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外汇为什么那么多的原因
原因如下:
一、货币交换
货币交换现在大家都在搞。中国除了中国银行是美元结算行外,就没有美元结算行了。其他的都是其他币种的结算行,也就是说,大量的跨国贸易,已经和美元脱钩了。
现在很多国家搞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就是要脱离美元,连英国也在搞。美元的国际结算市场已近被其他货币瓜分掉了30%以上,其中就有人民币的很大功劳,美国现在财政失控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萎靡,也是美元国际结算地位的全面倒退导致的。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在和很多货币进行交换,其中包括欧元、英镑、日元,甚至是韩元、澳元等等,人民银行已经指定了国内很多银行作为各种外币的结算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挑唆东海、南海冲突的原因,更是美国挑唆台湾学生闹事、挑唆港灿闹事的原因。
二、美元地位
原先,大家都是用美元结算,那么国际结算使用美元成本低,即使资本回流到美国,生产成本高,最终企业也是有竞争力的。现在不一样了,资本很难回流到美国(它是有趋利性的,不让它赚钱是不行的)。美国实体产业链条早已断链,重建需要巨大成本,不如放到外边赚钱。同时,美元结算市场开始萎缩,靠这个赚的钱在大量减少。
三、外债和外汇储备
中国在美国的外债,就像颗巨大的金融原子弹。这部分外债,并不像很多市民想象的,就是实在的钱,那是一种国家信用权利,这个东西即使不放到美国,放到国内那就是个空,是个零。打个比方,一个商人有1亿单位货币,他的市场上有10000单位的商品,如果他把这些货币投入自己的市场,就是10000单位货币购买1单位商品;后来这个商人发现隔壁市场还有商品,就拿了5000万到隔壁市场,而自己市场的商品还是10000单位,只不过变成了5000单位货币购买1单位商品,自己市场产品整个价值没变,价格变低了,到隔壁市场的5000万其实就是去赚外捞去了。
其实美国使用美元国际结算的地位来赚钱,也是这么个思路,只不过他没想到人民币能够用这个手段用他的思路来赚钱。而这部分外债放到中国基本就是废纸,放到美国,美国却需要帮忙赚钱。
所以,美国希望中国的外债缓慢撤出,不能急着撤出,也不能不撤出,要缓慢的、稳妥的慢慢撤出,急了、美国国家信用度会受巨大打击、不撤,美国得继续给中国打工。
于是,国内出现了“中国有多少多少外债在美国”、“放到美国的外债就是卖国”、“还不如拿回来改善民生”、“还不如拿回来办教育医疗”等等2B言论,真正小老百姓,谁知道中国在美国放了多少外债,连很多金融行业的大佬都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些信息又会是谁放出来的?它放出消息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自明。真正所谓拿回来了,仅有一个结果,就是物价涨了,因为具有价值的实物商品、服务商品都没增加,仅仅是货币单位增加了。
外汇储备作为对冲的工具,一样需要理解,如果拿外汇储备放到国内市场,一样改变不了什么,徒增物价。人民银行有个存款准备金制度,仅仅是做银行风险防范么?不那么简单,本质上和这个是有关系的。 这部分就是人民银行发行的钱,作为进入中国市场外汇的对等,不放到市场上冲击物价,只放到大池子里做对冲。
中国政府高明的手段就是,我发行的货币单位、在国内流通和作为货币工具压根不搭嘎,虽然都叫人民币。
四、汇率
另外还有个现象,为什么美元坚挺的时候,人民币要和美元绑定,而出现美元衰退的时候,人民币及时的、准确的与其脱钩,对这一点,我国智囊团和中央高层运用了一系列谋略。大家可以看看2009年到2010年国际金融发生了什么,就能明白了。都在喊人民币要自由兑换,其实不是“都”在喊,就是美国在喊,嘴上在喊人民币自由兑换,其实是希望美元控制人民币汇率(当初美元坚挺,人民币汇率绑死美元的时候,美国天天骂,现在脱钩了,美国悔的肠子都青了)。其他国家都希望再出现一个稳定的货币作为美元的备份,防风险的手段。寄希望于日元,日元被美国搞死了;寄希望于欧元,欧元又被美国搞死了。
现在就剩人民币了,美国又想把人民币搞死,结果人民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外汇储备制度,又不能自由兑换,永远也搞不死。美国大佬们喊了:人民币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就得自由兑换,中国政府说了:“我还是小弟,我永不做国际结算货币,至于自由兑换嘛........我考虑考虑,我准备准备,我经济落后,我金融体系不完善,我担心给各国带来危害,我还是发展中大国,我要做负责任大国。”
五、美国用下三滥的手段
各种手段用完后,无效,美国便开始使用下三滥手段,好多人都认为这是阴谋论,其实纵观美国历史,它一直都是这么个做事风格,现在还算收敛的呢。挑唆周边宵小跟中国闹,可俗话说的好“闹哪样”,国际上作为风险备份的货币就剩人民币了,谁吃饱撑的跟自己钱袋子过不去,越南现在这个下场,让其他东南亚国家更坚信不能脱离中国,这就是为什么东盟开始分裂的原因。
当然,有些国家出现一些SB领导,其实他们并不SB,而是想通过闹一闹,提高自己最后参与人民币结算市场的筹码(当然这个需要一定智商去理解),当然,越南政府一下闹过了,过头了,发现美国搅合的太深了,想往回收,收不回来了。经济就要垮了。越南垮的越厉害,东盟跟中国越铁心。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撤资,而且毫无返回的想法,这就是杀鸡儆猴。儆完猴后,再投资越南也来得及。
六、变化
几十年前,基于政治、技术的原因,国际间结算困难,手段单一,而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政治障碍变成了政治动力,美国对自己主权货币汇率的滥用,导致其最铁的小弟英国都不愿意使用美元结算了,开始和中国、俄罗斯做货币交换了。这就是为什么伦敦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的原因。
很多国家都把人民币做为避风港,现在一些国家和中国货币交换,很多人都以为是那些反美的国家,其实不是,不仅反美的国家做,那些美国的小弟也在做。上月中旬,英国和中国签署2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看着数不多,这是个试水,因为美国毕竟掐着他的市场和政治。如果这个协议开始实施,美国真的该疯了。这是最后的小弟了,他开启了G7与中国货币互换的先河。其实这么说也不对,2002年中日就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只不过那个是象征性的,现在中国不带日本玩了。
法国也和中国眉来眼去,说要签,一直被美国压着,英国签了,估计德国、法国肯定也迅速跟进,老大帝国嘛,不能落后,他们一直在和英国争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这次英国领先了,这样欧元区就突破了。我国智囊团和中央高层说白了就是挑逗着这些G7国家跟我们货币互换。
最后说黄金,那也就是个工业原料而已。作为货币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用,极端情况下也就是用于交换,他的作用已经不会高于国家信誉了,再出现动荡的时候,产业比黄金更重要。
最后总结一下,这么些年来,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不仅仅和人民的勤劳有关,与我国智囊团和中央高层的决策也有很大关系,中国政府有传统的延续性,这就比所谓的冥主国家短期性政府好很多,制定策略有长远眼光,而且领导人轮换了,政策也延续。
⑵ 中国宣布!免除非洲17国23笔无息贷款债务,原因是什么
中国宣布!免除非洲17国23笔无息贷款债务,原因是什么首先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很大,其次就是非洲国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再者就是想要建立一个更可靠的合作关系,另外就是让非洲国家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福利,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中国宣布!免除非洲17国23笔无息贷款债务,原因是什么。
一、中国的经济体量很大
首先就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很大 ,对于中国而言之所可以免除对应的非洲国家的一些贷款债务主要就是为了满足一些 非洲国家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进程,毕竟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很强劲。
非洲国家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水平,这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自身获得一个更多的发展效果,并且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⑶ 中国的美国国债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的美国国债是怎样形成的?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挺专业的,笔者做最浅层次的回答,让各位读者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就可以了。要了解我们国家持有美国国债的形成过程,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持有外汇?1、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持有外汇?广东人去江苏省采购物资,他必须得有支付的货币,这个货币就是人民币,因为我们是一个国家,都是使用人民币,所以我们不存在两个地区之间要进行货币兑换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中国企业要去美国采购物资,那么也必须给对方支付货币,而这个货币就是美元,那么中国企业的这个美元从哪里来?中国的企业自己持有的货币是人民币,要想获得美元就必须有地方可以去兑换。这个就要求我们国家是拥有外汇的,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企业和个人有外汇可以兑换,可以兑换成国际货币让后出去交易。
美国的政府部门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和比例是最大的,其次是美国国内的私人部门,国际投资者排在第三位,而日本和中国是其中最大的两个持有国。总结:因为我们国家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所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 这为我们赚钱了巨额的美元外汇,但是单纯的持有美元现金是会损失利息的,于是就要寻找投资渠道,而美元资产是最佳的渠道, 美元资产当中的美国国债又是最好的选择。
⑷ 我们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还有外债,干嘛不把外债给还了
外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产物,也是金融国际化的一种表现,最早产生于西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中国走上由无债、借债到依赖外债的道路,此后历届政府均向外借款。据粗略统汁,清政府举借了210项外债,总额相当于18亿银元;北洋政府(包括南京临时政府)举借外债约633项,债务总额达15.56亿银元;国民政府共举借外债85项,债务总额约28亿银元;新中国外债除20世纪50年代的债项与债额有统计外,新时期的外债尚无统一的统计数字。近代中国外债与新中国外债尽管举借的背景、目的不同,但是举借外债可以引进资本、技术、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则是一脉相承的。
外债是中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是通过外债这种形式形成的。清末举借的208笔外债中,实业借款有85笔,债额达374 560965.7两,占清末外债总额的28.7%,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近四年的财政收入。其中铁路借款37笔(318 147 297两),矿业借款26笔(36 050 927两),电讯借款7笔(8 738 344两),轮船招商局借款4笔(4 383 192两),河工借款4笔(3 330 515两),其他实业借款7笔(4 910 689两)。清政府主要用这些借款修铁路、开矿山、办电讯等。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大生产都与外债联系在一起。北洋政府时期举借的外债中。实业借款和教育借款达4.5亿银元,约占总数的29%。实业借款虽也有被移做他用的,但绝大部分还是投入近代企业的创办与建设中。例如,1912—1927年,全国新增铁路4 264公里,除沪杭甬等少数铁路由股东集资或交通部拨款外,都是借外债修筑的;另外还借款兴建了电讯业、轮船航运业、航空业与金融业;一些大型的棉纺企业,如上海宝成厂、上海华丰纺织厂、天津裕大纱厂等,也都是靠借外债来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或维持生产的。国民政府接收了北洋政府的官办企业后,又举借了63笔实业外债,债额为3.7亿银元,占总额的8.23%。国民政府用这些外债款兴建了铁路、电讯、航空等事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通过对敌伪产业的没收和处理,又扩大了官僚资本企业。国民政府时期,还把1/4的实业借款投向了金融事业,把创建于晚清、成为北洋政府的两大金融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通过参股、增股等形式加以控制;又创办了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简称“四行二局一库”。为加强对金融业的垄断,国民政府还改组了中国国货银行、新华信托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四明银行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上海设立了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业四大银行的联合办事处(简称“四联总处”),统一管理全国金融,形成了国民政府金融垄断的最高形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除运往台湾和存在海外的财产外,国民政府留在大陆的官僚资本财产全部被人民政府没收,转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运用国内资金发展经济外,又通过举借外债发展了社会化大生产。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正是在引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这一层面上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