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半部中国近代史如何看待这句话

半部中国近代史如何看待这句话

发布时间:2022-11-25 01:54:47

⑴ 人们为什么评说旅顺为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

“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主要是指旅顺从成为北洋水师基地,一直到建国后回归祖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了甲午战争,被沙俄强行租界,日俄战争等一系列事件,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在旅顺经营多年,建成北洋水师舰队的主要基地。
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规定沙俄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旅大租地续约》。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日俄战争爆发。经过极其惨烈的战役,日军夺取旅顺口军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港由苏联占用。
1955年,苏联将旅顺归还给中国。旅顺后来和大连合并,并称为旅大市。

⑵ 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 “落后就要挨打。”
回顾过去, 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历次外敌入侵均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而另一个方面,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正是他们领导广大爱国士兵的拼死抗争,使得帝国主义列强进攻中国的锋芒屡屡受挫,在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这是中国农民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太平天国运动则将旧式农民斗争推到了最高峰。它不仅反封建,而且反对外敌入侵, 严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还有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它打乱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通过血的教训,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走狗的事实。
在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使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国家若没有强大的国力是不可能立足于世界的。知史可以明得失,历史虽然已是过去,但历史的精神和宝贵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铭记于心的

⑶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1840-1949)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与意义

这段历史是华夏永远忘不去的痛,期间,有回光返照,但很快就跌落,华夏五千年的帝国历史,到1912年彻底结束。这段期间有同治中兴,华夏的落日余晖起于1867年,弱于1895年,止于1901年,此后将近一百年内,中国再也没有崛起过,直到二十一世纪。这段历史,可以说是给后代提了个醒,不可以因为一时的辉煌就盲目自大,以免重蹈覆辙,再次断送华夏几千年的积蓄,并且背上骂名。

⑷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

对待中国近代史,西方国家的态度在鸦片战争前后有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在清朝前期,出了个威慑世界的康乾盛世,使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崇尚越来越高,这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时期。而东西方在当时有两个大帝国--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这两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而论英和清谁更强,无疑是清国!如果康乾盛世时中英来开战,英国必是惨败!所以这时的西方国家一概觉得中国人是最强大的民族。将我国任何习俗都保持正常的态度。他们看到中国人的辫子时,也觉得很正常,最多也就是奇怪而已,从来没耻笑过。所以,当时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地位鼎立在世界之间。但是随着庸主干隆晚年的自大、昏庸、无能、贪腐,以及贪官的助纣为虐,使清王朝开始从富强走向穷弱,文字狱盛行,为维护统治所弄的冤狱极多,文化积极性不高,就使国家落后了。但即使国家走向相反道路,西方国家还是保持着信服的态度,这是鸦片战争前的态度了。接着鸦片战争后,欧美国家走向进步,大清王朝固步自封,中国与西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洋人发现中国不堪一击,开始自大了,视中国为弱国弱民。中国早已没了马可波罗所说的“中国遍地是黄金”的景象,道光签完一条不平等条约过个几年就死了,但因中国经济较好,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被歧视的程度还算轻度。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遇战不战,龟缩在后宫不理朝政,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丢了园明园,丢了尼布楚,丢了库页岛……这个昏庸无能的昏君,如果不是遭天遣年纪轻轻就死掉,他还能给出多少土地?而就是出了咸丰这种昏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才由轻变重,甚至侮辱。这时,不仅辫子他们想笑,连我们的文化他们也视为垃圾。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中国清朝的态度是三个阶段:康乾盛世,崇拜;鸦片战争后,轻度歧视;咸丰时期及后来,重度歧视。接着民国后,歧视才一点点变轻,但仍有歧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种种成就,现在的西方国家已经找不出任何理由歧视,而恢复到了原来对中国的崇拜。

⑸ 如何看待中国的近代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丧权辱国的历史,但也是一部民族斗争的历史。
一方面,近代中国收到外来侵略,清政府和旧军阀对外卖国求荣,对内镇压人民运动,压榨人民,使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农业,资本主义经济都造成了不利影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难。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渐觉醒,中国也逐渐由封建主义向近代的先进政治制度过渡,先进的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外来侵略打开国门,使中国重新解除世界,融入世界。外来科技和经济率先进入中国,后来中国开始效仿外国,中国建立了工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外来先进的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封建主义开始解体,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陆续传入中国。这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振新打好了经济思想文化基础。

⑹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完全可以用屈辱这两个字代替!近代史可以划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⑺ 对中国近代史的评价

我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国家从封闭独立到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列强打开我国国门,送来各种不平等条约和耻辱。这段历史同时也是我国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格局的历史,为后面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打开窗口。正因为有了这段历史,国人向往独立自主、光明的思想才能产生。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马克思的学说进入我国,得以在我国传播,才有了后面的新民主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

⑻ 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

1、对比光彩夺目的古代史,近代史满是血与泪,苦与辱。

确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被割让了无数土地,被日寇屠戮了半壁江山。

2、近代史里虽满是辛酸,可也充满了无数坚毅与动人。

越是民族危急存亡之秋,越是涌现无数英雄伟人用尽各种方法拯救文明星火。他们的动人事迹,是中华民族伟大特质的集中体现。

在世界列强疯狂殖民的时代,我们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无数前人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方式践行着救亡图存的伟大理想。

(8)半部中国近代史如何看待这句话扩展阅读:

为洗刷屈辱做的努力

1、封建官僚搞起了洋务运动,底层农民建立了义和团,资产阶级发起了民主革命,最终由共产党完成了拯救中华文明的伟大使命。

2、百年国耻之后,我们不仅生存了下来,我们还重新崛起了。把周围挑衅的国家全都打了一遍,彻底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

3、在艰难环境下自力更生的搞出了两弹一星,拥有了顶尖的战略威慑力量;我们改革开放拥抱全球化,对外贸易额从1979年的293亿美元暴增到了2018年的4.62万亿美元。

⑼ 用一句话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⑽ 你如何看待中国的近代史

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次年八月,清政府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与西方强国的矛盾,由暗地转为公开,由商业矛盾转为全面矛盾、由小的矛盾转为重要矛盾。这是一个弱而大,已经腐朽的封建大国,与一个正处在上升趋势的强大的资本主义帝国的力量对比发展的必然。这场战争使西方列强看清了表面似乎强大的封建中国的弱点,战争的血腥引来了殖民主义者 的贪欲的膨胀。他们用武力为商业的发展开拓道路,用文化的侵入为他们的胜利提供精神的保证。一幅殖民中国的历史画卷就由此而展开了。在后几十年,几乎每一个资本主义强国,包括新出现的资本主义强国如日本,都进入中国,开始实现他们的殖民梦想。然而中国并没有完全沦为全面的殖民地,这倒不是强国们的良心所致。究其来有这样几个原因:(1)列强之间互相争夺,任何一个单独的资本主义强国没有实力独立吞并中国,同时谁也不想放弃,出现了互相争夺的局面。如日俄战争,就是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另外两个国家的战争。(2)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特别是新旧帝国主义的实力发生变化引起了内部矛盾,如德国对欧洲国家的矛盾,日本对欧美国家的矛盾。众强之争是造成中国的半殖民的重要原因之一。(3)中国人民的反抗。有着几千封建文明、心理上一直自认为中国是世界最强大国家的中国社会主要阶层,如官僚、士、农、商等社会群体在心理上,尽管他们既没有接受失败的事实,又没有作好学习与追赶资本主义的准备。但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具有传统反抗精神有中国人民,大多数人本能地选择了反抗道路。封建文化、民族传统是中国人民选择反抗道路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在力量方面,由于中国绝大多数人对西方列强的实力不了解,加之中国在邻国中的长期历史霸主地位,使大多数中国人仍然相信中国的强大,这是他们局限于反抗的力量基础。当然,他们没有想到,也无法想到与他们对抗的是一种不同的文明,这种文明是他们没有办法用封建文明来战胜的。当时的中国人在反抗西方列强中,出现了西方人认为很可笑的、愚昧的东西,如“刀枪不入”的神功,用妇人的衣物阻挡子弹等荒诞行为。这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一点也不可笑,这些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产物,这也正是中国的败因之一。但是,这些不能是否认他们反抗的正义的根据。我们要承认的是战争毕竟比其它任何空洞的说教,更能教育和促进一个民族国家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一方面反抗西方列强的殖民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学习、引进。这种既斗争又学习,既学习又有斗争,相互交错形成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侧面。我们要告诉人们的是:文明与文明的交流,并不象一些书斋里的先生们所自认为的那样温文尔雅,实际的交流是十分复杂的、动态的、客观的,是矛盾的不断展开和不断解决,这或是书斋先生们所不能理解的多余---历史的阑尾。 中国近代对外反抗战争,基本上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某些人以为这些反抗是不必要的(就象主动打官司打输了的人,后悔不该打官司一样),为什么这些某些人认为不必要的反抗实际产生了呢?书斋里的先生们是不喜欢作这样的实际研究,他们沉浸在对历史的遐想中,通过想象力来解决这些历史的迷团。对于不反抗,全面接受列强的条件会产生什么了的历史后果?这本来是反历史的观点,无可讨论。但是,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在中国仍然有一些市场,对此作一些想象对某些人有教育意义,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正好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如印度就全面接受了英国的统治,统治的结果,先进的英国给落后的印度带来了什么?大家可以认真作出自己的对比研究。一个肯定的结论:即英国没有给印度带来强大,反而在临走之前分裂了印度,造成了南亚次大陆的长期战争。我们要问,是什么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对西方先进文明的拒绝?还是对自己利益的本能保护?如果是前者,拒绝先进文明,本身是自绝发展之路,这与历史上中国人民学习和引进西方文明的具体史实,如洋务运动相抵触。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后者,虽然列强强迫清政府接受了不平等条约,但是普通中国人和许多士族、官员们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他们违背和实际拒绝不平等条约的行为应视为一种反抗形式。列强将不平等条约作为对中国征服的一种标志是必然要严格执行的。每一次拒绝行为会引来新的战争,新的战争产生新的更不平等的条约。到这时,弱者已经没有了任何实力维护自己的道义,反抗好,不反抗也好,都不影响征服的继续进行。一些书斋先生们不能理解这种坏结果的反抗,而这恰恰是列强要做到,他们正要通过这样的反复报复彻底消灭中国人的反抗。然而中国人反抗了,这种反抗也是列强所预料到的,正是这种反抗延缓了列强的殖民化进程,加速了清王朝的内部矛盾集中,最终摧毁了这个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中国人民反抗列强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意义就是失败,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已经不能够在封建王朝中继续生存了,封建文化已经彻底破产,我们必须迎接新的文明的到来,必须打破封建王朝,建立新型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这些反抗,全面接受不平等条约,中国殖民地就必然,我们必须接受列强对中国人的安排,这不仅是中国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的耻辱。作为人类不光彩的一面,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人类的文明已经进步到世界各国共同进步的新阶段,一些殖民时代有遗老遗少们拒绝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对抗,他们是不得人心的!!

阅读全文

与半部中国近代史如何看待这句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要去印尼旅游 浏览:652
银河号是中国什么公司船舶 浏览:946
意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369
伊朗核计划遭受什么病毒侵袭 浏览:582
印尼地震海啸28楼有多少米 浏览:619
印度9亿人参加哪些大选 浏览:211
怎么加入英国外卖 浏览:583
印尼巴谈岛哪里好玩 浏览:671
印度拉达是什么车 浏览:647
中国象棋如何玩斗兽棋 浏览:608
英国地铁什么时候出现 浏览:211
印度用什么钱最贵 浏览:689
印尼黑酸枝家具保养用什么材料 浏览:5
越南政权如何交接 浏览:811
意大利什么时候能成立 浏览:696
在中国哪里卖房子 浏览:511
为什么英国没有威尔士元素 浏览:148
英国货币对人民币多少 浏览:263
印度尼西亚矿产怎么样 浏览:450
去印度买手表怎么样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