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是产粮大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比如大豆和一些需要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和玉米,这部分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事实上,在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4.4%。
此外,一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但可以替代玉米的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加剧了粮食进口量增长的趋势。根据WTO的贸易规则,在我国承诺的配额内,对进口粮食实行1%的低关税;超出配额的进口则要实施65%的关税。
但问题在于,近年来我国720万吨的进口玉米关税配额从来都没有用完过,反而是那些不受关税配额管理的大麦、高粱、玉米酒糟、木薯和木薯粉等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
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1—11月,这几项替代品相加,大致相当于进口了5260万吨玉米(玉米酒糟按1∶3折算),预计玉米替代品全年进口量将近1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20%多。
更关键的是,从2012年—2015年,全球粮价下跌了40%—50%,配额内进口玉米及不受配额管理的替代品进口完税后的价格仍远低于国产玉米。这部分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大大挤占了国产玉米的市场空间。因此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 “三量齐增”的新现象。
(1)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玉米扩展阅读:
粮食供给侧
既要调结构,也要保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供给侧改革,结构要调整,但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核心是产能的巩固和提升。中国一定要坚持依靠自身能力来保障粮食安全,‘十三五’期间,仍然强调谷物基本供给,口粮绝对安全,还是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今后若干年,全社会对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还面临着耕地、水、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并不会是一种常态,而且国际市场一年能够提供的贸易量不超过3.5亿吨(7000亿斤)。“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切实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丰收为啥还进口——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出了啥问题?
Ⅱ 中国为什么需要进口大豆和玉米现在农村荒山种大豆和玉米如何
很多人都说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可是国家却一直在进口大豆和玉米,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有限,所以为了保证小麦产量的输出,就只能够少种大豆和玉米,而现在国际上大豆和玉米的价格也不一样,所以综合算下来的话,进口大豆和玉米会比自己种植大豆玉米要更为合算一些。而且现在国际上的大豆和玉米会比国内生产的粮食便宜很多,品质也会更好一些,其中就涉及到非转基因大豆,所以在此情况下进口大豆和玉米也是非常划算的一笔账。现在农村荒山种植大豆和玉米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主要是因为现在没有农民愿意去种植大豆和玉米,而且现在的大豆玉米品种也是比较多,造成品质不够均匀,所以想要让农民真正收益的话也是比较难的。
最后虽然现在的玉米和大豆都非常的重要,但是相比于小麦,水稻等来比是有一定距离的。
Ⅲ 中国是农业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那么多的粮食
农业大国并不代表就是畜牧大国。中国人口众多。如果不从国外进口肉类产品。也许国内的肉类价格就会牛气冲天。适时从国外进口肉类产品。有利于市场价格稳定。有效解决国内肉类产品困局。张嘴的消费,如果要不是个农业大国,大家就都得三根肠子闲两根半,这是40多年前中国人最不愿听到的形容,每人每月27.5斤口粮还得强行节约半斤,2两食用油半斤肉。
Ⅳ 中国罕见从巴西进口玉米,中国为何会从巴西进口玉米
因为中国的玉米产量非常低,巴西的汇率对于中国来说比较低,从巴西进口玉米非常划算,而且巴西的玉米质量很高,产量很高。
Ⅳ 现在种玉米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中国还需要大量进口玉米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水稻生产国,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仍在从国外进口规模不小的谷物。进口量大增的原因,是用于生产饲料的大豆、玉米之所以大量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养猪业。随着我国生猪存栏水平的不断恢复,饲料需求也愈发旺盛,中国买家正加速自外进口大量玉米
作为三大谷物之一的玉米,由于产需缺口较大,近年来进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2020年累计进口量达到1129万吨,同比翻了一番多,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21年。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称,国内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同时年初的高猪价预期刺激养殖户大比例压栏,导致饲料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饲料累计产量同比增加71.4%。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临储玉米持续去库存,导致玉米库存耗磬,再加上2020年9月玉米东北产区接连遭遇台风袭击,影响玉米收成,基层种植户惜售、屯粮加重了市场流通紧张,玉米价格持续攀升。于是,加工企业受加工成本约束,对国产高价玉米有所抵触,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显现,促使中国加快玉米及替代谷物的进口。
这其中也有中美贸易协定的因素。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幅增加美国玉米、大豆的采购量,这些采购的粮食2021年陆续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