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壶艺家是
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制壶名家就是宜兴的供春。“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清代学者吴梅鼎这样称赞陶壶鼻祖供春。微信:zishahupj
据说供春原来是宜兴进士吴颐山家的家童。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读书,供春一起跟来陪读。金沙寺在宜兴西南境湖山间,古时称之为“湖者”,因为它“地当君山之隅,东溪之上”。那时候在金沙寺旁边有一棵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很大的银杏树,人们说只有满100年才会结一个树瘿,100年以后每年结一个。
当时供春在寺庙里经常看到一个老僧人在炼土制壶,他就利用闲暇时间和这位老僧人认真学习制壶。老僧看他如此踏实又具有天赋,就把所有的制壶技巧都传正型授给了他。供春做好壶坯后,就把金沙寺旁边的大银杏树的树瘿印下来作为壶身表面的花纹,做了好几把壶。他游信制壶没什么特定的工具,就用自己的手按平胎面,这样烧制好举磨猜的紫砂壶表面就有了指纹的痕迹,特别拙朴可爱。微信:zishahupj
供春所制的紫砂壶雅气与灵气并存,又有着寺庙中的一份安静与恬然。有一次,他做好的壶刚巧被吴颐山看到了。吴颐山十分喜欢,就让供春一连做了几把壶,还请来一些名家来观赏。供春壶质地薄但不易碎,而且款式多样,一时间闻名宜兴,后而闻名全国。当时无论是善于制陶还是爱好紫砂壶的人,只要提到供春,都会说“宜兴妙手数供春“。现代的很多紫砂艺人都按照供春壶的做法创作了紫砂手捏砂壶。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就保留着一个供春壶——树瘿壶。此树瘿壶原来由储南强先生保存,他说这个壶是在地摊上买的,买来时上面没壶盖。他认为这个壶就是供春所做,在所配的壶盖唇外刻上铭文“作
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现在关于这个树瘿壶的作者还有很多争议,究竟为谁所作,
Ⅱ 除了建水紫陶壶,中国还有什么泡茶陶器比较出名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的是宜兴紫砂陶、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还可以。
Ⅲ 历史上制作紫砂壶的名家
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名:紫砂壶鼻祖供春彼新奇滚旦差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这是清代学者对陶壶鼻祖大皮供春的赞迟丛句。供春,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开创了紫砂壶行业先河,排名第一。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二名:一代宗匠时大彬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之子,噺噫敪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康熙朝之间。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流传其广。
Ⅳ 除了紫砂壶还有什么壶适合泡茶
铜壶
按铜含量可分:紫铜壶、黄铜壶、白铜敬雀滑壶,其中紫铜壶铜含量最高。以前,铜制器皿可做酒具、盛水、烧水使用。铜产量高,且较廉价,汉代时也做量器使用。铜含量越高,越纯,越易保存。按其工艺,可分手工与铸造。能抑菌、改善贫血 。关于铜壶煮出的水,口感方面没太大变化,一般以汤沸居多,多用于烧水。
铁壶
以生铁为原料打造而成,由于烧水时,在加热过程中有铁离子析出,人体吸收后可预防贫血。泡茶时,也有去除异味之功效。在工艺上分手工与铸造,但易锈。适合冲煮花果茶、红茶,也有壶友用来滚煮普洱。
银壶
近两年来在茶器界崭露头角,有嘘声亦有掌声。一般制作银壶采用国标一号银制作,纯度为99.99%。使用银壶烧水可提升水的口感,与茶结合相得益彰。银离子具有杀菌、消毒功效。初次使用时便能充分感受茶香,茶叶若在炎热的夏季忘倒出,隔夜后也不会立刻生出霉菌。可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长期饮用还可提高身体免疫。但银壶不吸附茶香,香气上对“茶”表现不够。
陶壶
陶壶按其材质可分:(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重庆荣昌陶。与(江苏)宜兴紫砂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
因产于云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其最负盛名的两大特色,便是无釉磨光与阴刻阳填。导热性能极佳,尤其是在茶需要逼温时,壶内温度上升快岁辩,且充分保留茶香,不被茶具吸收,泡出来的茶汤香气充盈,味道饱满。适宜冲泡满足导热与留香的黑茶系列。
钦州坭兴陶
拥有1300多年历史。在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素有“窑宝”之称,堪称“中国一绝”。泥料均采自天然,不含重金属。陶土含铁、锌、钙、锶等十几种有益矿物质。而其独特的通透性,随着茶水的滋养,壶的表面会出现包浆,时间越久亮腊,越发赋有灵性。适宜冲泡对散热性要求快、透气性要求好的青茶系列。
重庆荣昌陶
已有800多年历史。由于荣昌的陶土粘性、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美称,因此得评"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成品后的坭兴陶器耐酸碱,绿色而无毒性(铅镉释出量为零),并独具良好的透气与不透水的双重属性,暑天盛食越宿不馊,泡茶数日色味不变。
Ⅳ 请问谁知道中国比较有名的陶器的名字
新石器时代红陶双耳罐
http://ke..com/view/1145881.htm
西周原始青瓷双系罐
http://ke..com/view/1145888.htm
商代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http://ke..com/view/1145884.htm
龙山文化红陶鬹
http://ke..com/view/1145877.htm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提梁盉
http://ke..com/view/1145895.htm
西汉酱釉陶壶
http://ke..com/view/1119453.htm
西汉青釉划花双系壶
http://ke..com/view/1145908.htm
东汉青瓷双系壶
http://ke..com/view/1119458.htm
东汉绿釉陶壶
http://ke..com/view/1119450.htm
更多
http://ke..com/ml?id=82561
Ⅵ 出土于北京昌平县松园村的朱绘兽耳陶壶有哪些特点
出土于北京昌平县松园村的朱绘兽耳陶壶,造历枝型端庄优美,不失为战国陶器的珍品。这件盛酒器高70.2厘米,为泥质灰陶,陶胎呈深灰色,长方形平盖,从颈到腹为上方下圆形式,其颈部四周装饰华丽,各自对称分布着一对兽形耳和一对兽面衔环铺首,兽形壶耳似两只蜷腿、弓腰、回首的猛虎,虎尾下垂略卷翘,恰与修长的壶体相和谐;壶的器身贴格状宽带成四开光,遍体朱友枝绘云纹和变形蟠螭纹,纹饰精美,色泽艳丽。这件彩绘壶形制规整,工艺考究,与同时期青铜壶相似,显然是仿铜礼器。这类彩绘仿铜礼器发现的数量较多,是当时墓葬肢告敏的主要特点之一,也与礼制密切相关。
Ⅶ 简答中国古代彩陶有哪些类型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以卷唇盆和圆底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较单纯,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其纹饰主要有:①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生动精彩.它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②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③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
02.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1953年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分布区域为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器形仍以盆、钵、瓶为主,还出现了瓮、罐等.多平底、大口、曲壁、小底,形体多呈倒三角形,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定.年代约为公元前3900年前后.纹饰有:①植物纹.以旋花纹、叶状纹居多.②动物纹.有蛙、鸟等,较少见.③编织纹.有线、篮、绳等纹饰.④几何纹.多由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带状花纹.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
1924年,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村而得名.分布于青海、宁夏、四川等地.器形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消失.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纹饰有:①人物纹.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人物彩陶盆花纹描绘5人一组携手起舞、腰带随之飘动.②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
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半山地区,分布于甘肃及青海东北部,器形有短颈广肩鼓腹罐、单把壶、敛口钵、敞口平底小碗等,年代为公元前2650~前2350年,纹饰有锯齿纹、网纹,以及鱼、贝、人、蛙等形的纹样,以锯齿螺旋纹、波浪纹、锯齿纹最为典型.部分器物的盖纽还被塑成人首形.为中国原始雕塑的重要作品.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古代陶器中还有一种在陶器烧成后画上纹饰的彩绘陶.
Ⅷ 古代各个时期的陶罐什么样
中国有“四大名陶”即:宜兴紫砂陶、钦州坭兴陶、重庆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当陶
陶
中,形成了各自稳定的特点。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至乎橘今已经拥有5K多年的历史, 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之类,其中的茶具为代表之作。
荣昌陶为重庆的特产之一, 采用的陶土细腻致密,可塑性强,烧结性能好,制成的工艺陶产品叩之发声清脆庆戚悦耳,体形秀丽精巧,釉质光润,装饰朴素大方,既实用,又美观。荣昌有四宝,折扇、陶器、夏布、猪。荣昌陶器和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一起,合称中国四大名陶。800年的生产历史,赋予荣昌陶器更多的文化底蕴。 “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些从宋、清代就开始流传的民谣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时荣昌生产陶器的规模和销售的盛况。
云南建水陶瓷源远流长,主要作品为:青花瓷盘,青花瓷碗,青花玉壶春瓶,其主要的特点有:造型,手法,装饰,色彩显文章。
钦州岁差团坭兴陶,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陶壶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镌字千六百余言,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制陶历史之久远。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现今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钦州街”皆因坭兴陶的流传而有此命名,钦州坭兴陶一时威名远播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Ⅸ 中国四大名壶是哪些
一、冰心道人壶
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壶底款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为清末民初年间紫砂大师程寿珍(1858-1939年)的号。程寿珍制作的紫沙壶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的头等奖和优秀奖。
二、树瘿壶
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据紫砂壶史记载,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间只是一名书僮,后向江苏宜兴金沙寺一名和尚学习制壶技术。供春壶价值极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赞语。树瘿壶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壶造型,传世极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部分专家认为是供春手制,是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壶实物。 不过唐先生收藏的这把树瘿壶为民国仿品。
三、二泉铭壶
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约1803-1860年),擅长镌壶铭。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壶人,但其人已无法考证。
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干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币成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场拍卖会上,吕尧臣的小石冷泉套壶拍卖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唐先生乐观估计,在两年后,紫砂壶的价格将翻番。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壶,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价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价位已在数十万了。此外,蒋蓉等的作品价位一般也在10-20万。
实际上“龙头一捆竹”是用两根毛竹扭在一起弯成的手柄,毛竹的枝叶伸 向了壶侧面的中下部,壶面一侧用柿蒂和一枝什么花帖在壶面柿蒂边上,壶底是用-个四方图章刻的“宜兴紫砂”四个楷书字体的图章,图章分内外层内层是“宜兴紫砂”四个楷书字体,外层四周是花纹图案,从图章可看出“龙头一捆竹”是官窑而不是紫砂艺人的民窑。
四、紫砂艺人壶
宜兴紫砂陶壶,能从最初的实用器皿提升到如今成为工艺美术界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期间数百年,多少代艺人的辛勤耕耘,也浸透了同时代的书画家的参与,他们是紫砂艺壶的真正脊梁人物。
鉴于此,宜兴资深书画家邵家声和紫砂学家毛大步,2006年起就策划把紫砂壶这本身的艺术作品又兼作裁体,把紫砂界壶艺大家的肖像镌刻其上,使其亲密结合、与壶共存,这实在是件前所未有而非常有意思的事。
一件取名为“承前启后——智圆壶:智欲圆行欲方”,锈刻上从明代供春开始,陈鸣远、时大彬一直到到民国范大生这十一位卓越的古大师,并在壶肩上配上诗句:“紫砂陶土塑宗师,修得绝艺留人间。”。另一件取名为“继往开来——丰圆壶:丰功硕德、天地方圆”壶身则锈刻解放后为振兴紫砂业,由政府特聘的七位技艺精湛各有所长的艺人为辅导,之中有任淦庭、吴云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及新中国第一个国级大师顾景舟,壶艺女泰斗蒋蓉,在此壶肩上配上诗句:“五色紫泥七辅导,泰斗绝技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