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们大豆、玉米自产还不够吗为何还要从美国大量进口,受他们控制
原因:刚开始那些年,国内能自给自足。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进口大豆一直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这也是加入WTO必须付出的代价,自由贸易),这也给了外国大豆型隐机会,这些大豆多是转基因大豆,产量高,种植成本低,比国产大豆价格便宜,因此对中国大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油脂企业对进口大豆过分依赖,在国产大豆被蚕食的同时,我国的食用油产业也被国外巨头控制,丧失了食用油价格的话语权。农民种大豆,丰收了,国外大豆来了,并且国际巨头控制大豆价格让大豆低于国内大豆价格销售,这样国内农民在没有利润的基础上明年就不种植或者少种植大豆,以此类推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国际巨头控制国内大豆的话语权。进而国内食用油行业受国外(主要是棚如美国)巨头控制。
这就是原因。属于国家的责任,贫民百姓是没有话语权的,他们只有生存权和被选择权。悲哀链租启啊!!
⑵ 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于哪里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90%集中在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三个国家。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9653.7万吨,国内产量仅1640万吨,自给率只有15%左右,这些进口大豆中,90%以上便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家。
其中巴西一直都是我国大豆进口的第一大国,其次是美国,阿根廷排第三。我国最近几年从阿根廷进迹游档口的大豆总量下降明显,而从美国进口的磨厅大豆总量明显增多。
大姿乱豆在世界范围内的产量情况。
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包括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加拿大、印度、巴拉圭等国,这其中,尤以巴西和美国大豆产量为最,这两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均过亿吨,占全球大豆总量的60%以上。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3.5亿吨的大豆产量中,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只有四个国家,即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
⑶ 中国大豆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大豆原产中国,世界各国埋备的大豆都是陆续从中国传播出去的。战国时期,中国大豆传入朝鲜和日本,1737年后传入荷兰、法国和英国。美国1765年就引入中国大豆,当今美国大豆育种的基础材料主要来自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国抗胞囊线虫病的北京小黑豆,挽救了美国大豆生产因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而大幅度减产的局面。1990年美国人从中国大豆中发现抗涝的资源,并培育抗涝品种。1992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从中国交换的大豆资源中发现抗疫霉根腐病的材料,并用以研究利用。当今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美国人承认,美国大豆生产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供应世界大豆要求的一半左右),中国大豆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液模美国保存中国的大豆种质资源2000多份,中国大豆遗传资源成为美国大豆品种的重要基础。如今大豆已为北美、南美的主要栽培作物,巴西大豆迅速发展,其大豆品种也广泛具有中国大豆品闹液缓种的血缘。
⑷ 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用中国的耕地来种植大豆,性价比比较低,不如直接从美洲等地大量进口大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用同样的耕地种植小麦、水稻等作物,优先保证主粮的供给才是最重要的。
一、本土耕地主要用来种植粮食,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中国有14亿人口,耕地是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较小,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肉蛋奶,水果,主食都需要从这些土地中获得,鸡鸭猪鱼牛都要吃饲料,饲料的主要成分也有大豆。对于同一亩土地来说,水稻可以产四五百千克,但是大豆只能产两百千克。所以说,我们国内本土的耕地主要用来优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疑问,为什么我们国产的大豆,多用于直接食用,而进口大豆则多用于榨油呢?
⑸ 美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我国的大豆的
我国大豆曾经传播行孙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大祥贺豆。而美国人种植我国出产的大豆,是在19世纪。据记载,1840年,有人从兴趣出发在美国种植大豆。以后,美国不断有人自日本和我国引入大豆品种小量试种。从1882年开始生产性种植。1910年,美国已经掌握了280个我国大豆品种档宴链,至1931年已经收集到4578个大豆品种。1915年,美国大豆首次进入食用领域。1929年,美国已有25万多公顷大豆。1941年后,美国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并提炼食用油。
⑹ 2018年我国进口大量大豆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中国大豆亩产量不高,而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很大,相比于自家种植大豆,不如直接从美国进口大豆,而且美国的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也便宜。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更简单,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价格,一个是供应量!
第一,美国大豆价格便宜。
在没有加征关税以前物搏简,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低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国产大豆相比,其生产成本低的可怜。即便是它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缴纳各种关税,并且运往大豆压榨企业的车间的时候,其价格还没有国产大豆从农民转向粮贩子的时候高。
据笔者了解,在中国没有向美国大豆加征关税的2017年,美国大豆的到岸价格只折合3300元每吨,同期的巴西大豆和阿根廷大豆到岸价格则达到了3450元每吨左右,俄罗斯和乌克兰大豆进口成本更高,且供应量有限,不及以上三国供给量的百分之一。
而此时的国产银神大豆进厂价多在3800元每吨左右,即便是市场收购价格,也在3500元每吨上下。
第二,我国对于大豆的需求量真的是太大了。
它又大到什么程度呢?具体数额是1.1亿吨,而近年来全球大豆总产量又是多少呢?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是3.6亿吨,也就是说,我国每年要消耗掉算数百分之30左右的大豆产量,这个产量整体来说,和世罩裤界上目前产量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的大豆总产量相当。
但是,2017年国产大豆产量和产能十分有限,距离这1.1亿吨的消费量有9500万吨左右的缺口,所以,我国去年的大豆进口量高达9600万吨左右,其中美国大豆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
⑺ 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主要依赖航空运输吗
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宴拿主要不是依赖航空运输。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有三个,分别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主要是的运输方式采用的是晌孙搭轮船运输。凯型
⑻ 中国大豆什么时候传入欧美
中国的大豆约在公元前3-2世纪间传入朝鲜,而后又自朝鲜引入日本,在6世纪左右又由海路传至日本九州一带。欧美种植大豆很迟,清代干隆年间曾引入英法,但仍未正式进入大田栽培。直拦祥到1873年,中国大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后,才先后被奥地利、匈牙利、美国、俄国等引种。至20世纪妆中国的大豆已大量外销,和茶、丝一道闭衡伏被称为出口的三大名产,轿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大豆已普及到很多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作物。
⑼ 中国大豆为什么依赖进口
中国大豆依赖进口的原因是一方面种植大豆会影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的产量;另一方面主要满足动物口粮。
虽然大豆源于中国,但早在75年前美国的大豆已经成为了美国头号经济作物领先于小麦和玉米,其产量在几年间提高了239倍。而我国大豆产量则呈现持续回落态势。
一方面是其他粮食作物的单产要远远高于大豆,而且中国的总耕地面积为21亿亩,如果占用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来种植大豆将祥灶严重影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的产量。另一方面是国际大豆价格低廉,而我国进口的大豆其主要用途其实是动物“口粮”,因此从性价比的角度出发,我国开始持续进口大豆。
大豆的播种方法
1、机械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2、窄行密植栽培法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大豆产量的栽培技术。该蔽宴手技术是通过选择大豆种子品种,种植短生长大豆品种,减小间距和增加密度来提高大豆表面温度,抗旱抗洪,达到大大提高大豆宏嫌产量的目的。
3、原垄播种法
为防止土壤跑墒,可采取原垄茬上播种的方法。这种播法具有抗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作业成本的好处。
4、精量点播法
一般多采用单粒或双粒的平播方法,具有下种量均匀、播种深度一致、保苗保墒性强、无需间苗的优势。
⑽ 为什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在缓慢上升约15%之后又下降到原位。但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则直线上升,2012年达到5300万吨,大约是该年中国自己生产的1300万吨的四倍。这意味着中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0%是进口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如此短期之内、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呢?是像有的观察者所强调的那样,由于国外跨国资本凭借转基因大豆入侵和倾销,从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中国政府则因加入世贸组织,迫不得已而委曲求全地接纳了损己利人的关税和贸易条件,由此协助外国跨国公司获得了绝对的优势?还是简单因为高科学技术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压倒了中国的天然大豆,反映的是农业必然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全球趋势?还是另有别的更根本的原因?
2013年9月7日,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发起活动提倡公众“品尝”转基因食品,自称是一项“科普”工作,引起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激烈评击,导致两人的“五轮激战”,一时转基因食品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其中大豆问题特别突出。方舟子主要从科学主义和现代主义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在同一时段,王绍光、严海蓉等知名“左派”学者则主要从反对跨国资本和提倡民族主权角度出发来论证转基因食品对小生产者、中国农业和相关产业所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同时也把问题纳入长远的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框架内来进行讨论。本文重点论证了未曾得到双方重视的两点:一是当前大豆生产和进口背后的经济逻辑;二是中国政府政策中可取的抉择以及其所隐含的有可能成为充满建设性潜力的未来出路。
大豆生产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豆生产是占用相对较多土地和使用相对较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其单位面积产值较低。它的单位面积产值要远低于高值农产品——诸如(我们称之为)“新农业”的拱棚/温室蔬菜、水果和肉鱼养殖。与大豆生产不同,后者是“劳力和(非机械)资本(如肥料、优质种子、拱棚、薄膜等)双密集”的农业,用地相对较少——其单位面积产值要远高于大豆和粮食生产的“旧农业”。新农业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业革命——农业总产值(不变价格)达到了之前的足足六倍——的基本动力。
由于这个农业革命并不广为人知,我们称之为“隐性的农业革命”:和历史上的农业革命,特别是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不同,它不是体现于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而更多是体现于从低值农产品转向越来越高比例的高值农产品。
显然,这三十年来的农林牧渔“大农业”总产值提高的来源主要不在于种植业的亩产量(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革命)增加,而在于农业结构的重组,主要是高值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尤其反映于牧业和渔业产值所代表的养殖业的大规模扩增。这期间,种植业的产值虽然增加了307%,但牧业则增加了943%,渔业更增加了1804%。
种植业本身之中,最能代表新农业的是拱棚和温室蔬菜,在产值增加方面起到远高于旧农业的谷物种植所起的作用。表2首先解剖种植业中的大豆和蔬菜所占的播种面积比例和产值比例。显而易见,蔬菜产值(相对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例要比其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高出甚多,而大豆的产值则相反地只是其所占土地面积比例的约六分之一。我们如果能够区分旧式的露地蔬菜种植和新型的拱棚或温室蔬菜(但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允许这样做),其间差别会更加悬殊(我们缺乏水果的精确数据)。相对高产值的蔬菜和相对低产值的谷物种植间有很大的不同:蔬菜中的“设施农业”是基本和新型养殖业、渔业相似的,其按亩产值要数倍于谷物和大豆种植的旧农业。显而易见,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基本稳定的同时,其所占产值比例日益收缩,从不止四分之一收缩到不到六分之一。同时,新农业——蔬菜、养殖、渔业——的产值则和农业总产值的快速增加同步扩增,所占总产值比例已经快速扩增到谷物的四倍。这个农业结构的转变正是近三十年的“隐性农业革命”的核心。而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之中,大豆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作物:其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是其播种面积的约六分之一,比谷物平均的四分之一还要低一半。
从土地使用(播种面积)角度来考虑,变化也非常显着。牧业,包括小农场的种养结合,以及渔业所用鱼塘的耕地面积,不好统计,但蔬菜和水果面积的变化则非常突出。蔬菜的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0.47亿亩扩增到2010年的2.85亿亩,达到之前的606%。同时期,水果的播种面积从0.27亿亩剧增到1.73亿亩,即641%。1980年,蔬菜只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2%,水果占1.2%,菜果共占3.4%;2010年,蔬菜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1.8%,水果占7.1%。两者合并起来达到18.9%。这个变化非常显着。
显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结构越来越多转向高值农产品。这也是中国农业越来越依赖进口大豆和谷物的基本经济原因,更是中国积极在巴西购买土地来生产大豆的基本经济动因。纯粹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用新农业替代旧农业,是划得来的。将用地较少、产值较高的新农业产品(蔬菜、水果、肉鱼)的出口与用地较多、产值较低的旧农业的进口来交换,也是划得来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如果中国想要完全由自己来生产每年所消费的大豆,每年需要另外播种多少亩大豆,占用全国总播种面积多少?表4和图1按照历年大豆进口量和国内大豆单产量来估算答案。显而易见,2009年以来,每年需要另外播种约四亿亩以上的大豆,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5%~20%。这意味着必须减少如此幅度的谷物或高值新农业产品,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考虑。这是国内大豆产量没有显着增加而大豆进口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而近二十年来大豆的播种面积之所以没有更多地缩减(虽然,最近几年——从2009到2013年——也显示了令人担忧的急剧下降;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讨论),主要是因为国家出于保证基本食品供应独立性的考虑,一直都在补贴不那么高效益的大豆和粮食种植(包括粮食种植按亩补贴和机械购买补贴),并大规模储备粮食借以稳定价格(在价格过低时买进、过高时抛出,于2008年所储备粮食达到总产的20%以上)。②在大豆主产区,如黑龙江,大豆和小麦、水稻、玉米享受一样的种粮补贴。③在内地非大豆主产区,大豆一般不享受种粮补贴,这和那些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和零散有关。但近年来各地政策执行中,出现一种趋势,即按照承包地面积进行种粮补贴,而不考虑实际种植品种。同时,国家针对大豆,最近正在设计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补贴。预计“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成为大豆这一农产品最主要的补贴方式,未来也许可以起到稳定大豆生产的作用。④国家的保护措施是大豆播种面积在近二十年来没有更大幅度缩减的基本原因。如果简单按照中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便宜,以及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土地相对丰富和便宜的“比较优势”逻辑来考虑,更为经济的结合是更高度的分工和交换:由中国来负担更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蔬菜、水果的种植和肉鱼养殖,由美国、巴西、阿根廷来负担更多的土地密集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结构从来就不简单决定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
对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美国来说,其经济逻辑则正好相反。转基因大豆占到绝对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农达”(RR,Rounp Ready )转基因大豆的一个关键特征:“农达”(Rounp )草柑膦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除杂草剂,而所谓的“抗农达”的含义就是RR转基因大豆具有抗拒这种除草剂的能力。这是个关键特征,因为对地多人少的美国农业来说,节省劳动力而不是节省用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里应该说明,迄今转基因大豆并没有能够实现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相对廉价生产这种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借草柑膦的使用而节省了除草所需的劳动成本,而不是因为它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美国这种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够占据到其本国90%的大豆生产以及大规模占据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重要因素。
大豆需求
当然,促成当前的大豆经济结构背后的另一主要经济动力是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近三十年来伴随人民收入提高而来的中国食品消费的转型,从(我们称之为)原来的8:1:1(粮食:蔬菜:肉食)比例朝向(黄宗智和彭玉生根据目前大陆城市中上层收入人群以及台湾地区消费状况而预测的)4:3:3的演变。图3显示1980年以来这些不同食品所占的总食品消费比例的演变。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均肉—鱼消费有显着的增加,水果同样,蔬菜消费的变化则体现于不是简单的量性增加,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同品种和高档蔬菜的消费,而粮食消费则大规模减少。
大豆消费总量在近二十年来所增加的部分(约四倍)主要并不是大豆或传统豆制品(豆腐、豆皮、酱油、腐乳等)消费的增加,而是新式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主要是人们食用的豆油和养殖业所用饲料中的豆粕。豆油消费的增加主要来自伴随人们收入提高而来的更多食用油的需求。与菜油相比,豆油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健康。之前,菜油一直是中国的主要食用油,但近年来其地位已经被大豆油所取代。虽然如此,这些年来油菜的播种面积仍然基本稳定,豆油消费的增加是加在之前的菜油消费之上的,反映了人们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趋势。
豆油之所以多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因为其原料相对便宜,也因为其含油量(19%)要高于中国的天然大豆(17%)。对比近年来各种不同食用油的消费量,说明豆油使用扩增的总体趋势。今天其总量已经达到将近一千万吨,消耗的大豆原料在五千万吨以上,一部分来自国内自产,更多来自进口大豆和豆油。
豆粕用于饲料则主要源自肉食消费增加及其所导致的养殖业的快速扩增,由此促使饲料需求的大规模扩增。而大豆之所以被用于饲料的关键原因在于大豆豆粕所起的作用: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现,一份豆粕加上四份玉米或其他饲料,能够使猪、牛、鸡、鸭、鱼更高效地把饲料消化为蛋白质。近年来新添加的饲料使用基本属于这种新的高效豆粕饲料。说明近年来进口的大豆约三分之二是用于生产饲料的。饲料中的“饲用豆粕”之所以主要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有的相关论述认为中国是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在大豆方面迫不得已只征收3%的进口税。有论者指控,1995年黑龙江省因其大豆减产而把本省所产大豆限于省内使用,由此触发从境外进口大豆的长期趋势。美国生产商由此看到商机,借助于其先进的饲料生产技术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观察都没错,但如果没有上述相对便宜的基本动因,进口大豆绝对不会达到如今的规模。当然,美国政府大力补贴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生产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对中国来说,地多人少国家所产的大豆既然基本比地少人多的中国便宜,更便宜点只会更加强使用进口大豆的动机。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之所以继续接受低关税是有其经济考虑的。当代的中国政府是一个主权性较强的国家,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政府,绝对不应错认为是类似于帝国主义时期关税完全受人摆布的国家。
至于中国的土产天然大豆(迄今国家不允许转移因大豆在国内种植——原因之一是转基因大豆与天然大豆混合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天然大豆基因的变异),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要比转基因大豆高。这是中国能够出口大豆蛋白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出口天然大豆蛋白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22万吨的规模,占全球总大豆蛋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如此,大豆蛋白出口量还只相当于进口大豆的较小比例:2010年总值才约四亿美元,只是进口大豆总值250亿美元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