农业地带步兵为主),锥形枪头即锥枪的枪头,呈现四棱形状,类似破甲锥,能有效步战破甲。
2、日本的扁平状造型适合防御武士刀(参考狼筅的原理),长杆左右拍打对步行及矮马武士有阻止作用。
3、欧洲重刺伤,利用马的速度冲击,配合尖矛,能最大程度刺伤敌人。
C. 中国的长枪兵和刀盾兵在战场上是怎么运用的
枪兵一般就是炮灰发上一长枪就是兵了当然正规军也是大量装备的一般都是陆战用,刀盾兵一般是用来攻城时防御弓箭掩护其他人接近城墙的
D. 中国古代的骑兵是双手握骑枪还是单手夹骑枪的呢
这个话题说起来比较繁杂,但通常来说单手夹枪是西式骑枪的标准动作。因为西式骑枪在结构上与长矛、马槊等武器样式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是在两米左右的长杆顶端安装小金属枪尖,木制的枪身呈锥子型并在后端留握杆,尾部有配重来保持平衡。是作为冲锋武器来使用的。
如果对手为步兵且自身武器在2米以内的枪类武器,会继续单手持,点刺咽喉、面部等位置,之后换短柄武器。如使用长度超过2米的武器则会改为双手持,否者很容易因为力距问题导致武器脱手。通常采用前后手持握,武器多举于腰间或胸口水平。少数超长武器需要高举过顶,向下刺,对步兵这种方式很占便宜,但对骑兵很作死。
总结起来,老朽能给出的答案是古代中国骑兵没有狭义骑枪,自然也就没有标准动作,单手和双手都用。
E. 中国古代北方骑兵的枪矛武器有何异同
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杀伤武器就是弓箭和长矛。长矛是北方铁骑之间相互冲锋,击垮敌人阵型最有效的武器。中国北方各个民族都把长枪当做是仅次于弓箭的武器,因为它最能保证骑兵集群冲锋的战斗力。
匈奴人建立了中国北方第1个游牧民族,他们冲锋陷阵的主要武器是类似于短矛的武器。这种武器并不是匈奴人手一件,当时匈奴骑兵并没有马鞍。重骑兵冲锋往往只有匈奴贵族嫡系的侍卫才能承担这个重任,也正是因为匈奴骑兵中长武器的不足,他们与汉军骑兵近战时非常悲惨。
F. 古代中国的骑兵用枪是一次性的还是多次重复使用的
历史上,只有欧洲的骑士使用的骑士枪是一次性的。
欧洲骑士的骑士枪使用苹果木制造,非常脆,用于骑士们的单挑决斗。
对冲时,苹果木的骑士枪直接正面戳击,然后苹果木的骑士枪枪杆碎裂,吸收掉对冲的冲力,从而让骑士们不会被反作用力击落下马。
说白了,这种一次性的骑士枪是用来装逼的玩意,只能在骑士单挑时使用,当面临残酷的战争时,没有卵用。
而到了战场上之后,欧洲骑士们主要使用的,是长矛和大剑、马刀。
.
至于中国,中国的骑兵用枪分为几个阶段
最开始是长矛,普通的硬木长矛加长版。这种长矛用于战阵,可以避免敌军伤害自己的战马。但是这种长矛的使用难度极大,因为强大的反震力会让骑手非常难以在马上坐稳------就算有马镫和高桥马鞍也一样困难。
后来,大约在隋唐年间,中国出现了马槊。
马槊是高大上的玩意,昂贵的一塌糊涂。需要将优质的木材劈扯成细丝,然后将细丝用漆反复涂抹、晒干,最后将木丝束成枪杆再次涂漆,然后装上枪头(一般是1-2尺长的枪头),尾部加上配重,然后用悬丝将马槊吊在三分之一的尾部位置找平衡,不断调整配重的重量。
这样造出来的马槊,远远比长矛结实。刀砍不伤,刺击的反震力大多被弹性十足的枪杆吸收,不但可以刺击还可以挥砍。
当然,这玩意成本太高,只有武将能够使用,一般的骑兵,还是苦兮兮的用硬木长矛。
大约在五代和宋朝,另外一种马战长枪出现,白蜡木杆的弹性极佳的大枪出现,其成本虽然高于一般的硬木长矛,却远低于马槊,宋军很多骑兵部队装备了白蜡木长枪。这种长枪也是用弹性极佳的木杆吸收刺击时的反震力。
这些马战用长枪、长矛,都是重复使用的。
再次强调,骑兵主武器,除了中世纪欧洲骑士用来表演决斗的刺枪,没有一次性使用的。
G. 古代骑兵用长枪多还是用长戟多一般草原骑兵都用什么武器为什么呢
看是哪一种骑兵。
中国古代的骑兵用长枪配长刀或者长剑的多。
游牧民族骑兵得区分一下,轻骑兵用的是弓箭和弯刀,重骑兵用的是长枪和弯刀。
欧洲骑士大多是骑枪配骑士剑和盾牌。
H. 中国古代骑兵作战方式
1、欧洲中世纪重骑兵的“长枪”为什么是“一次性”
当重骑遭遇上重骑的时候,两边都只能是面对面的对冲,哪个先逃跑哪个吃亏——重骑作战靠的是冲力,最好的战术就是对敌先发冲击,以获得较高速度,晚启动的一方速度上要吃亏的。试想下,两边都是连人带马几百公斤加上跑起来的速度,冲撞发生的时候冲撞力极大,这时候的长枪必须是那种极易损坏的,否则不碎掉的话反冲力肯定要伤害骑士的手,所以要换枪再战或采用连枷、钉锤、重剑进行近战。(欧洲中世纪骑士都配有好几个侍从给他拿东西的)
2、如果重骑对上的是集结起来的步兵是很容易就能透阵而出的。
骑兵一出,地动山摇,靠的不光是那长长的骑枪,更重要的是重骑兵那恐怖的冲击力。(步兵很容易染上的“骑兵恐怖综合症”在战场上是可以传染的)只要能在锋线上撕开个口子,剩下的工作就是重骑兵呼啦啦的跑个血胡同出来,这时候也不用管枪还能不能用了,随便拿个武器跟着大部队跑吧。
3、速度才是王道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骑兵都有轻重之分,靠抛射武器杀伤敌人的那是轻骑兵的任务,重骑兵的任务就是冲阵,在严密守备的敌人战线上硬生生地撕开个突破口来,大军随后掩杀,因为冷兵器时代一旦阵线上出现缺陷是很难弥补的。所以中国有个很恰当的词来形容重骑——叫“突骑”。而且对于骑兵来说速度是根本,跑起来才能在陆上称王,一旦速度减低,陷入和敌人原地作战的地步,还不如重步兵好用,至少重步兵要更专业些。
4、中国的骑枪肯定不是“一次性”的。
排除那种经常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单骑枪挑联营”强将,单论骑兵的制式武器如矛、戟(秦汉)、槊(汉唐)、枪等,几乎每个骑兵都是没有备份长武器的,要换枪打完仗再说,所以大家都配有骑士刀。(高速冲击下剑太容易被折断,很快就退出骑兵装备)
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以下几点:
一、中国的骑兵的制式武器没有欧洲的骑枪那么长,短一些就不容易折断。
二、中国的骑兵的制式武器在材料选择上与欧洲的骑枪不同,要更有弹性。比如说枪,后世就有“枪使软”一说,以达到借力使力,巧拨千斤的目的,可以说中国的枪要比欧洲的骑枪使用起来更灵活。
三、中国的骑兵的制式武器在使用上与欧洲的骑枪不同,接敌的一刹那要求双手虚握。这和欧洲的骑枪的易碎的目的是一样的——保护骑兵的手,这原本是战场上和重兵器比拼时候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