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汉长城的简介
汉长城 遗址位于乌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并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
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土的长城。
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代的长城 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沧桑巨变,历2000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长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惟有那残迹犹存的烽台,在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走向与历史。在沙进人退的历史遗憾背后,又为旅游增添与保留了许多好的去处。无情的风沙在逼退人们之后,也在一些地段将汉代的长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得自自然的恩惠,将会有机会去领略汉长城的风姿。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河西汉塞西段的保存状况是最完整的,特别是在一般认为是汉代玉门关的小方盘附近。远远望去,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残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因当地多砂砾、碎石,缺乏用于夯筑的黄土,古人也就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建筑方式。先以红柳、芦苇编成框架,中间实以砾石,层层叠压而成。为确保其稳固,又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使砾石凝结,坚实无比。虽经千百年的风雨浸蚀,仍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蔚为壮观。实为中国军事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已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敦煌市博物馆还辟有旅游专线,为希望一睹汉塞风采的海内外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㈡ 与秦长城相比,汉长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综述:汉长城与秦长城的变化是构造方式以及建筑上面有很大的不同,秦朝的长城几乎都是根据山崖峭壁沟壑而造的,总体的材料用的大多为石头,而汉长城,主要是在草原修建,茫茫的草原上没有材料可用,只能用土墙来造成长城,在质量方面,汉长城不如秦长城更加完美。
汉长城是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长城,它是一条以壕沟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组成防御工事的“外长城”,在汉代书简中被称为“塞”,汉武帝在此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秦长城的特点:
秦长城城高约20米,宽约六米。在修路的过程中,城墙内为缓缓的斜坡,以便于守卫军队上下出行,而城墙外面是陡坡,很难让敌人爬上来。而相隔200米,就有一个看台用来弓箭手射箭。
在秦朝那个年代,能够修筑修建出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也值得我们中华民族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虽然在如今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之后,他变成了断垣残壁,但是他那个巍峨的气势还是令我们胆颤,秦长城主要可以分为两段。
这两段之间都经历了大半个中国,但是秦朝修建长城1中,征用了大量的民工,导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也就是源于此时。
㈢ 长城的资料(简单)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期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长城的代表地段:
1、山海关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全长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
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距城区约3千米,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万里长城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
也是万里长城上最雄伟的军事要塞和观察所,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天下第一台”之称。据险临下,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㈣ 汉长城简介
汉长城简介
华夏子 《明长城考实》
秦始皇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贡献的杰出人物,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暴君。秦始皇死后,秦二公胡亥依靠赵高等取得帝位,其统治之酷烈,较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埋葬了秦王朝。
刘邦灭秦后,在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此际,北方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吞并邻族,日益强盛起来。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进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因汉将韩信投降,匈奴南下雁门,围攻太原。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战,却被围困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自登山上达七日之久。用陈平计,重赂冒顿的阏氏,始得突围。此后,在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的六、七十年间,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下令修缮了秦昭王时所筑的《史记·高祖本纪》载:“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1]
西汉王朝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平息了“吴、楚七国之乱”,国力强盛起来。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他毅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元光二年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马邑人聂壹,诱匈奴单于取马邑,又命李广、韩安国等率兵三十余万埋伏于城外,俟机出击。被匈奴识破,引兵而去。元光二年的“马邑之谋”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匈奴远遁”为止,汉武帝先后任用卫青和霍去病,三次帅兵出击匈奴。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的河套以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和元狩四年的漠北战役。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大体可以分为四次。
《汉书·武帝本纪》载:元光五年夏(公元前130年)在第一次北去匈奴前三年,武帝“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2]这是对北击匈奴所作的准备工作。真正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当属元朔二年。《史记、匈奴列传》载:“其明年(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
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团。”[3]
武帝元狩二年春,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一千多里。同年夏霍去病、公孙敖又领数万骑兵出北地郡,在祁连山麓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军激战,斩获匈奴四万余人。同年秋,浑邪王率部降汉,河西一带遂全为汉朝所据。为巩固河西走廊边陲的安全,汉武帝修筑了由今甘肃省永登县至酒泉的长城。关于这次修长城,《汉书·张骞传》载:“汉始筑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4]《汉书·张骞传》亦载:“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5]这是汉武帝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汉武帝第三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是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间所筑由酒泉西至玉门关段长城。
《史记·大宛列传》载:“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6]
汉武帝第四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10年)间,修筑由玉门至新疆罗布泊的长城。
《史记·大宛列传》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7]
《汉书·西城传》亦载:“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8]
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之役,始于太初元年,而终于太初四年。这段长城亦当建于这段时间或稍后。
由汉武帝元狩二年至武帝太初四年历经二十年,打通了二千华里河西走廊,并沿路筑起烽燧亭障.以保障这条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的交通大道的畅通无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史书·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8,第369页。
2.《汉书·武帝本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6,第164页。
3.《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110,第2906页。
4.5.《汉书·张骞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61,第2694页。
6.《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123,第3171~3172页。
7.《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123,第3179页。
8.《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卷96,第38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