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手从不会撒谎,听听美国老兵是如何评价中国军人的
在感到自豪之余,我们不要忘记为了和平,曾经付出献血的志愿军先辈们,致敬!
‘贰’ 二战美国为什么帮中国
美国的原子弹让日本向同盟国投降,所以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错觉,就是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就是同盟国一方的,美国在二战时给予了中国很多帮助。那么二战时美国真的是出于正义之帮助中国吗,如果不是,美国又是为了什么帮助中国呢?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在国家关系的面前,永远只有利益,在利益面前,任何国家这一秒是朋友下一秒也可能是敌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由始至终所在乎的只有自己国家的利益。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知道在二战前期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主义,尽管美国国内有同情中国的声音,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向中国施以援手。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向日本宣战,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帮助中国。
‘叁’ 美国默不作声,日本不敢相信,朝鲜战争中国取胜,各国作何反应
20世纪50年代,朝鲜和韩国内部战争在朝鲜半岛战役一举打响,我国25万志愿军连夜踏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抗衡美国主导的联合国部队,正式爆发抗美援朝战争。在此战役中所有人不看好中国志愿军的情况下,甚至美军当时也根本没把我国志愿军放在眼里,但是两年零十个月后美国却主动与我国签署《停战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这是中国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给这个世界抒写的一段神话,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战。中国利用三年将世界改变,这些参与者和见证者在1953年后又对中国有什么新看法呢?这场战役对我国来说又存在哪些利弊,真的非打不可吗?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时英国战争学专家这样评价我国:一支以骡马化为主的中共精锐军队,与机械化、装备精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用枪杆子打赢十几个国家的坦克大炮,是世界战争 历史 的一绝。彭老总也说道,西方各国在东方海岸线竖立几门大炮,就可以侵夺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场战役是我国成立一年后第一次与超级大国美国交手之战,对美国来说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战役,更是不愿意在美国后人面前提起这段不光彩的战役,尽管这场战争对美国来说是刻骨仇恨,但自这场战争结束从不敢轻易踏入中国半步,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美国吃了大瘪,心里也更加明白那个清王朝的中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展现给世界的是一段传奇,用美国几十万人鲜血抒写的传奇。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场所有人都不看好战争我国是怎样打胜的。
与其说是打赢美国,倒不如说是打赢了全世界,因为当时以美国带头的包括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共计十六个国家,长达三年的战役,中国直接将这十六个国家给打服了,令全世界集体失声,1950年6月25日清晨,随着中国东部一声声炮火轰鸣,朝鲜半岛内朝鲜对韩国擦起战火,朝鲜军队一鼓作气将韩军大败,吃了败仗的韩军不得不提裤子南逃,此南逃与老蒋南逃大有不同,因为朝鲜半岛地形较为狭长,一个月时间韩军还是没能逃出朝鲜手心,只能在半岛南端的釜山附近安营扎寨,随着一声声炮火在我国东部轰鸣,毛主席就知道大事不好,随之全世界的小九九都聚焦于此,让我们先说一下朝鲜内战为何会让我国伟大的毛主席局促不安?
因为在这之前我国计划解放台湾,不巧的是这个计划也是在1950年准备实施的,朝鲜的不宣而战也将解放台湾计划全部打乱,就连同穿一条裤子的新中国都没有提前告知,我们也是在东部一声声炮鸣中才得知这一消息的,因为朝鲜的不宣而战,又将我国宝岛同胞分割70余年,从这一点来说,朝鲜做的就有点气人。但是朝鲜对我国在抗日期间时,在杨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中也曾带领朝鲜族队伍作战,但在那个时候大哥苏联才是可以保护朝鲜的臂膀。
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期,匪帮为了争夺东北地区与我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东北战争初期,我国情况还不是很好,林将军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当时也面临着装备较为缺乏,后勤也跟不上,有时候战士们受伤也没地方医治,再加上当时匪帮的穷追不舍,那时候朝鲜就给予了我军大量帮助,不仅帮着我军大量转运物资,甚至还将我军受伤战士转移朝鲜境内修养,自此可以看出中朝两国的革命友谊还是十分深厚的。但是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我国对朝鲜的发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与朝鲜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的 社会 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
当时的朝鲜想要一统半岛,只能求助于苏联,但是此时我国解放宝岛计划也需要苏联伸出援手才可以完成实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毛主席首次访问苏联时期,就与苏联方面一起讨论解放宝岛计划,苏联方面表示全力支持我国,当这期间苏联方面也表示支持朝鲜方面对半岛完成的统一,并支持朝鲜主动对韩国发起战争,但是苏联也是两头顾不来,暂时只能支持先来的朝鲜,由于朝鲜对韩国发起的半岛战役,我方解放宝岛计划只能暂告一段落,新中国的刚刚成立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没有那么乐观,因为多方面战争让刚成立的新中国根本无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之抗衡,而当时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又十分敌视我国的 社会 主义制度,尤其是二战期间老蒋带领匪帮的政权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名声地位一落千丈,在清末时期很多西方国家就十分蔑视中国,这些西方国家以为1949的新中国还像无力回天的清王朝,一蹶不振的中华民国一样可以随便来踩上一脚。
西方国家十六个联合国部队在美国上将麦克阿瑟的带领下登陆仁川,想要帮助韩国一举击败朝鲜方面,当时他们想到了我国会支援朝鲜,但是他们根本没把我国支援朝鲜的志愿军放在眼里,认为他们的飞机大炮可以打赢我国的枪杆子,认为就算是我军参战对朝鲜的败局也无法挽回。可能他们觉得当时的冲绳岛战役一举将日本大挫,更是觉得我方会像日军一样无能,但是真的会是这样吗?
当时的美国自拥强大的核武器,而我国刚刚结束抗日战争和二战,面对这样的实力碾压,美军的麦克阿瑟会有所忌惮我方支援朝鲜反倒奇怪了,再加上还有西方15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帮助美军入朝,让美军的士气大大增加。战争中的真理往往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建立在刀锋之上,我国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我国志愿军用枪杆子和刺刀让世界重新认识新中国,第一个重新认识中国的人正是美国上将麦克阿瑟,第一个认为中国站起来的国家也是美国,我军前往朝鲜之时,美国并不在意,美军的战机在中朝边境像个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可能美军的视力不好,并没有发现我军悄然入朝志愿军的足迹。当时是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指挥这场战争,这个人指挥过日美多次战役,都是利用炮雨将日军大挫,从而此人就只会运用这种所谓的“速胜战略”,此人利用“速胜战略”带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快速冲向中朝边境鸭绿江一带麦克阿瑟答应给联合国军在圣诞节前夕将朝鲜拿下,但在我国志愿军的帮助下真的会这样吗?
我国志愿军刚刚入朝,计划是到达预设阵地后,原地休整快速建立防御阵地使我志愿军在朝鲜境内站住脚并掩护受伤的朝鲜战士撤退,但联合军认为朝鲜军队已经自乱阵脚,并且失去了抵抗能力,并异想天开的认为控制边境后就可以消灭朝鲜军队,于是联合军肆无忌惮的大举北进,在联合国军有坦克装甲车的加持下,比我军提前一步到达有利的预设阵地,但是联合国军兵力涣散,根本没有将我军放入眼里,我军抓住这一点在运动战中各个歼敌的有利战机,我军一鼓作气,在10月25日突然对联合国部队发起进攻,一举拿下在朝鲜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随后我军的冲锋号便在朝鲜境内响彻云霄,像是死亡歌颂一样环绕在联合军脑海。
中国解放军志愿军呈破竹之势,在第三次战役中直接将联合国军逼退至三七线,且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这一消息被当时的媒体报道至全世界,全世界人都为之震惊,之前雄心壮志的联合国军退至三七线后瞬间变得心灰意冷,面对如此强大的新中国志愿军,联合国再也不会说出狂妄的话了,也更不会狂妄到说出赶回去过圣诞节这样的话了,后面我军更是百战不殆打的联合国主动向我军求和。
朝鲜战争的胜利,就代表着我国站起来了,再也没有人敢来挑衅我国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瞬间提升,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深深的被那十六个国家铭记在心。作为在朝鲜战场上的当事人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停战反应平平,抗美援朝胜利后,我国与朝鲜一起欢呼着胜利,而美国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对这场碾压局势的败战只能默然承认,暴风雨停息之后,却有人来污蔑我国这是在给苏联交投名状,认为我国帮朝鲜打这场仗是错误的,这些人应该都是美国的“小弟”,为了给美国挽回面子,不遗余力的损害我国的利益去讨好“大哥”这些人真的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是在污蔑我国对抗美援朝的胜利,其背后的原因大家也可想而知,想利用自己的一套说辞来给“主子”找回面子。那么这场战役真的非打不可吗?
首先朝鲜在二战时期给予了我国帮助,如果没有朝鲜的帮助,谁也不知道当时中国的东北军命运将会如何,第二点是人人皆知的一点,对于说中国不该帮朝鲜打联合军这样的说辞,这完全就是在扯淡,因为当时的美国试图将朝鲜攻下之后接着就会利用朝鲜的地理优势对我国进行打击,包括现在人人都说朝鲜是我国的大门,大门要是被美国给占了,那岂不是将中国拱手送入美国的手里,包括现在还有人来对此事进行污蔑,这无疑是荒谬至极。
在这场战争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我国,那么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各国对我国又有什么新看法呢?是佩服?还是嘴硬污蔑?
后面的美国佬对此事件大做文章,拍的电影更是花里胡哨,试图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和美军的先进 科技 向联合军解释这场战争的失败,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修饰联合国军在我军面前的不堪。
如若从当时的表面形式来看,1953年7月27日签订的朝鲜停战协议,虽然快被我军击退至北约,但也不能真正算是美国的战败,但是美国也不傻,被我志愿军用枪杆子和落后的补给打得节节败退直至美军要求停战,这种情况美国虽不能接受,但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美国和西方各国有多无能,最后一任联合国总司令也亲口承认他是美国 历史 上唯一一个没有在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署自己的名字。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多年,但是美国却对后人只字不提,而我国却家喻户晓,美国关于越战和日战的影视浩如烟海,但是关于朝鲜战争的却屈指可数,因为美国人知道那场战争让自己面子全无,美图也试图去修改这样的 历史 不愿让美国后人知晓,对此是一直怀恨在心,直到60多年后的2013年美国领导人再次将此事再次强调给自己的国人,朝鲜战争并非平局,而是我国的失败无能,是中国的胜利。当然,2013年美国领导人的那段不甘的叙述表现出对我国的尊重和明面上的的敌意。
韩国的不甘心表现的尤为突出,想必至今都耿耿于怀吧,当时的韩国看着联合军急匆匆的离开朝鲜战争,韩国领导人直接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因此停战协议至今都没有韩国的签字,韩国不仅仅不承认败局,还妄想破坏停战协议,韩国方面事后不仅没将战俘还回去,还强制将战俘加入自己的军队当中,这种破坏国际的行为使得让我国志愿军在战后对韩方单方面发起进攻,这也是朝鲜战争最后一战,即“金城战役”,将苏联装备换装上之后我军火力更是势如破竹,犹如猛兽一般死死咬住韩军,共歼韩军5.3万余人,更是重创了韩方4个师,打得韩国军队溃不成军,我军用1100门大炮对着韩军部队半小时内发射炮弹共计1900吨,这场战役都可以说是19世纪50年代打得最富裕的一场战役。但是除了美国和韩国以外,还有一个当时联合军国家对此战役做出评价。英国说中国在此战役中是用小米加步枪的“骡马化部队”在这种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将装备优良的联合国军打的望风披靡,最后的结果震惊了世界,代表着中国正式从昏庸无能的清王朝走了出来,也代表着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中国。
就连最后美国的崇拜者日本也表现出对中国的畏惧,要知道当时的美国在日本心里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更本想不到自己的“大哥”结合15个国家没有将中国志愿军击败。当时日本首相尽管感谢朝鲜战争带动了经济恢复,但我国在朝鲜半岛的表现也是令日本心服口服,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心目中不可战胜的“神”为何会被不堪一击的中国志愿军打的主动求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对我国的看法,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对我国发出的警告不以为然,在多次的警告下还公然踏入北纬三十八度线朝着鸭绿江进军,而在美越战场上,美国从始至终都不敢踏入北纬十七度线一步,这是因为我国在此之前就已经警告了美国不准踏入北纬十七度线一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国令西方国家畏惧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可以用实力赢得第三方国家的支持。
其实现在我国不用再看别的国家对我国的评价,因为我国已经不需要了,1950年的新中国面对西方军事的十几个国家联军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畏惧,更不要说我国已然是世界第一大国,全方面的领先更是不会害怕任何一个国家,不过那时的战争我们也可想而知,背井离乡支援朝鲜,多达两年十个月才将胜利握在手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用自己的无畏、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敢于较量的血腥底色将中国从糟粕的时代救治出来,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更是打破了美国控制东南亚的遐想,从那以后我国慢慢的被国际认可,让敌军害怕,再也没有人敢来中国撒野,因为他们见到了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老旧的枪杆子面对敌人的炮筒子,才让中国人的腰杆子直了起来,现在中国人的腰杆子不仅很直,而且很硬!
美国默不作声,日本不敢相信,朝鲜战争中国取胜,各国作何反应?
‘肆’ 美国为什么主动向中国伸出了友好交往之手呢
美国之所以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是因为美国发现中国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国家,有许多能源和机遇可以利用从中赚钱,这就是美国向中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的原因。
‘伍’ 抗美援朝美国士兵如何看待中国士兵
美国军人最钦佩的就是解放军的战斗精神。在朝鲜战场上,中美两军对阵交锋,志愿军在嘹亮的冲锋号中,排山倒海、像潮水一样前赴后继,令美军上下惊奇不已,钦佩不已,他们称这种精神为“迷一样的东方精神”。这也是美国军方为什么喜欢看《亮剑》的原因,他们坦言,美国可以用金钱打造一支世界装备一流的军队,但战斗精神却不能用武器和金钱来打造。60多年过去了,当年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一些美国老兵,谈起志愿军至今还赞不绝口,称赞他们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军人。许多经历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总是在教导他们的子孙,不要和新中国打仗,解放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陆’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人怎么看待中国的
注意,解放战争是从45年开始的。之前一直是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老美一直支持老蒋。把中国做附属国。
‘柒’ 郭杰瑞称美国故意不报道中国抗疫成果,美国媒体为什么这么做
美国小伙郭杰瑞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称,美国的很多媒体故意不报道中国的抗疫成果。这一个话题也是引起了人们热议。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不论从经济、社会还是综合实力方面都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面对疫情的爆发。在疫情的防控方面,美国做的确实是非常糟糕的。
美国媒体不愿意报道中国抗疫成果。首先是因为不愿意让国内民众认识真实的中国。现在美国的很多媒体对于中国国内的真实状况时鲜有报道的,他们反而更倾向于传播一些虚假消息;其次,不愿意承认中国的抗疫的成功。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是非常自信的,所以始终是感觉自己的国家是最好的,对于中国的抗疫成就他们是不愿意承认的,他们不愿意承认中国的优秀;最后,害怕激起美国人的不满。美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表现是非常糟糕的。如果让美国人知道中国抗疫的成果的话,肯定会激起民众对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三、害怕激起美国人的不满。在应对疫情的方面,美国确实做的是非常糟糕的。而反观中国却成功的控制住了疫情,这让美国政府非常的难以接受,他们不想报道中国的抗疫成就,就是怕被美国民众知道了就会激起强烈的不满。
‘捌’ 朝鲜战争美国怎样评价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美国彻底服从了,中国,对中国的评价很高,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战无不胜的。
‘玖’ 朝鲜战争美国怎样评价中国
中国出兵朝鲜,打响抗美援朝战争,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战争之后,对手也是手下败将这样评价中国:
1、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如此评价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2、“联合国军”首任司令官、“二战”名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评价道: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熟练,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敌人步兵训练优良,小型武器和轻便装备充分,但几乎没有起支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
3、“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是这样评论志愿军的: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行动。每个执行任务的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携带由大米、豆类和玉米做成的干粮以及足够的轻武器弹药,因而可以坚持四五天之久。敌人以东方人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
4、李奇微把韩国军队与志愿军做了对比:“南朝鲜军队缺乏得力的领导,他们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国军队有非常大的畏惧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们没有秩序,丢掉武器,没有领导,完全是在全面败退。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5、李奇微把美军与志愿军作了比较:(美军)部队不愿放弃某些物质享受,害怕离开为数不多的公路,不愿在没有无线电和电话联络的条件下实施运动,此外,在同敌人作战时头脑过于简单。这支部队是这样依赖公路,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难得利用地形,不愿抛开使部队伤亡惨重的汽车而代之步行,不愿深入山地、丛林到敌人的驻地去作战。
6、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几天。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有时甚至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7、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评论说: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共军没有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
8、前“联合国军”法国希尔将军说:我认为时下,一些人包括很多中国人,他们对韩战(朝鲜战争)的看法简直就是在胡说。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当时的对手是谁。“鸭绿江的冬季战役,我的部队一次战役下来,损失惨重,我从士兵眼神中,看到的不是怒火,而是恐惧!”
9、美国《安斯凯顿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偌布斯·弗兰克评论:北韩战场上的中共军队,除了军事装备上不如美国联军,而其他无论斗志、勇气,都是美国难以想象的高……当时,中共军队可以说无论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块阵地,独挡一路盟军。而盟军除了美军以外,其他部队都是一触即溃。
10、一个西点军校教员评论说:要知道参加韩战的美军部队均非等闲之旅。美八军、陆战一师、骑一师都是美军中响当当的王牌军、常胜军。官兵又刚打过二次大战,富有实战经验。装备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种轻重武器。并且拥有绝对的制空、制海权。除了第一次战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借口可找。美军在韩战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战役初期遭受突袭时失利,在中后期的两军对垒攻防中也胜少败多。就只能得出一个令人很不舒服的结论:装备占优的美军在战场上的作战表现不如中国军队。
11、前美国陆军将军麦克尔·艾伦说:只有傻瓜才选择中国作对手。
‘拾’ 美国对日宣战后,对中国进行哪些积极援助措施
美国对日宣战后,其基本战略仍然是“先欧后亚”。但为了利用中国在人力和国土上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牵制和削弱日本,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援华抗日的措施。继1942年2月7日美国国会批准向中国政府提供5亿美元财政援助后,6月2日,美中两国政府又签定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又称《中美主体租借协定》)。协定规定美国与中国相互提供用于国防的用品、兵力及情报,以及上述各项的使用原则和报偿原则。根据此项协定,美国应允提供8.4亿美元的租借物资装备及训练中国军队。在日军占领缅甸、中国接受外援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后,美国与英国一起于1942年春,新辟一条从印度东北部飞越“驼峰”喜马拉雅山脉到昆明的空中航线,靠这条空运线,把数量有限但非常宝贵且极具象征意义的盟国援华物资送到中国。起初,经这条运输线每月运送3000吨物资,到了1943年3月,罗斯福总统答应把空运数量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每月1万吨。
1943年5月12日至25日,美英最高军政首脑在华盛顿召开了代号“三叉戟”的会议,特召英美远东战场的战区指挥官韦维尔元帅、史迪威将军和陈纳德将军参加。援助中国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罗斯福总统在会议开始的当天,便向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强调了中国作为抗日基地的重要性、中国可能崩溃的严重性以及迅速增加对华援助的必要性。14日,英国政府同意“把积极发展空运援助中国和在中国建立空军作为1943年的目标”。在20日讨论太平洋作战的会议上,丘吉尔向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保证:“英帝国将尽一切人事之所能来援助中国”。罗斯福则明确承诺要建立一支航空队,并用空运来的大部分物资供应它。会议最后形成的报告书写道:“采取必要而实际可行的措施援助中国,使中国成为有效的盟国和对日作战的基地”,是美英全面战略的基本任务之一。据此,美英有关部门制定出具体计划:组织和增加援华空运航线,以求到初秋达到每月1万吨的运输量;发展印度阿萨姆的航空设施;在1943年雨季结束时,在缅甸北部发动战役,作为打通中印公路的基本措施。
除了军事上的支持外,美英政府还从政治上采取了一些举措。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政府宣布愿与中国政府就废止对华不平等条约问题进行谈判。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署条约,宣布取消美、英两国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及特权,其中包括在中国的驻兵权、租界权、内河航行权。同时,在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中,中国也占有重要位置。尽管同盟国围绕支持中国抗战的行动有各种各样的考虑,引出了许多分歧、矛盾,但客观上仍起到了加强同盟国之间对日作战上的协调与合作,增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联合的实际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得了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