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杨振宁国籍哪年恢复的
杨振宁国籍是2017年恢复的。
杨振宁的国籍:
1964年,加入美籍,成为美国公民;同年,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在新建成的香港大会堂发表演讲,轰动一时,并与父母弟妹在香港相会。
回到美国后,杨振宁在美国好几个城市举行演讲,许多美国人,因为受他的影响,开始对中国持友好态度,并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
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报告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对当地的华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亲近,杨振宁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2003年9月22日,在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及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上,基金会的发起人杨振宁表示,今后他的学术研究活动将以国内为主。
Ⅱ 杨振宁什么时候加入中国国籍
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二位科学家归国,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首次,两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愫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人却完全理解错了这条重大新闻的意义,对杨的非议铺天盖地........
可事实是这样的;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90岁仍发挥余热杨振宁在90岁的年纪,依然在给本科生上课。
中美关系解冻后不久,杨振宁马上就决定回国看一看。《中国大网络全书》物理学卷记载:“杨振宁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
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因此多次找杨,都被他顶了回去。杨在美国到处演讲,介绍新中国的情形,许多美国人受他影响,开始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
在上世纪70年代华人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中,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讲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他在保钓学生中发表的演讲,对当时台湾留美学生影响巨大,他也因此被称为保钓运动的精神导师。
而姚期智则是在刚刚获得图灵奖仅4年后的58岁——对一个科学家而言,最黄金也是最成熟的年岁,辞掉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卖掉在普林斯顿的房子。一个人,一张机票,回到祖国。
他的全职回国,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这不只是因为他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更因为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当时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而这一领域既是美国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主流方向,又是计算机界最高奖项——“图灵奖”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方向。
由此,清华的计算机学科第一次集齐了理论、应用、系统结构和软件四大领域的优秀学者,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
如今,全球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更没有一个科学家否认,这是世界级领先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2010年,他发起了“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一个相对独立、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机制比较接近的中等大小的计算机学科,并在2020年能和世界上前10名的计算机学科相竞争。
2011年,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全量子网络”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启动。该项目将在5年内创建新型的全量子网络雏形,完成世界上第一个全量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