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还有哪些科学家在研究圆周率

中国还有哪些科学家在研究圆周率

发布时间:2023-02-17 15:01:38

⑴ 我国古代在圆周率的发现和研究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刘徽
祖冲之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
南北朝时代着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着作中,欧洲称之为安托尼斯率。

⑵ 历史上研穷圆周率的科学家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张衡得出圆周率约为3.162。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印度数学大师婆罗摩笈多,推论出圆周率等于10的算术平方根。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Ludolph van Ceulen)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最先使用“π”来表示圆周率 。瑞士大数学家欧拉也开始用“π”表示圆周率。从此,“π”便成了圆周率的代名词。斯洛文尼亚数学家Jurij Vega于1789年得出π的小数点后首140位,其中只有137位是正确的。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D. F. Ferguson)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还有哪些科学家在研究圆周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的家具有哪些 浏览:279
中国播音学是属于什么样的专业 浏览:618
5万越南币等于中国多少钱 浏览:901
印尼医疗和中国哪个好 浏览:661
印度白糖什么时间种植 浏览:829
越南春卷里的猪肉如何做 浏览:130
去印尼怎么打电话便宜 浏览:899
伊朗总理和总统哪个权力大 浏览:286
伊朗最高战略是什么 浏览:523
中国式离婚冷静期多久 浏览:56
唱中国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浏览:669
意大利英语音标怎么写 浏览:835
意大利vs西班牙在哪个场地 浏览:373
怎么评价印尼这个国家 浏览:999
印尼市场适合卖什么 浏览:922
印尼椰蒂盘了是什么颜色 浏览:376
大连海中国房子怎么样 浏览:627
越南斗鸡体型多少钱一只 浏览:98
在意大利生活拍自媒体的有哪些人 浏览:859
印尼要用什么转换插头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