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菜名如何表达当地文化

中国菜名如何表达当地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01 00:14:09

① 京菜菜名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京菜是北京地区饮食文化形成的菜系,它以北京这座城市的特殊,融合了各地方不同的饮食特点,而在这之中宫廷饮食是最特殊的一种,是 京菜文化 的基础。那么京菜菜名在命名上都有着怎么样的文化内涵呢?

文化促进餐饮,餐饮推动文化,这已成为餐饮界的共识。古往今来,菜名文化作为菜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弘扬,不断丰富,已越来越被有识之士所霞视,成为中华餐饮文化的再要标志之一。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在菜名文化中的渗透

在我国古代的长期艺术实践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深化了对艺术审美活动的认识,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观念,体现出了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较高的审美水平。这些观念自然渗透到菜名艺术的审美之中。

京菜的来源,一是民间,二是宫中独创。对于从民间引进的菜肴,除了流传已久饶有风趣的菜名保留使用外,多数另立新意,重新起名。至于京菜中独创独有的菜肴,更是挖空心思,取名典雅富丽。

京菜的命名在继承了中国菜写实、寓意、言简意赅、琅琅上口的特点外,更注重取吉祥富丽的名称,以福禄喜寿之意命名者居多。又因为京菜引进和创始都有许多背景和历史条件,菜名又多有典故。象“龙凤呈祥”,“宫门献鱼”,“麒麟送子”,“白云流水”,“皇母焕宫”,“玉石青松”,“雪夜桃花”,“玉鸟传信”等等,都是立意新颖,风趣盎然的京菜肴。

廷菜肴中也有一些穿凿附会,名实不符的名字。京菜过分讲究形式、排场的一种流弊。但瑕不掩瑜,京菜取名的工巧含蓄、典雅富丽的特点还是十分突出的。它是传统烹饪技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历代厨师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一宗宝贵的文化财富。

② 豫菜菜名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豫菜被誉为如今中国八大菜系的母菜,可以想象到 豫菜文化 经历了怎样悠久的历史传承。经过先人的不断努力一道道具有中原特色的美食被创造出来,最终收入到豫菜菜系当中,那么人们在为这些菜肴命名的时候都要什么内涵呢?

豫菜是一个古老的菜系,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盛极一时。它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被烹饪界认为是八大菜系的“母菜”。豫菜发端于新石器时代,其理论基础和规模体制形成于夏商周时期,北宋时期达到鼎盛,南宋以后归于地方菜系,成为地域烹饪文化的代表。现今的国宴即以豫菜为基调烹制而成的。

现在我们运用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修辞学等相关理论,来描写、分析豫菜名称的语音、语法结构、词汇构成和命名理据等方面的规律,力争做到描写充分、解释全面。豫菜名称是一种鲜活的语言现象,说和传播离不开语音的配合。

豫菜名称的音节长短不定,最短一个,最长十个。四音节所占比例最大。节奏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印象,豫菜名称节奏运用的好,可以增加其表现力。豫菜名称有少量的合成词和极少数的单个自由语素,多是短语,语法结构多样,以偏正结构为主。

豫菜名称中的词汇丰富多彩,其来源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动植物名称”、“烹饪方法”、“颜色”、“数字”等均可进入豫菜名称。豫菜名称在其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中,命名者最初给某道菜赋予什么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是任意的。但是豫菜被具名之后又是有理据性的,不能随意改变。

命名者常运用一些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等)来增强豫菜名称的表达效果,使这些名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豫菜名称体现了鲁迅所指出的汉字三美——意美、音美、形美。豫菜名称是一种社会语言形式,是河南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饮食上的折射。

豫菜名称是一种鲜活的语言现象,传情达意需要借助语言形式,声情并茂离不开语音的配合,其音韵配合得好,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仅方便记忆,还能给饮食消费者带来听觉上美的享受。

菜肴名称是餐饮企业与饮食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好的菜名能让饮食消费者对菜品的形、色、味以及烹饪手法一目了然。这就要求命名者对菜肴名称的命制思虑周全。在语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豫菜名称大部分为短语,少量为合成词,极少数是单个自由语素。

③ 中国饮食文化如何体现中国文化

.为何说中国文化能体现吃的文化呢?这必须了解一下中国早期的地理环境,因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环境的制约越大。中国处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部是茫茫的沙漠草原,东南的茫茫的大海,虽然黄河流域的土地非常的肥沃,但其他的环境较恶劣,多风少雨,生存的条件很不好。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多粮少。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才能吃下去,这样促使中国的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让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中国的手工业发达,所以烹饪中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一。中国菜的特征:
1.地域差异使得中国饮食上形成了很多风味,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体现在菜系上,我国的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在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2.季节差异又使得中国菜系四季有别,冬天味醇浓厚,夏季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夏季多凉拌。
3.中国饮食还注重美感,注重色香味形俱全,流行雕花,技艺精湛,给人以精神和物质的特殊享受。
4.还有很特殊的一点,食医结合,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二。中国菜肴命名:
一个响亮的.恰如其分的菜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挥之不去的审美情趣,为了避免人们听觉上的审美疲劳,业内人士总是挖尽心思.尽其所能的给菜肴起个让人难忘的名字,中国的饮食文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较之西方饮食文化的实用主义),正如亚洲人内敛的性情与西方人张扬个性的对比一样,中国式的烹之火与调之味技术掌握皆具有经验性和主观性,而缺少西方烹饪讲究的科学严谨性,菜肴的命名也就体现了我们特色的文化特点和浪漫情怀,这其中有比喻.夸张.拟人.双关的手法,也有写实的手法,综观我们的饮食文化史,菜肴的命名其实也是有章可寻的,粗略计算有以下几种: —.以烹调方法命名 这是一种很普遍.运用很广的命名方法,很实用,让人一目了然,比如:酱爆海螺.白灼虾.溜鱼片.清炒虾仁.盐 鸡.清蒸甲鱼.红烧马鞍桥等等不一而足。 二.以味型方法命名 这是一种有助于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菜肴的命名方法,比如:糖醋排骨.盐水杂螺.鱼香肉丝.怪味鸡.蜜汁山药.茄汁大虾等等 。 三.以(名称)命名 以名称命名的菜肴又以地名.人名.物名的不同而区分,比如以地名命名的菜肴有德州扒鸡.梁溪脆鳝.淮安软兜.南京板鸭.宁波汤圆等,以人名命名的菜肴也很多,比如有东坡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宋嫂鱼羹等,而以物名(原料的主辅料)命名的菜肴就更多了,比如有香菇菜心.松仁玉米.蟹黄豆腐.肉末茄子等等无须一一枚举。 四。拟色 将菜肴成品的色泽比拟成稀有.珍贵物品的颜色冠名,多以珍珠.玛瑙.芙蓉.翡翠.琉璃.金银等词语,比如:将蛋清比做芙蓉的芙蓉鸡片,将菠菜末比拟成翡翠的翡翠烤鸭羹.将虾仁的晶莹透亮比拟成水晶的水晶虾仁,将糯米包裹肉圆蒸制的菜肴叫珍珠肉圆,将黄白两色比拟成金银,有腐皮包裹糯米的脆炸金银糯,还有将核桃比拟成琥珀色,将松花蛋比拟成玛瑙等等。 五。摹形 这是一种将菜肴塑造成许多具体或吉祥形状命名的方法,常用的有金钱.太极.龙凤.麒麟.牡丹.佛手.琵琶.绣球.荷包等造型,举例有北京的荷包里脊.江苏的松鼠桂鱼.福建的太极芋泥.贵州的金钱肉.另外还有琵琶虾.绣球虾仁.麒麟鲈鱼等等。 六.用数字命名 用数字给菜肴命名以表菜肴的配比.种类或吉祥,多以一品.双珍.三元.四喜.五福.六宝.七星.八仙.九色.什锦.百合.千层.万寿等.举例有一品海鲜煲.四喜丸子.七星鸭.什锦杂烩.千层糕还有北京的三不粘.上海的八宝鸭等等。 七.借题发挥.以求口彩 这种给菜肴命名的方式多为婚庆.生日寿辰.及第升迁而讨的口彩,比如松仁玉米叫金玉满堂.早生贵子则是用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做成的甜菜,比翼双飞是将鸡翅脱骨装上八宝馅料,封口黄焖而成 最后还要说的是,还有一些以器皿.保健和菜肴的香味而命名的方式,但不多见,就不累述了。(摘自《论文集》作者:姥海鸿)。

小结:中国饮食博大精深,我们身在其中,只能感受,却无法将它掌控,只是它正被我们前赴后继的不断弘扬,并且发扬光大。它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延绵不绝,让世代享受中国饮食文化的成果。

④ 一个菜名能说明你来自什么地方呢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美食,每一种看起来都让人难以抗拒都想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美味的食物。保你吃了3种以上的食物,就可以猜出你在哪里人。话不多说,看前请准备好纸巾来擦口水吧。

5. 槐花粉

槐花粉是一种以槐花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的甜食。多吃这种甜食对火气旺的人有好处。槐花粉入口嫩滑,味道像米粉,因为它的制作方法与米粉相似。

阅读全文

与中国菜名如何表达当地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西西里报团和个人哪个好 浏览:153
云南哪个县有越南街 浏览:407
印度的纸币是怎么制作的 浏览:751
中国的哪些国企最好 浏览:681
伊朗核伊拉克什么关系 浏览:171
印度卷煎饼怎么做 浏览:527
荞麦在中国种植有多久的历史 浏览:251
蔻驰包在中国哪里产多 浏览:901
中国房车寿命多久 浏览:491
伊朗为什么买不到疫苗 浏览:102
印尼黑酸枝卷书123件套多少钱 浏览:735
看罗援如何解答中国军事问题 浏览:748
沙特阿拉伯在伊朗哪个洲 浏览:668
印度各种姓人怎么分别的 浏览:970
中兴向伊朗出口了什么 浏览:37
如何申请英国公费访问学者 浏览:166
英国蓝猫疫苗哪里买 浏览:183
印度女人生孩子为什么要回娘家 浏览:291
2020中国国奥在哪里踢 浏览:301
打卡中国活动怎么助力 浏览: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