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的气象卫星有哪些

中国的气象卫星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4 01:43:05

⑴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哪颗气象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是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发射了4颗,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风FY-1A卫星和FY-1B卫星分别在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发射升空。

扩展液野谨资料: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于1977年形成总体初步方案,并全面开展研制工作。1985年10月,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工程被列入“七五”期间卫星型号发展的重点项目。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脊塌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发射了4颗闹基,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

探测昼夜的云图、地表图像、海洋水色图像、水体边界、海洋面温度、冰雪覆盖和植被生长,用以获取全球性气象信息,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站发送气象资料,并具有探测空中粒子成分的功能。

⑵ 中国已经发射了几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19颗气象卫星。

据介绍,风云三号E星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也是第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将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和D星岁亩组网运行,我国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三星组网后,每6小时可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的资料,有效弊晌提高和改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时效,对完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风云三号E星搭载了11台仪器,其中3台仪器为全新研制,7台升级改进,1台业务继承。E星可实现对三维大气、洋面风场、夜间微光、太阳和电离层等多种要素的监测,将增强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和空间天气监测分析能力。

极轨气象卫星交出厚厚的一摞“成绩单”: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从风云一号A星到风云三号E星,极轨气象卫星升级换代,技术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我国气象卫星技术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风云一租雀锋号A星标志着我国结束了依赖外国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风云一号C、D业务星在轨运行寿命达到6年5个月和10年;

在2008年和2010年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B星是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其卫星主要载荷数量从风云一号的1个增加到11个,分辨率达到百米量级,实现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的全谱段观测,代表着我国气象卫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风云三号E星则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将填补我国第二代极轨卫星的观测空白。

极轨气象卫星交出了厚厚的一摞“成绩单”,赢得广泛好评。它可开展台风、暴雨等灾害性或高影响天气以及森林草原火灾、积雪等地表环境的监测服务,为各级气象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风云三号“黎明星”成功发射!中国气象局:系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

⑶ 卫星种类繁多,中国现已发射的卫星有哪些系列呢

我国已发射并投入使用的卫星有:“东方红”系列通讯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中国遥感系列卫星、“实践”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等。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而我国的遥感系列卫星也就用“遥感”命名。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方面,截至2015年,我国已成功发射27颗“遥感”系列卫星,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体系。

⑷ 我国目前主要的气象卫星是什么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发射了4颗,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
FY-1A,1B是试验型气象卫星,分别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卫星本体是1.4×1.4× 1.2米的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帆板,卫星总长度为8.6米,星重750千克,三轴定向稳定,卫星高900公里,倾角99°,周期102?86分钟,每天卫星绕地球为14圈。首颗 FY-1A卫星入轨后获取了大量高质量云图资料。由于姿态失控,卫星工作了39天;FY- 1B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比FY─1A有明显改善,但系统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两颗卫星上装载的遥感器,成像性

能良好,获取的试验数据和运行经验为后续卫星的研制和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FY-1A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有能力自己研制、发射和运行气象卫星国家的行列。
FY-1C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运行于901千米的太阳同步极轨道,尘掘卫星设计寿命3年。卫星的主要遥感器是甚高分辨率可见光-红外扫描仪,通道数由FY-1A/B的5个增加吵颂到10个,分辨率为1100米。卫星获取的遥感数据主要用于天气预报和植被、冰雪覆盖、洪水、森林火灾等环境监测,FY-1C卫星因其在轨运行的稳定性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而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入世界业务极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中国第一颗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的卫星。
FY-1D卫星从2000年开始正样设计,于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B火箭发射升空。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

风云二号

FY-2A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第一颗试验卫星,FY-2A卫星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姿态均为自旋稳定,只有一个三通道扫描辐射计,设计寿命3年。 199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用户进行业务使用。卫星云图资料在监测台风和海洋天气、暴雨预报、为防汛服务、进行青藏高原上空天气系统分析、航空气象保障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已发挥出重要作用。
FY-2A卫星运行了3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一些故障,只能间歇性工作,每天工作6到8小时之后就要休息。在气象业务应用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没有实现业务化。
B星编辑
FY-2B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第二颗试验卫星,FY-2B卫星于2000年6月25日“长征三号”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7月6日成功获取第一张原始云图。姿态均为自旋稳定,只有一个三通道扫描辐射计,设计寿命3年。
FY-2B星发射上去之后,运行了不到8个月,星上有一个部件开始出毛病,卫星转发下来的信号比正常情况下衰减很多,接收起来非常困难。在气象业务应用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没有实现业务化。这颗卫星的运行给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后续卫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C星编辑
FY-2C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第一颗业务卫星。2004年10月19日,FY-2C卫星发射升空后,24日定位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定点距地面36000千米,占据了FY-2B卫星位置,以对亚太地区气象情况进行观测。卫星定位后4天,地面应用系统进行了适应性调试,与卫星进行了技术对接,打通了业务测控、数据传输与转发信道,开通了扫描辐射计。
D星编辑
2006年12月8日风云二号(FY-2D)静止业务气象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在轨备份”。风云二号D星运行稳定,技术状态良好。
E星编辑
2008年12月23日08时54分04秒,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E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风云二号E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增添了新的一员,对于确保我国静止派碰核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F星编辑
2012年1月13日8时56分,风云二号07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F星是风云二号
风云二号F星
风云二号F星 (3张)
03批3颗卫星中的首发星,星载两个主要载荷: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
扫描辐射计包括1个可见光和4个红外通道,可以实现非汛期每小时,汛期每半小时获取覆盖地球表面约1/3的全圆盘图像。同时,风云二号F星还具备更加灵活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定区域扫描能力,能够针对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观测,将在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空间环境监测器实现对太阳X射线、高能质子、高能电子和高能重粒子流量的多能段监测,用于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

首颗发射
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中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中国自行研究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装载10余种先进探测仪器的卫星升空后,将使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第二颗
2010年11月5日,中国“风云三号”第二颗气象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次发射极轨气象卫星下午星,它将和“风云三号”A星组成上下午双星同时在轨运行的格局。
发射成功
2010年11月5日凌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把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将与第一颗“风云三号”组网运行,由原来的一天全球扫描2次变为4次,从而提高对台风、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的观测能力。据悉,“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和“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均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总研制。据了解,除了天气预报外,“风云三号”B星还有监测干旱、水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全球冰雪覆盖和臭氧分布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的能力,甚至还能对全球粮食产量进行预估。
根据计划,中国将在未来10年发射14颗气象卫星。
第三颗
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11时许,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第三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将与正在轨运行的两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主要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气象参数,并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同时为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以及航空、航海等提供气象信息。
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为试验应用星,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0年11月成功发射,仍在轨稳定运行。“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实现三星组网后,其观测数据更新时效将由12小时缩短为6小时,从而大幅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

⑸ 气象卫星都有哪几颗啊中国的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的发展计划和任务要求
风云一号01批发射信顷两颗试验星,02批按计划研制两颗业务星,已发射C星,第二颗 D星预定于 2001年夏季发射。
风云二号01批已发射两颗试验星,第二颗星于2000年6月发射,已完成在轨测试拆蔽,卫星运行正常。02批按计划研制3颗业务星,工作到2010年,由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衔接。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新一代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和新一代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最终建成长期稳定运行的气象卫星业务监测系统。
1.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发展
(l)风云三号的任务要求
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90年代初期,国家气象局便开始研究与该卫星建造有关的工作。该项旅坦州目1993年3月列入国家航天计划;1994年7月评审并确认了01批使用要求和上星探测仪器,开始进行总体方案可行性研究;1996年8月通过总体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确认关键技术;1998年10月基本完成卫星关键技术预研攻关,确认具备条件进入工程研制;200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研制。
风云三号卫星将提供全球温、湿、压、云和辐射等参数,实现中期数值预报;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探测地球物理参数,支持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规律研究;为航空、航海和军事等提供全球任意区域的气象信息。
风云三号是我国气象卫星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的业务应用卫星,将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和三维定量遥感。它的建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缩短与国外的差距,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2)主要遥感器和卫星技术
风云三号采用太阳电池阵定向跟踪控制和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等技术,装载可见光与红外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微波辐射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器、地球辐射收支探测器、空间环境监测器以及数据收集系统等9种仪器。它可实现大气垂直探测,获取全球大气垂直探测资料;进行全球辐射收支和臭氧含量观测;携带微波遥感器,首次进行轨道试验,通过微波资料的应用,满足获取大气水汽含量和降水的需求。红外分光计和微波辐射计等仪器的性能,相当于当前诺阿卫星的同类仪器。
2.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发展
风云四号是中国气象局和总参气象局为军民用户共用的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将按照“军民综合应用”的原则进行设计,还要充分考虑海洋和农、林、水利以及环境、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需求,实现综合利用。1999年11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召开了第二次风云四号使用要求专家研讨会,提出了风云四号的初步使用要求。它采用三轴稳定姿控方案,主要探测仪器为10通道二维扫描成像仪、干涉型大气垂直探测器、闪电成像仪、CCD相机和地球辐射收支仪,地球圆盘图成像时间为15分钟。
从国外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发展的趋势看,重点是扩展探测谱段,加强三维探测,提高时间、地域和光谱分辨率,并增加新颖的探测仪器,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静止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案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可大大提高卫星的观测效率,对有效载荷的发展也是有利的。由于对地观测有较长的驻留时间,可提高遥感器的探测灵敏度,改善地面分辨率,有利于增加观测通道,实现大气垂直探测。由于卫星始终对地定向,具有对地凝视功能,可实现小区域快速观测,增加观测的灵活性,为采用CCD相机和闪电成像仪提供条件,增强卫星的观测能力,也为装载微波辐射成像仪等仪器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静止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也长。美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究研制和试验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的问题,但直到1994年4月,才发射成功第一颗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GOES-8(即GOES-I),在研制和在轨运行中遇到不少问题,诸如遥感器扫描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和图像畸变;图像的导航配准、运动补偿技术;由于卫星一面始终对着太阳,另一面始终背着太阳,卫星温度不均匀,引起扫描镜温度梯度过大以及光学遥感器光轴热变形对图像的影响等。特别是扫描镜温度梯度过大,是GOES-I卫星推迟发射的直接原因。
根据我国卫星技术的发展状况,风云四号卫星如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GOES-I卫星研制和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将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如大尺寸小质量太阳帆的伸展、高稳定度姿态控制和柔性动力学等关键技术。二维扫描成像仪和大气垂直探测器的研制,同样要解决相应的技术关键。卫星构型要满足遥感器的安装与精度要求,图像的运动补偿和像元的配准补偿等也都应予以解决。
根据我国卫星研制周期一般比较长的现实状况,如果风云四号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式,其研制周期可能较长。按照风云二号02批3颗业务星工作到2010年的计划安排,风云四号有可能赶不上与风云二号在轨衔接。因此,必须加快风云四号的预先研究和立项工作。美国研制GOES-I卫星用了15年时间。究其原因,美国专家认为是步子跨得过大。根据我国卫星发展的技术能力,可以逐步增加遥感器的种类和卫星的功能,最终使风云四号卫星达到或接近国外静止气象卫星的先进水平。外国同行专家也建议,星载仪器可以逐步发展,先搞三轴稳定加成像仪,取得成功后再增加垂直探测器。
欧空局发展第二代欧洲气象卫星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欧空局从1987年开始制订新一代欧洲静止气象卫星计划,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和综合分析,鉴于垂直大气探测的应用还很不成熟,决定继续采用自旋稳定控制方案,只装一台高性能成像仪,扩展成像仪的功能。成像仪的时间分辨率和地面分辨率均优于GOES-8,共12个通道,其中2个通道用作垂直探测试验,据认为可以满足欧洲各国气象部门的需求。由于分析充分,缩短了卫星的研制周期,降低了成本,卫星的业务管理也相应简化。
我国气象卫星历经20多年的建设,已经建立了极轨和静止两种气象卫星系列,包括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未来10年将迎来新的发展。由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和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组成的气象卫星业务监测系统的建立和投入运营,不仅将为我国天气预报、气象科学和环境遥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工具,也将为国际气象卫星观测网提供一种重要的卫星系统,受到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国际气象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气象卫星将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全球气象观测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我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显着的对地观测卫星系列之一。

⑹ 中国比较有名的卫星

一、东方红系列:
作为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88年3月7日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可以传输4路彩色电视信号和3000路的电话传输能力。通过“东方红”二号卫星,全国有几亿人通过数千个地面接收站收看电视节目,大大改善了我国的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条件。
东方红四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通信卫星技术水平由原来的国际八十年代初水平已提升到国际九十年代末期水平,其公用平台进入了世界通信卫星一流平台行列。
二、风云系列:
风云系列卫星是我国于1977年开始研制的气象卫星,我国分别于90年代发射了3颗风云一号卫星和2颗风云二号卫星,它们组成了中国气象卫星业务监测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同时拥有两种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是中国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地奋斗和自主创新的结晶。随着2016年12月11日风云四号卫星的发射成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它能快速确定目标或者用户所处地理位置,向用户及主管部门提供导航信息。是可以媲美美国GPS系统的国产卫星定位系统。
四、嫦娥卫星,是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技术先导星,沿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目前已经发展到嫦娥二号。其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为我国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张衡一号:
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是中国全新研制的国家民用航天科研试验卫星,也是中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该星利用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等优势,开展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现象的监测,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同时,该星探测数据也能为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随着2018年2月2日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⑺ 中国有哪些气象卫星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气象卫星的研制。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成为少数同时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其中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包括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则由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组成。

而静止气象卫星轨道高度约36000公里,由于它运行和地球自转同步,因此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可以对所覆盖的固定区域进行高频次观测,也就是看实时的天气。我国在2016年已经发射了第一颗风云四号卫星。作为第二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在天气预报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而这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则是第一代静止轨道风云二号系列卫星中的最后一颗,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唤核野的更新换代全面开始。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⑻ 气象卫星有哪些

气象卫星有捕风家族、风云家族、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风云四号等。捕风家族: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成熟,利用卫星导航反射信号对反射面的物理特性和参数进行反演,成为各国研究热点,捕风一号正是瞄准这一方向进行研制和建设。风云家族:中国“风云家族”早已声名在外,风云系列卫星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岩旦序列,是东半球气象预报的主力。

气象卫星有捕风家族、风云家族、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风云四号等。

1、捕风家族: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成熟,利用卫星导航反射信号(GNSS-R技术)对反射面的物理特性和参数进行反演,成为各国研究热点,捕风一号正是瞄准这一方向进行研制和建设。

2、风云家族:中国“风云家族”早已声名在外,风云系列卫星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是东半球气象预报的主力。

3、风云一号: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但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

4、风云二号: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计划发射7颗,即风云二号A、B、C、D、E、F、G。

5、风云三号:风云三号乱森可从二维遥感成像到三维综合大气探测,从单一光学探测到全谱哗枣亩段宽波谱探测,从公里级观测提高到百米级观测,从国内组网接收到全球组网接收。

6、风云四号:2016年12月11日零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

⑼ 中国有哪些卫星,有气象卫星,人造卫星,还有什么卫星

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 、海洋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天文卫星和空间探测卫星等15类。

一、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
“东方红一号”(NSSDC ID: 1970-034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东方红二号卫星是中国二十世纪末用于远距电视传输的主要卫星,该卫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分别定位于东经87.5度、东经110.5度和东径98度等处,能覆盖中国全境及周围一些地区。
东方红三号卫星是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电视传输、广播、通信及数据传输等业务。卫星上有24路C频段转发器,服务范围有中国大陆、海南、台湾及近海岛屿。
东方红四号(DJS-2/DFH-4)是一种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讯卫星平台,用于替代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中国第三代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除了供中国使用外还出口到了尼日尔爾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

二、北斗系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能向有更高要求的授权用户提供进一步服务,军用与民用目的兼具。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又称为北斗一号,是中国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即有源区域卫星定位系统,在卫星的寿命到期后(设计值8年),系统已停止工作。
正式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称为北斗二号,是中国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英文简称BDS,曾用名COMP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词一般用来特指第二代系统。此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对全球提供无源定位,与全球定位系统相似。在计划中,整个系统将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静止轨道卫星,以与使用静止轨道卫星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兼容。

三、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中国的气象卫星为风云系列卫星,目前有风云一号D星,风云二号C、D、E、F星,风云三号A、B、C星8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卫星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其主要任务是对地观测,每小时获取一次对地观测的可见光、红外线和水汽的云图。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主要用于有关大雾、冰凌、积雪覆盖、水情、火情等方面的监测服务。

四、"资源"系列资源卫星
资源1号为传输型遥感卫星,运行在圆形太阳同步轨道,与赤道平面倾角为98.5度。这一代卫星综合了美国"陆地卫星"5和法国斯波特3的优点,并且比它们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的自主能力、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和适应变轨能力要求的轨道控制系统。资源1号为中国的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等重要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资源2号传输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

五、"海洋"系列海洋卫星
海洋一号卫星,运行在高798千米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设计寿命2年。发射这颗卫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测海水光学特征、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和海洋污染物质,并兼顾观测海水、浅海地形、海流特征和海面上大气气溶胶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湾治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和执法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海洋二号卫星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首制星“海洋二号A”于2011年8月16日在太原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主要搭载微波遥感器,完成对海洋水动力环境的监测。“海洋二号A”上具有四种有效载荷: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扫描微波辐射计、校正微波辐射计。卫星可完成对星下点海平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速风向、海表面温度、大气水汽含量、云中液态水含量以及海面降水、海冰的观测。

⑽ 气象卫星有那几种

由于轨道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

前者由于卫星是逆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同步,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后者是与地球保持同步运行,相对地球是不动的,称作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又称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1、极轨气象卫星。飞行高度约为600~1500千米,卫星的轨道平桥差禅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交角,这样的卫星每天在固定时间内经过同一地区2次,因而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

2、同步气象卫星。运行高度约35800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相重合。从地球上看,卫星静止在赤道某个经度的上空。一颗同步卫星的观测范围为100个经度敏尘跨距,从南纬50°到北纬50°,100个纬度跨距,因而5颗这样的卫星就可形成覆盖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观测网。

(10)中国的气象卫星有哪些扩展阅读:

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1959年2月17日发庆毕射的先锋2号卫星,它本来是打算被用来观察云的,但因为它的自转轴不稳定,因此它的数据无法被利用。

世界上第一颗成功的气象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960年4月1日发射的TIROS—1号卫星。TIROS一共运行了78天,它的成功为以后的气象卫星铺平了道路。1988年9月6日,中国首次发射气象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气象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气象卫星系列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气象卫星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内阁统筹部长有多少个 浏览:937
印尼电厂运行费多少 浏览:222
我们为什么叫中国 浏览:517
印尼最吓人的洞在哪里 浏览:714
英国的统一服饰叫什么 浏览:481
中国中铁股票是哪个公司 浏览:825
什么蒜是印尼货 浏览:957
伊拉克和伊朗哪个更先进 浏览:411
伊朗什么时候解禁 浏览:21
意大利咖啡汲精敛露是什么意思 浏览:218
2021年意大利工资水平怎么样 浏览:153
越南的什么菜最出名 浏览:994
英国皇室喝什么葡萄酒 浏览:204
英国的武装力量由什么组成 浏览:530
偷渡越南回国能带多少现金 浏览:503
中国的法是什么法 浏览:718
中国哪个地方踢球最厉害 浏览:112
美国无人机被伊朗什么发下来了 浏览:906
山东去印尼怎么走 浏览:754
lg手机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 浏览: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