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同样强调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责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乇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贰’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就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
5、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扩展阅读:
1、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叁’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正是运用和 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实事求是是体现于、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4、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肆’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也都体现了这个精髓。
2、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最本质的东西。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扩展阅读: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今天,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伍’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1、精髓指的是能使某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一直深入下去,同时又体现在该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人要去探索追求。
‘陆’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1) 从哲学层面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
(2)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即是说,有了这 个实事求是,才有了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
(3)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即是说,实事求是是体现于、贯穿于、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 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蜗牛火轩 2012-3-20
‘柒’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捌’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实事求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纠正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毛泽东牢牢的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对“实事求是”的含义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探索。
(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扩展阅读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为指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突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客观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从1977年5月到9月,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不断推进。明确的提出了“精髓”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对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深刻把握。邓小平以及随后的两届领导集体在重新恢复实践对于理论权威的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积极灵活运用于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并赋予了其许多新的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命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堂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事实求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方面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具有提纲携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是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在现阶段我们研究它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精髓即以自身充分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彻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
(10)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也属于文化范畴,要使这样一种理论形态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须使之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相融合,使之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辩证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