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评价中国核弹

如何评价中国核弹

发布时间:2022-11-26 09:03:22

㈠ 大家怎么评价原子弹

如果现在世界上没有原子弹,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任何国家和组织研制它;但是当原子弹和其他核武器已经为一些国家所掌握时,我们再去抵制它就不是理智的选择。

中国政府有句话说,“中国拥有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武器”。我不评论现实情况是怎样,不评论这话是否过于冠冕堂皇,单就它的深层原因来看是合乎最佳选择的。双方都有原子弹才可能任何一方都不使用原子弹,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把邓xx列入“人类的公敌”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中国最先要求发展核武器的不是他,是毛泽东。即使是毛泽东,那也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他不做出这个决定,难不准中国都被美苏轰过好几回了。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就在对中国动用原子弹的边缘,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苏联人也动过这脑子。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一定核威慑力还谈什么和平发展,谈什么国际地位?!

原子弹是个超级杀人工具,但是不要静止地看问题。

㈡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核武器的发展

核谈判、核裁军、核军备控制是适应核战略外交斗争需要的,核武器数量、质量的发展是适应国防建设核军备发展需要的。核霸主及某些核大国并未根本停止发展其核力量,只不过由过去的重数量转变成现在的重质量,实行“精兵”政策和放慢发展速度,缓和经济危机,提高综合国力而已。同时,它们为了达到削弱无核或少核国家的核力量的发展,进而达到对他们核力量发展的削弱控制,保持其核优势。无核或少核国家也没有放弃核发展的努力。任何武器只要它没有失去威胁和使用价值,它就必然仍是战争的工具。冷兵器早为时代所淘汰,但刺刀、匕首至今仍为防身武器。如今有核国家的核战略政策,都是由核威胁、核力量使用、核武器发展政策所组成。我们应听其言、观其行,千万不可人云亦云,盲从地被人牵着鼻子走,“有备无患”是我国历代军事思想的“古训”,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

㈢ 神十三飞天与中国原子弹首爆同日,你如何看待这57年的跨度

神十三飞天的新闻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并且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并且让我国人民都感觉到非常的自豪,这代表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进步,代表着我国的科研水平处于世界的领先行列之中,而更是有一个问题让大家感觉到特别的巧合就是,神十三飞天的日子与中国原子弹首爆的日子是同一天,虽然是同一个日期,但是时间已经跨过了57年的跨度。

和57年前的环境相比,现在我们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并且条件也提升很多,而这也是在57年时间之内,由无数的中国人不断的付出努力和心血所达成的一个成就。也正因如此,有很多人的内心都是感觉到无比自豪和骄傲的。正是因为所有人的不断付出才创造了现在的成绩。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会做出更多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国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㈣ 中国原子弹实验成功后,周边国家如何评价

我国第1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10月16号引爆的。

在核弹爆炸成功之后我国首先将这样的一个好消息通知给了我们的历史性邻居日本,之后向世界宣布我国已经拥有核武器,并且郑重承诺在战争状态下我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诋毁的那类主要是以英法美苏四国为主,因为它们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中国拥有了核武器相当于在军事方面和它们站在了同一高度,这对于都想称霸的四大国而言显然是不舒服的,所以它们都拼命诋毁中国这次原子弹爆炸的成就,认为名不副实。

害怕的主要是以与我国有旧怨的周边国家有关,比如印度、日本,它们对我国在军事上领先于它们而担忧,怕因为旧怨,而被寻仇。

兴奋的则以第三世界的国家为主,这部分国家一直与中国交好,中国也一直愿意帮助这些兄弟国家们。中国有了原子弹,当然也会更好的保护好它们不被其他大国所欺负。

㈤ 如何看待核武器

核武器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拥有了彻底摧毁对手的能力。因为是常规武器的话,即便是爆发大规模战争,也只能将某个国家的政府推翻,国家本身的基础设施什么的都是还在的。而核武器却可以炸摊一个大国,或者把一个中小国家打回什么也不剩的“石器时代”。不过因为很多国家有核武器,比如冷战时的美苏,所以核战争很难打得起来。毕竟,虽说双方可以确保互相摧毁,却谁也不敢动手。而且,除中国外,其他有核国家并没有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即常规战争打大了,战争方或许就会开始使用核武器。不过前面说了,没有国家敢用核武器。所以,核武器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战事的扩大。正因为这样,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打起来。

㈥ 两弹一星 精神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两弹一星”?很多人都以为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其实它是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讲起,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就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武器.当时的中国科学极为落后,工业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见过原子弹,只有钱学森等少数几位科学家上个世纪40年代曾在美国搞过导弹研究工作.
中国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
1959年7月,周恩来总理向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传达了中央的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邓稼先被任命为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工作.人们难以想象,科学家们是在饥饿的状态下完成这些浩繁工作的,他们工作到半夜却只能冲杯酱油喝,或到楼下摘些槐花、榆钱补充饭食.
终于,经过多次论证后,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像一股强烈的冲击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反应最强烈的是美国政府.在中国宣布首次核子试验成功后不到3小时,美国总统约翰逊就急忙忙在全国电视广播中发表声明,强调“不应过高估计这次爆炸的军事意义”.尽管美国政界尽量缩小中国原子弹爆炸造成的影响,但是参加过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核物理学家给予了公允的评价,认为中国的核武器技术比官方最先估计的要先进得多.法国宣传部长佩雷菲特也指出:“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将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西方大国的核竞赛从此也愈演愈烈,法国加快了研制氢弹的进程.毛泽东主席指出,为了打破核垄断,必须赶在法国之前研制出我国的氢弹.1965年元月,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任务: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在首位.于是,邓稼先、于敏等一批科学家又开始了氢弹的艰苦研究.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氢弹试验爆炸成功.从制成原子弹到制成氢弹并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零7个月,法国8年零6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导弹核武器试验在中国本土进行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导弹的研制.中国导弹专家梁思礼院士回忆说,那时搞导弹相当于在一张白纸上作画,除了院长钱学森,其他人从来没有见过导弹是什么东西.随后,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1960年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走了专家,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靠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中国科学家们在当年成功试射了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在随后的1964年6月,中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美英苏等国嘲笑中国是“有弹无枪”,空有核武器而没有运载工具,为此中国科学家们又加紧进行两弹(原子弹、导弹)结合工作,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导弹核武器试验只能在中国本土进行.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西方媒体惊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伴随着中国导弹的迅速发展,中国又把目标瞄准了人造卫星.早在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然而国内对人造卫星几乎一无所知.很难想象,以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闵桂荣为首的中国卫星研制者竟是从参观天文馆入手,开始了他们建筑天梯的科研工作.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令外国同行吃惊的是,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水平竟是如此之高,重达173公斤,超过先前美、苏、日、法4个卫星的总和.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当之无愧地加入了空间俱乐部,中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必须把这次卫星的成功看作是宣布能把洲际导弹发射到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公告.”可以说,正是“两弹一星”打破了核大国对中国的核讹诈,保护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㈦ 中国战略核威慑能力评价

到2000年,中国似乎在研发、部署和使用导弹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当时中国正为第二炮兵的短程弹道导弹力量打造一种日益致命的作战能力。此外,中国还在升级战区级的核武和常规中程导弹,以及具有“可靠的最小威慑力”的战略级洲际导弹。 中国的分析家认识到,在面对(对手)情报、侦察、导弹防御及精确打击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可靠和有效的威慑力有赖于更具生存力的核态势。北京也盘算,更强大的核武能力是支持中国的全球政治和地位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中国的核战略学说日益聚焦“足够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中国要把确保其核力量能实施威慑和反恐吓使命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随着“东风-31A”及“巨浪-2”的研制,中国正走向生存力大为提高、更可靠的战略态势。同时,北京正在增加其常规导弹能力,不仅包括了日益强大的短程导弹,而且包括有可能威胁到美国航母的中程导弹。正如中国学者所说,基于所取得的进步,中国的“战略核威慑力和实际的作战能力已大大提高”。 确实,公路机动型战略导弹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引入,将使中国具备二次打击的“有效威慑”。从威慑理论看,通过促使美国和中国谨慎行事,一个更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应该能够增加稳定。

㈧ 如何评价广岛原子弹

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一个有着中国魂的中国人来说只有一个答案:原子弹下无冤魂。
广岛原子弹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日本作为二战的最主要参战国,在亚太地区掀起了腥风血雨,可以了解一下美国投原子弹的背景,就可以直观的做出评价:
美国在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之前,曾在空中抛洒了大量宣传单,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日本人,他们将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但目标并不是普通平民,他们只是为了摧毁城市内的军事设施和武器生产厂,美国还将即将轰炸的目标城市也列举在传单上,让他们赶快离开目标城市,可是日本平民并没将传单的内容放在心上,认为美国只是想要骗他们投降而已,还是没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日本国内基本上所有人都参加了战争,男人们作为士兵在前线侵略,女人和老人再加上一些可以劳动的小孩就在国内生产军事物资,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为战争出一份力,将他国的各种资源变成自己的。甚至还有不少女人以作为慰安妇而感到光荣,原子弹下无冤魂,想当初日本对我国造成的难以弥补的罪行,还觉得日本平民是无辜的吗?至少不是所有的都是无辜的。
不想多说什么,只有一句话:立场不同,评价就不同。做为一个中国人,我就想说原子弹爆炸得好,广岛、长崎原子弹下无冤魂!

㈨ 人们是怎样看待原子弹工程的

史汀生交给杜鲁门一份关于原子弹的备忘录,上面写着:“用不了4个月,我们大概就会制造成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可伯的武器,它是一顺能炸毁整整座城市的炸弹。”看了这份备忘录后,杜鲁门找史汀生、李梅以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史汀生对这一神奇的武器充满担优,他说:“从人类已达到的道德水平看,这种炸弹简直是碰不得的危险物,它也许会完全摧毁人类的现代文明。”同时他也告诉总统,这一武器对美国外交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成功,它将缩短战争的进程。但李海上将对此十分怀疑,他在听了有关方面对原子弹的科学论证后,冷笑着说:“这是我们干过的最大的事,这个炸弹永远不会爆炸,我是以一个爆炸专家的身份这样说的。”当时,像李海这样对原子弹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人在。

㈩ 你是怎样看待核武器的

中国拥有和发展核武器是正确的,否则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现在一些无核国家,也都在有核国家的庇护之下,中国如无核武器,谁又能保护这样大的国家呢?只有受人欺负,仰人鼻息。美国如无强大的武器装备和资金储备,就不能这样强硬,也不可能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欺软怕硬是人类的通病,国家也如此。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中国核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核计划遭受什么病毒侵袭 浏览:582
印尼地震海啸28楼有多少米 浏览:619
印度9亿人参加哪些大选 浏览:209
怎么加入英国外卖 浏览:583
印尼巴谈岛哪里好玩 浏览:669
印度拉达是什么车 浏览:645
中国象棋如何玩斗兽棋 浏览:606
英国地铁什么时候出现 浏览:209
印度用什么钱最贵 浏览:687
印尼黑酸枝家具保养用什么材料 浏览:5
越南政权如何交接 浏览:811
意大利什么时候能成立 浏览:696
在中国哪里卖房子 浏览:509
为什么英国没有威尔士元素 浏览:148
英国货币对人民币多少 浏览:263
印度尼西亚矿产怎么样 浏览:448
去印度买手表怎么样 浏览:708
哪个明星去了中国好声音 浏览: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国家 浏览:162
中国庚子年年都有什么事 浏览: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