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
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公民社会,司法独立行驶职权,强化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尊重民权。做好这些,中国必定成为世界公认的强国、大国!
B. 中国国家形象怎么建立
呵呵 先让别的国家人民认识中国知道中国的政策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 发展经济最重要 同时要把中国的文化传扬出去
C. 如何打造中国的国家形象
只要确实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活跃政治氛围,开放D禁B禁,就是最好的国家形象。
D. 如何内外兼修塑造国家形象
我们不能直接改变中国国家形象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意图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但作为被塑造的对象,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可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如何认识和利用国际主流媒体。我们需要了解国际传媒的发展和运作规则,在以事实说话的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以受众能体会和理解的语言来说话。在这方面,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女士是一个楷模。笔者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期间,曾有幸协助安排她以中国驻英大使的身份访问曼彻斯特大学,了解如何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吸收英国的经验。其间,她既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没有回避这一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她的诚恳和客观态度赢得访问对象极大的好感。她还在《独立报》《金融时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发表长文或接受专访,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和仍存在的不足,并以她女儿为例,说明中国年轻人如何了解世界。这种平等对话塑造的不仅是一个开明的外交官形象,而且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着直接作用。
在机制上,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宣传或推广模式,在坚持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尝试更多地站在海外受众的角度,了解他们对中国知识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笔者曾多次以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身份接受英国广播公司和《独立报》的访问。我感觉到,比起通常所说的“推广中国文化”,强调中英文化的双向交流以及孔子学院在其中的作用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前者是单向进程,而后者是双向交流。
其次,国内的媒体有责任向国内民众介绍一个客观和全面的世界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这也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虽然我们处于日益全球化和资讯爆炸的时代,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我们了解国际社会的窗口还是有选择和有限的。这就需要国内的媒体对外部世界及其中国形象有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报道,避免误导。例如,华侨华人在欧美报刊中的言论经常被介绍到国内,但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所在国家的观点?笔者近日读到一则题为“《论语》让英国人着迷”的新闻报道,其实只是讲《论语》的一个英文译者的个人看法,不明就里的人还真的以为孔子学说漂洋过海,在英国找到了自己的“粉丝”。这就像前几年国内媒体热炒美国西点军校学习雷锋并建有雷锋塑像的新闻一样,更多的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中国国家形象的主体性建构应当从国内做起。当今世界新闻信息流中,2/3的内容来源于只占全球人口1/7的发达国家。我们在批评和抵制西方文化和媒体霸权的同时,有时却在有意无意地强化西方的论说霸权体系。
近年来,国内出现不少分析和评论俱佳的新闻刊物,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些刊物每期均有外刊主要内容介绍。但是,所引内容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欧美日的刊物,笔者从未看到对非西方世界,包括印度、巴西、印尼、南非等重要的非西方国家的刊物及其观点的介绍。因此,我们了解的世界是通过西方的视角看到的。在国际政治经济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仍显不足。
第三,中国民众也是国家形象建构过程的主体之一。在资讯闭塞和改革开放之前,很多外国人只能通过当地的唐人街和海外华人间接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随着中国国民以旅游、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大规模地走出国门,以及外国访华游客的日益增多,每个民众的行为都在塑造着国家形象。最近智利矿难中的民众和政府行为就是该国国家形象最好的广告。
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然而,部分中国人的大声喧哗、不排队、在非吸烟处“吞云吐雾”等现象仍时有所闻。当然,杜绝这类不文明行为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外国人看,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文明、和谐与自信的中国社会。因此,从国内做起,在实现社会公平、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同时,我们已经在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
E. 试论述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路径选择
1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打造坚实的软实力内核
2走进“框架”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
3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突破与启示
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危机传播
5国家形象塑造中政府的舆情把握和舆论调控
6 中美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互构行为比较
7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8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和策略
9将国家形象塑造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
F. 何谓国家形象中国应如何塑造和改善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我是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后工作难找),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Boulding, K.E.)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通过上述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国家形象是社会交往与互动的产物;二、国家形象是在一系列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过程中产生的;三、国家形象是自我认知与国际认知博弈的结果。
目前的或者以前的世界霸主,如:英美苏法等,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战争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建立新国际政治格局,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如今中国的崛起,能否通过和平的方式建立新的世界格局是众多人关注的。
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都表明中国在崛起。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儒学文化被全球接受,这说明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而如今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信誉度等均下降,而中国一举超越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债权国,让中美之间更加相互依赖。
丘吉尔曾说过:‘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在国际政治中,只要不动不动就侵害别国利益,帮助欠发达国家,相信形象就会不错,当然不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G. 中国如何运用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简要点说明~
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显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7,居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而1990年,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世界排名是第11名,现在上升为第7名,在亚洲则从第2名上升为第1名。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最具渗透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为各国 人民所喜爱。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国热”在一些国家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各种文化节、文化周、文化季、文 化年等活动接连在一些国家举办。目前中国在海外建立的孔子学院已达120多所,并呈加速发展之势,规划在未来5年中 还将新建500所。 各种文艺演出,宋祖英的演唱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歌剧花木兰、昆曲“桃花扇”,在 国外都大受欢迎。这些演出团体很好地在国际社会传播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女子十二乐坊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做过多场演出,场场爆满,女子十二乐坊已成为日本居民的十大日常用语。
另一方面我国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向地震灾区海地、智利派遣国际救援队,援助阿富汗战后重建,中国在维和领域长袖善舞,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希望,提升了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认可度。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如国际规则、解决方案。设立“博鳌亚洲论坛”,主导朝核六方会谈,都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的响亮声音。温 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陷入失败危机时,提出了广受与会国家代表欢迎的关于节能减排的修正提案,就是中国软实力的生动例证。
各项奥林匹克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奥林匹克校园教育,火炬传递方案、开闭幕式方案的启动,“迎奥运、讲文化、树新风”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 传递中国文化和传统祝福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吉祥物“福娃”的广泛推广,都使北京奥运成为国家软实力构建的重要平台。 这次上海举办世博会,展现我国的文化,更是影响空前,大大提升我们国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