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疫情为什
12月27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什么?防控措施有哪些不同?如何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上游新闻带你一文了解。
1、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2、“乙类乙管”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从传染病的特征、健康影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出发,将一种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需要具备相关条件。这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要求的,是依法防控的鲜明体现。
近三年来,通过对新冠肺炎“乙类甲管”严格管理,我们经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流行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而我们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变化,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们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因此,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3、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主要有这些不同
会上通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在防控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乙类甲管”时,主要通过风险职业人群“应检尽检”、风险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等方式发现感染者。实施“乙类乙管”后,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自我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检测等方式发现感染者。各地要保证社区保留足够数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充足供应抗原检测试剂,有效满足居民检测需求。
二是在传染源管理方面,“乙类甲管”时,对发现的感染者和未排除的疑似病例实行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观察。实施“乙类乙管”以后,对于发现的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自愿选择居家健康管理,对于不具备居家条件或不想居家、担心传染家人的居民也可选择前往方舱医院隔离治疗。各地也为自愿集中隔离者提供类似“健康之家”等隔离服务。
三是在社会面防控方面,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社会面防控措施将更多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取消或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比如除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特殊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对跨区域人员开展落地检、不再对外溢风险人员开展跨区域协查;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采取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相应的风险区域管控措施。
四是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乙类乙管”后,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直接进入社会面。对入境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不再进行抽样检测。
4、如何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梁万年回应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为有效防范风险,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接种。
二是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包括中药、西药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等,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
三是通过在线健康咨询、科普等,鼓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照护。对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要摸清底数、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健康管理,提供转运、住院等绿色通道,确保应治尽治、应收尽收。
四是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统筹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
五是做好风险沟通,面向公众加强宣传倡导。围绕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垃圾弃置等方面给出建议,帮助公众了解如何科学合理用药、何时就医以及去哪里就医等具体问题,促成公众理性应对新冠疫情,避免恐慌。
六是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和维持社会经济日常运行的工作人员。
七是加强病毒变异情况的监测,加强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尽量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5、乙类乙管后防控重点为“三重一大”
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通报,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从“甲”变成“乙”,“管”还在,调整的是“管”的等级,而不是“不管”或者“躺平”。
调整后防控措施的重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三重一大”:
一是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保护;
二是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
三是做好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重点行业防控;
四是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疫情严重时,对市场商超、娱乐休闲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短期内可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举办,压制疫情高峰。
另外,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健康中国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乙类乙管”后,仍然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及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6、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1.6万个
会上通报,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开设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应设尽设。
截至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要求简化发热门诊就诊的流程,增加药品配备,提高发热门诊的医疗服务效率。
7、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给出一组数据:在床位资源方面,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的床位数是561.6万张,近期床位使用率在60%左右浮动。截止到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动。她表示,全国重症床位资源总体来看是充足的。“当然,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在重症抢救的设备方面,截止到12月25日,我国共有血液透析单元16.7万个,床旁血滤机2.4万台,体外膜肺氧合机2600余台,有创呼吸机13.1万台,无创呼吸机15.7万台,监护仪109万台,高流量吸氧仪5.8万台。
焦雅辉说,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我们也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继续加大监测,同时我们也要求建立区域协同支援制度,根据每个地方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资源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
8、疫情监测一个月公布一次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介绍,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疾病监测报告及对外发布也将进行调整:
调整公布的内容,将公布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的死亡病例数,删除既往密切接触者的报告情况,不再区分本土的病例和输入的病例。
对外公布的频次也将进行调整,回归到乙类传染病后,一个月公布一次,公布平台为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9、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会上通报,近三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症救治坚持关口前移,集中精锐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创新性地启用方舱医院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使感染者“应收尽收”,节约救治资源。
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对急危重症患者全力抢救,对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分级管理和服务。一系列医疗救治措施接连落地,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从2019年的77.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提升了近一岁。
上游新闻综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B. 中国现在那里疫情严重
中国现在疫情严重的地方有,广东,北京,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广。另外,有些农村疫情也比较严重,主要是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缺医少药现象突出。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
C. 现在国家的疫情怎么样
首先中国面对疫情的态度是积极的,随着管控力度的加大,治愈率的提高,出院人数的增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切都在中国政府领导下 得到全面的恢复性的进展。... 首。中国通过国家政策部署、物资供给、分配,社会全民动员能力,整体经济实力、基础医疗设施及救治能力 ,国民心态和对待疫情的重视程度,国内疫情明显好转,这一切... 在。
D. 全国各地疫情怎么样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会上介绍,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加大。近期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自11月1日以来全国已累计报告25.3万例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一周增加一倍。
二是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多数省份疫情持续发生,多个省份疫情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有的省份疫情面临三年来最严峻复杂的局面。
三是人口密集城市成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广州、重庆等人口密集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大、人员流动性强、高校等重点场所集中、人员聚集活动多,加剧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和防控难度。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隐匿、传播力强的特点,增加了早期感染者快速识别和追踪管理的难度,工厂、医院、学校、餐饮和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疫情的多点位加速传播,容易造成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等防控力量不足和资源紧张情况,增加了疫情防控和快速处置的难度。
胡翔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之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做到不动摇、不走样,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E. 中国的疫情防控得怎么样
中国的疫情防控做的最好,在全球来讲有目共睹。
一个中国人都有切身的感受,在华外国人点赞三年来中国抗疫措施,并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
1,前所未有的成就。面对2020 年初的新冠疫情,中国采取了迅速、果断和巨大的努力来遏制病毒,并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保卫湖北省及其省会武汉的战斗的决定性胜利。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中国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中的新冠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低。
2,看好新阶段
过去三年为中国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应对病毒。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卫生部门的状况都好得多,病毒也不像以前那样致命。而且,它有足够的时间确保人们接种疫苗。
F. 中国疫情放开了现在啥情况
疫情放开之下,我国人口众多,在大规模感染的基数下,病毒有没有可能“变异升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约有14.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8%,相当于世界上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如今中国疫情全面放开,未来几个月会有数千万甚至上亿人感染新冠病毒,虽然绝大部分人都能自愈,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重复感染,而二次感染后的人的症状是否与第一次感染时一样?是更好还是更坏,现在国内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样本,种种的这些都导致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
现在对于疫情得发展还是比较乐观,因为大多数被感染的人都能自愈,重症致死患者非常少,甚至低于流感。
目前疫情的发展是可控的,但是这是基于现有病毒毒株弱毒性的结果,对于新冠病毒这类单链RNA病毒而言,其变异的速度是很快的。又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大量的人被病毒感染,人体就成为了病毒生存的载体,病毒在数以万计的载体中增殖、变异,又在不同载体之间来回“穿梭”感染,这简直是病毒大杂烩。
我们都知道,变异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病毒有可能变得更加温和,同样也可能变得更加凶猛致命。我国人口众多,在大规模感染下,不排除会变异进化出更“棘手的病毒”。
当然,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因为变异的不确定性,想变异出致死率很高而感染力有很强的病毒是比较难的,通常二者很难兼得。可以这样理解,那些致死率很高的病毒大部分都把宿主消灭了,所以它们的“种群”就很难传播开来。同样的,那些致死率比较低的病毒,因为并不能轻易干掉宿主,这样宿主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下一任宿主。(比喻不是很恰当)
故而通常情况下,致死率高的,传播能力有限。致死率低的,传播能力就强。二者很难兼得,致死率很高而又极具感染力的估计也就埃博拉病毒能沾点边(致死率50%-90%),但是一般认为埃博拉病毒不能空气传播(不然也就没新冠病毒什么事了)。
之所以敢放开,除了我国疫苗接种率较高以及病毒毒性下降之外,我们参考了国外不同国家疫情发展的状况,综合评估了大体是可以放开的。
人们要适应放开疫情后病毒的冲击起码需要2023年一整年,现在很多人还是恐慌,人们的出行依然谨慎。还是那句话,能晚阳就晚一些阳,后面的病毒可能毒性就非常弱了,现在得了,保不齐会有不少后遗症。
G. 中国现在疫情咋样
12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广东22例,北京8例,上海8例,浙江2例,天津1例,福建1例,山东1例,湖北1例,陕西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浙江);本土病例2270例(广东775例,北京559例,浙江243例,海南186例,重庆180例,河南74例,四川71例,福建29例,山东28例,黑龙江20例,云南16例,辽宁14例,上海14例,山西12例,湖南9例,陕西8例,内蒙古7例,安徽6例,江苏4例,湖北4例,天津3例,河北2例,江西2例,广西1例,贵州1例,西藏1例,宁夏1例),含15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07例,重庆26例,福建11例,浙江3例,山东2例,北京1例,江苏1例,安徽1例,宁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例(在上海),本土病例11例(均在北京)。
H. 中国当今疫情形势如何
中国多地近日通报称疫情高峰即将到来。面对疫情快速传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等重点人群如何防治?“阳康”人员返岗复工需注意什么?元旦、春节“两节”将至,返乡人群如何防护?
多地通报疫情高峰即将到来
2023年春运火车票开售。元旦、春节“两节”将至,返乡人员增多。专家提醒,返乡出行仍需做好防护,有条件尽量错峰出行,距离较近的,鼓励自驾;规划好行程时间,避免在公共区域长时间停留;注意手部消毒等个人卫生,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