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目前最有前途的企业是
中国最有前途的企业,尚无定论。
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中国500强企业之首,可以说是实力最强。另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目前中国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也具备较强实力。
2.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因为中国有辽阔的土地,富饶的人民,还有艰苦卓绝战斗的人民,还有那些勤劳的农民,为了国家奋斗的人民
3. 揭秘中国最有前途的几个城市
一、上海
该怎样评价上海?它是“中国魔都”,也是“东方巴黎”;它是国内最小资和奢华的城市,也是荟萃全球最高端产业的城市;它是王安忆记忆里“安放很多人故乡”的怀旧之都,也是张爱玲口中“向香港输出繁华”的未来之城。它代表中国城市发展的最高阶,定义和意味着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与上限。
上海的历史,就是一部江南商业文明史。而在移动互联时代,上海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前进的节点。曾有人用“骏马,在平地上如飞奔走”这句诗形容上海。在平地飞行,也许是对上海进行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它血液里流淌着传统的“陆地”基因,但它的骨子里,却尽是对未来、对天空的景仰和向往。
马云曾说:“如果说要有一个城市能够代表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高度,我觉得只有上海。”在与阿里新零售合作中,上海也是布点最密的城市,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超过1万家“天猫智慧门店”,堪称“阿里新零售第一城”。
二、北京
毫无疑问,北京是中国最大气的城市,没有之一。这也让它跻身国内最有前途城市之列。
北京是一座能让你瞬间“嗨”起来的城市,也是一座愿意接纳“做梦人”的城市。北京就是那种能让你产生天然亲近感的城市,这也是无数“北漂”成为我们时代鲜明特征的一个有力佐证。作家陈冠中曾说:“北京自在,光是这点我看北京已足以把上海比下去,继续守护前沿文化的火炬,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底层另类青年扑过来,等看到亮。”
皇城根下一壶茶,从天气到政治再到各类社会话题,如今惬意自在的北京人又在侃些什么?
根据支付宝和网络搜索的相关调查,北京是“京沪杭深”四座城市中,无现金率最高和对阿里新零售热议度最高的一个。喝大茶儿,聊大天儿,谈“阿里新零售”,聊移动支付,看来已经成为北京侃爷们如今的日常了。
三、深圳
无论何时,深圳都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城市之一。为什么?
因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获利者、新时期高端科技城市的探索者,它永远接纳和拥抱新兴产业,永远不排斥外地人,也永远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激情,向“中国经济中心”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定位奔去。它永远澎湃,永远年轻,这也就注定了它从不缺席“最有前途城市”的榜单。
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是中国的“创新之都”;今天,深圳又成为了阿里新零售的“追随之城”。在阿里新零售的商业变革中,深圳既了望着全球新商业、新制造业的日新月异,又对阿里新零售进行大胆实践,引领港澳开启零售业变革方向,成为阿里新零售市场里不可忽略的厉害角色。在追随新事物的道路上,深圳从不落伍,它永远行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四、广州
从各个方面看,“北上广深”的说法如今都要让位于“北上深杭”。老牌商都广州虽然欠缺发展后劲,但它仍然是中国城市里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这里是全中国最包容的城市、最受欢迎的移民城市、最能让你在午夜时分唤醒味蕾的城市,也是最能用“生猛鲜活”这个词概括的一座城市。
易中天就说过,广州是连接过去(化外之地)和现在(经济特区)的中介点。过去,这里是千年商端口,是经济高地,是以文化和商业为核心的先行地,也是塞满发财梦的大市场。现在,它是承接传统贸易模式的桥梁,也是开启互联网新经济和阿里新零售的桥头堡。在中国城市变迁史上,广州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在每一份与中国城市有关的排行榜上,广州从未缺席,也无法缺席。它的存在,为中国城市发展标注下一个与过去和未来息息相关的注脚,也让中国城市在畅想明天时,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时代范本。
五、杭州
谁赢得人才,就赢得了未来。在招徕人才的这艘大船上,杭州如今风头正劲。
根据某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在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之间,全国15个重点城市的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排名第一。
如果说京杭大运河让杭州从一个滨海小邑,华丽转身成为“水居江海之会,陆介两浙之间”的经济都会,那么移动支付和阿里新零售则让杭州焕发了又一春。根据《2018年中国“新零售之城”发展报告》的统计,杭州的阿里新零售指数得分已与北京相差无几,政府扶持力度更是排名第一。
支付宝数据显示,在杭州,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能使用支付宝付款,超过98%的出租车支持移动支付。如果说上海是阿里新零售第一城,那杭州则是当之无愧的“无现金第一城”。
六、武汉
武汉人把自己的城市叫“大武汉”,说起这三个字时往往还带上个掷地有声的目标前缀,合称“复兴大武汉”。
如果你想问这是为什么,武汉人会告诉你,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而这座城被称为“失落之都”。经济上,武汉曾比肩上海,“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驾乎津门,直追沪上”;政治上,武汉曾仅次于北平,孙中山畅想其称为“东方芝加哥”。无限风光的武汉如今仅仅成为中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武汉人不会甘心,一句“复兴大武汉”里有这座城市的底气与雄心。
武汉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全球知名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将武汉归类为我国 “驱动型城市”中的领先城市。过去十年内,武汉的GDP增量高达9450.26亿元,增长比率高达238.64%,为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十年经济增长之首。武汉狠,武汉人更狠,全国城市的阿里新零售指数大比拼中,武汉消费者参与指数高居第二,有着与一线城市抗衡的实力。
七、成都
“千年商都”不是白叫的,成都美食、美女、美景全国有名,其城市商业聚集度、城市未来可塑性均处于西部地区领先地位。成都友好,全世界都爱成都的大熊猫,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率领奥地利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来到这里,他们手拿熊猫玩偶前来谈合作——“见到你,我很高兴,成都。”
成都让人高兴是因为这里安逸,财经作家叶檀说成都人舍得在吃喝玩乐上花钱,第三产业水准高,这些是一个城市生活品质的体现,所以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总是有“暖意”。会玩的成都人也会从玩里面挣钱,一大批新业态争相涌入阿里新零售商业市场,他们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成都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八、重庆
如果说电影是梦工厂,那么重庆是比梦工厂还梦工厂的地方。当电影还只有4D,重庆已经被叫做8D。“8D魔幻城”是短视频时代时尚青年们给重庆取的昵称。重庆依山而建,地铁、城轨、房屋错落有致,加上长江、嘉陵江两江相呼应,这座内陆山城就像重庆火锅一样,辣得人过瘾,鲜得人上瘾。网友爱的重庆不仅仅是洪崖洞夜景、跨江索道、2号线李子坝,更是一线城市没有的轻松以及普通非一线城市没有的时髦与活力。
重庆的竞争力是全方位的,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全国前列,2017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强势出位,仅次于上海、香港、深圳、北京、广州,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重庆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可见一斑。携手互联网巨头的重庆还在打造“中国智慧城市”,商业资源与环境不断优化,为阿里新零售快速成长并突围提供了绝佳土壤。
九、西安
能成标杆的都是最好的。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楼快,三天盖一层,“深圳速度”成了改革开放与经济繁荣的代名词。2018年,盒马鲜生的员工在13小时内完成了从在线申请到落户西安的整个流程,“西安速度”成了阿里新零售高速发展的代名词。
一个对阿里新零售模式敏感并有超强执行力的城市,没有理由不让人好奇它的生命力。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西安的城市精神是“开放包容、追赶超越”,开放包容略抽象,追赶超越很明显,拥抱“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国字号”改革试验区、国家自贸区、大西安“代管”西咸新区等多项重大战略部署,西安城和西安人来势汹汹。
十、福州
全国有两个地方最出富豪,一个是李嘉诚的老家潮汕,另一个就是郭鹤年的老家福建。郭鹤年祖籍福建福州,作为福建首府,福州占据政治优势,在经济上却长期面临厦门和泉州的挑战。不过,向来信奉“敢拼共赢”的福建人从不怕挑战。对于福州,追前一班车不重要,赶下一班车才关键,安逸多年的福州正抓住“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全速前进。
福州的未来不仅在于“重现荣光”,更在于趁势晋级,在众多把“新零售之都”当成愿景的城市中,福州的优势与进展明显。福州是最先把“阿里新零售之都”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市,也是2018年“新时代零售创新高峰论坛”的召开地,根据论坛信息,当地政府部门将与阿里巴巴集团、永辉集团展开深入合作,从移动支付、智慧物流、大数据、农村电商等方面着手,共同推动福州的阿里零售创新产业发展。
4. 未来十年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一、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国内云计算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
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而在SaaS层面,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三、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
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四、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着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五、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关注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六、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可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网络、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可侧重关注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重点关注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以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七、机器人
由于中国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
八、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
十、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
5. 现今最有前途的十大职业是什么
伴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大家对工作的忧患意识增强,很多上班一族,不仅关心的是今年公司行业的情况,包括行业近几年的发展都狠关注,那么未来年也就是年世界上到底最吃香的行业是哪些?互联网行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以前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3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薪。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万元左右。
6. 中国目前什么行业最有发展前途
看十二五报告就知道了。跟着政府走,路子错不了。
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服务业、海洋经济等。
附部分十二五报告: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2)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14)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发展水运,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17)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7.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的读后感10篇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1.今天,我读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触
2.翻开书,...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开头,在引出内容
结尾一般是:1.这片文章是我深受启发...
8. 中国为啥有前途.pdf
我们有一个伟大英明的党
9. 中国真的是在崛起吗
中国是一个保存人类胎儿的酒精瓶。
——雨果
这些年的中国是崛起了还是落后了?这个问题不仅应该引起政府的思考,更应该引起全民的思考。当然,这些思考不能停留于表面,而应该深入到人心,深入到人生哲学和政治、道德的层面。不负责任的思考,只会贻笑大方,例如中国社科院的蓝皮书认为“中国模式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就像一剂迷魂汤。
假如中国真的是在崛起,那么,每个中国人就应该感到自豪。这种自豪当然跟民族主义无关,因为全世界都希望中国走向真正的繁荣。“中国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未来”,这是西方人说的心里话,不是烟幕弹!但是,假如中国并没有真的在崛起,那么,中国人就应该严肃认真地进行反省:中国的落后究竟在哪里?我们不应该讳疾忌医: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自己落后,进而看不到落后的原因所在。
很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一听到“中国落后”就觉得浑身不舒服,甚至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以为那些都是污蔑之词。实际上,关于“中国是否落后”这一问题的思考,从16世纪末就开始了。那个时候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最早遇到了中西文明交往过程中“鸡同鸭讲”的问题。事实上,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较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不知道高出多少个层次!大体上而言,西方人一般都认为中国这条巨龙一直就没有苏醒过来;并且,他们(例如谢和耐)认为,在中国,能深刻理解西方思想的人,从来就是少数。
在此,一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了:中国一直在学西方(市场经济包括马克思主义也源自西方),然而,却无法真正理解西方的思想!那么,除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能够被我们生吞活剥之外,中国人究竟如何在精神上安顿自己?进而,中国人究竟要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复古,当然是绝无可能的。不论我们怎样鼓吹“国学”,我们都无法做到言行一致。因为地球人都处在现代化的包围之中。
很多人诅咒现代化,因为现代化的显着特征就是科技与经济能够无限可能地增长。所以,他们认为现代化将毁坏人类共处的生存环境。实际上,现代化的核心并非科学、技术,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革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个人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从而通向“无限可能生活”,即:每个人得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并非放纵,而是更加经济。“自由不是像其字面似乎意味着的,是从一切束缚中解脱。正相反,自由意味着每一种正当的束缚对自由社会全体成员的最有效运用,不论他们是司法官还是老百姓。”(AdamFerguson)
自由,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所以,自由过去与资本主义相关,今天则与互联网相关。对于资本主义,哈耶克晚年最后一本书《致命的自负》给予了重新的“正名”,这本书第一句话就是:“本书论证那个我们文明由以发生并赖以生存的东西,精确地说只能够被描述为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该秩序通常被有些误导地称为资本主义。”实际上,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解释,在很多方面与哈耶克是异曲同工的。老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最后也落脚到了个人自由,这个自由就是哈耶克所说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肯定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为了避免人们对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这一主张的误解,马克思对“资本”进行了精辟的前瞻性描绘:“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在《共产党宣言》的结尾,马克思总结性地说出了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肯定了个人自由,而且还肯定了“个人财产”。他的自由概念的内涵与哈耶克所说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是一致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真切地看到了这种“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它对我们敞开了未来的无限前景。事实上,人类合作已经扩展到了我们每一个身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无限可能的,所以,创新也成了无限可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熊彼特曾经说过,经济增长的奥秘就是创新。这就是现代化的伟大之处!
本来,现代化高歌猛进,世界和平已成事实,中国躬逢其盛。13亿人站在合作的角度,就不是累赘,而是巨大的财富。然而,问题恰恰出在中国人根本就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究竟如何开展合作。所以,当下中国人最大的精神困惑,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隔阂甚至彼此致害的状态。没有平等对话的平台,也无相互协作的可能,更无国族认同的根基。人们只求私利,无视公理存在。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的现代化还没有真正开始,甚至在很多方面,中国人与现代化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很多愚昧无知的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误解和敌视,几乎是骨子里的。2010年最值得中国人警醒的几句话有:一是今年两会期间温总理说的:“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还要上百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一是奥巴马总统对中国人的善意提醒:“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工业产出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910年。我的意思是他们要赶上我们还得做出很多努力。”一是中国年纪最大(105岁)的学者周有光先生说的两句话:“中国落后惊人,没有经济奇迹”。“我们至少在社会科学方面还停留在玄学时代……没有引进教育学,教育搞得很糟糕。许多社会规律在我们这里都不起作用。”这些话为中国人敲响了警钟,它们共同指向这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无法走向现代化?
实际上,中国一旦理解了现代化的精神实质,崛起与否,就成了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伪问题了。国家的强大,最终在于每个公民的道德觉悟。我们见过印度人那么心急如焚地搞“文化复兴”、“崛起”运动吗?没有!人家淡定的很,根本就不屑于跟我们一争高低,尽管已经是人口大国,但人家依然孩子照生。发展是急不来的,得依靠广泛的社会合作,得水到渠成,而不能揠苗助长。至今仍然是印度籍的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自由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人家注重的是自由!自由的背后是幸福,而不是GDP。
金观涛的新着《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指出,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有三个方面:个人权利、工具理性、基于个人权利的民族认同。实际上,这三个方面可以分别对应于哲学、科学、宗教。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没有的东西。因此,中国人要理解现代化,就必须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领会西方文明的精神实质。“中国落后惊人”的背后,是中国人在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上的落后。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就像制度与文化一样,是相互纠结着的东西。正是因为纠结,所以,中国人要理解西方文明,就必须脱胎换骨地进行启蒙。
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相当清醒有力的。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后来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一直认为中国即便再独自发展五千年也出不了“资本主义”。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实际上,中国人不注重个人权利,是与中国没有逻辑、没有思辨哲学、没有宗教信仰相关的。梁漱溟在其遗稿《中国文化的命运》中写道:“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我只指出两大古怪点:一是那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一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但他最后的观点却是:“在世界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很显然,以个人情感代替工具理性,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梁漱溟亦无法免俗。
中国人之间几乎无法开展理性的对话。人们在辩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最终都要挥舞着道德甚至政治强权的大棒子,回避问题本身,而转向人身攻击甚至政治迫害。这是懦弱、智障、缺德的表现。所以,中国人即使做错事也不反省,即使做坏事也不愧疚。人们将投机取巧、会拉关系视为“老道”、“世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被人批评为“幼稚”,这是因为我往往回避“拉关系”的做法,直接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指出现行制度的不合理之处。然而,现实中到处都是人为的障碍。不仅如此,人们还将愚蠢当做聪明,将严肃的公共事务当做娱乐。于是,整个社会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内耗极为严重,人与人之间没有办法做到诚实信用。信息扭曲的结果,就是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损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让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窝囊感。所以,人们要么做骗子,要么做哑巴。
毛泽东曾经在一份报告上亲笔写下“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句话是很值得推敲的一句话。它说明了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社会精英”阶层。中国的所谓“社会精英”,几乎都是好吃懒做、擅长投机取巧、不懂理性思考的人。这与国外的精英阶层完全不同,后者富有批判精神,更有创造精神。两套完全不同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必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相较而言,中国的那些不识字的、未被中国式的教育所污染的“文盲”们,显得更有道德些。
中国的读书人可以说是“臭屎无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经过我们的教育之后,几乎完全丧失了批判的勇气,更何来创造力?中国的读书人感兴趣的是玩弄个人生活的玄学,而不去追求具有公共性、普世性的哲学、科学。理乍得•尼斯贝特在《思维的版图》一书中指出:“中国哲学的目标是道而不是发现真理。思想不能用来指导行动,那么这种思想就是徒劳的。”“中国人对范畴不感兴趣,这就使得他们难以发现真正可以解释各种事件的规律。”
E.A.
罗斯在《变化中的中国人》一书中写道:“中国人在中华文明未成熟时期所具有的很强的创造力,在现代中国人身上几乎看不到。”
实际上,中国传统的问题之一就是“文化早熟”。这是梁漱溟的发现。他认为:“西洋文化是从身体出发,慢慢发展到心得,中国却有些径直从心发出来,而影响了全局。前者是循序渐进,后者便是早熟。”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愿只有一早熟之病,本病虽有一个,而表现之病象则有五:”“1、幼稚——中国文化实是一成熟了的文化,然而形态间又时或显露幼稚。2、老衰——中国文化本来极富生趣,比任何社会有过之无不及,但无奈历史太久,传到后来,生趣渐薄,此即所谓老衰了。3、不落实——西洋文化从身体出发,很合于现实。中国文化有些从心发出来,便不免理想多过事实,有不落实之病。4、落于消极亦再没有前途——与其不落实之病相连者,尚有一病,就是落于消极。5、暧昧而不明爽——以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如西洋文化)——相对照,令人特有‘看不清楚’‘疑莫能明’之感。”
一个早熟的孩子,往往固执、任性、不开化、不学习,对外界缺少好奇心,对外人缺少真正的热忱(自由平等的交往热情)。而古希腊之所以哲学,是因为古希腊是一个人类健康的孩子,他充满了好奇心,敢于发现未知的世界。所以,西方文明天然地具有进步的基因。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西方人逐渐掌握了方法论和价值论,发展出了现代文明的所有要素:个人自由、公共理性、社会协作。现代国家也是西方的发明。然而,中国在这些方面是全面落后于西方的。从根本上说,当下中国仍然像白鲁恂所说的那样,她只是一个文化,而不是一个国家。中国仍然是一个一盘散沙的传统社会。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外国旁观的人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这个原因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一般人民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力,非常强大,往往因为保护宗族起见,宁肯牺牲身家性命,像广东两姓械斗,两族的人,无论牺牲多少生命财产,总是不肯罢休。这都是因为宗族观念太深的缘故。因为这种主义深入人心,所以便能替他牺牲。至于说到对于国家,从没有一次具极大精神去牺牲的;所以中国人的团结力,只能及于宗族而止,还没有扩张到国族范围。”
不进则退!文化早熟的结果,就是僵化。僵化的结果,就是倒退与落后。所以,在我看来,哪怕再过一百年,中国也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对此断言,很多人可能要嗤之以鼻了。说实在话,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个预言。然而,一旦你将100年换成即将到来的20年,你会得到什么答案?我猜想,这下子很多人会改口了:20年之后的中国,估计跟现在差不多。那么,20年之后的20年呢?估计也差不多吧!如果你认为未来是谁也无法预测的,那么,你可以倒着推。
100年前的中国,是否比现在更有危机感?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难道比现在差吗?只要稍微清醒一些,你就不难发现,眼前的中国人并不比100年前的中国人强多少,相反,还差很多。
100年前的中国,差点就拿到了跨入现代化门槛的钥匙!然而,历史不可能从头再来。
那么,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其症结究竟在哪里?是制度,还是文化?在文化与制度中,我更加倾向于“制度决定论”。当今有一个说法非常主流:“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受害者。”的确如此!不要看“特殊利益集团”的日子表面上风光滋润,实际上,他们都是没有灵魂的橡皮人。假如这个主流认知是符合事实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害人的制度背后,一定有一种比制度更加顽固的东西。然而,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它凭什么能够如此顽固地左右着并阻碍着中国的制度建设?各位看官,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