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北斗除了定位,还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可以和他人取得联系,还可以导航,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可以进行全方位搜索,也可以传播相关的信号,还可以及时了解他人的求救信号。
② 中国的北斗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在哪些方面可以应用
北斗系统这些年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很多领域,本篇且跟北斗模块研发厂商SKYLAB一起来看北斗的利民应用。
相对于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服务区域将扩展至全球,同时,实现了下行导航信号升级与改造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实现了与北斗二号下行导航信号的平稳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导航信号,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北斗系统的全域覆盖、全时联通,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加速到来,一种全新的“北斗+”生产生活方式已初见端倪。
“北斗+交通”:对危险品的运输车、旅游客车、或者长途客车的车辆速度和路线实时监控,保障驾驶安全;超速现象将大为减少,交通事故也将减少;
“北斗+水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对大坝位置漂移进行测量,误差精确到毫米级;大坝的漂移值过大,即进行预警,解决了特殊灾害天气情况下无法开展人工监测导致出现盲区的情况。
“北斗+精细农业”:精细农业借助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实现农机的自动化驾驶仪,可以大幅提升农机使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北斗+渔船”:出海作业能实时监控,渔船出险可随时报警,在海上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北斗已成了渔民口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护身符”……
“北斗+物流”:包装可以根据商品体积重量自动选择包装箱,发货可以根据地址自动分拣配送,买家可以随时知道所购物品的行踪轨迹;
“北斗+支付”:能够对1秒钟内成百上千的股票、车票购买申请进行精确排队,按序办理;通过精确掌握车辆位置变化和时间长短,从云端快速准确完成高速公路行驶缴费、公共场所停车收费、车辆自动充电计价等;
“北斗+工作”:警察坐在指挥中心,就能通过北斗移动警务系统实现对巡逻警车和警力的精准调度,做到快速出警、就近派警;农民在家里干着家务逗着娃,就能通过北斗无人机在田里播着种洒着药;牧民坐在家中喝着奶茶聊着天,就能通过北斗项圈放牧几公里外的羊群牛群……
③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或是服务范围
任何用户可免费获得此服务,在PDOP≤6条件下,全球大部分区域可用性优于99.9%。
授权服务
除了面向全球的免费开放服务外,还有需要获得授权方可使用的服务,授权又分成不同等级,区分军用和民用:
1、 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比开放服务更佳的精确度,需要获得授权,其具体性能指标未知。
2、 广域差分:在亚太地区借助于类似于广域增强系统的广域差分技术(广域增强),根据授权用户的不同等级,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最高为1米。
3、 信息收发: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容量提升10倍,单次报文长度1000个汉字,用户机发射功率降至3W。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系统通过14颗MEO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试用服务,单次通信能力40个汉字。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备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多种服务能力。
(3)中国北斗创新服务有哪些扩展阅读:
空间定位原理
在空间中若已经确定A、B、C三点的空间位置,且第四点D到上述三点的距离皆已知的情况下,即可以确定D的空间位置,原理如下:
因为A点位置和AD间距离已知,可以推算出D点一定位于以A为圆心、AD为半径的圆球表面,按照此方法又可以得到以B、C为圆心的另两个圆球,即D点一定在这三个圆球的交汇点上,即三球交汇定位。北斗的试验系统和正式系统的定位都依靠此原理。
④ 北斗三号系统相比北斗二号系统,有哪些创新点
北斗三号卫星相比于北斗二号卫星,有许多突出的亮点。
首先在服务区上,由北斗二号提供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服务范围,扩大到将向全球提供服务。为此,带来在卫星系统的设计上有一些新的要求,卫星的设计寿命也由原来的八年,变为现在提出大于十年的要求。
第二,在信号的导航设计上采用了新型的导航信号体制,北斗系统的用户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服务精度。同时,我们新型的信号体制也具有和其他系统兼容互操作的能力。
第三,这次采用了大量的国产化的一些器部件,包括元器件、关键的原子钟,还有一些敏感器等部件。
第四,我们成功设计和将要验证通过星间链路来实现整个网内卫星的精密的测量和数据的传输,同时星间链路对下一步发展我国的天基基础设施可以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与上一代卫星相比,北斗三号卫星更加小型化、集成化,但本事却大了不少。北斗二号卫星为了产生用户所需要的导航信号,一颗卫星上可能需要五、六台单机设备,但到北斗三号卫星上,基本上一台或两台就可以完成任务。北斗二号MEO卫星,当时为了完成三频导航信号功能,产品相对来讲比较大一些,是2.1吨的水平。北斗三号完成同样的功能,同时还搭载了一些其他功能,我们现在通过技术方案的变化,一颗卫星1吨多一点。
今天,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开始使用北斗系统。未来,中国北斗也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据介绍,到2035年,我国将建设完善更加融合和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为人类走得更深更远作出中国贡献。
⑤ 北斗系统自主创新有哪两大特色呢
从5年前开始提供导航服务以来,北斗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已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入选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
根据相关人士称,我们在中国境内建设了基于北斗的高精度‘一张网’,这张‘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具备提供高精度服务的能力,可以提供米级、分米级的高精度服务,某些局部区域已经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服务。高精度服务会带来整个传统位置导航服务的革命性变化。
⑥ 北斗系统为百姓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北斗系统为百姓生活提供很多便利,具体如下:
小到一顶安全帽,大到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比如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哪些服务能力
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7)中国北斗创新服务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超70%智能手机已提供北斗服务
2020年5月21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今天在全国政协“委员通道”上介绍,中国北斗系统已经在交通运输、减灾救灾等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我们统计,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已经有70%以上提供了北斗服务。”
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收官之年,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经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6月份将择机发射,届时我们北斗全球星座的布局将圆满完成。
⑧ 我国的北斗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什么服务
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中国北斗创新服务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原则建设和发展北斗系统。
1、自主。坚持自主建设、发展和运行北斗系统,具备向全球用户独立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能力。
2、开放。免费提供公开的卫星导航服务,鼓励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兼容。提倡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渐进。分步骤推进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持续提升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不断推动卫星导航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⑨ 中国的北斗系统都提供哪些服务其它国家可以使用吗
中国的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导航系统,作为世界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它由五十五颗卫星组网而成,具有功能多样,精度更准的显着特点,能帮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具体来说,北斗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个人位置服务,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在道路交通管理的应用,让铁路交通更加变得智能,帮助海运和水运行业发展,有利于帮助航空运输,在重要时刻,帮助救援人员进行救援任务,指导牧民科学放牧等。可以说,中国的北斗系统能够全方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我们也会在日常的生活里享受到它带给我们的便捷和帮助。
二、气象服务北斗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在检测天气情况,海洋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