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复杂的、是大国之间基于竞争和共存而不得不发展的关系。因为是大国,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无法去忽视对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虑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影响。对于大国来说,国家利益是衡量外交政策得与失的最后标准。国家利益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对于中国与美国都是雄心勃勃的,力图领导世界潮流的国家。因而在两 国的关系上必然是一种基于竞争而共存的一种关系,在涉及到自己 核心利益的时候,两 个国家都会毫不犹豫的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以进行维护。在这一点上两个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的领袖,是国际社会中既得利益国家的代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国际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为争取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
看待现实中的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无法割裂历史的,作为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已经三十年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除了两 次没有宣战而打起来的战争以外,基本上共存和共利的。而这是两次美国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甚至有一场是自己认为失败的战争。中国与美国的第一次合作是二战时以正式联盟的形式对付日本帝国的扩张。很显然,这一次合作的结果是以日本的完全失败和中美等多国的胜利结束。这次合作给美国留下的财富,就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是能够在必要时给予美国以切实帮助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上对外持温和态度的国家。第二次合作,是以非正式联盟对付当时苏联的扩张威胁,最终是使穷兵黩武的前苏联走上了解体的道路,其主要的继承国俄罗斯至今天仍然没有恢复昔日的荣耀。这一次合作,美国和中国都收到了现实的利益,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美国赢得世界的领导权。因此,对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问题是中国的强大到什么程度,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是超越美国吗?美国与中国外交所担心的,所考虑也就是这一点。既然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引导,使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显然是对中国外交的轴心。
既不要孤立和放弃中国,又要中国服从美国的领导;既要中国的经济开放而从中国获得利益,又要防止中国的崛起而挑战美国,这想必就是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重心吧。实际上,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旧式的“围堵战略”不太现实,而克林顿的“接触战略”又太理想。结果就是所谓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的出台。这种理论的大致内容是:在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的同时不放弃使用政治甚至军事的方法来遏制中国,避免中国对美国构成任何形式的威胁。结盟正在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结盟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巩固原有的联盟,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结盟对美国的意义重大。第一,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再仅仅是美国的御用工具时,美国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来扩张其影响。自卷入世界事务以来,美国一直起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许多国际组织是在美国直接的参与和领导下产生的。同时这些国际组织也一直是美国用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但是,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渐渐地,这些国际组织内部的“异见”声音越来越多,用这些组织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不象以往那样得心应手了。尽管美国还不会放弃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来扩展本身的影响力,但是在一些很关键的问题上,美国很显然地向同盟政策倾斜,即通过和美国的盟友合作而非联合国来达到其目标。第二,结盟是美国让其盟国分担新冷战所需要费用的重要手段。对联盟盟主的美国来说,能否维持这种联盟,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不断提供费用来支持公共物品,而且在于其是否有能力让其成员国来分担维持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费用。第三,结盟可以起到直接围堵中国的目标。美国的做法是想和中国周边所有的重要国家结盟(至少是改善关系),并且考虑把军事重点从世界的其它地区特别是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这种新同盟一旦形成,中国势必成为美国的掌上之物。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已经确定了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四个主要热点,即台湾海峡、朝鲜半岛、南中国海和南亚。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是直接的中国问题,而其他两个热点也直接和中国有关。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保证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就要解决中国问题,这是美国各方面的共识。 美国和台湾的关系。鉴于中国的重要性,美国不会一边倒向台湾。美国的最好政策是保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只要台湾保
B.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现状
中美两国关系是趋于友好与合作的。但由于历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见和矛盾。
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得益苏联的影响和帮助更大,中美是两个阵营的。后来中苏分道扬镳,毛泽东、尼克松高瞻远瞩改善了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力争成为一个富裕强大文明的国家,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维护世界和平。
美国的目标则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美国,实现美国梦,包括国民幸福,国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传播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
C. 新中国与美国外交关系怎么样
社会在发展,中美关系也在不断的演变,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美外交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美外交政策的走向,但这一变化及影响这个变化的因素对于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大局,所以中国就已经提出了关于中国和美国新型关系的提议这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一直提倡的外交方式。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的大国。目前美国可以说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是在强调在巩固自己的霸权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美国和中国的战略防范力度越来越大。整个国家要实现合作,就要尊重对方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利益。
美国是一个野心勃勃具有极端欲望的国家,如果想要让他放下霸权主义和行为,可以说是非常的难。今天中国和美国现在的国际关系还可以,如果让美国诚心诚意地与中国建立起这种,不冲突不对抗的关系也是非常艰难的。
要想促进两国的发展就必须要尊重对方的国家利益和文化,这样才能使两个国家走的更长远。
D. 美国对中国的关系
美国需要中国血汗工厂,生产的廉价消费品,来维持美国人民极其浪费的物质享受。中国需要美国,特别熟美国势力范围下的消费市场,原材料市场,来维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消费能力。美国和中国现在的关系是相生的,谁也离不开谁。别看两国在外交上唇齿激舌,但是在经济领域上,两国根本没有脱钩。在2020年这个新冠施虐的年月,中国作为首先把病毒消灭了的国家,首先恢复了生产,你如果了解近期以来中国的外贸,你就能很清晰地得出这一言论。现阶段来看是这样的。但是两边真的谁也脱离不了谁嘛?我看不见得。我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很明确表示要冲击美国的高端制造行业。美国呢?奥巴马的重返亚太,特朗普进行的中美贸易战,还有即将上台的拜登。哪个不是拿中国当作竞争对手来看待?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未来是经济逐渐脱钩,国际局势紧张。除非领导中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愿意放弃满足人民的中国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愿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殖民地。那么才可能不会造成以上局面?但是你愿意不提高你的精神追求?不提高你在生活上的享受?凭什么美国人民就能享受这一切?我们不能去享受这一切?凭什么?
E.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和看法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和看法完全取决于什么样的政策和言论有利于他的政权的稳固,特朗普恳求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目的是提升他在关键州和特殊利益集团的选举运势。而最近,特朗普有时会发表强硬的反华言论,以转移人们对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的批评。
特朗普对华态度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短期利益决定的。其结果是,美国的对华立场反复无常,特朗普的个人野心,而不是任何连贯的战略决定了他如何对待对美国而言最重要的对外关系。
特朗普为了赢得连任,频繁打出"中国牌",用各种方式来对中国施压,企图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强硬,从而获得国内激进派的支持。然而,特朗普的支持率仍旧落后于拜登,竞选团队的资金也快用完。竞选问题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而中美关系却被特朗普破坏殆尽。
(5)美国是如何看待中国对外关系的扩展阅读
特朗普对华态度主要受两股势力影响
在对华政策上,特朗普经常在温和派和鹰派官员之间摇摆不定。温和派的官员包括了他的女婿库什纳,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美国财长姆努钦;强硬派包括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国务卿蓬佩奥,当然还有波廷杰。
不过波廷杰与鹰派代表人物之间还是有些细微的区别,他更偏实用主义,对上级指示绝对服从,并且非常低调,避免与上级发生相互矛盾的表态。波廷杰与特朗普的“首席中国问题专家”白邦瑞也交情不浅。白邦瑞告诉《华盛顿邮报》,波廷杰处事谨慎,如果没有得到特朗普明确的批准,他不会试图去推动任何议程。而且波廷杰与各个阵营的人相处都比较融洽,包括与民主党人士。
在波廷杰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块大白板,上面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在全球范围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看过这幅图的人说,上面还有一些军事术语,包括Lines of Efforts (联合行动中的努力), Strategic goal (战略目标)等等。
波廷杰所主张的对华政策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了批评。拜登的外交政策顾问,新美国安全中心执行副总裁拉特纳(Ely Ratner)说,特朗普政府构想的对华政策与实际政策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不与盟国协调一致,加大美国外交政策的投入,一味的追求对抗和单边行动,这样的政策根本不会奏效。
F. 美国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过程及原因,冷战期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50 6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时遏制。所谓遏制,就是防止中国共产党的势力向毁裤外扩张,比如,美国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台湾,朝鲜战争中阻止志愿纤滑简军南下38线。原因就是因为冷战让岁。那时,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所以美国认为中国和苏联是一伙的,双方是没有冲突的(事实证明当时美国错误的估计了形式,中苏关系并不是像美国想象的那么铁。他虽然知道两国有冲突,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两国最后会彻底翻脸)。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也要遏制苏联这个所谓的盟友中国。
70年代以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属于缓和。因为当时冷战中,受到金融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影响,再冷战中美国处于被动地防守态势,所以美国被迫拉拢中国减弱苏联的力量。最重要的是,美国到70年代才开始意识到苏联和中国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两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分歧的,甚至可以让他们在边境上陈兵百万。所以,美国抓住机会,和中国改善关系,使双边关系正常化。
G. 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所谓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美国对中政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但其主旨一直是以政治遏制、军事威胁、技术封锁与经济交往相互结合这么一条对中外交原则。而大打台湾牌,以达到赚台湾的军火钱,遏制大陆的迅速崛起的目的,也是其持续的外交政策之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起,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一直对中国大陆抱有敌意。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乘机出兵台湾。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在“协防”台湾的名义下公然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轰炸东北边境,并企图占领朝鲜兵临中国东北。这一政策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新中国因此没有完成统一,直到今日;二是这一公开敌视并企图直接威胁新中国的政策受到新中国激烈应对,出兵朝鲜,导致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的惨败,美国第一次在没有战胜的情况下签订停战协议。因此说,这是一次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的外交政策。
至中苏出现矛盾,并发生军事冲突后,美国表现了对中国有限的善意,形成不稳定的三角关系,以缓解当时两大军事联盟的危险对抗。事实证明这一对中政策是成功的,维护了大国间的平衡关系,避免了国际间的动荡。并逐渐让两国走近,两国建交。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一方面对我国发展经济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和平演变的政策,企图让中国的制度变质,曾经的动乱是这一政策的间接结果。从美国的国家既定战略角度来看,达到了搞乱我国的部分目的。
在经济政策方面,除了技术限制、美国不断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中国对美国的信任程度增加,目前持有美债至1.24万亿美元为美最大债权国。
近期美国表现出有限的敌意,在外交政策上对中国南海的领土权及其它权利不予承认,频繁生事,其目的是干扰我国的军事部署,削弱我国的和平崛起能力,遏制军事能力的提高。
总之,目前美国的对中政策,即经济上搭顺风车,政治上大加遏制、军事上有限度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