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武术有哪些
1、少林拳
中国传统拳种之一,得名于少林寺,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拳术。作为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Ⅱ 中国武术有哪些拳种
中国武术的拳法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通背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等。
一、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二、南拳:是一种流传干我国南方各省的拳势刚烈的拳术。运动特点是动作紧削, 刚劲有力,步法稳固,手法多变,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助拳势。
三、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
八、翻子拳:是一种短打为主,严密紧凑,拳法密集,幽手脆快的拳术。其运动特点是步疾手密,连珠炮动,闪摆取势,上下酬转,迅猛遒劲,有“翻子一挂鞭”之说。
九、地躺拳: 以跌、扑、滚、翻、等地躺摔法和地躺腿法为主要内容的拳术。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
十、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象形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取意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
Ⅲ 中国传统武术有哪些
有少林拳,醉拳,南拳,咏春,太极,八级,螳螂拳,鹰爪拳,虎鹤双形等等。
Ⅳ 中国武术有哪些拳种
中国武术至少有七大拳系
即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太极、形意、八卦。一些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武术,有些无法包容在这七大拳系之内。此外,中国武术还包括跤术,流传很广,跤术的基本规则是双方要互相抓住,与拳术颇有不同,所以无法包容在拳系之内。
传统武术是指流传于民间、传承有序的中国武术拳种流派。
Ⅳ 中国着名武术有哪些
中国武术包含以下:
中国武术包括散打、咏春、少林派、武当派。
1、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类型。散打不追求花里胡哨,而是旨在通过散打手法的灵活巧妙运用击败对方。
2、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是阻止入侵的手法,是积极简化的自卫体系,是合理使用武力的拳法。
3、、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又称少林拳。
4、武当派是在少林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近代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合并为“内家拳”,称为“武当派”。
Ⅵ 中国十大武术排行榜
中国十大武术排行榜:
1、太极
长拳是我国的传统武术拳法之一,属于北派武术,主要的种类有查拳、华拳、炮捶、红拳等,其主要的特点是腿法较多、节奏鲜明,且动作也是灵活多变,快速有力。
Ⅶ 中华武术有哪些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拳种繁杂。
按运动形式与技法特征分[竟赛分类法]:
1,长拳。2,太极拳。3,南拳。4,剑术。5,刀术。6,枪术。7棍术。8,其它拳术。9其它器械。10,对炼项目。11,集体项目。
按地域分:
少林拳,武当拳,峨嵋拳,青城拳,八门拳,等。
按形式分:
投射式,表演式,角技式。
按内容分:
拳功,内功,与外功。套路,徒手与器械。对炼,固定对打与散打。
按拳种分:
查拳,华拳,洪拳,炮拳,少林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翻子拳,劈挂拳,形意拳,太极拳,八极拳,螳螂拳等等。
以上是大的分类。
细分举要:
1,查拳:
子母拳,行手拳,飞脚拳,梅花拳,二路查刀,吾昆剑,盘龙棍,锁喉枪等等。
查拳在各地又略有所不同,山东查,河南查,青海查。
2,太极拳:
陈式,杨式,武式,孙式,沙式等等。
3,南拳:
法门拳,字门拳,五虎拳,蔡李佛拳,李拳,洪拳,等等
Ⅷ 中国武术都包含哪些
中国武术:少林拳,醉拳,南拳,咏春,太极,八级,螳螂拳,鹰爪拳,虎鹤双形。
1,少林拳是中国传统拳种之一,得名于少林寺,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拳术。作为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嵩岳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孝文帝和十九年(一说太和二十年)兴建。关于少林拳的源流,1919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史》记载,达摩“所创十八罗汉手即为后世少林拳之滥觞”,而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经过若干考证,认为是“附益伪妄之说”,“不足信也”,这种争议久无定论。
2,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传统拳术。这种拳打起来,很象是醉汉酒后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性。
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环醉步,鸳鸯脚)、“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醉拳根据其不同名称而组成不同形象、不同内容的套路,
但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醉拳由于其内容多跌扑滚翻动作,故又被认为是“地趟拳”的一种。醉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醉拳作为其中之一的精华流传了下来。
3,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
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
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4,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
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6月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正式进驻福建警察学院。
5,螳螂拳是中国着名的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产生于明末清初,相传由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郎(山东栖霞人于七)所创。
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可以说螳螂拳是中国古代武术文化的载体,研究这种拳术对于了解明清之际的武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008年6月7日,螳螂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Ⅸ 中华武术有哪些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拳种繁杂。
按运动形式与技法特征分[竟赛分类法]:
1,长拳。2,太极拳。3,南拳。4,剑术。5,刀术。6,枪术。7棍术。8,其它拳术。9其它器械。10,对炼项目。11,集体项目。
按地域分:
少林拳,武当拳,峨嵋拳,青城拳,八门拳,等。
按形式分:
投射式,表演式,角技式。
按内容分:
拳功,内功,与外功。套路,徒手与器械。对炼,固定对打与散打。
按拳种分:
查拳,华拳,洪拳,炮拳,少林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翻子拳,劈挂拳,形意拳,太极拳,八极拳,螳螂拳等等。
以上是大的分类。
细分举要:
1,查拳:
子母拳,行手拳,飞脚拳,梅花拳,二路查刀,吾昆剑,盘龙棍,锁喉枪等等。
查拳在各地又略有所不同,山东查,河南查,青海查。
2,太极拳:
陈式,杨式,武式,孙式,沙式等等。
3,南拳:
法门拳,字门拳,五虎拳,蔡李佛拳,李拳,洪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