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评价中国应对疫情
如何评价中国应对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及时果断采取行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连日来,国际媒体纷纷点赞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与能力、信心与决心,积极评价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公开坦诚的责任担当与群防群控的团结精神。
中国有能力应对疫情
疫情来势汹汹,中国全力应对。不少国际媒体聚焦“中国力量”,点赞“中国速度”,积极评价严峻疫情形势下中国制度发挥出的巨大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这表明中国将疫情防控工作上升至国家最高层面,并做出制度性安排,体现中国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中国政府向全社会、全世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发出信号,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疫情,而这种能力和速度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刊文称,中国政府已经紧紧抓住了控制这场危机的缰绳。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即便是西方世界也很难拥有这样应对大规模危机的魄力和能力。美国《海军时报》在一篇采访美国病毒学家约翰·莱德尼基博士的文章中提到,莱德尼基认为中国拥有控制不同类型流感病毒暴发的经验和有效应对疫情的资源,且此次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检疫隔离措施力度空前。
关键时刻,更显中国制度优势。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队,从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仅用了10天时间;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德国之声”网站报道,十多天前,火神山医院所在位置还是一片空地,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动这么多建筑工人,并将所需建材运到武汉,展现了中国惊人的组织力。奥地利《标准报》刊登了题为《在中国,两家医院如何拔地而起》的报道,肯定中国政府的快速决策力与高效执行力。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BFMTV)则表示,火神山医院的修建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应对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法国《欧洲时报》网站称,中国大地建起座座防治医院,“中国速度”再次刷新,火速建成背后积聚的是千千万万名一线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中国制度在紧急形势下效力巨大。它能够采取强大的应对措施,而这只能在人力物力充足和功能完善的制度下实现。”在接受德国《世界报》网站采访时,贝塔斯曼基金会中国和亚太地区高级专家伯恩哈德·巴尔奇这样评价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制度优势。
公开透明注入信心
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在应对疫情中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将相关数据信息对外公布,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印度时报》称,面对疫情,中国政府严格要求相关部门不得隐瞒疫情相关情况,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处理问题。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俄罗斯数字发展、通信和大众传媒部官员阿列科谢·沃林表示,莫斯科高度评价中国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信息方面的及时性和透明度。“中国每天发布确诊、疑似和死亡病例的统计数字,详细介绍抗击肺炎的措施。透明的信息足以让人了解疫情的实际状况。”沃林说。
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公开透明的应对措施,不仅维护了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多家外媒报道称,中国在抗击疫情中表现出的公开与坦诚为世界注入了信心。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提到,中国在短时间内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此后,科学家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实验,共享数据并加速进行病毒相关研究。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同样指出,得益于中国政府及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详细信息,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制药公司能够研究其基因组序列,开展疫苗研制工作。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中,美国公共卫生问题学者、病原体专家席拉·玛戴德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做得很好。”“目前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中国,他们正在采取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我们相信,这次疫情终将得到控制。”
中国积极应对疫情同样提振世界经济信心。据美国财经网站CNBC报道,中国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并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报道援引观点称,在此次应对疫情危机过程中,中国及时主动公开信息,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路透社报道称,随着多地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数下降,股市微幅上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全球经济影响的担忧。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工地建设者不舍昼夜,医疗用品生产厂家紧急复工……14亿中国人民联防联控、各尽其力,国际媒体同样给予了积极评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中国为抗击疫情展开了一场全面战役,医生们夜以继日地救治病人,军人驰援武汉抗击疫情。日本《朝日新闻》称,不只是一线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中国各地民众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向疫情防控提供大规模援助。
加拿大《国家邮报》把目光投向了“快递小哥”,通过春节期间留在北京送快递的郭先生的故事,指出面对疫情,中国的快递员迎难而上,保障城市供应。罗马尼亚《自由报》刊登报道《疫情期间,一名罗马尼亚人在中国的亲身经历》称,为防控疫情,中国人放弃曾经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惯例,宅在家中自我隔离、积极面对,不悲观也不恐慌。
为减少外出、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成为主流选择。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刊登题为《我宅家,我骄傲,我为祖国省口罩!》的报道,记录了中国民众以居家隔离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报道,在这一特殊时期,也检验在家上班能否行之有效,摸索通过互联网办公的方法。
⑵ 中国是世界上防疫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是怎样的
⑶ 疫情遍布全球,如何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防疫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全国各地都相继沦陷,但是最先大规模爆发的中国,疫情防控情况可以说在全球都是独树一帜了,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很多国家,甚至是不少中国人都不看好中国的防疫力度,详情可见方方一流,但是中国的防疫实力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自己,也相当于扇了他们一响亮的耳光。
在我看来中国的防疫措施多少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毕竟群众的生命才是最关键的,不能因为经济而至群众与水深火热之中,不过现如今的情况来看,很多国家都本末倒置了。
⑷ 如何看待疫情中的中国心得
中国在这次世界性疫情面前采取的坚决果断的措施和办法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先进经验,同时也为中国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取得了主动权。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起来没有炮火硝烟,但火药味十分浓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我们迅速采取的措施保证了我们国家内部的稳定,和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不怕牺牲,很多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从疫情在全球传播的范围来说,我们国家暂时成为安全的高地,但依旧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还需要把好国门,守好每一道关卡,同时防治病毒的渗透传播,对于能够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都要足够重视,传染病,主要以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主要方面,还需要在这三个关键因素上努力工作,做好自身防护做好环境消杀以及加强疫苗的接种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对存在病毒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积极救治患病人员,并有效管理减少流动。在非常时期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生命安全来说,生命更重要。我们国家也对全国人民负责的态度承诺免费接种病毒疫苗,不仅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提高了保障,更加对党和政府的领导充满信心,更加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中国有优秀的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为世界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上下一心密切配合,世界人民能够相互救助放下分歧,达成抗疫救人的共识,互相援助,中国就目前取得的抗疫经验可以成为各国学习的样板,中国也将在这次世界抗疫的全球问题上,成为需要帮助国家的朋友!中国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宁的中坚力量!
⑸ 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抗疫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表示,在与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国政府毫不松懈。每当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卫生部门都会迅速进行大规模检测。法广驻京记者拉加德在报道中说,青岛市采取了严格措施,公交车、餐馆和购物中心都要求人们佩戴口罩,公共卫生二维码随处可见。报道援引一位青岛市民的话表示:“目前一切正常,人们随时关注手机应用程序警报的更新。将有数百万人进行新冠测试,这能使人感到放心,因为这些措施是即刻有效的。 ”
英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提到,武汉曾于今年5月在10天内对全市1100万人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一旦出现新的确诊感染病例就迅速展开大规模检测,已经成为中国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报道指出,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强烈反差。在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全球很多地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仍在继续飙升,当地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隔离措施。
英国天空电视台在报道中注意到一些细节:青岛市将仅用3天时间完成对5个行政区的检测,5天内实现全市人员检测完毕。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上千名医护人员坚守在遍布全市的100多个检测点,从早上5时30分到子夜23时30分实施不间断检测。报道指出,此前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实践表明,这种只争朝夕的大规模快速检测,对于阻止疫情扩散至关重要。
德国《日报》评论认为,自今年3月底以来,通过迅速隔离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国已经能够在新发疫情初始阶段完全控制住所有本地感染群体,从而避免影响本国其他地区。
比利时最大的荷兰语媒体《最新消息报》10月12日在其网站首屏显要位置重点报道了此次青岛疫情。该报驻华记者莉恩·维尔韦克在视频连线中表示:“在欧洲人看来,在仅有12个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情况下就对900多万人进行检测,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已成为中国的常规做法,目的就是从源头下手,尽力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阻止其对14亿中国人造成威胁。”谈及中国与西方在抗疫中的差异,维尔韦克指出:“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干预非常迅速有力。只要发现一个确诊病例,中国政府、卫生部门和普通民众就会立即行动,他们不会等到每天新增感染200或300例之后再出手。”维尔韦克是今年初前往武汉采访过疫情的少数西方记者之一,此后一直跟踪报道中国抗疫行动。她深有感触地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工作生活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他们对西方的抗疫斗争充满同情和支持,只是无法理解欧洲和美国为什么不采取更果断严厉的干预措施,以至于让疫情蔓延到如此地步。就连我自己每天都想问同样的问题。”
⑹ 中国抗疫对世界的意义
中国在抗疫成功得出来的经验,对世界抗疫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譬如隔离措施、全民戴口罩的做法、疫情期间不聚集等等办法,成功地阻止了疫情的扩展,使得中国疫情在几个月时间里便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政府的重视,人民的自觉遵守规则,医务人员的献身精神,疫情期间口罩的快速生产,医院对感染者的救治流程,抗疫以免的研究和生产……都为世界抗疫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⑺ 如何评价中国抗疫
中国人已经恢复工作6个月了。根据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欧美工业机器从3月中旬停止,经济在夏季开始平稳恢复,但这是海市蜃楼,现在第二波疫情正在威胁着这种复苏,以至于经济可能再次停滞。
4.9%的增长率低于中国以往的表现,但仍是欧美不敢想象的。中国已经恢复运营,而美国和欧洲仍在努力消除病毒,在经济恢复正常方面遇到很大困难。
中国现在引领世界增长,在消费性电子产品和医疗物资出口方面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强劲复苏带来重大影响。疫情终有一天会结束,当它结束后,世界将变得不一样。大流行将成为已经在酝酿的变化和趋势的加速器。这些变化中有两个是不可逆转的,一是数字化,二是西方霸权的衰退。
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中产阶级的收入和财富水平停滞甚至下降。全球化对精英们来说是门好生意,也让非西方中产阶级受益,特别是亚洲中产阶级,他们看到了差距如何缩小,消费达到25年前无法想象的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纷纷为中国抗疫加油、为中国效率点赞。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展现的努力与能力、信心与决心,让国际社会动容。他们表示相信:抗击疫情,中国会赢!
2月2日,武汉火神山新型肺炎专科医院正式交付。仅仅用了10天,这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的医院从无到有,“火神”速度赢得国际社会一片惊叹,也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执行力。
“奇迹医院”,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这样形容火神山医院,称其完成速度“创纪录”。
“德国之声”网站称,一周多以前,火神山医院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空地,变化就发生在数天之内。中国在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过程中展现了惊人的组织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动这么多建筑工人,并将所需建材运到武汉,不可思议。
⑻ 如何看待中国抗疫
我感觉的话,这个还是做的比较好的,毕竟现在控制的情况也比较好,只是零星会发现一些案例而已,所以总体来说,状态比较好,控制也比较好。
⑼ 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抗疫之路心得体会是怎么样的
中国抗疫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统一的过程,也是不同时期解决不同问题的具体内容。
纵观历史,中国人民曾成功抗击过天花、鼠疫、非典等多种疾病、疫情。从西方国家口中的“东亚病夫”到日新月异的“健康中国”,中国卫生事业经历了若干重要发展阶段并取得重大成就。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再次表现出团结和勇气,并通过全民抗疫化“危”为“机”,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疫情正向全球蔓延,中国抗疫之路,必将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在建国后,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水平下中国医疗健康工作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时是以防为主,是个十分独特的方案。医疗设备技术人力远远不足,不能负担高精尖的培养人才模式,只能卫生运动与人民团结,医疗卫生为绝大多数人服务。
包括在中国肆虐千年的血吸虫病,建国初期全国患者有数千万,数个村庄惨遭灭村,是严重的传染病。
“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该病的防控难度相当大,在不具备医疗条件的当时,“防”是大于“治”的,隔绝传染源是最佳措施,这也是我们此次疫情中学习到的最大“知识点”。
我们当机立断的封城,隔绝了最大的武汉传染源,并倡导大家戴口罩,这是隔断传染方式。
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在中国的抗疫历史中,中国人民曾成功抗击过天花、鼠疫、非典等多种疾病、疫情。从西方国家口中的“东亚病夫”到日新月异的“健康中国”,中国卫生事业经历了若干重要发展阶段并取得重大成就。
同样,我们也在创造历史,我们在2020的抗疫战争中,在史书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此次我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后世的健康事业提供十分可贵的样本和经验。
同时,我们对世界健康事业交出了“中国答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再次表现出团结和勇气,并通过全民抗疫化“危”为“机”,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疫情正向全球蔓延,中国抗疫之路,必将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这次的网课让我从情感认知升华为理性思考,进一步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决心。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国事、家事、天下之事,有社情、民情、人间真情,有你、有TA,更须有我。
我们,人人都是战斗的主角!
⑽ 中国战疫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战疫的基本经验:建立机构,全国一盘棋。每一次疫情爆发,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机构迅速成立,统一制订计划,统一调配人员和物资,全国一盘棋。集中攻坚、综合防治,稳步推进抗疫工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集中力量,统一领导。抗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组织、动员全社会共同出力。需要统一领导各项防控措施逐步、有力落实,特别是党中央的各项决策,为疫情防控指明了重要方向。
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之一,也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10)世界如何看待中国战疫经验扩展阅读:
战胜疫情为了人民,也需要依靠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最好办法是把河流、水塘里的水抽干再用土填充,没有亿万人民的参与是做不到的;消除“四害”是全民的爱国卫生运动。
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中,千万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建筑工人、科研人员不分昼夜努力工作,各级各类人员坚守岗位,全民参与、全民配合,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彰显了人民的无穷力量。
人类与疫病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科技发展进步史。从历史看,由于疫苗的研发和广泛应用,才彻底消灭了天花这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肝等曾肆虐全球的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