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人如何认识汉字

中国人如何认识汉字

发布时间:2023-05-13 04:20:01

1. 拼音没有出现之前,我国小孩子是怎么认识汉字的呢

拼音是建国后发明的,所有的字典最后都有现代汉语拼音与中国过去的旧拼音的对照表。你会发现他们就像是日文一样,只是可能是他的使用不方便,促成了现代汉语拼音替代了过去的旧式拼注方法。在发明拼音前大家是怎么知道每个字读音的?”在回答该问题之前,先纠正该问题中的一个错误。


现代社会,拼音对于中国人来作用极大,我们都是跟着拼音丫丫学语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而且汉字的数字化以及中文网页的发展也多亏了拼音,毕竟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共超过91251个,常用的就有几千个,如果没有拼音,再大的键盘也是抵不过的,不太懂的。

你可以找一本老的新华字典看看,过去中国也有自己的拼音法,只不过后来改为现在的拼音法,中国人是最聪明的民族,要不然中国估文字和文化能传承几千年。

但是我知道的有两方法:说得祥细一些,是用前一个字的声母与后一个字的韵母来注音,叫“切”,当然,那时还没有声母韵母一说。一种是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一种是用拼音字母以前咱们国家有另外一种拼音方案。看看汉语字典,词典后面都会有汉语拼音方案。

2. 古时候的中国人是怎样识别汉字的字音的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拿握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 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另一种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用“到”来对“刀”字注音是不准确的,因此必须法“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读音。同样的,这种注音法虽然比直音法有所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声调,然后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还有一种注音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反切法,又称反纳改音、切。反切法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起源于三国魏人孙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洞敏判《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孙叔然(就是孙炎)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二、起源于东汉末服虔。日本释安然《悉昙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韵诠》中《反音例》称到:“服虔始反音。”清代的章炳麟等人就主张这种说法。三、来自西域。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反切直学,自西域入于中国,至齐梁间盛行。”四、中国古来有之。这种说法可能来源于“二合音”,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艺文二》卷十五中写道:“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源也。”也可能是起源于文字创制之时,清代刘熙载所着的《说文双声》里的《叙》说道:“切音始于西域乎?非也。始于魏孙炎乎?亦非也。然则于何而起?曰:起于始制文字者也。许氏《说文》于字下系之以声,其有所受之矣。夫六书之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迭韵、双声,皆谐声也。许氏论形声及于‘江’‘河’二字。方许氏时,未有迭韵、双声之名,然‘河’‘可’为迭韵,‘江’‘工’为双声,是其实也。后世切音,下一字为韵,取迭韵;上一字为母,取双声,非此何以开之哉?”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声调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由此可见,反切比起上述两种注音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韵学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谓的“呼”是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现代汉语中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时期则只有开口呼与合口呼两种)。例如,“乌,哀都切”,其中“乌”是合口呼,“哀”是开口呼。

在以后历代中,反切被不断改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韵》和《集韵》。虽然都是宋代的韵书,相差只有几十年,但是《集韵》的反切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明代的吕坤所写的《交泰韵》,清代的潘耒所写的《类音》,设计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无论怎么样,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这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最早的是利玛窦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然后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由于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称“利、金方案”。它的出现引发了中国几百年以后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切音法,经过改进之后就是我们现在在字典的最后几页上经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边的那种)。

3. 在汉语拼音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识字的

拼音是我们认识汉字的基础,而没有拼音的中国人是通过文字的发音来识字,每一个字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即使没有拼音也依旧能够认识到汉字,只需要古人对汉字的读音熟读于心就可以了,只要会读了这一个字体,自然的自己就能够认识到这个字,这样就达到了认识字体的状态,读音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途径。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字体的每一个笔画熟记于心,汉字都戚码是仿腊由不同的笔画组成,那么古人就是通过笔画的顺序来认识一个字体,一个字有不同的笔画,那么古人把这一种笔画学习好了以后,就相当于是认识了这一个字体,让自己能够运用这个字体,这一个高大哪办法需要非常高的记忆力,只有不断的记忆文字的写法才能认识到一个字体,这个办法是十分艰辛的。

4. 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

1、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随着时代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在人们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同时,对汉字进行一定的简化和发展,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汉字的起源是由结绳记事开始,从形近字演化过来,汉字的组成是很有考究和文化内涵的。

2、汉字的发展伴随着非常漫长和古老的历史渊源,从最初汉字的衍生开始,人们根据事物的外形创造,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有时候这种符号也被称为“方块字”,因此即便是在现代文化中,一说起方块字便知道就是指的汉字。

3、其实方块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是总体来讲仍属于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独特性质,这些独特性质即便是在全世界文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存在,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4、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字很明显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汉字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定还有一段十分漫长且辉煌的历程,因此汉字的传承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5、汉字本身是一种语言的符号,所代表的还是沟通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汉字的使用无疑是为了沟通和交流,因此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深入了解汉字的背后,正是在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5. 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没有拼音之前中国人是怎么认字的

古代时,汉字注音采用的是切注发。就是两个汉字合在一起,用前一个汉字的前半音和后一个汉字的后半音合起来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爱”。康熙字典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注音方式还有其它好几种,直到民国时期,汉语拼音趋于完善,像现在的字典附录里那种不认识的符号,那就是民国时人们使用的汉语拼音,到中国成立,人们才开始使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也就是现在的汉语拼音。


唐之后,还开始流行“韵图”,就是将字填到一个分析当时字音的表格里——纵列是声纽,横行是韵部、介音、声调这些信息。韵图实际展现的就是拼音。但由于汉字的学习需求主要还是来自于汉语本身的使用者,所以实际学字时基本用不上(要学汉字,直接对应口语和汉字即可),因此一般只用于分析音韵与辨明训诂的用途。

其实现代不用拼音照样能学汉字,现代拼音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让人们能用拼音快速地输入汉语文本。

6. 识字的方法有哪三种

识字的方法有环境濡染法、生活识字法、游戏识字法三种。

一、环境濡染法

1、家庭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贴)相应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

2、户外的广告、招牌、标语、路牌、门牌等培养认学兴趣。

3、食品袋、电视节目等到处都有视觉语言,都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二、生活识字法

1、吃东西识字。

2、人体感觉识字。

3、认物识字。

4、 认名识字。

5、 活动识字。

6、 观察自然识字。

7、 购物识字等等。

三、游戏识字法

1、表情识字:笑、哭、眨。

2、动作识字:站、爬、捏。

3、教小动物“识字”。

4、文字当物识字。

5、手心手背猜字。

6、谜语识字等等。

(6)中国人如何认识汉字扩展阅读

识字的基本原则

一、阅读要尽早

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据了解,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

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只有识字,才能真正地实现自主阅读,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识字课堂上以及和家长沟通上所倡导的。

二、识字要科学

识字很重要,家长不可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再孩子识字过程中,首先应该先注重量的积累,做一个科学而有效地施行计划,让孩子识字的过程科学合理,不能为了教认字而识字。

要真正让孩子学以致用,理解字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故事中,我们的识字课采用从字-词-句-段-文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过后懂得运用,培养阅读思想,正是科学规划识字的体现。

三、兴趣很关键

对孩子识字方式上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对于事物记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让他们识2000-3000字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

因此对于幼儿识字,应该采用幼儿比较钟爱的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游戏识字课锁遵循的即是这种思想,首先让孩子爱来,能坚持,然后才能轻松学习,保证效果。

7. 你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

可以从汉字的历史演变,一些文人的优秀文笔或者一些书法家的作品中,去了解汉字,也可以看一些关于汉字的知识颤森影视作品,以及通过查阅书籍等方式对汉字进行了解。

我国的汉字发展历史又源远流长,大多数汉字都是从过形声字或者向生子发展而来的,汉字都有自己的起源和自己的背景。

汉字简介: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 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汉字是意音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 词或一个 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汉字是由 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

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

汉字经过了几千蠢姿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 汉字七体带洞绝”,即: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8. 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没有拼音之前中国人是怎么认字的

  1.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2. 在发明拼音之前汉字注音采用的是切注发。就是两个汉字合在一起,用前一个汉字的前半音和后一个汉字的后半音合起来注音。如:菜,注音就是“此爱”。康熙字典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9. 在汉语拼音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识字的

“拉丁新文字运动”中的陕北的汉语教材

在此之后,尽管明代吕坤、清代潘耒先后在《交泰韵》和《类音》中尝试对“反切法”进行改良,但始终没有达到理想境地。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国语注音字母(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十六个),反切法遂被淘汰。

至此,用汉字注音的历史走到了终点。后来,先后兴起的“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新文字运动”都对如何为现代汉语注音进行了探索。

最终,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利玛窦在《西字奇迹》中用拉丁文为汉语注音的方法演变成为了我们今天所通用的“汉语拼音”。

参考文献:冯志伟,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功绩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

10. 在中国古代,那时没有汉语拼音古人是怎样识字的呢

现在我们入学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汉语拼单,所使用的一套销镇汉语拼音,是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至1957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的,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普通化的一种音票。

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注音,这亏搭粗样便产生了不同的注音方试,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例如“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直音法简单易懂,有时也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意字的情况,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

最早是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发明的,也引发了以后几百年用字母拼音的潮流。所以古人即使没有汉语拼音,先人们的智慧还是让我们敬佩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如何认识汉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5代导弹多少钱 浏览:445
越南生牛粉怎么吃 浏览:735
想去英国打工怎么办护照 浏览:880
英国公开大学什么时候成立的 浏览:389
印尼内阁统筹部长有多少个 浏览:937
印尼电厂运行费多少 浏览:222
我们为什么叫中国 浏览:517
印尼最吓人的洞在哪里 浏览:714
英国的统一服饰叫什么 浏览:481
中国中铁股票是哪个公司 浏览:825
什么蒜是印尼货 浏览:957
伊拉克和伊朗哪个更先进 浏览:411
伊朗什么时候解禁 浏览:21
意大利咖啡汲精敛露是什么意思 浏览:218
2021年意大利工资水平怎么样 浏览:153
越南的什么菜最出名 浏览:994
英国皇室喝什么葡萄酒 浏览:204
英国的武装力量由什么组成 浏览:530
偷渡越南回国能带多少现金 浏览:503
中国的法是什么法 浏览: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