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如何实现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实践诠释,而且包括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途径。
二、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融合、磨合、整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确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成为现实。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之间,传统文化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改造世界之间,中国哲学讲的相反相成、物极必反与马克思的辩证法之间,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之间,都有某种契合和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所蕴涵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并为人们选择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需要民族性的形式,也需要民族性的内容,需要内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链接。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兼容性和柔韧度,在于它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到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的“以和为贵”,渗透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思想精华,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l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液闹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闹悄罩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四、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令人振奋又十分艰巨。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以下三个重大课题:
1、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2、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要科学运迅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始终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
❷ 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非常非常不错的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中国的立场和抖音。
❸ 如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以宽广的眼光密切观察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
❹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首先,立足中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就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大量实际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上述的八个重大的理论主题转换,大部分还在刚刚起步阶段,经典着作的文本研究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对于经典作家的一些着作和观点已经很熟悉,但是,我们对于他们的另一些着作往往还不太熟悉,甚至了解得很少,很片面,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地研究和学习经典作家的文献,针对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得出新的解决方案。
经典作家对于民主政治、经济制度、分配制度、金融与债务、社会建设、新闻出版、文化建设等问题的阐述有许多在今天看来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能够开启我们智慧的研究成果。
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经济制度时,提出过从国家所有制过渡到社会所有制的问题。这其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股份制问题,而且涉及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经典作家提出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解决今天财富分配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比如我们今天研究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有过很有价值的论述。马克思不仅重视普选权,而且关心公职人员的个人待遇不能过高的问题,更关心经过普选产生的公职人员随时可以罢免的问题。
从来自各方面的经验可以看出,如果不能行使罢免权的话,那么,整个民主过程就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都有可能失去意义。而罢免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威慑意义。
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源泉。当年搞革命是如此,今天搞现代化建设也同样如此。我们要以中国今天的现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主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来看,我们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有需要,才会有发展。
因此,在回答今天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战略策略和建国方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30 年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解决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也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会继续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对于中国的改革和建设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未来社会的科学思想,我们只要放弃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方法,就会在其中得到对于现实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和实践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 通过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宣传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典作家的着作从一开始就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写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直接面对大众的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同样是在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同样是一种大众化的理论体系。
但是,马克思主义要走出精英阶层,在普通民众中深入人心,还需要一个理论转化的过程。需要在理论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转化为大众广为接受的价值理念、视觉符号和行为规范。这里有一个从理论到道理和理念然后到符号化的大众化过程。经典作家的思想中包含有深深的民众意识,公平、正义、民主、权利以及社会和谐等广为大众接受的公共意识, 构成了经典作家全部思想的底蕴。
经典作家的全部理论,只不过是要找出这些公共意识的真实含义和现实可行的实现方式。当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要忘了再把这些公共意识从其深刻的理论中还原出来, 从而形成民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一个过程。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应用它。
成为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