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民族如何划分成份

中国民族如何划分成份

发布时间:2023-05-14 07:16:34

A. 民族划分的依据

法律分析:民族识别认岁物定的理论依据: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理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开展了3次民族工作高潮,其中首先就是民族识别的过程。按照上述理论依据截至到1979年,国家正式确立了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并且不再新增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羡雀差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兄皮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B. 民族是怎么划分的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族
解析:

“什么是民族”的问题,首先遇到的是语言学问题。

“民族”一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社会文本中

。英语nation(民族)与中文的“民族”在语义上有很大不同。在许多场

合,中文的“民族”常与种族、国家概念相混淆。种族(ethnicity)以人

的体质形态上所具有的某些共同遗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血型、骨

骼等)为标志,属于人类学和生物学范畴。宽宽举如傣族,壮族,彝族,汉族,

藏族等,都是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中文“民族”的用法,在很

多场合,可以指种族,如“汉民族”,“少数民族”等。在英语环境里,

民族和种族的区别非常清楚,ethnicity是在严格的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

使用的,如“黑人”、“白人”、“亚洲族裔”等。而“民族”是属于社

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范畴。

“民族”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传统文化和心理素质为特征的

,如中华民族、美国民族、印度民族、伊朗民族、 *** 民族、日本民族

、德意志民族等。民族显然与“种族”完全不同。一个民族可以包括若干

不同的种族,如中华民族有几十个种族。而同一种族的人,也可以分别属

于不同的民族,如汉族,在中国属于中华民族,移民到美国的属于美国民

族。

在中文里,“民族”和“国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

然而,英语的nation一词,同时包含有“国家”和“民族”两个涵义

,而且更强调政治特点。如The Nations of the Western Europe(西欧诸

国),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

再如nationwide,指遍及全国的,而不是遍及全民族的。

national hymn是指国歌,不是民族赞美诗。

national park是国家公园而不是民族公园。

英语nation一词中,“国家”的含义要高于、多于“民族”。

中文和英文在语义上的差异,使得在使用“民族”(nation)时出现很

大偏差。中文倾向于理解为种族,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较强;而英文更多

地在“国家”的意义上使用,突出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涵义。这个歧义在

“民族主义”(nationali *** )概念上将更为明显。

民族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

组合方式。今天谈到“民族”并定义民族时,其实是给民族主义这样的思

潮或理论提供理论基础或解释。把“民族”概念化的需要,在于历史上现

代国家的产生。换言之,是国家需要“民族”这样一种概念,用它来确定

疆土、人口和 *** 。任何社会组织都要有定义域,说明该组织的界限,包

括什么样慎碧的人,以及权力和权力运作的范围。所以,“民族”和“国家”

在概念上紧密相关。脱离了关于“国家”的概念,民族这一概念就丧失了

历史的起源而无法定义。现代国家要求有民族这一概念。民族国家是政治

单位,通过共同的价值、历史和象征性行为表达集体的自我意识。在这个

意义上说,民族国家是某种特殊的集体身份。

这里,我们就有了两个中文的“民族”概念:一个是人类学和生物学

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念”;另一个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民

族概念”。“民族主义”只能是与“现代民族概念”相联系的,否则就会

陷入极大的混乱。如“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

非常近代的社会话语中才出现的。中华民族也并不是指汉族或任何一个特

定的民族,而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巧悔和国政治统一体中所有的民族。用血源、

语言、宗教、文化传统和民俗来定义“中华民族”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是作为现代民族的“美国民族”。美国民族的

形成与上述任何一个民族构成的要素都没有关系,它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直

接分娩出来的,只有二百年的历史。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是没有可能形成

自己的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而且,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种

族来源几平遍及世界,包括欧洲的主要民族,根本没有从氏族、部族、部

落到民族的形成历史。

“中华民族”和“美国民族”都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其定义的具体

内容要比其他民族繁复。尽管我们很难用“传统民族概念”来定义他们,

然而,我们却可以轻易地用“现代民族概念”来方便地加以定义。

作为“民族主义”中的“民族”,只能是“现代民族概念”,作为一

个近现代出现的概念,它只能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种族主义”

(raciali *** )中的“种族”才是与“传统民族概念”相关联的。“种族主

义”与“民族主义”在英文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它们之间是没有什么

“血缘”关系的。那种将民族主义划分成“种族的”、“文化的”、“政

治的”民族主义的人,表现出的是对“民族主义”的绝对无知。“民族主

义”只可能是“政治的”,而不可能是其他,不论其“成熟”与否。

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同我国民族的

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将民族的各个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的。

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基础,但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

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居住的状况。无论在经济、政治、文

化生活方面,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都密切地联结在一起。因此,在民族识别中

,既重视待识别民族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等特征,又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

,对待识别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地域方面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分布地区的

不同,有的民族有不同的方言,有的方言差别很大。还有些民族甚至使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因此,民族识别中既不能撇开语言的分析,也不能单纯依

据语言系属来确定族别。

中国少数民族在物质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

而具有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有些少数民族尽管其它特征不很明显,但仍保持着

自己的民族意识。这也是进行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综合研究各种现实特征的基础上,同时研究族源,以便弄清该人们共同体

的形成过程及分合渊源关系,然后确认该人们共同体的属性。这也可以说是中国

民族识别工作的一大特色。

在民族识别中,充分尊重民族集团的意愿,在民族称谓上“名从主人”。对

具体属于哪个民族和确定族称问题,尽可能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当然,这也要

以科学为依据。

C. 中国公民的民族成分是怎样确定的

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

第五条 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

本办法所称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与继子女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

第六条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当根据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

新增人口的父母民族成份不相同碧蚂帆的,应当根据其父母共同签署的民族成份填报申请书予以确认并登记。

第七条 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

(3)中国民族如何划分成份扩展阅读:

中国公民的民族成分规定的注意事项:

1、加入中国籍的中国人,其民族成份如与我国现有某一民族成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可以申请填报为与我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某一民族,但须在入籍后的两年内申请办理。

2、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自愿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单位出具物碰的证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批准。

3、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或父母一方加入中国籍悔雹后已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其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应填报中国一方的民族成份。

凡按照本规定填报为我国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按少数民族对待。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族工作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但要报上级民族工作部门备案。

5、过去有关确定、更改民族成份的文件、规定与本规定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D. 中国是怎么区分民族的(划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照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定义方法,官方划分为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斯大林在给民族下定义时,概括出民族的四大特征也就是划分标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

斯大林认为,这四个特征是一个民族所共同拥有的,任何民族都应同时具备这四个特征,缺一不可。因此,四个特征永远构成一个综合整体,表现出民族的特色。斯大林说:“乎蠢卜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一个民族。”

除了汉族,主要的少数民族包括壮档行族(1692万)、回族(1058万)、满族(1038万)、维吾尔族(1006万)、苗族(942万)、彝族(871万)、土家族(835万)藏族(628万)、蒙古族(598万)、侗族(287万)、布依族(287万)、瑶族(276万)、白族(193万)、朝鲜族(233万)、哈尼族(166万)、黎族(146万)、哈萨克族(146万)和傣族(126万)。

另有一些少数民族可能由于人数过少、有独有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或因被岁穗其他族群所同化导致尚难鉴别等原因,尚未被官方确认,称为未识别民族。此类族群人口共有64万人。

拓展资料

中国民族政策

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将会呈现新的特点:

第一,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将取得更快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民族地区将进一步融入全国的发展大潮之中,民族地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广大少数民族将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支援将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二,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将日益增多,民族间的杂居现象将更为普遍。随着各民族之间联系、交往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各民族之间人口流动数量也将日益增多,从而引起在民族分布特点上的变化:一是人口的双向流动,即内地人口因工作、经商等需要流向民族地区,同样,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将更多地流向内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进程将加快,使少数民族人口从原来的聚居区不断向全国各个城市扩散,这些少数民族仍将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第三,各民族的共同性将日益增多,但民族特点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各民族问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愈来愈多,但并不会因此失去民族的特点。民族之间在扩大交往的时候,各民族将继续保持着本民族特征。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各民族带着自身的特点和中华民族的共性进入了新世纪。

参考链接网络 中国民族

E.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民族是怎样划分的

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民族的划分是以人种、语言、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为依据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官方划分的标准,中国共有包括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在内的56个民族。

一、中国有56个民族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包括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同时也是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而其他的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包括满族、苗族、蒙古族、锡伯族、高山族、羌族、土家族等。根据分布来看,汉族人民主要聚集在中原地区,遍布全国各地,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

从此,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繁荣局面。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F. 中国的56个民族是怎么划分的

56个民族分别是:

1、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

2、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

3、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

4、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

5、塔吉克斯坦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6)中国民族如何划分成份扩展阅读

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文,回族最早使用阿拉伯文,后使用汉文,但加入了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成分;满族原使用满语。蒙古、藏、满、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壮、布依、水、傈僳、白等17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数都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通用于蒙古族地区。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而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

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僳僳语的文字,还有少数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僳僳音节文字“竹书”。

云南省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云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群众使用拉丁字母烂禅形式的佤文。壮族、白族和瑶族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布依族人在解放前的使用的古文字大致有三种:庆历链一种是方块布依字,一种是在宗教典籍中发现的符号型文誉孙字,一种是拼音型文字(包括CV型文字和传教士创制的主要用于翻译圣经的拉丁字母文字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种类有2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为壮、布依、苗、侗、哈尼、僳僳、佤、黎、纳西、白、土、瑶共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新创制了拼音文字。

其中苗族因方言差别大,分别给其黔东、湘西和川黔滇三个方言创制了文字,给滇东北次方言也设计了一种文字方案。因此,共有16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还有一些在历史上使用过,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即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窣利文、八思巴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东巴图画文字、沙巴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水书、满文等17种文字。这17种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文字,加上使用的40种文字,共有57种文字。

参考资料:网络—56个民族

G. 中国的民族是怎么划分的

一,中国的民族是怎么划分的

民族识别是从解放初到1979年才结束的.
民族识别认定的理论依据: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开展了3次民族工作高潮,其中首先就是民族识别的过程.按照上述理论依据截至到1979年,国家正式确立了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并且不再新增加。
目前在社会上流传很多关于中国有55个民族之外的民族存在的说法。这种说法主要是由于下列情况所导致:
1.民族观念、民族只是淡薄。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同一个民族又分为很多支系,有些人可能把支系当作一个民族了。例如,我们都知道的阿诗马属于撒尼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撒尼人属于彝族的一个支系.
2。在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发展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一些人可能会提出自己历史上曾是某个民族。但是这种情况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中国不再增加少数民族,从里论上看,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和汉族非常相似,所以布局北少数民族认定的理论基础。这可能是现在有人认为中国有57个少数民族的情况.
3.一些民族由于地域或历史原因,同一民族长期在不同地域生活,他们会认为不同地域的应该是2个民族,这种说法现在存在,但从科学角度将,这种说法不成立。
4。由于第2种情况,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还有大概70多万多人属于未识别民族,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属于现在有的任何一个民族,但是他们又不具备民族独立划分的4个标准,所以按照未识别民族对待.

民族识别是从解放初到1979年基诺族认定才结束的。
民族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有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情况,但是这是极少数的情况,关于民族的划分情况,世界通用的是指“世居民族”不是加入国际就解决的问题。

二,汉族的来历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约公元前2000年,启建立了夏朝,前1766年,商朝建立,前1122年,周朝建立。从周朝开始,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活动范围也由黄河流域逐渐扩大到淮河、泗水、长江和汉水流域。在这期间,华夏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并以此区别于夷、蛮、戎、狄等诸多民族,但此时华夷的划分尚不十分严格。

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民族进一步融合,秦、楚等原本被排斥于华夏族之外的国家也被逐渐接纳。到了战国时期,各个华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陆续进入中原地区的夷、蛮、戎、狄也逐渐与华夏族融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族体。此时,华夏族的活动地域也扩展到了辽河中下游,洮河流域、四川盆地、江南地区等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并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核心和主体,加以汉朝疆域内被汉化的部分其他民族,形成了汉族。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H. 中国的少数民族都叫什么,如何区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的家庭,它不单单只有汉族,它还由其他55个少数民族组成,除了汉族占主体地位,其余的民族也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56个民族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很多的名字,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名称。像居住在西藏地区的大多数是藏族人,居住在新疆地区的大多是维吾尔族。中国的少数民族区分可以根据他们居住的位置,大致有一个分类。还可以依据他们的不同民族文化,做出不同的判断。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很多种,每一个民族的称呼都不同,有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傣族,蒙古族等等。我们没有办法区分名字,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民族特征,我们就可以将不同民族人区分开来。尊重每一个不同的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携手并进,共同向前。

I. 民族划分标准

不同民族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 那就是(血缘+民族意识)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血缘,这是划分不同民族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具备血缘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某一个民族,因为在现实中的情况十分复杂(例如通婚等),如果说一个人的祖先虚银中曾经有某一民族的血统,而后若干代均非相同,那么,此人民族不能与其拥有某一民族血统的那位祖先相同。
其次,要具备差敬宴民族意识,这是划分不同民族的关键。所谓民族意识,即认同自己是此族而非他族,在同一民族之间有民族认同感。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稿族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僳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斯坦、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民族学家黄现璠对壮族的确认,方国瑜对纳西族的确认,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民族识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工作。它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标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在民族识别三个阶段的工作里,费孝通、黄现璠、夏康农、秋浦、翁独健、李有义、李安宅、吴泽霖、方国瑜、杨成志、杨堃、吴文藻、江应梁、刘咸、林耀华等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名家,及大批学者、民族工作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民族识别工作的理论依据
民族识别在世界上是一个创举,没有借鉴可言。因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民族”的概念或定义的理论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科学地界定一个族类共同体。
有关民族的界定问题,我国学术界历来有争议,但也有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仍是对民族概念最简明的科学概括。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注:《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第286页。 )斯大林对民族的这一论断,无疑对我国民族识别工作有极大的启示。虽然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针对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民族,即现代民族提出的,然而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斯大林现代民族的四个特征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早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了。只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民族的四个特征才由一种潜在的因素变成了现实,并得到完善和发展。现代民族与前资本主义民族相比,在民族四个特征上,只有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有无的差别。可见,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既适用于现代民族,也适用于人类历史上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一切民族,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在识别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人们共同体时,不能不以上述四个特征作为遵循的原则。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即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除少数几个民族已经初步具有资本主义因素之外,绝大多数民族尚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上述所指的民族四个特征正在形成之中。为此,在民族识别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又不能简单地照搬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而应该密切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力求体现马列主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科学结合。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在民族识别过程中,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进行了唯物和辩证的科学运用。
1、民族共同语言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不同民族各自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主要工具,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稳定的、最显着的特征。它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民族语言的发展变化受民族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各民族共同语言因受不同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民族语言的发展状况对民族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没有民族共同语言,人们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因此,具有单独的共同语言,自然应该看作形成为单一民族的重要依据。
然而,具体到我国,情况颇为复杂。以现代语言为例(不包括兼通某种语言),既有一个民族使用自己固有的或其他民族的某种语言,也有同一民族内部分别使用不同语支、语族乃至不同语系的语言,或通用的某一种语言又存在差别很大的多种方言。这是由我国很久以来形成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所决定的,也与同一民族因种种历史原因迁徙分居、长期地域隔绝密切相关。例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都使用壮语,但有南、北壮语方言之分;广布于南方各省的瑶族,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有讲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有讲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有讲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拉珈语,还有讲汉语和侗语的,如此纷繁的语言差别,致使各地瑶胞聚会时,不得不以汉语为交际工具。这些例子表明,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我们既不能撇开语言分析,又不能把语言作为孤立的识别标准,就是说,我们在参照语言特征的同时,还要把民族的其他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作出准确的民族认定。
2、民族共同地域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一个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域,在地理上联成一片,没有被巨大的自然界线(如高山、海洋等)所分割,在政治上基本统一,没有长期被国家或者其它政治区划所分割,它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都依此而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个自己共同的地域,长时期地被分割,已经具备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民族特征,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彼此之间的严重差别,最终导致统一民族的解体。当然,一个民族的成员并不是永远固定在一个共同的地域,因谋生、经商、迁移和战争等原因,会出现民族杂居或散居的现象。可以说,某个民族共同体一旦形成以后,其民族特征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尔后即便这个共同体的人们各居异处,失去了原先的共同地域,他们在当初共同地域上形成的民族特征却未必就随之消失。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这就要求我们在民族识别过程中,在考虑共同地域这个特征时,既不能漠然视之,又不能刻板拘泥。例如,我国回族人口的三分之一集中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约三分之二的回族人口分布在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就其星散分布而言,几乎全国的县市都有回族分布;蒙古族以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为最大聚居地,而新疆、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又有规模不等的蒙古族分布。这些民族尽管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的原因,在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特别是民族感情,或者说民族认同感,并未因居住地不完全连在一起而消失。因此,像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统一的国家,不能把共同地域这个特征理解成一个民族自古至今只有固定在某一个地域内,认为地域上的分散就意味着某个民族共同体的分解。否则,我们就会犯绝对化的错误。
3、民族共同经济生活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一个民族内部随着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换日益频繁,商品流通逐渐增长,各个不大的地方市场集中成为全民族市场,从而使各地区相互依存,把人们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联系。民族内部的这种经济联系在各个民族中,由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齐,必然会有差异。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经济联系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形成和存在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一个民族的各个部分在经济联系上长期地割断联系,它们就会被同化于其他民族,或者与其他民族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这是斯大林考察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欧美许多民族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国民族的历史和经济生活的具体情况却不相同。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的2000年间,政治上的统一也好,短暂的分裂、对峙也好,各族人民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如官方贡赐、民间互市等)始终不断。二是我国各民族严格说来都尚未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很落后,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极不发达,本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微弱,很难形成单一的民族市场和经济中心。三是基于我国长期的政治统一和各民族的交错杂居,某一少数民族和周边其他民族特别是一直比较先进的汉族建立和维持着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了多民族共同的经济市场和经济中心。诸如东北狩猎民族与汉族“安达”(“朋友”之意)的物物交换,新疆“巴札”的聚会,内蒙古“那达慕”的举行,西南各省的赶“圩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枚不胜举的节庆,都属于或包含了不同的经济活动。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把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各民族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固有的特殊性,也是中国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共同经济生活这一特征并非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很显着,而只能根据实际作为参考。
4、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它是民族特征之一,指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等形式,表现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和自豪感。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稳定性。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明显存在,成为个别特征中最不易变化的一个特征,因而成为民族识别中必须加倍重视的标准。
例如我国的满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失去了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大部分人已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生活习俗也大都受汉族的深刻影响或基本上和汉族相同了,但是,他们在心理情感上依然认为自己是满族而不是汉族。也如广泛分散在南岭山区的瑶族,东西相距上千里,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语言分属不同语族、语支,衣饰喜好等习俗并不一样,然而他们仍认同于一个民族,关键在于民族心理素质的作用。
由上可知,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无论历来公认的少数民族还是有待识别的族体,几乎都未典型地同时具备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四个特征。因此,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我们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民族的每一个特征,而应该把诸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总之,既要遵照马列主义有关民族问题的理论,又要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辨明不同的族体。
二、民族识别的实践标准
党和政府在领导具体的民族识别工作时,坚持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了符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的民族识别标准。
1、民族特征
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任何一个人们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我国民族识别就是对自报的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分布地域、族称、历史来源、语言经济生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等族体特征进行广泛的调查,充分利用参照相关学科资料,并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现代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作综合的科学研究,来认定待识别族体的族属。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育程度也有差异。在把各个民族特征作比较的时候,显得比较突出的有时是这个特征,有时是那个特征,有时又是另一个特征。所以在民族识别中,不是孤立地去看民族的每一个特征,而是把民族诸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辩证地进行分析,把民族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以认定一个人们共同体的属性。
2、民族意愿
我们进行民族识别,并不能代替各个族体的人们决定自己的族别问题。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是不能强加于人或由别人来任意确定的。因此,党和国家把“名从主人”作为民族识别的原则之一。
这里说的“名从主人”,实际上就是指民族意愿。民族意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指人们是否认同于某个民族的一种主观愿望,也指人们对某个人们共同体本身的历史和特征的认识、理解与综合,并形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亦即对长期以来本民族的兴趣、发展历史过程等客观事实的自我表达。况且,民族意愿具有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和独立性,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固有的内容之一。民族意愿这种族属意识不是凭空臆造的,是建立在具备有一定的民族特征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的,是民族特征的一种总的反映。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歧视造成了各民族之间和一个民族中各部分之间的隔阂,加上一些民族的广大群众文化程度有限,尚未掌握对本民族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因而个别族体还缺乏正确表达自己民族意愿的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作者应本着热烈、虔诚的说服精神,帮助他们真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族特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使之对自己的族别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正确判断和抉择。这样,既尊重了民族意愿,又具备了符合科学的客观依据。
3、历史依据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封建王朝的分合更替、各民族的交往迁移、还有民族的同化融合等社会历史因素,使得一些民族之间,无论是在经济生活、语言习俗、神话传说等方面都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因此,在民族识别中,在对该族体的现实生活进行实地调查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献资料,并参考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动力学、经济学等学科有关该族体的研究成果和有关资料,对待识别族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各该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社会政治制度,各该族体的来源和与周围民族的关系等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中国大量、丰富的汉文典籍,都有各个历史时期许多民族的记载,特别是一些地方志,都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各民族的名称、族源、经济生活、习俗信仰、语言文字等情况。各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遗产、谱谍、碑碣以及叙事诗、传说等口碑文学,也都记载了各个族体的活动及其演变。这些既为民族识别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依据,同时也是各族体人民意愿的历史表达。
4、就近认同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它自身的发展、发育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族体特征也在变化,使得它具有稳定性、变动性和交融性。有些民族一经形成,其民族特征就相当完备,民族发展演变过程相对稳定;一些民族在其形成期发育就不充分,还保留有种种氏族、部落的残余;有些民族形成后,又与其他民族发生了交融,互相吸收而具有了较多的共同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民族识别中,应该本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身发展出发,对于相互近似的民族集团,即其语言基本相同,民族特点相近,地域相连,而且形成密切经济联系,且有民族认同意识的,尽可能相互合为一体,认定为同一民族。
由于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标准的指导,使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有了成功的保障。实践证明,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不仅确定了我国人口的民族构成和民族称谓,为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为我国民族学科的发展和民族学科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J. 民族是按照什么划分的

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或宗教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一个国家也可以有多个民族
注:民族的概念,是近代根据人类进化史及种族研究所得来的。是近代词语
但现代的民族概念,也可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瞎罩,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判神丛、宗教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在后期融合成新民族。
民族: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语言,文字掘樱,强烈的身份认同为纽带形成的共同体

与中国民族如何划分成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石油什么时候用 浏览:792
中国巨幕多少钱 浏览:552
印尼虎怎么养视频 浏览:388
中国的黑石材有哪些 浏览:979
1万亿越南盾等于多少 浏览:169
印尼在湖北的什么方向 浏览:23
意大利牛仔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浏览:824
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在哪个城市 浏览:293
凭什么美国想禁伊朗石油就禁 浏览:508
印度胡黄连长什么样子 浏览:764
中国森田旗下上市公司哪些 浏览:508
甜的手抓饼怎么做印度飞饼 浏览:404
印尼为什么这么小 浏览:176
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那哪个湖 浏览:715
快递英国要多少时间 浏览:667
骑自行车环游中国边境要多久 浏览:665
武汉到越南坐什么车 浏览:621
中国哪个补习班最好 浏览:473
中国34个省会在哪里 浏览:441
越南豆腐脑在哪里买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