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出口印度的主要商品是什么
2019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统计
据印度商业信息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2019年1-9月,印度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53.2亿美元,下降3.9%。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126.0亿美元,增长7.3%,占印度出口总额的5.2%,增加0.4个百分点;印度自中国进口527.2亿美元,下降6.3%,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4.3%,下降0.4个百分点。印方贸易逆差401.2亿美元,下降9.9%,中国是印度第一大逆差来源国。截止到9月,中国是印度排名第三位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矿产品为印度对华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2019年1-9月出口额为36.5亿美元,增长2.0%,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8.9%。化工产品为印度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28.5亿美元,增长11.4%,占印度对华出口总额的22.6%。机电产品是印度对中国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出口额11.5亿美元,增长14.8%,占印度对华出口总额的9.2%。
印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前三位分别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其中,机电产品进口额为260.6亿美元,下降9.1%,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9.4%。化工产品进口额为104.8亿美元,增长3.9%,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9.9%。贱金属及制品进口额为40.8亿美元,增长2.8%,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7.7%。
中国对印度出口主要商品统计
② 中国出口到印度的什么产品比较多
现在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
1、软件和其它相关中国IT行业;
2、高新技术行业和环保行业;
3、进出口贸易涉及的能源、交通、化工、建材、冶金、轻工、纺织等行业:
4、机电产品:农机(如:小型手扶拖拉机、发动机等)、机床、小型发动机、柴油发电机(4
—15马力)、工业缝纫机、轴承、仪器仪表、量具、通讯器材、小家电(如:电饭煲、电熨斗、电吹风等)、五金工具、低压电器、电脑硬件和软件、印刷电路板、彩色显象管、通讯电缆。
5、轻工产品:纺织品(丝绸、原料、生丝和棉纱线)、健身器材、新闻纸、味精、中国茶叶、中药、医药原料、糖果、电子游戏机等。
6、化工五矿产品:焦碳及半焦碳、化工原料(如:松香、石蜡等)、钢材等。
③ 2020年中国向印度都出口什么了
记者自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查询时发现,2020年中国向印度几乎出口了所有章类中的商品,从农产品、工业用原料、机械设备、工业制成品以及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
根据数据,1990年中印刚刚恢复双边贸易时,双边贸易额只有26亿美元,之后的30年间,双边贸易额突飞猛进并在2019年创造了迄今最高值928亿美元。常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的印度在2014年推出了“印度制造”国家战略,降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成为其目标。
印度报业托拉斯23日报道称,政府最新数据显示,印度与中国2020年贸易总额为876.5亿美元,比上年的928.9亿美元下降了5.64%。其中印度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6.15%,达到历史最高值208.7亿美元,从中国进口下降10.87%,降至667.8亿美元,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2019年的569.5亿美元降至2020年的459.1亿美元,下降了19.39%。
(3)中国印度出口什么最多扩展阅读
中国出口印度贸易未收限制影响
美国曾在2019年从中国手中夺过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引发印国内舆论骚动。但中国重新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意味着印度政府去年以来多次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提高关税以及各种贸易限制措施,民间掀起的多轮“抵制中国商品”运动,在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中印产业紧密分工下,最终效果不彰。
彭博社23日还提到,印度近年来设法增加对中国出口,2020年对华出口额大增,意味着如果印中关系继续恶化,将威胁印度的出口。
④ 中国出口印度最困难的商品是什么
中国出口印度最困难的商品是棉花;因为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夏天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无明显的季风。印度冬季大部分地区比较温暖,最冷月均温在20℃以上,最热月均温接近30℃。所以,印度还是有冬天的,只是比较温暖。
⑤ 我国与印度皆是人口大国,为何我国四处买粮食,印度却出口粮食
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人多,就意味着粮食消耗大。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四处进口粮食,而印度却出口粮食,这是为何?
事实上,中国古代粮食不够百姓生活。尤其是发生旱灾和涝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乱后,导致农民颗粒无收,被活活饿死的大有人在。而且大米是珍稀之物,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经常吃到。寻常百姓,平时都舍不得吃,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纯白米饭。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也曾闹过饥荒。
说到这里,要感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不是他成功培育和试种出杂交水稻,大大增加了水稻的亩产量,甚至让其翻倍,我国粮食问题可能还没解决。一个国家,连国民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何谈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袁隆平老人,解决了中国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武汉这次爆发的肺炎疫情中,当地物资紧缺,他更是无偿提供了200吨大米给武汉。这样的人,非常值得国人敬佩!
我国已经拥有了很多粮食基地,例如在东北、华北地区都有商品粮基地,东北更是被称为“北大仓”。尽管这样,我国每年还是要四处进口粮食,国家更多的是考虑战略储备的问题。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多地方都还没复工,那么百姓吃什么?没了收入来源,如何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让粮食不涨价?真的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先前囤积的粮食,就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让民众不至于过分担忧生存问题。正是因为国家的先见之明,加上国家的调控,才让米价等粮食的价格没有大幅度上涨。所以,生长在中国,真的很幸福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