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印度人游中国怎么看视频

印度人游中国怎么看视频

发布时间:2023-04-21 13:39:37

Ⅰ 为什么印度人来中国旅游之后就不想走了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很好,而且国人生活也很不错的。生活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以前我们没什么人出去旅游,但是现在旅游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之一了。有的一些朋友,除了喜欢在国内旅游之外,也还喜欢放眼看看国外的世界,每天到国外旅游的游客,可以说是很多的。

相信,很多来中国游玩的游客,都会觉得中国很好,毕竟印度是一个很传统的国家,而且他们内部也非常的重男轻女,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女子的地位非常的低,女人在印度活得还是很委屈的。

但是中国却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做喜欢的工作,不会附庸于一个男人。这样的国情下,与印度想相比,中国简直好太多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印度美女愿意留在中国生活。

Ⅱ 印度人游中国后评价怎么样

印度人游中国后评价:中国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中国实际更先进,更发达。

在他们印象中中国的发展并不如他们,可是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比印度快多了,甚至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比他们好太多了,这一点从中国游客到他们当地旅游就能看出来。

Ⅲ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

那要看是在印度国内的人,还是来过中国旅游的印度人。

记得之前在uc上面,有看过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印度小哥,坐中国的高铁。他自己录了视频,然后在视频里面,一直吐槽说,印度的媒体都是骗子。

在这个印度小哥的眼里,他觉得,中国的高铁,特别牛逼。和机场差不多,查一些方向的车,都很简单。而且,高铁特别稳,环境也特别好。还有安保这个,都比较严。

在这个视频里面,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印度小哥眼里都是充满着好奇和感叹。

不过,也正如这个小哥所说,他觉得印度的媒体都在骗人。

所以,不难想象,印度国内的人,那些没来到中国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或者是当地的新闻媒体,来获取到中国的消息。而这样的消息,往往带有一定的歧视和谎言。

在之前,我也有看到过某个台湾人录视频,同样在视频里面,他也一直吐槽台湾的媒体,都在骗人。

确实,有一些地区,在宣传中国的时候,都会带有一定的敌意。故意抹黑中国,贬低中国。所以,他们只会宣传某些不好的事,对于中国强大的地方,他们都是避开的。

而正是如此,一些没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都还觉得中国很落后。

Ⅳ 印度女人首次来中国旅游,为何都会感叹中国女生“太穷”

因为两个国家文化存在差异,印度女人基本上都佩戴首饰,而且是越多越好,她们认为这是有钱和地位的象征,也是沿袭下来的习俗。可是在中国,女人只是佩戴简单的首饰或者不佩戴,她们认为,戴太多首饰显得很俗气,很土。她们戴首饰就是只是为了装扮、好看。所以,当很多印度人到中国旅游时,看见大街上的女孩,觉得她们没带首饰就误以为穷了。

两个国家,文化习俗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印度人一直都很喜欢穿戴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可是在我们中国,这样就很俗气。大家因为不了解,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每个国家都有穷人,但佩戴首饰并不是判断的标准,你有这样被误解过吗?

Ⅳ 为什么现在有好多印度人喜欢来中国旅游呢

因为印度的社会水平也逐渐的在提高。印度和我们中国一样,也是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状态。其实和我们中国人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是一样的道理。

印度人有了钱之后,他也会想方设法的去消费。那么旅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印度和我们中国从地图上来看是非常接近的。旅游的时候选择来这里也是顺理成章的。

因为旅游的人都知道他们会首先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没去过的景点。然后再将自己的目标逐渐的远方发展。所以印度人旅游也是首先要考虑周边这几个国家。

除了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还有我国对外的开放政策。我们敞开了大门,欢迎外国友人到我们的国家来旅游。我国的各个旅游城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体验价值。比如说三亚,海南,陕西,北京,桂林。美不胜收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他们有什么理由选择不来这呢。

Ⅵ 印度人怎样看中国

在中国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两等地,他们是这样看中国的:

1、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认为:上海很安全

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2009年,怀卡尔当时所在的一家德国企业把他派遣到上海,担任亚太区销售高级副总裁。现在,他11岁的大儿子和7岁的小儿子都在上海上学。2012年,怀卡尔被选为印度人协会主席,这个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联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联盟”合并的印度人社团,在他负责的这3年里,会员从700人增加到1500人。在印度人协会的网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员会成员的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协会成员的名字和手机号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开。

怀卡尔说,印度人协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联络在华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灯节公益晚会。此外,他们也愿意为上海市民做些贡献。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协会的成员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献血。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时,协会还会举行这样的活动。怀卡尔说:“我们很高兴这样做。”采访中,怀卡尔再三称赞中国人的守时和勤奋,他还说:“每次遇到新来的印度人,我都会告诉他上海给我们的安全感超过世界很多地方。我们应该给上海颁一个‘安全奖’。”

普拉迪普·库马尔和太太安·丽塔住在上海世贸滨江花园的高层公寓里,天气好的日子,从他们家的客厅能俯瞰黄浦江。在这个高档社区,总共住着七八十户印度人。库马尔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国企业高管的经历。2006年,库马尔看到中国咨询行业的机遇,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同时也是另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时中国的GDP增速很快,相关政策使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和运营非常容易,商业发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让库马尔一家感到满意。谈到在广场跳舞的中国大妈,已经当上奶奶的丽塔说:“中国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跃,也更快乐,退休仿佛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由于一家人都是素食主义者,丽塔还教会来家的钟点工做印度菜,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现在,丽塔是上海一家名为“米饭妈妈”的公益组织成员,她们致力于帮助上海的弱势儿童群体。丽塔说:“印度人与西方人差别很大。中国人把我们看成半个外国人,因为我们的语言、相貌,也因为我们的亚洲特性。我很高兴,当地人接纳了我们。”

2、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

生活在中国的印度人,有时愿意把两国做对比。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来中国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国妻子,1998年在北京国贸开了第一家印度餐厅。帕斯塔卡亚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印度创业,想出一个“工业厨房”的点子,和做外卖差不多,但不太顺利。几年后,他决定出去闯闯,曾考虑过到颇受印度人欢迎的中东地区,那里有700多万印度人,直到一个朋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国”。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亚对中国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做出了选择。来中国不久,就认识了会说英语的郑女士,用帕斯塔卡亚的话说:“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们认真交往、磨合了好几年,1997年才结婚。”那时候,他想买咖喱等家乡的调料要去友谊商店,但现在方便多了,网购就可以解决。说起北京的变化,帕斯塔卡亚侃侃而谈:“那时刚修完的二环路、三环路没过多久就又拥堵了。以后北京有七环也不奇怪。”对于北京的雾霾,他也会抱怨,但他觉得“污染和发展有关,哪个国家都一样,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几乎没有沙尘暴。

帕斯塔卡亚在北京开的印度餐厅很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短短几年内,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走上正轨,让帕斯塔卡亚更热衷于传播印度文化,他说:“很多中国人对瑜伽的印象就是减肥美体,其实它更强调呼吸冥想,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印度。”

来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独生女,她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月光”,是当年一个去印度的中国女孩给起的。月光很喜欢这个名字,来中国后,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义,不过,这个开朗的女孩笑着说:“在中国发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这也是我来中国的原因。”月光说,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很少见。

月光的父亲曾在英国、中国香港经商,她13岁首次来中国时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后又去了广州和深圳。月光说:“你问100个印度人刚来中国时是否适应,可能99个都说不适应,因为印中的文化差异很大。可是我很适应,我想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国有联系的原因。”现在,她最喜欢的中国小吃依然是粤菜系中的虾饺。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BA。谈到为什么放弃美国名校而选择中国大学时,月光说,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印地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她在印度的商学院里学到的知识也都以欧美为范本,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意义不大。相反,她认为,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肯定能超越美国,因此,她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见证历史”。月光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国商场里的售货员、旅游景点咨询处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多是女性,而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来做。

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尼廷·达尼在意大利读研时,一次到上海实习的机会让他对中国产生兴趣。2011年毕业后,达尼来到上海,现在,他是一家名为“绿色倡议”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同时兼职做室内摄影和建筑咨询。“绿色倡议”经常组织宣传环保的活动,如每月邀请环保产业的相关专家和高管讲座,每次参加的人数都有上百人。达尼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但更关注中国政府的环保举措。达尼说:“在印度,环保问题还没有像在中国这样被重视。印度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最近才被重视。”

达尼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举例说:“与上海相比,班加罗尔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但他觉得,印度在旅游业上有优势,景观和风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国,“所有的东西都被装点过,越来越西方化”。对达尼来说,他希望可以简化来中国的签证手续。

3、印度学者:“印中不要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说: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4.5万印度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着推动作用,通过人员往来可以增进了解,促进中印两国经贸、文化发展。但是人口大国印度在中国的人数还不够多。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8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学者说:印中两国媒体有时会有关于对方国家的负面报道,如炒边境话题,其实印度普通百姓不太关注这些报道。他认为,欧美媒体也经常有对印度的负面报道,这很正常,西方不愿接受其他国家崛起的事实。说起1962年的那场战争,他认为,印中合作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就太可惜了。他还谈到,“莫迪总理对华友好访问,希望印中往前看”。以前印度的领导人喜欢把耳朵捂上自己做决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欢倾听别人的意见,比较开放,亲和力强,因此赢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国。

库马尔表示:“民间层面,印中两国之间可以说相互信任。但在政府层面,彼此有些过于谨慎。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国公司带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相关程序。在中国,美国公司注册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国注册时也很容易。”他认为,中国稳步增长,印度也迅速发展,“两国应以新的思维方式实现共同繁荣”。

在华印度人体验中印差异 感叹中国机会多更安全--国际--人民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Ⅶ 印度人来中国旅游,到了北京之后会有什么疑惑

印度人游中国,到了北京后疑惑了:为什么“破房子”这么多?

“旅游”这件事将全球各个国家联系在了一起,在看遍了老家的大街小巷、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大家也都想到国外去见识一下,去看看他国宏伟辉煌的人文景观,去看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奇景,甚至也想去体验下有点让人匪夷所思的文化习俗。不仅只有咱们这么想,其他国家的朋友也正有此意,这不,就有一批印度游客踏上了中国之旅。

其实,外国人对此欠缺了解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我们也不曾知道别国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东西对他们当地人的重要性一样。对于他国的文化,我们可以不懂得欣赏,也可以了解得不全面,但是一定要懂得尊重,这是文化友好交流的前提。

Ⅷ 为何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来中国旅游

大家好,这里是小南旅游,我是我,每天为大家讲解旅游的知识,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首先,因为一些媒体宣传的原因,印度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认为中国遍地是农村,来了也没啥好看的。所以才有一些印度人说“上海比不上孟买”;

其次,在印度有钱出国旅游的人不多,而有钱出国旅游的中产阶级更喜欢去的地方也是美国、欧洲,或者周边的斯里兰卡、孟加拉。

在胡哥的印象里,中国人去印度旅游比较多,而印度人来中国旅游比较少。去年国庆胡哥在印度旅游,不管去哪个景点都能碰到中国人,坐个渡轮十个人里面都有七个是中国人。

Ⅸ 印度游客是怎样看待中国的

印度同样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也十分不错。但印度仍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与中国的差距,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惜追赶上的。很多印度人会觉得很快就可以超越中国,但是很多来到中国旅行的印度人,内心却有了很大变化,对于中国与印度之间难以逾越的“差距”,他们无法反驳。

来到中国的印度人对中国的食物非常惊叹,比起印度,中国的食物丰富的难以言表,随处可见的美食,各种各样的烹饪方法,关于美食这方面,全世界也是无法质疑中国的,我们对吃的研究任何国家都难以企及。

其次是中国的建筑文化,来中国旅行的很多印度人表示,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中国的建筑总保留着一些自己的特色。再有就是交通,人人都知道印度的交通最差,这也是他们认为最不可能比上中国的地方。

众所周知,印度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甚至很多专家,学者也做不到正确看待女人的地位。而中国虽然男女比例失调,但女性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高,很多印度女人是想象不到这种差距的。也因此,很多印度女性都愿意来到中国这片土地上。

Ⅹ 印度人的想法

印度是个种姓社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心理:

精英阶层高等种姓:自大,欺软怕硬,类似南朝鲜国。

低种姓平民阶层:对未来机会没有规划,无诚信,道德层次低(受教育程度低)。

一、印度民族的性格是什么

软性文化,是由于它短少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中心,由于印度的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使印度民族的共同文化成为了一种含糊的东西,从甘地开端的许多印度指导人,经过调和来保证国内的稳定,但同时也使得文化的中心愈加含糊了。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但是印度教也是一种软性宗教,它吸收了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内容,还有可能遭到了中国文化或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众多宗教杂揉的结果就是印度教是一种十分有容纳力的宗教,这点是可贵的。

但是由于在容纳的同时缺乏吸收,使得这种宗教变成了一个大杂烩似的东西,这种宗教的软性在很大水平上影响了印度人的性格。

二、印度人的饮食文化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游中国怎么看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和德法英什么关系 浏览:320
伊朗第一副总统是哪个 浏览:473
如何在国外登录中国服务 浏览:147
英国大学在哪里学英语 浏览:730
1000元印尼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415
中国味精大王在哪里 浏览:704
湛江越南护照到期哪里续签 浏览:511
怎么投稿意大利媒体 浏览:606
中国第一次排球比赛在哪里参加 浏览:413
为什么印尼汽油是蓝色的 浏览:690
中国进口越南木材有多少 浏览:242
中国男人唱女生的有哪些 浏览:601
意大利统一是怎么完成的 浏览:642
滕州中国银行地址在哪里 浏览:358
中国旅游去哪里好 浏览:91
印度小艇造价多少 浏览:76
英国牛津大学有多少病例 浏览:436
印度蛋什么意思 浏览:399
印度都发生过哪些疫情 浏览:24
中国疫情有多少病例 浏览: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