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多了去了”是什么意思,比如说“这样的东西多了去了”之类~ 谢谢!
地道的北京话,意思是说很多,比如“这东西多了去了”,就是说这东西太多了,随处都有!
官话为分布范围最广的汉语一级方言。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为普通话的标准音。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的扎鲁特旗、奈曼旗、霍林郭勒市、开鲁县、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
历史沿革
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雅言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六朝即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明朝永乐年间建都北京时从南京北调40万人口,超过北平原有人口。清入主中国,旧北平话逐渐演变形成了北京话。
清雍正六年设“正音书馆”,以北京官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行,以后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场主流的标准语,有人也称之为北方官话,和被称为南方官话的南京官话相对应。清末进行国语编审,民国初年拟定国音,实行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新国音,自此以北方官话为蓝本的国语成为现代汉语标准语。
2.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么多方言
严格地讲,中国的汉语族有8种语言:官话(Mandarin)、吴语、闽语、粤语、客语、晋语、湘语、赣语。
它们统称汉语(Chinese)。
官话分八个方言:
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分布详情请查阅《中国方言地图集》:
http://www.eastling.org/resource/atlas.rar
方言的产生,一来是地域不通,气候、环境不同,各发展各的发音;二是受到不同时期官话的影响,比如闽语接近汉朝汉语,粤语接近唐朝汉语,客语接近宋朝汉语,江淮官话接近明朝汉语,北京官话是清朝汉语。
外国如果有多种语言,并且差别如此之大,就不叫方言了,直接叫多种语言。
其实官话和粤语之间的差别,大于英语和德语。
只不过中国人总不承认。
现在中国没有·分·列·成十余个国家,完全是因为有汉字联系。
3. 形容人说话多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形容人说话多的成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嘴多舌 解释: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2、千言万语 解释:形容说得话很多。
3、语近词冗 解释: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4、长篇大论 解释:滔滔不绝的言论。
5、空洞无物 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6、滔滔不绝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7、贫嘴薄舌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8、长篇大套 解释: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9、言三语四 解释: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0、薄唇轻言 解释: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11、磕牙料嘴 解释:多嘴多舌。
12、一口三舌 解释:比喻唠叨、话多。
13、众口纷纭 解释:纷纭 :多而纷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4、言多伤行 解释: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15、联篇累牍 解释: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16、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17、喋喋不休 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18、百舌之声 解释:比喻唠叨、多嘴。
19、冗词赘句 解释: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20、饶舌调唇 解释: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21、长篇累牍 解释: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22、长舌之妇 解释: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23、连篇累牍 解释:累:重叠;牍:以前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24、游辞巧饰 解释: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25、沾泥带水 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1、薄唇轻言: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2、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3、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4、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5、娇声娇气: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6、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7、颠三倒四: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8、唇干口燥: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9、唠唠叨叨:说话?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10、大辩不言: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11、绝口不道:绝口:始终不开口。指闭口不说话。
12、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3、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14、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15、不识高低: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16、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17、口轻舌薄: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18、笨嘴笨舌: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19、不言不语: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20、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21、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22、留有余地: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23、没里没外: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24、驴唇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25、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26、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27、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28、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29、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30、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31、灵牙利齿: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32、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33、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34、顿口拙腮: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35、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36、侈侈不休: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37、不讳之门: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38、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39、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40、不声不响:不说话,不出声。
41、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42、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43、钝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44、出言有章:说话有条理。
45、唇焦舌敝: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46、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47、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48、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49、口干舌燥:非常干渴。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50、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51、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52、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53、缄口不言: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54、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55、比手划脚: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56、帮闲钻懒: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57、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58、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59、口角生风: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60、尺水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61、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62、慷慨淋漓: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63、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64、不声不吭: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65、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66、恶声恶气: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67、刻薄寡思:寡:少。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68、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69、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70、单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71、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72、阿谀谄媚: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4. 中国的方言为什么那么多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多数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所以讲不同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4)中国话太多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例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抵触、相互影响等。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八个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5. 形容人话很多很爱说话的成语
形容人话很多很爱说话的成语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形容人话很多很爱说话的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贫嘴贱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唠唠叨叨】——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大放厥词】——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哓哓不停】——哓哓:争辩声;休:停止,完。形容争辩个没完。
【贫嘴薄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贫嘴薄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婆婆妈妈】——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滔滔不绝
【拼音】: 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源源不断
【拼音】: yuán yuán bù àn
【解释】: 形容接连不断。
【出处】: 《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喋喋不休
【拼音】: dié dié bù xiū
【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口若悬河
【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释】: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能言善辩
【拼音】: néng yán shàn biàn
【解释】: 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出处】: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侃侃而谈
【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解释】: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 娓娓而谈
【拼音】: wěi wěi ér tán
【解释】: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是指很会说话。
[善为说辞] shàn wéi shuō cí
说辞:说话。是指很会说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会道能说] huì dào néng shuō
是指很会说话。同“能说会道”。
[能说惯道] néng shuō guàn dào
是指人口才好,很会说话。
[伶牙俐齿] líng yá lì chǐ
是指人机灵,很会说话。
[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能:善于。是指能说会道,有辩才。
[能言快语] néng yán kuài yǔ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是指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玲珑剔透] líng lóng tī tòu
是指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是指人精明灵活。
【拓展】形容说话成语
1、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2、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3、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4、金人之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5、人微言轻:形容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6、生拉硬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7、绝口不道:绝口:始终不开口。指闭口不说话。
8、罕譬而喻:形容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9、不声不响:不说话,不出声。
10、直捷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11、言而有信:形容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2、比手划脚: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13、缄口结舌:形容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形容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14、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15、说一不二:形容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16、加油加醋:形容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17、娇声娇气: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18、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19、指手划脚:形容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20、半吐半露: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21、尖酸刻薄: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22、直接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23、疾言厉色:疾:急速。形容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24、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25、笨嘴笨舌: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26、夹七夹八:形容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27、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
28、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29、抟空捕影:形容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30、比手划脚: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31、杀彘教子:彘:猪。形容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32、口出不逊:逊:谦逊。说话极不谦虚。形容狂妄自大。
33、留有余地:比喻说话办事留下可以回旋的地方。
34、立谈之间:形容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35、疾声厉色:疾:急速。形容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36、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37、疾言倨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38、结结巴巴: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39、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40、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41、字字珠玑: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42、开台锣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43、来回来去:形容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
44、不识高低: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45、举止言谈:形容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46、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47、口吐珠玑: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48、罕言寡语:罕、寡:少。很少开口说话。形容沉默寡言。
49、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50、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6. 话总是说的太多太满是什么意思
1、话说的太多,意思就混乱。
2、话说的太满,意思就找不到做事情的位置。
3、话总是说的太多太满,意思就是发泄情绪,为难做事情的人无法做具体事情。
7. 我们诞生在中国 话太多
没办法,要混一个电影长度,实在蛋疼。不然人不买票。另外那有那么多经典镜头。老外拍一个动物片可能要四五年,我们还要卖票房。
8. 中国话是不是世界上脏话最多骂的最凶的语言中国人是不是最擅长批评别人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力的人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毕竟我们最精通中国话,所以知道的语言用途就多一些,所以外国的用来骂人的话我们学不来。对于第二个问题前半部分,批评别人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每个人都有过,不管自己成不承认,也许是小事,也许是大事,但不是擅长。另外说自己没有能力也不合适,每个人的能力的表现方面不同,而不是没有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只是现在也许没有发掘出来,他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时期内,特定的目标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