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如何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04 22:41:05

❶ 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冲击,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也就是从外贸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外贸型经济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打击,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呈萎缩状态,并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经济转型也会重振制造业,这对我国未来的商品出口也是不利的因素。为了消化外贸出口的萎缩,和达到我国经济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急需从外贸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也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
趋势一: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四十年,经济增速在呈现周期性的同时,整体是震荡下行的,中间有几个阶段下台阶,这反映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收敛。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应有一定的相似性。

如果我们把7.5%以上视为高速增长阶段;6%-7.5%视为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五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进入 中速增长阶段,比如实际GDP增长在5%-6%之间。

从对经济短周期的判断来看(2020年上半年补库存),笔者估计2020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可以在6.0%以上,2020年之后进一步走低。

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将带来一系列影响;但总的来看,可以为转型留下更大的空间。

趋势二: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整体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技术服务、商业、文化娱乐、餐饮、金融、教育、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

❷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我觉得问题比较多,首先在高端技术领域,我国还没有普及的创新的科技,国家靠的是尖端科技在提升国家实力,如火箭 军事。国民科技主要依靠进口。反观楼上说的印度,印度在软件科技领域发展十分理想。 中国的经济发展多年来依靠廉价的基本商品(原材料、制成品),其次是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制造多,创造少,近几年成本上升,又打击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最后是中国的教育,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目前,国民已经摒弃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直接追求物质、欲望现象开始普遍。 经济方面,半调子经济学家主流、忽悠主流、不学无术主流。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曲扭化、波动周期急剧变短。 国家未来发展堪忧。

❸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近期,全球股市、汇市、商品市场大幅震荡,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符合内在经济规律。

❹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大背景的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已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走势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不振。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期进入潜在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很难进入强回升状态。其次,宏观调控政策放松力度不大。

❺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分析

1、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强化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居民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5%。在各项消费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预计2020年我国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

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继续强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更加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

2、物价总体运行平稳,前高后低。

物价的推动因素通常可归结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超发和外部输入等。需求拉动,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者说出现正的产出缺口,通常由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之差来判断。

(5)如何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原因:

从方向上看,一方面,减税降费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抑制产品价格上升。

另一方面,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拉动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对物价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由于减税效应的复杂性,政策效果以及对CPI的影响强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综合以上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2020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处于政策调控目标范围之内。

❻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日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13)”,来自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的见解和思路。

我国经济短期“弱回升”,长期潜在增长率下移

与会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弱回升”态势。2012年9月起,我国经济运行的多项重要指标结束了两年多的探底下滑,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2013年头几个月,各项经济指标回升态势出现分化:一些指标在回升中出现轻微下滑;一些指标继续呈回升态势,但回升幅度不大。这说明,经济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相互交织,经济上行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

导致我国经济“弱回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首先,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大背景的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已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经济走势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不振。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期进入潜在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很难进入强回升状态。其次,宏观调控政策放松力度不大。本轮宏观调控没有采取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而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考虑稳增长、控物价、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另外,受居民消费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的影响以及产能过剩的制约,目前宏观调控政策放松的空间较为有限。
3、各级领导班子处于换届期。各地、各部门要形成新的决策和规划,需要有一个调研、酝酿、决策及实施的过程,难以一下子形成助推经济迅速回升的力量。
4、经济周期波动处于低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困难,生产经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前景都不被看好,企业扩大生产以及银行放贷都非常谨慎,使得经济回升的启动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经济回升就更加乏力。

从长期经济增长态势看,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经济潜在增长率将逐步下降。2013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也是自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4个季度低于8%,表明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与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工业化阶段向城镇化阶段转变期间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变化一致。
从目前出现的一些明显迹象诸如资本弹性下降和劳动弹性上升、人口转型加速、生产率提高放缓、碳排放限制更严、节能减排标准提高、资本效率递减来看,我国经济出现减速趋势是必然的,现有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与会者认为,我国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长率降为7%—8%符合经济规律。

工业化和城镇化潜力巨大,将推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经济增速下降引起了我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与会者认为,按照中央提出的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年均增长7.5%的预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超过1万美元,就会胜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7.5%的经济增速是有保障的,主要根据如下。

工业化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从地区工业结构来看,各地区在技术水平、产品层次上存在同构性,这种雷同的工业结构有待优化。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化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极大提高我国工业化的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城镇化加速推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与发达国家70%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在这52.57%的城镇化水平中还包括2亿多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工。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因此,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将持续较快发展,从而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从投资需求看,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扩大,房地产投资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也会相应扩大。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入城镇,连同其家属,将有三四亿人由农民变为市民,这必将显着扩大消费需求,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面临诸多经济难题,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与会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巨大潜力,也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面临以下突出难题。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 政府干预替代市场机制的负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作为赶超型经济,在一些领域政府干预替代市场机制,在动员储蓄和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中发挥了作用。但长期下来,市场择优机制被人为阻隔,导致低效率边缘企业不断增加,进而拉低了整体投资报酬率;还导致垄断现象广泛存在,尤其是服务业中的垄断问题比较突出,使得产业升级的高关联度、高劳动生产率准则难以发挥作用,因而市场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城镇化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过去30年中,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但占用的土地资源增长过快。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并未产出相应的GDP,城镇化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不高。

消费体制有待完善。我国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体制不完善。消费体制是消费领域中各种消费关系包括消费权益、消费组织、消费教育、消费信用、消费信息、消费安全以及消费运行机制和调控手段等的总称,其核心问题是消费权益。消费体制不完善,制约了居民消费,扭曲了收入、储蓄、消费三者的关系,导致内需难以扩大,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还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具有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要素禀赋优势,企业通过增加要素投入进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仍然有利可图,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二是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代替企业承担了相当多的经济职能,而地方政府受政绩目标的激励,具有推动经济粗放扩张的动力和条件,投资冲动比企业更为强烈。

后发优势空间缩小。发达国家为了实施再工业化,更加严格地控制高技术出口,我国靠引进高端技术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趋于缩小,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中高端制造企业回流发达国家,使我国产业升级的道路更加艰难。

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不仅对我国现有制造业发展构成巨大挑战,而且制约发达国家高端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近几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就反映了这种变化,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急需转型升级,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最容易找什么专业 浏览:946
什么意大利品牌国内没有经销 浏览:827
越南哪里有苹果树苗卖 浏览:629
越南芽庄在哪里有服装批发市场 浏览:821
如何申请中国邮政物流专员 浏览:850
利比亚和中国人哪个好 浏览:665
越南币500抵人民币多少 浏览:603
越南炮弹多少吨 浏览:349
温州哪里有意大利 浏览:414
印尼英文怎么说读 浏览:477
印度什么东西都吃的 浏览:430
中国电信手机卡怎么样 浏览:257
如何区分中国移动和联通 浏览:150
伊朗和美国怎么成仇人的 浏览:220
意大利有城市有哪些城市 浏览:753
英国养一个小孩多少钱 浏览:416
中国有哪些着名小吃街 浏览:11
美国为什么要打击伊朗 浏览:857
疫情日本对中国有哪些帮助 浏览:275
意大利斜体和手写体有什么区别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