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着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传世宝典。“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把《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汇集刊刻,问行于世,并称“四书”。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此外,《周礼》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2. 封建教育是怎么样的,谁能告诉我
封建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形态下的教育。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学校体制趋完备。奴隶社会末期已经出现的私学,逐渐有了大的发展,官学与私学并存,五代以后又出现了书院的形式。在唐代已有相当齐备的学校体系。京都的儒学有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还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分别专门教授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以及音乐学校、工艺学校。一些中央业务部门,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等,也设科招生,培养专门人材。在中央官学中,上述专科性学校的政治地位较低,随着官学的衰废,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转入民间,由私人传授。地方学校有按行政区划办的府、州、县学和由私人办的乡学。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学成以后,经选士或科举,优秀者授予官职。隋唐以前是“选士”,以推举为主,隋唐以后是“科举”,以考试为主。历代的选士和科举,虽在形式上或重经义,或重诗赋,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经书为标准。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控制了教育,使教育服务于培养忠于封建主的工具,这就使教育内容日趋形式化、教条化。封建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大都
不能入校学习。私学表面上虽然人人可上,但由于穷人交不起“束脩”,而无法入学。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理论逐渐系统化,出现了郑玄、韩愈、颜元等着名的教育家和许多教育论着。
欧洲封建时代的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具有浓厚的宗教性。文化和教育全部为教会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以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培养群众对宗教的信仰。教学内容贯穿着神学精神,设有神学、文法、修
辞、伦理、算术、音乐、几何、天文等科目。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但信勿疑,死记硬背。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除教会学校外,还有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专门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9世纪至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培养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骑士,对他们进行“七艺”和“骑士七技”的教育,包括上流社会的礼仪和骑马、击剑、游泳、投枪等军事征战技能,养成忠君爱国、急公好义等品质。12、13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城市出现了行会学校和商人子弟学校,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以及读写算,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两种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生产的需要,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者的斗
争。
3. 封建社会学习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学校体制趋于完备。如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已有相当齐备的学校体系。京都的儒学有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京都的专门学校有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以及音乐学校、工艺学校。
2、教育的功能有所扩展。在奴隶社会侧重政治、军事、伦理功能的基础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种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人身保护功能以及选择功能和促进生产的功能。
3、教育在阶级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它的等级性和宗教性(主要指西方中世纪时期)。参见“古代学校教育”、“中世纪教育”。
(3)中国封建式教育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世纪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文法、修辞、伦理、算术、音乐、几何、天文等科目也都贯穿了宗教精神。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但信勿疑。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
9世纪末—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这种教育无专设机构, 不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只是把低级贵族子弟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宫邸充当侍童或侍从。使他们在侍奉主人和主妇以及在生活和社交活动中接受训练。
4.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政策
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在中国主要表现在中央官学的招生对象上:“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这类学校不仅劳动人民子弟不能进入,就连统治阶层的子弟入哪一等级学校也要按其父兄官位品级的大小而定。这种等级制在唐代尤为明显。唐代的中央官学设有“二馆六学”。学校制度规定:弘文馆、崇文馆招收皇亲、大臣的子孙;国子学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太学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书学、算学、律学则收“八品以下子及庶人通其学者”。这种等级性,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在表面上比较淡薄了。
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学校的任务则主要是“养士”。学成之后,经选士或科举,优秀者授予官职。封建统治阶级选拔统治人才,逐渐形成一套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隋唐以前是“选士”,以推举为主;隋唐以后是“科举”,以考试为主。这些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取士的标准和科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正宗思想,儒家的经典变成了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历代的选士和科举,虽在形式上或重经义,或重诗赋,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经书为标准。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控制了全国的教育,用儒家的封建伦理思想奴役人民,使教育服务于培养忠于封建主的奴才,因而也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这就严重地障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内容日趋形式化、教条化,更加脱离实际。
解题时必须注意题干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要求。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由于封建衙门式管理和不计利润而日渐衰落,民用工业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纷纷衰败,创办近代海军的强兵梦想因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而破灭。而其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5. 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在封建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在欧洲封建时代,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士”,而僧侣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教权的“教士”或“牧师”。欧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会来控制。
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教育的等级性就是指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官职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教育的宗教性主要是欧洲封建教育而言的,教育的宗教性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
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在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根据这些经典所编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等。在西方,其主要内容就是宗教教义及与之相产的内容,如《圣经》,教父着作,经院哲学家的着作,各种祈祷书、赞美诗、圣诗等。不过,也存在着一些少量的科技教育的内容。例如中国增加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到了唐代,各地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同时在一些中央部门,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等,也设科招生,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早的。
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机械记忆、背诵、体罚是常用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措施,与此同时,教育者们也非常强调个人的体会和自觉践行。
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还有私学系统,私学不仅有启蒙教育,而且还有高等教育。在官学和私学之外,还有书院和社学。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也创办了大量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的学校,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以及教会大学。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和专着有:我国的《学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韩愈的《师说》和《进学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和黄宗羲的《学校》等等。西方的杰罗姆的《致莱塔的信》、本笃的《本笃规程》、伊西多的《辞源》等。
6. 我国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那么我国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的话,就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来,仁义礼智信。
7.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以儒家思想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