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核电怎么样
中国火电为主 水电为辅 新能源刚起步。。
核能在中国的和平开发算虽然很早就有了
但是每年发电量真是一点都不成气候 现在中国准备扩建 增加几个核电站
不过还是小巫不成气候。。
中国的现状看来 这种能源结构肯定还要持续很久。
不过新生事物毕竟有其可观的前景
‘贰’ 中国核电如何发展才是正途
核电行业很特殊,对安全的要求是极高的,如何保障安全是永恒的话题,其次才是经济效益。
如何发展核电?就要首先从如何保障核电安全出发去思考:
1、顶层设计保障核电安全
包括核安全法、辐射防治法、HAF核安全法规等国家法律法规,从法律方面提供安全保障;
核安全局的机构设置,建设一支由专业人才组成的核安全监管队伍,从机构和队伍方面保障;
2、技术保障核电安全
先进的、成熟的、稳定的、可靠的核电技术,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
为此我国也引进了美国西屋AP1000非能动核电技术,法国EPR技术,并自主研发华龙一号技术(揉合法国M310和AP1000非能动技术),从设计理论上来说,是世界最先进的。但还需要在后续长时间的运行实践中去不断优化完善,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做到成熟、可靠、稳定,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先进。
3、人员队伍保障
每一个核电站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工程建设队伍也同样十分庞大,从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制造、到设备安装调试、电站运行,需要一丝不苟,且全程都要进行过程管控和记录,人因的失误是最大的风险和隐患。所以,人是其中的关键。
核电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就提高了人才的门槛,为了保障高素质人才的队伍稳定,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发展规划等各方面做出实际有成效的工作。
这需要一个稳定的政策,确保电站建设稳定推进,稳定把控项目核准节奏,维持住队伍的稳定,一个不稳定的核电市场环境,也将导致核电行业整体人才流失,短暂的流失,可能需要长期的培养来弥补。自日本福岛事件之后,我国的核电行业表露出以上的问题,从大面积铺开建设到整体收紧,产能过剩,企业不堪重负下只能卸装轻身。
4、小结
一时的安全不是安全,不成熟、稳定、可靠的先进不是先进,核电是当前全球环境形势和能源改革局势下的主要关键出路,中国在核电的道路上还需要走更长的路,可谓任重道远。
‘叁’ 中国核电 具体怎么操作谁来说下
你好,中国核电作为次新股,估值比其他权重股略高,存在泡沫,不建议长线布局。
走势上趋势较好,横盘之后放量有上攻之势,短线操作上可以适当加仓。
‘肆’ 中国核电发展如何
还行吧,但是全世界都受到福岛事件影响
‘伍’ 中国核电怎么样啊
你说的是股票吗?
‘陆’ 中国核电发展怎么样
4月2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3日首次发布《我国三代核电发展战略价值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三代核电发展的优势基本形成,将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核协会(WNA)等组织预测,未来全球核电的装机容量会继续增长,预计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左右。
中国核电“容量大、占比小”
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在运机组37台,总装机容量3580万千瓦,位列世界第四,排在美国、法国、日本之后。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核电发电量为24760亿千瓦时,在世界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为10.6%。“目前,世界主要核电国家的核电发电量占比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核电是相关国家低碳能源的主要贡献者。”黄峰说。
其中,法国核电占比最高,达到72.3%;乌克兰核电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2.3%;其它如韩国为30.3%,英国为20.4%,美国为19.7%,俄罗斯为17.1%,加拿大为15.6%,均超过了15%。
“中国2016年的核电发电量占比仅为3.6%,是所有核电大国中最低的,而且远低于目前世界平均水平。”黄峰表示。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廷克认为,当前我国的电力结构中,对煤电的依赖仍然较重,接近70%,“核电的发展在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平衡、调整能源电力结构、大规模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环境治理等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华祝表示,“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如广东、福建、浙江和海南,核发电量占比超过15%,最高已超过25%,达到美欧俄等核电先行国家的发展水平。”
实现“二代”向“三代”的跨越
近年来,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核电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走在世界前列。以“华龙一号”开工建设和CAP1400成功研发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后又一个拥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的国家。
“我国核电已经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术跨越。”黄峰介绍,我国大陆在运的37台核电机组在技术层面都属于“二代”或者“二代+”;在建的20台机组中,有10台属于“第三代”技术;今后新建的机组将全部采用“第三代”技术。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优势基本形成
黄峰表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有四大优势:一是全产业链的优势;二是不断创新发展,掌握核心技术;三是拥有核电发展良好的工程实践和人才基础;四是形成了强大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
从技术安全性角度而言,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与CAP1400均按照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设计建造,安全水平达到国际公认的最高核安全标准。
从经济性来看,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与强大的核电工程建设能力,主要设备制造基于国内成熟的装备制造基础,有利于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建设成本。
我国三代核电将进入批量建设阶段
张华祝表示,近年来,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形成以华龙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同时,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持续提升,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具备年产8-10台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
“中国三代核电目前已具备批量建设条件。”黄峰表示,预计三代核电将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将开工6至8台三代核电机组建设。
此外,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已实现出口且具有竞争优势,随着示范工程的开工,自主开发的CAP1400具备走出去的潜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发展中充满机会。
内容来自人民网
‘柒’ 中国的核电是怎样的
中国能源短缺极为严重,能源工业的发展远远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西方的经验表明,由于能源不足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是能源本身价值的20~60倍。尽管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很快,但每年约缺电400亿度。就算每度电创造2元的平均产值(上海平均工业产值为5元/度电)就要损失800亿元,相当于1983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13%。
中国商品能源中,煤占主要地位,1983年煤占73%,石油仅占19.5%。1990年煤炭约占76%。中国煤储量的绝对值虽居世界第三位,但按人口平均占有量,只及全世界人均占有储量的一半。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华北地区煤的储量占全国60%以上,仅山西就占全国储量的1/3。然而东南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占全国人口1/3以上,全国产值的40%以上,煤的储量只占2%左右。这里陆地上的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很少,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只占全国的1/6。因此每年要从山西、河南、安徽等地调入大量煤炭。今后首先是东南九省、市、自治区,然后是东北,将成为严重缺能地区。
从1952年到1980年,山西煤产量增加11倍,外运量增加近30倍,而铁路运输能力只增加5倍。虽然增建了新的铁路线,这是为全国经济建设服务的,但煤炭增产后所引的运输量的增加将会吞没新增加的运输能力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从而削弱了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支持。
中国目前化工原料有2/3来自煤,用煤制造甲醇及聚氯乙烯等已比用石油做原料价值便宜。这样说来,煤将逐渐出现世界性的短缺的提价。不仅石油,而且烧煤都将是一种资源和经济上的损失或浪费。因此,煤将日益无法挑起中国能源主要支柱的重担。
从石油的情况来看,虽然20世纪70年代自给有余(1973年开始出口石油),但是中国石油储采比例失调。从1965年到1979年的14年中,中国原油产量增加10倍,而新探明的储量只增加2倍。即使今后石油产量上升,由于石油越来越多地用作化工原料和出口,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日渐下降。把石油当燃料,一吨石油约等于两吨煤,只能为国家增加2~3元利润的税金;如果将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合成氨等,1吨石油可代替3.5吨煤,由于产品价值的提高,能为国家增加200元左右的利润和税金。因此要尽量限制石油及石油产品在能源中的消耗。
就水力资源而言,中国虽居世界第一,但目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每年人均为1900度,仍低于世界平均值2260度,远低于美国。而且水能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很少,主要在西南和西北,仅四川、云南、西藏就占64.5%,大多远离工业中心,交通不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1983年中国水电仅占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的4.5%,开发程度在世界上是很低的。一些先进国家水力资源的90%已开发完毕,全世界的平均开发率约20%。水电建设周期长,材料耗费巨大。况且水力资源有限,水电仍不可能成为主要能源。由于中国能源消耗量的增长速度很快,“远水解不了近渴”,在一段时间以后,随水力开发程度的提高,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会日渐下降。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炭的生产和运输紧张,水电开发程度低,石油和天然气后备储量不足,生产和生活用电严重短缺。同时还需要指出,中国农村生活用能尤其匮乏,过度消耗薪柴和秸杆会导致生态恶性循环。
能源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的供应和有效利用。我国已经把能源确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整个能源系统的技术和管理落后,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污染成害。所以,能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的制约因素。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能源开发和合理使用,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能源资源地理分布极为不均,地区能源丰富程度相差悬殊,开发条件有优有劣。经济重心偏东,而能源重心偏西。
为了对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局面,以往只得靠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来弥补,能源运输量占全国铁路运量的一半以上,水运中煤炭运量也占1/3以上,从而造成了交通运输的极度紧张。
尽管作了很大努力,中国东南一些省区仍然严重缺能。例如,华东地区有三省一市是我国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1/4,又是全国重要粮棉和农副产品基地。但华东地区严重缺能,发电用煤约70%以上要从外区20多个矿点调入,全区缺电1/3。如不迅速改变中国现有能源结构,是无法改变以上地区严重缺能状况的。近年来,中国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缺电缺水,不少农户家庭,出现了洗衣机存米、电冰箱当碗柜的奇怪现象。显然,由于能源供应不足,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过是一句空话。
由于核燃料能以少胜多,在中国东南地区发展核电站是完全适合当地情况的。它不但能满足这些地区的能源需求,还能缓解交通运输紧张。有人估计,在华东地区建造1000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可节省3600万吨原煤,省下136亿千米的货运量。发展核电对于电力短缺、交通运输极度紧张的华东、华北、华南地区来说,作用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若在发展煤电、水电的同时,适当发展核电,会使我国的能源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
要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必须积极开辟新能源,走能源多样化的道路。中国不仅能源紧张,化工原料也很紧张。发展核电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煤和原油,以进行煤和原油的深加工。这对于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合理利用资源以及和谐发展均有很大意义。
从全局来看,我国和面临能源饥荒的某些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能量资源比较丰富、能量消费比较节制的国家。
我国己探明的煤炭储量有7200亿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量,可供全国人民使用几百年。除煤炭外,我国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产量排在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排在第13位。我国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蕴藏量达5.3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如果能开发其中的一半,也有3亿千瓦左右,相当于我国全部电站设备总容量的4倍。
然而,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却不理想。适于开采的煤炭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北方,所以一直得“北煤南运”。水力资源大多集中在西南地区,那儿地质条件复杂,交通闭塞,即使把水力资源开发出来,也得“西电东调”,解决电能的远距离输送问题。而迫切需要能源的沿海地区,却无法自给。华东地区科学技术发达,资金、劳力密集,历来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华东地区每年要输入发电用煤约1000万吨,这已使铁路运输处于十分紧张的超载状态。因此,由于运输上困难重重,依靠输入煤炭来发展电力,有可能使电力供应的缺口越来越大。只有同时开发其他能源,尤其是核电,才能扭转这一颓势。
‘捌’ 中国核电的待遇怎么样
还可以,客观的说核电待遇在社会阶层中算是中等偏上水平
一般员工的工资相当于其他大公司技术员工资,福利待遇都很全
‘玖’ 中国的核电站国产化程度如何
核电装备国产化分析细数中国的高端科技产品,核电绝对是近年来的当家明星。在国内,核电的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同时又频频走出国门,斩获了一个又一个大单,成为国家出口的新名片。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核电都能出口了,那么,核电设备目前能够完全国产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些令人沮丧。“完全国产”如果指所有部件和设备全部在中国甚至由中国企业制造的话,那么可以说基本永远都不能。那么,目前国产化程度到底如何呢?我国是世界上第7个能自主设计和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然而有自主知识产权跟完全国产两个概念,我国的核电主设备就来自多达11个国家。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核能设备国产化率逐步提高,核电站建设国产化率超过60%,其中核岛设备市场,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合计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