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出境游中中国游客的扫货现象
话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旅游人群的中国,在十多年前正式开放出境游后,到国外旅游就成为贫富各阶层中国人的普遍选择。近年来出境游需求井喷式地爆发出来,成为世界个个风景区的一道别致的景观,也成为支撑世界旅游市场的一大动力。
笔者观察,中国人的境外旅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志不在山水,而在购物。中国人在国内旅游时,最讨厌的是“购物游”,旅游中,最易发生的是和导游发生购物的争执,常常投诉旅行社安排购物点过多,游客们甚至一个商店都不想进。但是游客们出了国,却换了个人一样,每个人都大包小裹,满载而归。无论在欧洲,在美国,还是在日韩,在新马泰,大小商场、机场免税店,到处挤满中国的购物大军。一些游客抱怨外国商场关门太早,抱怨老外的工作时间和习惯,抱怨老外们“太懒”。在巴黎等地,那种对欧洲奢饰品的购买不是用一般采购可以形容,简直就是“狂购”,引来老外们异样的目光。但是中国游客不管老外们眼光是不是异样,他们旅游不息,购物不止。而中国游客的全球扫货之旅,成为境外商家的“救世主”。
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起,中国公民出境游突破1亿人次。2015年春节假日期间,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高达5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0%,出境游人数首次超过国内游人数。一个春节节假日,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就可以高达500多万人次,已经是一个国家人口的规模!庞大的消费力给内需不振的世界市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称,中国游客境外人均花费近2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物的约占57.8%。去年中国旅游研究院估计,中国游客在春节期间的花费超过了1400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海外扫货导致的“肥水”外流,使我国年度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每年中国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过1万亿元,去年更达到1.5万亿元。
中国游客在海外热衷于购物,甚至疯狂扫货、一掷千金的原因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境外扫货的背后是价格,以及中国免税制度的落后
说中国人的收入高了,消费能力强了,自不待言。但中国人热衷于海外购物,直接原因是比较后的鉴别,同样的产品,外国的比中国的便宜。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国内外价差而言,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产品中20种进口品牌高档消费品,中国大陆市场平均价格比香港地区高出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国内外的价差,给中国游客们的印象是,国外东西太便宜了,简直进了“购物天堂”。不光是名表、名包、化妆品等所谓奢侈品与国内价差悬殊,就连普通的鞋子、衬衫、牛仔裤等,都比国内价格便宜一半甚至低到三四折,电子产品近些年也便宜下来。日常护肤品在境内外价格差异非常悬殊。在国内很贵的,中华烟、茅台酒、五粮液,在国外机场免税店都便宜相当一大截。
最近几年,人民币升值,外币缩水,使境外游成本削减大半。笔者在日本看到,同型号的日本相机,在日本店比在国内店便宜不少。中国游客到日本、韩国旅游采购,很大的原因是日元、韩元走低,同一商品与中国国内价格差很大,所以会刺激中国游客购买。笔者在东京电器比较集中的千叶原店中,发现中国游客至少占一半,相当多的服务员是中国人。从韩国首尔机场飞回国内的途中,每次看到的中国游客基本每个人都是大包小裹,有的甚至带回三四个箱子。
现在中国游客在国外的采购清单也在不断扩容。在欧洲有法国香水、瑞士军刀、手表、巧克力等。在日本、韩国,从铅笔、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电子产品、电饭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国游客都在采买。我国中高档商品进口关税偏高,国内免税购物发展水平落后。
境外扫货的奥妙是品牌,以及国内市场供给需求的错配
近年来,日本“马桶盖”、韩国“电饭煲”、日本的“安全大米”。,都炒得很热。在赴日旅游热中,中国游客热衷于购买日本各类日常用品的现象引起了热议。价格便宜导致中国游客“扫货”可以理解。但日本、韩国的“马桶盖”、“电饭煲”、“安全大米”并不便宜,中国游客为什么还去抢购呢?我在日本时,朋友们推荐买日本大米带回来,但那大米是150元人民币1斤。
这其中的奥妙是品牌。
最近几年,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增强。用高档化妆品、穿名牌服装、带高档手表、拿名贵手提袋成为时尚。不论奢侈品还是日常用品,中国市场正不断被外国品牌所吸引。现在出境游的主力,已经有前些年的高收入阶层,变为中产白领,女性所占的比例较大。炫耀性消费、送礼、给亲朋好友代买东西,是中国游客购物的主要原因。境外旅游的主力女性游客所占的消费比例较大,她们大都瞄准了高档时装、名牌化妆品、珠宝等商品;也会将糖果、巧克力、衬衫、小纪念品等买回送人;去日本、韩国的最大消费对象是相机、电饭锅等各种家用电器。
笔者问过在日韩购物店采购的中国游客,“扫货”的动机什么。他们说,在那些店里,不仅全球商品齐全,韩日本土的护肤品、服装也是层出不穷,加上便宜的价格,店铺里都有中文导购、中国服务员,挑选起来就刹不住车,直到拿不动为止。
中国游客采购特定品牌的日本产品,比如虎牌保温杯、今治牌毛巾等。这和日本政府近年来推出的日用品“高端精品化”战略不无关系。据报道,今治毛巾是爱媛县今治地区的特色产品,一直行销全国。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受中国低价毛巾的冲击,产量大减,不少厂家倒闭。2006年,日本政府出资启动今治毛巾品牌化战略。当地政府规定,满足严格质量标准的厂家才能使用今治牌商标,并定期实施严格的抽样检查。品牌的“高端精品化”战略大获成功。如今,在东京的大百货商店,经常有中国游客购买成打的今治毛巾。
境外扫货显现出来的是质量,以及对国内市场的信任危机
因为长期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中国品牌往往给消费者留下低价低质的印象,与长期在中国打着“高价高质”的境外品牌形成鲜明对比。不论品质上是否真的相差巨大,境外产品“性价比高”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共识。在日本购物的游客反映,日本不少商品从外观到性能再到质量应该说都比国内商品要好一个档次,日本很多小东西的人性化设计让人用起来感觉很好。而国内市场鱼龙混杂,容易导致消费者眼花缭乱带来选择困惑,而国外消费有时少了很多这方面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