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传统三大人性论有哪些观点

中国传统三大人性论有哪些观点

发布时间:2023-02-22 16:27:45

Ⅰ 中国先秦孟子的人性论是什么

孟子人性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道德属性。 
李存山曾指“孟子所讲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区别其他物类的特性”,张岱年认为,“孟子讲性最注重对物类之不同。”在反驳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时,孟子提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即人性和兽性是有区别的。那么这种区别源自哪里?孟子进一步指出“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禽兽和人都有吃、感官等生理需求,而人区别于动物还有精神的需求,坚持这种精神需求(人性)就会成为君子,抛弃这种精神需求(人性)就会成为庶民甚至是禽兽。对于人性的定义,孟子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强调了仁义礼智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是君子与禽兽之间的差别。换言之,人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vii 
第二,人性的共同规律是善的。 
徐复观说“因心善是‘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心善即是性善,而孟子便专从心的作用来指证性善”。首先,人性是有规律的,孟子认为,凡是同类者都有相似之处,人也不例外。其次,面对告子“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的追问,孟子回答“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意思是,人性的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同样,人没有不善的。即使有所改变也是外力造成,并非本性。此外,孟子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善的表现,因此人性本善。 
第三,人性善是一种倾向,转化为现实需要后天努力。 
孟子所讲的善只是一种存在于先天的良知良能,只是一种倾向和可能性,要实现还需要在后天加强道德修养。首先,从“心”开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即,如果能够扩充“四心”就能够保天下,如果不能连赡养父母都会成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思考,“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强调了用心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二是要加强学习,“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强调了仁是善心,义是正路,可以通过求学请教召回丢失的善心;三是要加强保养,“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强调注重心的保养。其次,从“性”开始,一是要知本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viii强调尽善心,悟本性,懂天命,指出以善心和本性对待天命是正常方法;二是学养性,“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ix强调要通过减少欲望修养内心。 

Ⅱ 中国人性论主要围绕什么谈论人的本质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着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

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中本来所固有的先验的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这些“善端”是人天生就有的,因而亦在人性之列。孟子引用《诗经》天生育的众民,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百姓把握了这些规律,就喜好优良的道德,在孟子看来,这个规律对于人本说就是向善,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在他那里性在心中、心性为一。他认为人心中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善的动机,它们能够发展成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在孟子看来,因为人性中固有善的动机,所以人性是善的,显然,他是在动机论的意义上说明人性本善的。

中国古代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况),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

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性恶论”对于当前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横生,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的社会现状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道德滑坡和政治腐败,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理性而非本性作为人的行动准则,以法治而非德治去规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执政者的行为。在上,期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而中国古代 “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和战国初期人世硕。告子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世硕则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扬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Ⅲ 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包括哪些

在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形成多种派别。
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
善性是后天人为的。性无善无恶论,这包括: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墨家的性“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道家的性“素朴”论,庄子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
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性有善有恶论,这包括先秦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等: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北宋的司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论,司马光认为人生来在人性善恶上就先天不平等,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

Ⅳ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代表性观点

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论两种观点。儒家倾向人性本善,强调教化功能,法家正好相反,强调以法威慑恶念。

Ⅳ 中国人性论总结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肯定四德之善是四端之心的扩充和发展。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伪之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又为/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的影响不及性善论大。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对于人性的界定却都同样是片面的;孟子以为人性仅仅是同情利他;荀子则以为人性仅仅是自爱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本来是增进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可是,孟荀却都是道义论者,都误以为道德目的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因而便把品德的完善境界无私利他亦即所谓的仁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终极标准。荀子用它来衡量他所谓的人性,自然要说人性是恶的,因为自爱利己不是品德的完善境界,不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反之,孟子同样用它来衡量他所谓的人性,自然要说人性是善的,因为同情利他是品德的完善境界,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
3.性无善恶论。战国告子的人性论观点。语见孟子告子上。从生之谓性立论,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本不具道德意义,善恶的产生乃后天习俗所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木否木卷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木否木卷。看到性和仁义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对以后人性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北宋王安石认为性生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为,情当于理,则善;不当于理,则恶。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明清之际王夫子提出/性日生则日成,习成而性与成,认为纯疵,善恶并不决定于初生顷命之性,而主要由后天习成,体现于现实人性即成性之中。近代康有为曾肯定告子之说:凡论性之说,皆告子是而孟子非。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万木草堂口说而人之为善或为恶则决定于后天的学,否定了善恶天赋的道德先验论。性无善恶的错误,就在于把人性这种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当做自然界之事物,因而由自然物不可言善恶而得出结论说:人性无所谓善恶。
4.性亦善亦恶论。此观点始于战国时的儒家世硕,发展于汉儒董仲舒,至杨雄则提出/性善恶混的着名论断: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并具善、恶两种因素,两者混杂。而善人、恶人之分则决定于后天的修养;发扬善的因素则为善人,发扬恶的因素则为恶人。而人的气质,就是向善或向恶的凭借。其说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折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性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是比较全面的,避免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片面性。但是,对于另一个前提,即善恶标准,它却与性善论、性恶论犯了同样的错误:片面地把仁、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惟一准则。这样,它便与性善论和性恶论一样,认为自爱利己是恶,而同情利他是善,只不过它把二者均看做人性罢了。

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论的观点异同

首先我们要知道,孔子是不讨论人性的,儒家讨论人性是从孟子开始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不良的熏染让人性变坏。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因此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重点在于能否去行,知行合一。而国家也应当通过实行仁政,唤醒百姓心中本来的善,从而达到人人都是君子,到处洋溢着真善美的理想社会。
随之而来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在其《性恶论》中,开篇就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还说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他认为人性正因为是恶的,所以才需要礼法去约束。到他的学生韩非子那里,则更为激进,认为礼虽然重要,但更需要法的管制。
需要说明的是,孟子和荀子的论点都是殊途而同归,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礼法的重要性。一个认为礼法可以避恶,一个认为礼法可以制恶。

Ⅶ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人性问题的看法大致有哪几种见解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人性问题的看法大致有两种:

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7)中国传统三大人性论有哪些观点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论的探讨主要围绕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品级层次、人性种类等问题展开,形成了具代表性的人性善恶理论、人性品级理论、两种人性理论,不仅成为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的牢固基石,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内容丰富的精神财富。

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汉唐宋明有许多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性的学说,纷纭错综、争论不休,他们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Ⅷ 历史上关于人性论的观点

关于人性论,我国古代的思想里有两大派别,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曾经深入地讨论过。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全凭外界因素影响,而周代的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而汉代大儒董仲舒的人性论,则是试图调和善恶之间关系的一种尝试。从这个路子出发,后人又多有论述,比如韩愈的先天性三品论,就是建基于董仲舒的三等人性论。可以说,董仲舒对人性论的贡献,是基础性的。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斗筲(shāo,1.古时盛饭的竹器。现称淘米用的竹器为筲箕。2.水桶。)之性"和"中民之性",而以"中民之性"为主要研究对象。他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春秋繁露•实性》)因为"圣人之性"是先天至善的,不必教化;"斗筲之性"是先天至恶的,不可教化,所以两者都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大多数人属于所谓"中民之性":既不是至善,也不是至恶,而是"有善质,而未能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有善质"因而有可能通过教化使之向善;"未能善"因而必须进行教育才能使之向善。

董仲舒的人性论可以说是孟子、荀子人性论的综合和发展,与孟子、荀子的观点都有同有异。在"天人感应"思想体系中,人是天的副本,人的一切都来源于天,人性也来源于天。这与孟子讲人有"良知""良能",尽性可以知天有一致之处,而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不同。但董仲舒进一步阐述了人性怎样从天命而来,又是孟子所没有论述的。在对人性的具体看法上,董仲舒的观点则与孟子不同,而与荀子接近。他从文字学的角度解释说,"性"就是"生","生之自然之质谓之性"。所谓"生之自然之质"是什么样的呢?他解释说,性犹如禾、茧、卵,善犹如米、丝、雏。善出于性,犹如米出于禾,丝出于茧,雏出于卵。两方面有联系又有区别,性是天赋予的,善是人为的,所以说"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董仲舒在强调对"自然之质"进行人为加工这点上,与荀子强调"性伪之分"有相似之处。

Ⅸ 中国传统人性观有哪些主要观点

1.周人世硕的善恶兼有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举而致之则恶长。”

2.道家的人性真朴论:老子的“见朴抱真”,庄子的“为之伪,谓之失。”

3.墨子的人性自利、自爱论。

4.孟子的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5.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如同“湍水”,“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

6.法家:人性逐利论,韩非:“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7.荀子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8.“性三品”说:董仲舒将人性喻为“禾”,认为:“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他还论证人性有“善质”,并确定了具有“善质”者的范围。他认为所谓“人性”不过是针对一般人,即“中民”而言的,并不包括大善大恶之人:“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东汉王充总结道:“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杨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在此基础上,唐代韩愈提出了系统的“性三品”、“情三品”之说:“性之品上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Ⅹ 人性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人性论,就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是撇开人的社会性与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和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以及性无善恶论等学说。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它的特性是食欲、性欲、权威欲、群体欲、表现欲;求生本能和暴力性;渴望休息、娱乐;猜疑性;渴望自由、平等;模仿;竞争性和顺从性;羡慕和妒嫉心理;亲情和友情;欺骗性和诚实性;渴望好的生存环境;自私与合作性;老弱病残者渴望得到群体的照顾;人的精神性。人在精神性方面有自由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信念等,渴望自由结社、自由的选举权,渴望接受社会教育,还有年龄因子等等。

阅读全文

与中国传统三大人性论有哪些观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明斯克离英国多少公里 浏览:677
你今年能回到中国吗用俄语怎么说 浏览:938
印尼檀木一吨多少钱一斤 浏览:705
越南枇杷膏多少钱 浏览:510
越南语的笑笑怎么说 浏览:878
越南间谍是什么 浏览:240
印尼哪里的房子最好 浏览:992
英国手机多少钱一部 浏览:774
越南币一百万块相当于人民币多少 浏览:795
意大利红烩味薯片怎么样 浏览:176
要怎么登录和平精英国际服 浏览:593
印度坚果怎么做 浏览:164
中国人什么话 浏览:386
中国餐饮人均浪费多少 浏览:497
伊朗研发出多少款直升机 浏览:695
印度奶昔多少钱一斤 浏览:81
英国治愈率怎么那么少 浏览:923
导航到印度尼西亚怎么去 浏览:168
现在英国战机多少架 浏览:517
英国租车要多少钱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