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迷信心理
1、焦虑情绪。
焦虑引发不安,是很多人迷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焦虑让人感到不适,人自然会想着做些什么来缓解。有意思的是,人们缓解焦虑行为并不要求“正确”或“合理”,甚至并不要求有什么“意义”,只要自己相信“有用就行”。于是就给迷信提供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2、恐惧情绪。
恐惧让人盲目,因而 “病急乱投医”,慌不择路,甚至抛弃常识。人类看起来越来越强大有力,但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却未曾真正解除。从远古时期害怕的猛兽毒虫、疾病洪水,到现代社会的天灾人祸乃至人生坎坷,都是人类恐惧之源。而众多各类迷信也深谙此道,依靠“恐惧”之力抓住人心,征服大众。
3、模仿与情绪传染。
心理学家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开创者。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逐步形成。而观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大概就是所谓“榜样的力量”。因此,当家人迷信时,对缺乏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迷信心理、情绪和行为由此也“传染”给下一代,并由此固定下来。
6、罗森塔尔效应和自证预言。
罗森塔尔通过实验证明,人们会由于他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关注和热爱,使自己的行为发生与上述期望一致的变化。也就是说,别人怎么看你,你有可能真的从那个方向去变化。
而罗伯特·默顿提出一个更为普遍的心理效应——自证预言。它指的是如果我们形成了某种预期,接下来可能会无意识地塑造我们的行为以“符合预期”。
为什么很多迷信看起来很“神”?“罗森塔尔效应”和“自证预言”是重要原因。迷信很“乐于”给人定预期(且大多很恐怖),这也是迷信会给人们带来很大伤害的重要原因。在迷信的“恐怖预期”下,人们会陷入恐慌,有的出现自暴自弃,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