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出现了哪些改革

中国出现了哪些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02 15:08:07

Ⅰ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几次社会变革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派遣留学生,开始系统的认识世界。2、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封建政权消失,封建思想开始转变,短发、西服、近代思想文化盛行。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学生、工人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4、三大改造完成:一切皆为公有。5、人民公社运动:简单的所谓的共产主义。6、改革开放:对外交流限制放宽,各种思想流行,市场经济活跃。

Ⅱ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哪些改革

一、商鞅变法(战国)
1、目的:富国强兵。
2、时间:第一次改革始于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时间:第二次改革始于公元前350年
内容: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把全国分为41个县,设县令主持县政,丞为副县令,
尉负责军事。
③统一度量衡。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以刺激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二个废除:)废世卿世禄制、废井田制
(二个奖励:)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二个制度:)什伍制、县制
(二项法律:)连坐、轻罪重罚
(最后全烧了:)焚烧诗书
3、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
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4、评价: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
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施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二、王莽改制
1、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
2、内容: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
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
3、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①迁都洛阳;
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范仲淹改革(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
1、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
①中央积贫积弱
②庆历新政,革除弊端(改新除弊)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3、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4、内容:(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
(三)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
(四)择长官。
(五)均公田。
(六)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
(七)修武备,即整治军备。
(八)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
(九)重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
(十)减徭役。
5、结果:失败。
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
2、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
3、改革过于激进。
6、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五、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根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积弱:原因:(1)集中军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2)集中行政权,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3)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4)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原因:三冗(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恩
荫法授官多
2、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指导思想开源、富国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4、措施
(一)富国(农业和商业)
农业:A、青苗法(最有矛盾)作用:保证农业生产、免受高利贷盘剥、扩大政府收入。
B、农田水利法(最没有争议)作用:促进农业生产。
C、免役法 作用:保障农时,扩大政府的收入、打击官僚地主利益。
D、方田均税法作用:增加政府收入,打击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商业:A、市易法作用:政府调节市场、平衡物价、增加政府收入、打击了大商人的利益
B、均输法作用:政府调节市场、增加政府收入、打击了大商人的利益。
(二)强兵
A、保甲法 作用:保证兵源、维护基层社会治安。
B、保马法作用:保证军需,节约财政。
C、将兵法(重点)作用:改变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
D、设军器监 作用:提高武器质量
(三)取士
A、改革科举制(考试内容的改变)
B、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
C、惟才是用
5、评价:
(1)进步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2)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法以开源为指
导思想,利用国家行政强制进行收购、运销。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新法
过于急进。
(3)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
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4)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强烈反对;指导思想有误(偏重理财、违
背经济规律);宋神宗后期的动摇;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没有触及社会
根本问题(根本原因)。
拓展1、王安石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比较:
同:(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威胁统治;目的: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2)内容比较全面,以经济措施为核心。
异:(1)梭伦:平民与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2)指导思想:
(3)梭:债务问题;政治经济改革。王:财政问题、经济、军事、教育改革。
(4)性质:梭伦隶主阶级;王:地主阶级。
(5)影响:梭成功(经济和政治,渐进,广泛支持)王失败:急进大地主、
大官僚和农民的反对。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分调整
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Ⅲ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大改革

改革也就是进行重大性的变革,让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重大性的改革,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进程,比如说商鞅变法、郡县制改革、推恩令、孝文帝改革、科举制、王安石变法等。我所列举出来的是一些在历史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我也比较熟悉的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应该算得上是先秦时期最为重大一个变革,商鞅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秦国落后的现状,使得秦国成为战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为后来秦朝一统天下奠定了有力基础。同时商鞅变法内容在后世仍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商鞅变法在当时并没有贯彻执行下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鞅变法是失败的。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真正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改善了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民族歧视的现状。让鲜卑族逐步走向汉化,不仅稳固了孝文帝的统治,也真正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多样性,在今天看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依然具有深远影响。

Ⅳ 中国有哪些成功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多,典型的有齐国管仲变法,魏国的李悝改革、楚国的吴起改革和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虽死而秦不变其法,表明商鞅变法时成功的)。
秦汉没什么典型的改革,隋唐的话,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国家机制的变化(三省六部制)。
宋有宋神宗时的范仲淹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但应该说都是失败的(主要是后来的变法中的措施基本废除)。
明代的张居正改革,总的来说,张居正活着时改革是成功的,死了后就基本没执行了。
还有一些除了政治方面的改革,比如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
中国近现代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过是失败的。
三大改造以及改革开放都是成功的。

Ⅳ 中国近代的改革有哪些

重大的改革有:
1、18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朝廷的代表是“老六”奕忻,地方大佬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成就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兰州机器总局、天津机器总局等(记得不清楚),后1884年中法战争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但翻译了很多科学知识,引进了许多当时的先进技术,还涌现出一批科学家和工程人员,为推动社会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2、1895年开始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主要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主要想学习日本,实行“虚君共和”即君主立宪的政体。主要改革措施有:废科举、兴科学,设京师大学堂等。起初慈禧太后默许,后袁世凯告密,说维新党欲发动兵变,让慈禧还政给光绪,慈禧大怒,遂镇压,以至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而康梁远遁,光绪被幽禁于瀛台,清朝也就此失去自我改革的最后一次机会。

3、“立宪闹剧”。戊戌变法虽然被慈禧镇压,但仍然没有全盘否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保留了下来。1900年庚子之乱后,清政府内部终于开始了改革的步伐,1905年废除科举,后派五大臣去西洋考察宪政,“预备立宪”,但其组建的“皇族内阁”,让国人认清了满清政府“预备立宪”本质上仍然是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于孙中山先生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去甚远。满清岌岌可危,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枪打响

Ⅵ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几次改革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币制改革

1935年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1935年11月 4日起实行。中国疆城辽阔﹐货币制度一直很复杂混乱﹐严重地影响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并且不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1933年3月﹐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实行银本位制﹐虽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一次改革﹐但整个中国的币制仍非常紊乱。

四、土地改革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47年11月至12月,一个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很快在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东等老解放区,东北等半老解放区,以及鄂豫皖、豫皖苏、豫陕鄂、江汉、桐柏等新解放区广泛开展起来。

五、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变法与改革,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呢

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变法与改革有以下几个: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内容: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意义:

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

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意义: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内容:

1、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3、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4、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5、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6、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7、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8、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9、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意义: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内容:

1、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2、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意义: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五、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2、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3、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意义: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六、戊戌变法(1898年)

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意义:

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4、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阅读全文

与中国出现了哪些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华人为什么被欺凌 浏览:620
印度建长城多少公里 浏览:556
印尼青山项目怎么样 浏览:354
越南六姐妹哪里人 浏览:131
印尼小胖是怎么火的 浏览:263
意大利怎么去马耳他坐船要安检吗 浏览:949
伊朗对伊拉克现在有什么影响 浏览:301
印尼流量卡不知道卡号怎么查 浏览:372
中国卖美国多少口罩 浏览:68
为什么有的卡诗产地在意大利 浏览:786
在印尼怎么跟当地人沟通 浏览:202
中国最美丽茶乡在哪里 浏览:339
英国留学毕业后能干什么 浏览:409
伊朗对日本伊朗胜的赔率是多少 浏览:661
去英国留学高中有什么要求 浏览:931
伊朗哪个城市人最多 浏览:633
印度火箭为什么这么贵 浏览:164
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公司都有哪些 浏览:513
意大利哪个音乐学院好考 浏览:333
中国哪里有日本人家具 浏览: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