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这些药企,研发实力最强(附名单)
▍ 来源/医药经济报
▍ 作者/闫庆松
根据Pharmaprojects数据库数据,截至2020年1月,全球在研新药数量为17,737个。进一步从企业层面分析,将企业的在研药物数量进行排名,列出在研产品数量排名居前25位的公司,即TOP25。TOP25企业各自的法宝是什么呢?
从2019年数据来看,排名居前五位的制药公司分别为诺华(Novartis)、武田(Takeda)、百时美施贵宝(BMS)、强生(Johnson & Johnson)、罗氏(Roche),在研药物数量分别为222个、198个、189个、182个和174个。
No.1诺华:自研产品占比高
诺华公司已连续第四年位列全球在研药物数量排名第1位铅仿。尽管其在研药物规模仅有小幅增长,但其与排名第2位的武田公司相比,领先优势却在逐步加大。
与其他公司相比,诺华公司的优势仍在于其自研产品所占比例更高。据统计,2020年诺华公司的自研药物数量为139个,自研药物占比高达62.6%,使得诺华成为TOP10公司中自研药物占比最高的公司。
与2018年乏善可陈的表现不同,对于瑞士诺华公司而言,2019年可谓真正的丰收年。2019年诺华公司上市了至少5个NAS药物,涉及五个不同的治疗领域。其中,乳腺癌治疗药物Piqray(alpelisib)是一种磷脂酰肌醇-3激酶a抑制剂,可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携带PIK3CA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且在接受内分泌治疗方案期间或之后仍出现进展的绝经后女性和男性患者。
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Beovu(brolucizumab),是一种靶向VEGF-A的人源化单克隆单链抗体Fv片段,也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其他上市药物还包括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Mayzent(siponimod)、镰状细胞性贫血药物Adakveo(crizanlizumab),以及通过收购AveXis公司获得的脊髓性肌萎缩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onasemnogene abeparvovec)。
No.2武田、No.3 BMS:超级并购助力
2020年武田制药继续位列全球在研药物数量排名第2位。2018年武田制药完成了对Shire公司的并购,通过并购,其在研药物数锋激喊量已从164个增加至211个,并使其排名从2018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2位,这也是迄今为止日本制药公司取得的最佳排名位置。2019年,武田制药对双方的产品线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和品种整合,这也使其在研药物数量从2019年的211个下降至198个,自研药物数量从99个下降至89个。
值得注意的是,百时美施贵宝(BMS)重返TOP10,排名从2019年的第11位快速升至第3位。BMS排名出现如此大幅变化,主要归功于其对新基(Celgene)公司的并购。2019年,BMS花费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公司,在2019年的TOP25排名中新基公司排名第14位,拥有98个在研品种。通过并购,BMS的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9年的110个增至189个,自研品种数量从2019年的73个增至97个。这次并购也是1999年以来生物制药领域内的第三大并购活动。其他并购案例包括:武田制药并购Shire公司(2018年,790亿美元)、Glaxo并购SmithKline(2000年,780亿美元)。如果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次并购将是1999年至今制药领域最大的并购交易。
BMS对新基医药的并购,极大扩展了BMS 已上市药物的治疗领域,尤其是在血液肿瘤和炎症领域。合并后的公司将承接新基在肿瘤学、免疫学和炎症领域的项目,以及BMS在心血管领域的项目。从具体品种来看,该并购为BMS 提供了一大批处于晚期临床研究阶段的管线药物,包括Luspatercept(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Ozanimod (用于炎症性疾病)、bb2121(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银野和Lisocel(用于淋巴瘤)等。从长期影响来看,凭借本次并购,BMS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发实力将得到极大增强。
在TOP10企业中,强生公司的排名有所下降,从2019年的第3位下降至第4位。罗氏公司紧随其后,排名第5位。辉瑞(Pfizer)公司凭借对Theracon和Array BioPharma公司进行的两次收购活动,其排名已从2019年的第9位攀升至第6位,在研药物数量从2019年的163个增至170个。
第一梯队中的下滑者与新进者
在TOP25企业中,排名下滑最为明显的企业为赛诺菲(Sanofi),其排名已从2019年的第5位下滑至第11位,在研药物数量已从192个下滑至137个,降幅达29%。这可能与赛诺菲公司对2018年几项并购交易完成内部资源整合有关。此外,2019年2月赛诺菲对公司在研品种进行了清理,约38个品种被重新评估,未来赛诺菲计划将产品重点集中在肿瘤、免疫学、罕见病和罕见的血液疾病等核心领域。排名下滑幅度次之的是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该公司排名已从2019年的第4位下滑至第7位,其在研药物数量已从194个下滑至164个。
另外,过去的一年在TOP25企业中,仅有李氏大药厂(Lee’s Pharmaceutical)和韩国Yuhan公司为新进入TOP25榜单企业,这两家公司均未在之前TOP25榜单中出现过。其中,总部位于香港的李氏大药房,位居第21位,为首个进入TOP25排名的中国企业;韩国Yuhan公司位居第23位,在TOP25企业中其自研药物占比最高,比例高达79.2%。
并购愈加频繁,“按需并购”成主流
近年来,制药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愈加频繁,但与之前的大型并购交易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并购小型制药企业进而获得特定的在研药物项目或技术,成为近年来这些大型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默沙东并购了Immune Design、Peloton Therapeutics和Tilos Therapeutics三家公司。诺华则通过吸收IFM Tre公司来拓展免疫药物管线,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此外,诺华公司也将于2020年完成对The Medicines Company的收购,交易额约为97亿美元。
罗氏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基因泰克,完成了对Jecure Therapeutics公司的并购,从而进入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领域。2019年12月,罗氏公司完成了对Spark Therapeutics的并购工作,交易额为43亿美元,正式进入基因治疗领域。该笔交易将2018年上市的Luxturna(voretigene neparvovec)纳入罗氏手中,尽管目前该产品已授权给诺华公司销售,但Spark公司仍有类似的基因治疗药物管线,可用于多种罕见病的开发。
其他类似的并购交易还包括:葛兰素史克(GSK)收购Tesaro、Sitari;礼来通过并购Loxo Oncology,以维持其在TOP10中的排名位置。
总体而言,2019年的并购交易量与2018年相似,据报道大约有100多宗重大并购活动。从当前情况看,IPO和后续股权募集会变得更加困难,2020年这种并购策略仍将持续,制药企业“按需购买”的模式可能再次开始流行。
② 昭衍新药【昭衍:率先接轨国际新药安评标准】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新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民营企业,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创建初的3个人到目前350多人的研发团队,从默默无闻时的“小打小闹”到蜚声海外的行业领跑者,17年的发展路径也许无法被复制,却值得后来者细细品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何把药品的毒性控制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之芹铅内就成了性命攸关的课题——药品安全问题。
在记者粗浅的认识里,药品安全是政府部门的事,相对于一个企业,普通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或其他相关管理部门能够为民众保障药品安全。然而,在北京就有这样一家民营企业,不仅最早搭建了将中国新药推向国际市场的研发服务平台,还承担着国内最多的新药项目临床前的安全评价。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新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私企,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昭衍),从创建初的3个人到目前350多人的研发团队,从默默无闻时的“小打小闹”到蜚声海外的行业领跑者,17年的发展路径也许无法被复制,却值得后来者细细品味。
第一家企业型“安评”中心
在讲述昭衍的故事之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冯宇霞给记者上了一堂新药诞生过程的普及课。任何一种新药,不管它的成分是化学、生物、还是中成药,只要研制出来了,都有一个筛选及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新药临床前评价。药企研发的药品能否成为新药,有没有效果,有没有毒性,都有待于先进行一系列针对性试验,确认安全后投入使用,其中必然会淘汰一大批。新药从初期研发到最后投产并被市场接受,成功率相当低,经层层筛选后,100个进入临床研究的新药,最后也就两三个能获得批准。
而昭衍做的是:体外筛选、体内筛选、临床前系统评价等安评环节,正是为了把好药品安全的质量关。缺少了这些环节,人们无法知道这些新药是否会对人有用,是否会对人体带来伤害。
鲁迅先明局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这也是很多成功者必备的胆识。昭衍的创立亦是如此。
1995年的一天,冯宇霞向她的导师——我国着名毒理学专家李培忠教授,提出了一个与专业相关的非学术问题,“我想办一家新药安全评价的民营企业,可行吗?”长期从事新药安全性研究的老教授,爽快地告诉她:“药监局的规定和国家的法规都没有阻碍。”冯宇霞听后开心地笑了。其实,她和爱人已经私底下查阅了所有相关的国家法规,没说不可以办。而后,她又详细咨询了时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的宋书元教授,也得激首让到了肯定的答复。提起这个小插曲,冯玉霞笑称自己的胆子够大,敢钻“政策的空子”。
同年8月,冯宇霞和她的爱人,在北京丰台科学城创建了昭衍的前身——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从事新药临床前评价和新药研发。创业伊始,整个公司除了他俩,就是一个会计。实验条件不完备,他们就找到自己的娘家——军事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军科院),租用了人家的动物房。科研团队不完备,他们就请来娘家人——中国GLP奠基人李培忠教授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军科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的研究生同学左从林等人和她们夫妇一起担当技术骨干。
基本架构搭起来了,客户从何而来成了大问题。要知道,十几年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很少,尤其是Ⅰ类药。而当时按国家规定,只有Ⅰ类药才需要做新药临床前评价。因此,公司成立的头几年,昭衍一年到头能承担两三个项目就实属不易了。加之,在新药评价这个行当里,唱主角的机构一直是国内几家大型的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作为企业的昭衍如何从这些堪称“国家队”级别的大机构中突围,取得医药同行的信任,还需要等待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
还好,这个时机并没有让他们等得太久。1996年,北京白鹭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双鹭药业的前身)总经理徐明波找上门来。同为军科院的研究生,他对昭衍的科研实力相当信任。此外,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的灵活性,也促成了这个项目。
这还要从徐明波送送评药品——新型白介素说起。
这是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用于抗肿瘤治疗的药品。作为生物制品,那时在国内还只很少有人做相关的安评。而生物制品的安评又要求多学科知识和人才的融合,但是大院所由于药理和毒理的研究室的专业划分很细,且机制不够灵活,在学科融合和人员调配上上存在明显的缺陷。“白介素是一种抗体,需要免疫学知识,不是药理学范畴。但是新药评价又是药理和毒理实验室的工作。对于专业性很强的药理研究室说,免疫学肯定是短板,那么就要派人专门去学习培训,或招一个研究抗体的人进来。为了一个项目,招进一个可能只用这么一次的人,一般的院所肯定是不会做。对于大院所来说,新药研发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冯宇霞为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原委。但对昭衍,这样的问题似乎很好解决,缺哪方面的人才就去招聘,反正昭衍专注于药品安评,找到一种药物的突破口,以后就会有同类产品纷至沓来,不怕相关人才无用武之地。
在新型白介素的项目中,徐明波也是“对症下药”。与冯宇霞的爱人同窗几年,徐明波深知他的技术功底,这是一位学免疫药理的高材生,研究抗体那是非常容易的。果不其然,新型白介素的最终评价报告出来后,等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令昭衍团队信心倍增。
万事开头难。新型白介素项目的成功,让昭衍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好事情也接踵而至。1997年,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海归博士找到了冯宇霞,委托昭衍开展国内首个基因治疗项目SBN-1(ADV-P53)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由于该项目涉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在新药评价上的综合应用,这位博士拜访了多家国内研究院所,却无人问津,最终找到了名气不大的昭衍。出乎意料的是,昭衍不仅对这种新药进行了真实准确的系统评价,还促使该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项目的成功,不仅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赞赏,还响亮地向医药同行宣告,昭衍有足够的实力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新药评价。在生物制品后,又为昭衍打开了基因治疗药物评价的坦途。此后,昭衍因为严格的实验管理,高效的流程组织很快在国内的新药评价行业赢得了一席之地,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创造了多项“中国奇迹”:中国第一家企业型新药安评中心、第一家完成评价基因治疗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第一家系统评价干细胞治疗药物的实验室,中国第一家通过美国FDA GLP现场检查国际化安评企业;同时具有SFDA-GLP认证、美国FDA-GLP认证、国际AAALAC认证的唯一的中国人自己的企业。
③ 2016-2021国产热门新药靶点排行榜是什么样的
近年来,全球新药研发突飞猛进,在丰富老靶点药物管线的同时,新靶点药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投入。我国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新药研发领域也正在追赶全球前沿,不断向医药创新强国迈进。据药融云《中国I 类新药靶点白皮书》显示,自 2016 年至 2021 年期间,我国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持续增长,涉及靶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靶点数量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22 %。
中国1类靶点白皮书
④ 医药板块的未来之星,研发实力20强
集采背景下,创新药成为医药行业的主要趋势,研发实力也代表了一家医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化学药、仿制药公司,纷纷向创新药转型,或加大研发投入,或直接收购创新类的医药公司。创新类的上市公司估值可以给到100倍以上,而仿制药公司只能拿到二三十倍的估值。所以,这些公司既不想在产品市场中溃败,也不想在资本市场上输弯伏棋。
但是,医药创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既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又非常的烧钱。而且,创新药的风险远远大于仿制药,一旦研发失败,或者落后于竞争对手,都很难收回研发投入。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头部的医药企业已经建立起强者恒强的壁垒。
今天分享的医药公司研发实力排行榜中,恒瑞、复星、正大天晴、齐鲁、东阳光药、科伦药业等6家公司从2017年开始就稳居行业前十名。它们已经成功甩开了绝大多数的竞争对手,而且这样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很难被逆袭。
从全球的竞争格局来看,我们的创新药只处于起步阶段。截止目前,我们只有两款完全自研的创新药获得了FDA认证。第一款是百济神州历时7年打磨的新药泽布替尼,在2019年11月正式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同年12月,石药集团高血压专利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玄宁)成为第二款获批FDA的中国创新药。在此之后,我们没有看到第三款获得FDA认证的药雀渣物。
国内投身创新药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截止到2020年三季度,在全球创新药百强企业中,还没看到我们自己企业的身影。一方面是创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很多创新药企尚未实现盈利,这也成了很多人质疑创新药泡沫的主要原因。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创新研发本来就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既然鼓励创新药的发展,就不能仍然拿着传统药企的标尺去衡量创新类药企。我们在创新药方面起顷闹悄步晚是由国情决定的,而且这种落后只是暂时的。相信中国的药企,很快就会跻身全球的百强之列。
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公司仅为举例,不做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⑤ 近年药物研发成果有哪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30多个国产一类新药申报临床,4个国产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创造了历年最好水平。医药缺口保持较快增长,仿制药国际注册增多,越来越多制剂产品走向发达国家市场,医药工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8月3日至5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2018年第35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透露了上述消息。
与此同时,杨青还重点提及2017年获批的新药“埃克替尼”。他指出,这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通过国家价格谈判,使同类药品价格降了50%以上,被列入2017年版的国家医保目录。
来源:澎湃新闻网
⑥ 2022年最有潜力的创新药国产靶点有哪些
近两年来,各行各业都受到COVID-19的冲击,国内创新药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靶点的研究与开发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药物研发竞争点之一,目前靶点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同质化,赛道竞争越加激烈,2022年药企在选择适合自己研发的靶点时,应瞄准国内最有潜力的“中国新”靶点。
回顾2016-2021年,短短6年,我国便已上市66款国产1类新药上市(化药和生物类似药),国内Ⅰ类新药受理数量逐年提高;其中,2020 年申请受理数量相较以往增幅最大(增长 83%),反映出 CDE 效率和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升;2021 年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保持增长,申请受理数量同比 2020 年增长 68%,合计达到 1379 件。
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分析选择2022年国内最具有潜力“中国新”靶点,再利用当前政策鼓励创新,拒绝盲目跟风热门靶点,提倡差异化创新等,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适配性,选择有价值,市场前景更优的靶点信息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赛道为先,靶点为王,拒绝同质化、跟随政策创新和2022年国内最具有潜力“中国新”靶点,解决“新药研发进度赶不上市场发展速度”的问题,面对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率先上市的一批药品大概率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通过中国“新靶点”结合药融云数据库准确、高效、快速的掌握新靶点的信息、全球药物研发不同阶段占比、申报、专利、处方工艺、原料药用量、市场信息等等,查询针对这些靶点开发的主要领域、市场、专利、原料药等信息,再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与公司自身的战略适配性,来选择靶点进行深一步研究。
⑦ 重磅糖尿病新药获批上市,千亿降糖赛道或迎大变局,投资逻辑何在
根据我的经验给你说说重磅糖尿病新药获批上市,千亿降糖赛道或迎大变局的投资逻辑:
其实糖尿病领域是医药行业很好的一个租竖细分领域,糖尿病是一种目前还无法根治的疾病,一旦得病需终生用药,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在中国,有1亿多的基础病人,敏祥可谓前景广阔,蛋糕足够大。
这就是国内胰岛素两大龙头公司面临的窘境,所以虽然很看好糖尿病领域,但目前新药刚上来的情况介入是有弊拿大较大风险的!
⑧ 欣格列汀是什么药糖友新药问世
糖尿病是很难治的病症,而且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往往会有很多并发症,很多死亡并非因为糖尿病本身,而是并发症致使身体衰竭,所以我们要重视糖尿病的治疗,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欣格列汀是什么药?糖友新药问世。
欣格列汀是什么药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李佳和蒋华良等3个课题组合作开发的抗糖尿病新药欣格列汀(DC291407),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开展临床研究。
科研人员结合已报道的DPP-4晶体复合物结合模式图,提取药效片段和优势骨架,共设计合成6类全新结构母核的DPP-4抑制剂,通过对百余个化合物进行体内外活性筛选和药效学评价,开发获得了DPP-4高选择性抑制剂欣格列汀。欣格列汀结构独特,是全新化学分子实体的DPP-4高效、高选择性抑制剂,目前已获得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利授权。临床前研究显示,欣格列汀的体外DPP-4抑制活性、选择性和体内桥团降糖作用效果优于现有上市药物,该化合物具有降糖作用显着、起效剂量低的特点。欣格列汀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安全性,暴露量和半衰期均优于上市药物阿格列汀。因此,它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糖尿病临床候选药物,具有良好的成药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已转让给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委等的资助。
利格列汀满足临床疗效需求
中国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调查报告显示,疗效是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的首要考量因素,中国医生对于降糖有多方面需求,其调整T2DM 患者治疗方案的前四大原因为HbA1c 控制能力不足、低血糖风险、餐后血糖(PPG)控制能力不足、空腹血糖(FPG)控制能力不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兴无教授指出,血糖控制方案需要兼顾强效降低HbA1c、全面改善PPG 和FPG,在持久稳定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最小化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优质敏绝橘安全降糖达标。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能够满足强效、全面、持久、优质的降糖需求。
一项汇总分析显示,利格列汀治疗可使HbA1c自基线降幅高达1.2%(J DiabetesComplcations2013,27:274)。另有研究表明,利格列汀无论单药治疗还是在二联、三联方案中应用均可提供强效降糖作用。一项长达104周的研究显示,利格列汀可持久改善血糖控制,其降低HbA1c的疗效非劣于格列美脲(平均剂量3 mg/d)(Lancet 2012,380:475)。此外,利格列汀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可显着降低PPG和FPG。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利格列汀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改善β细胞功能,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IR)均显着改善(Diabetes Obes Metab2011,13:258;Lancet 2012,380:475)。在低血糖和体重方面,利格列汀组达到HbA1c<7%且未发生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比例显着高于格列美脲(平均剂量2.45mg/d)(Int J Clin Pract2013,67:317)。基于多种益处,利格列汀在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两个美国全国健康保险数据库患者随访发现,坚持长期使用利格列汀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高达51.5%和50.3%[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5年会:壁报1707]。
格列汀类药物对糖尿病究竟有啥用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在病理生理机制上存在多个问题。以往我们绝大多数的药物都是围绕宏并着胰岛素而来的,例如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等。毕竟从班廷发现胰岛素开始就为糖尿病牢固地打上了这个烙印。
2型糖尿病中确实存在着胰岛素分泌的问题,可能在早期会有1相分泌的受损、2相分泌的代偿性过高,逐渐演变为后期的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而言,除了胰岛素本身出现了问题,还存在多种病理过程,例如尿糖重吸收过度、中枢食物成瘾、脂肪细胞功能异常、胰高糖素受抑不充分等等。当然在食物的入口——胃肠道方面同样也存在问题,现在基本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肠激素分泌不足和作用受损。
因此围绕着以上这些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各大药企也纷纷开始研发各种针对不同环节的药物,而格列汀类药物正是此中的一类药物。
格列汀类药物的学术名也叫做二肽基肽酶4的抑制剂,英文简称为DPP4抑制剂。DPP4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快速灭活人体肠道分泌的两种激素——GLP-1和GIP。这两种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在人体进餐后通过肠道细胞分泌入血,作用于人体胰岛,一方面刺激胰岛素分泌,另一方面可以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这样就可以间接地通过胰岛激素的餐后再平衡,从而使人体内血糖调节状态从空腹状态进入餐后状态。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肠道激素的分泌问题,GLP-1和GIP作用不足,那么使用DPP4抑制剂后,就可以相对延长这两种激素的作用,部分改变2型糖尿病中出现的此类激素问题。
国外为啥格列汀类药物卖的那么火
无论是从格列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来看,还是从后续陆陆续续公布的一系列临床试验数据来看,格列汀类药物确实显得那么“完美”。
一方面既能够作用于传统降糖药物作用不到的肠促胰素系统,另一方面从作用机制来看没有任何理由支持该类药物会存在如格列酮类药物那样所谓的“心血管风险”。更何况从最近3年以来连续公布的各大临床试验中心围绕格列汀类药物心血管风险的研究——SAVOR-TIMI 53研究、TECOS研究、EXAMINE研究都一致显示无论是沙格列汀,还是西格列汀或阿格列汀,都不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造成进一步加重或恶化的作用,当然另外两个格列汀——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还正在随访中,尚未公布结果,但是从前序的研究和作用机制来看,本大叔认为必然还是一个心血管风险中性的结果。
如此格列汀类药物似乎汇集了各种推动市场销量的优势:一天一次口服,依从性最高;低血糖风险明显低于传统磺脲类药物,安全;不增加体重,依然安全;心血管风险也是中性结果,同样还是安全。
在国外这样保险支付占绝对优势话语权,并且患者管理大多数依托全科医生的医疗环境下,我竟然想象不出不用格列汀的理由了。
格列汀类药物为啥在中国遭遇冷场
中国市场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特殊市场,很多情况下药物销量都和国外并不一样,甚至是相反。当年阿卡波糖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的糖尿病市场是一个教育程度极差,并且专科医生占有绝对话语权,支付方基本社保占绝对多数的特殊市场。
教育程度差,意味着绝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都盯着血糖一个简单指标,能降糖能快速降糖就是好药成为了一贯共识。专科医生占有绝对话语权,意味着对于低血糖的恐惧并没有国外医生那么强烈,我们广大聪明绝顶的糖尿病专科大夫会各显神通,采用各种手段来将浮现出来的低血糖风险控制到最低。社保支付的单一通道导致了不进入医保目录,也就意味着该药物的销量永远只能徘徊在社会底层。
目前中国市场存在5大格列汀药物,统统都是外企原研,无论是默司,还是诺司、阿司、勃司、武司、礼司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别看现在格列汀销量不行,那是因为自费关系,一天10元的药物治疗费用确实很多患者止步于此。但是本大叔奉劝各大司的总监、经理、主管、代表,别以为一旦进了医保销量就会一飞冲天。
曾经有几位总经主代反驳,并列举当年文迪雅的例子,确实文迪雅在进入医保后销量一飞而起,但是文迪雅如此并不意味着格列汀就同样如此。此中关键在本大叔看来有二:
第一,文迪雅在自费阶段已经在医生中树立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文迪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牢固观念,有此观念洗脑的医生患者群众盼文迪雅进医保如久旱盼甘霖,哈哈。但是格列汀呢?各司可以去看看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你们各自引以为傲的5大格列汀现在群众中又是神马观念呢?小小举个例子,曾经有一年CDS年会5大格列汀同时开卫星会,本人有幸各个会场兜了一圈,居然没整明白究竟哪个会场讲的是哪个格列汀,因为大家众口一致都在说“强效安全”。本大叔只想问一下,比强效比得过胰岛素磺脲类不?比安全又能比得过糖苷酶抑制剂不?
第二,最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各司市场部、医学部、销售部积极配合梳理市场观念推动销量的时候,忘了人类的本性——那就是追求“控制感”。每一位消费者内心深处都愿意根据自主意愿选择安排所购商品,药品虽然特殊,但同样逃不脱商品的基本属性,患者医生和消费者一样,都在内心深处寻求一种控制感。
格列汀是不错,一天一次安全降糖,但是控制感又在哪里呢?一天一次、饭前饭后都可以,这样连傻子都能吃的药,能满足控制感吗?为啥很多医生很喜欢推荐格列奈呢?指导患者早餐前吃两粒、中餐前吃一粒、晚餐前吃一粒半,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控制感啊!格列汀面对所有患者基本都是采用同样的剂量,而且降糖是那样的平缓,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要在连续服用2-4周后才能看到体会到血糖下降,你们以为病人都是傻子吗!在血糖仪普及的今天,吃了两三天患者就会自己去测测血糖看看药物有用没用,更何况是这样一个自费药物,患者很容易建立一种自费药就等于疗效强而快的印象,但是一测血糖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于是这样一种“无效”的坏口碑就会在医患中迅速播散,各司得花费多少召开城市会、巡讲会去纠正观念呢?
所以基于以上两大理由,本人并不看好5大格列汀进入医保后的销量增长,何况还有一大批国产格列汀等着在医保公布后上市呢!真的,留给格列汀的时间真的不咋多咯,呵呵。
⑨ 2021年国内药物研发最为关注的热门靶点有哪些
近年来国内新药研发受国内政策和市场的影响,药物研发突飞猛进,在丰富老靶点药物管线的同时,新靶点药物的研发投入更是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伴随着医药政策的成熟,国内创新药企及海外企业的入场,促使国内老牌药企转型为创新型药企。
据中国Ⅰ类新药靶点白皮书的热门靶点分析,在目前上市和在研药物靶点中,2021年有5大热门靶点,吸引药企纷纷布局,分别为PD-L1、PD-1、VEGFR、Claudin 18.2、CD3。
PD-L1
1、主要作用机制
PD-L1是PD-1的配体,可以在多种上皮细胞和造血细胞中表达。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在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信号通路激活可使T细胞免疫效应降低,介导肿瘤免疫逃逸。PD-L1已被发现在辅助性细胞中表达,对肿瘤免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代表药物
中国Ⅰ类新药靶点白皮书显示,目前国产上市的PD-L1药品共2种,分别是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和康宁杰瑞药业的恩沃利单抗,PD-L1 在单抗、双抗、小分子化药等领域均有企业布局;新药申请在统计期内数量排名逐步上升,PD-L1 处于临床前的药物数量最多,首次申请新药数量在 2021 年达到 24 个。
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
总体来说国产热门靶点中,都是针对肿瘤研发靶点,其中PD-1/PD-L1是目前国内非常火热的靶点,但布局药企众多,赛道拥挤,药企在研发立项时应结合自己公司实力判断是否投入,或转其它赛道;其中Claudin 18.2靶点为目前比较热门的胃癌类靶点,国内最高研发阶段在临床二期是极具前景的研发,众多药企争相布局,成为必争靶点格局;VEGFR在近几年一直保持高强度热度;以及CD3血液瘤对应的靶点发展较快,实体瘤对应靶点发展较慢,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⑩ 本土创新药企2021业绩比拼:PD-1市场谁主沉浮未来竞争突破点在哪
对本土创新药企而言,在产品的竞争上,PD-1已经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达381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639亿美元。而在中国,预计2023年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将达664亿元,2030年则将增长至988亿元。
从已公布的各大创新药企财报数据可以看到,在激烈的存量市场争夺中,部分PD-1产品已初现颓势,收入增长空间已然相对有限。其他药物不断进入商业化阶段,成为拉动企业业绩新的强劲增长点。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扰罩长,衰老性疾病癌症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的最大市场,智慧芽PharmSnap全球新药情报库目前总共收录39000+新药数据,肿瘤领域的药物占17%,包括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等诸多疗法。”裴立东表示,一个新药的平均研发周期是12.5年,平均成本高达26亿美元,蚂前平均临床成功率只有不到10%,这是创新药研发必须要面对的事实。中国本土药企大多是Biotech公司,商业化能力不强,要实现良性的发展还需要企业更加谨慎的布局研发管线,找到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蓝海市场。
换言之,长远来看,手握重磅产品的各家创新药企业拼的更是产品竞争力和后续商业化能力。未来,创新药企在竞争上,新适应症、药品质量、产能、渠道、销售团队以及医保等要素,无一不是企业争夺的焦点。
3月31日晚间,君实生物发布2021年财报。2021年营业收入约40.25亿元,同比增加15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7.21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喜缓物闹忧参半:抗肿瘤药收入4.12亿元,君实生物的抗肿瘤领域上市产品仅特瑞普利单抗一款,因此这代表着特瑞普利单抗的2021年销售成绩。相较于2020年度,特瑞普利单抗在2021年度收入锐减 58.96%。这也说明,特瑞普利单抗虽然降价进医保,但未能实现以价换量。
相比之下,信达生物在PD-1市场上的销售额较为可观,依然实现增长。信达生物3月30日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2.61亿元,其中产品收入为40.01亿元,同比增长69.0%。其核心产品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2021年有4大适应症被纳入医保,如此国内销售额已经超过30亿元,而在2020年,PD-1的销售额为24.9亿元。
同样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的还有百济神州,百济神州也是最早发布业绩报告的创新药企之一。根据2月25日百济神州发布的2021年美股业绩报告,以及A股业绩快报。报告期内,百济神州累计营收达12亿美元(约合76亿元),同比大增281%;净亏损同比减少约13亿元,收窄13%。
其中,在PD-1市场,截至2021年底,百济神州百泽安 (替雷利珠单抗)共有5项适应症上市,随着一线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3项新增适应症获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百济神州超越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使百泽安 成为纳入医保目录最多的PD-1产品。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带来的新增患者需求、进一步扩大的销售团队以及药品进院数量增加,持续推动了百泽安 市场渗透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2021年,百泽安 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达约16亿元,同比增长56%。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百济、君实、信达、恒瑞在内的4款PD-1产品均被纳入医保目录,主要围绕的也是新增适应症,包括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新增“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非鳞 NSCLC+一线肝癌”3项适应症;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新增“一线鳞状 NSCLC+一线非鳞 NSCLC+二线肝癌”3项适应症;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新增“一线+三线鼻咽癌”2项适应症,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新增“三线鼻咽癌+二线尿路上皮癌”2项适应症。
从市场形势来看,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的降价力度着实高于以往,如此也将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除了信达、君实、恒瑞和百济四家被纳入医保的PD-1外,目前还有康方生物/正大天晴、誉衡药业/药明生物、复宏汉霖三款国产PD-1产品获批上市。
尽管康方PD-1去年刚上市,但对于新入局的企业而言,2021年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据其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财报表示,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2021年8月底开始上市销售的安尼可(派安普利,PD-1单抗)。上市后的约4个月内,该产品创造销售额约2.12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派安普利由康方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母公司)成立的子公司负责商业化,双方各享有50%权益。目前派安普利单抗获批的适应症仅为淋巴瘤。2021年,康方生物陆续申报了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上市申请,今年内有望获批上市。
除派安普利单抗外,康方生物在2021年9月提交了旗下PD-1/CTLA-4双抗产品——卡度尼利(AK104)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国内上市申请。中泰证券研报指出,作为康方生物眼下最受期待的品种,卡度尼利有望成为首个PD-1/CTLA-4双抗产品,目前其在开展的临床试验达10余项,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到50亿元。
与此同时,3月25日,复宏汉霖宣布,旗下首款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NMPA批准,用于经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成人晚期实体瘤适应症。此前,在商业化方面,复宏汉霖已为该款药物成立200人商业化团队。
随着PD-1/PD-L1单抗产品的不断获批上市,市场竞争面临的“内卷”将愈演愈烈,安信证券统计,预计至2022年底,将共计有17款PD-1/PD-L1单抗、1款PD-1/CTLA-4双抗在国内上市,其中国产PD-1/PD-L1共计14款(含双抗),目前在PD-1市场,后续申报的药物就包括嘉和生物的杰诺单抗、乐普生物的普特利单抗,其中嘉和生物递交NDA的时间仅比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的派安普利单抗晚2个月,有望在年内获批。
如此也从侧面表面,对还在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众多PD-1产品而言,后续市场竞争会更加焦灼,想要巩固市场地位,企业在立项前就需要谨慎。
针对当前的PD-1市场局势,复宏汉霖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杰在公司2021年度业绩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表示,并不惧内卷。“复宏汉霖的PD-1单抗斯鲁利第一个适应症为MSI-H实体瘤,这个市场几乎尚未被开发,中国大概每年新发30万的患者。所以,这个市场依旧是一个蓝海有待于开发。”张文杰说,如果把肿瘤作为一个单一市场看待的话,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大家知道,肿瘤它本身是一类疾病,PD-1在不同的瘤种上具有差异化,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的市场,所处的局面是不尽相同的。
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日益拥挤下,创新药企纷纷布局全球化市场,通过研发和产品优势不断吸引跨国药企的青睐以实现出海,为企业带来大额合作收入。
例如,2021年1月和12月,百济神州分别就百泽安 和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与诺华达成全球开发及商业化合作,两项创纪录的全球合作带来的潜在总交易金额合计将超50亿美元。此外,2021年,百济神州首次向FDA递交了百泽安 针对二线鳞状食管癌(ESCC)的新药上市申请,该申请同样是基于全球多中心的3期试验数据。资料显示,百泽安 目前正在全球35个国家地区开展约50项临床试验,入组受试者超过9,000人,其中近3,000人来自海外入组,2022年7月,百泽安 将有望实现首次出海。
从海外开发来看,去年2月初,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的美国和加拿大权益授权给了Coherus公司。该公司同样非常重视PD-1+TIGIT的联用组合,将这方面的海外临床 探索 作为后续开发的重点。据Insight 数据库预测,在临床开发过程中,后续君实将持续获得这两个项目的里程碑款,在上市后也分别享有20%和18%的境外销售分成。
信达生物的PD-1国际化是与礼来制药合作,近日,双方也收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BLA)的完整回复函。FDA在回复函中表示,已完成对该项BLA的审查,但未能批准该项申请,这与此前2月份召开的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会议的结果一致。回复函中包括一项额外临床研究的建议,建议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与一线转移性NSCLC的标准疗法进行以总生存期为终点、多区域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公司正与礼来评估信迪利单抗于美国的下一步行动。
对于创新药企如何走稳出海之路?
裴立东认为,在国际化方面,一方面,作为全球最严格的药监机构FDA于2019年批准百济神州的 Zanubrutinib(泽布替尼)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标志着中国制药的标准已经与全球最高标准对齐,更多的海外药企也越来越愿意与中国药企合作研发新药,让中国本土药企有了走出去的底气。另一方面,中国药品支付体系依赖医保支付,新药的研发成本高,在中国研发的创新药完全回收研发成本周期很长。
“目前,中国与欧美国家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差距在逐年减小。而中国本土药企走向全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无论是中国药企让渡海外市场的权益还是自建海外商业化团队,目标都是要在全球市场获得收益,让企业的经营从依赖市场融资到实现账面盈利能力的转化。”裴立东说。
这也意味着,后续中国药企在国际市场上,本土创新药企谁能抢占早期治疗市场,谁就有望在未来市场保持长青。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