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经济为什么转型

中国经济为什么转型

发布时间:2023-08-24 22:29:08

① 中国经济转型是什么意思

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

1、1978年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经济状况处于相当困窘的局面。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概括了“贫穷不等于社会主义”;表现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高度,被中共中央的决议界定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基本国策。

2、从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来看,这个主题基本贯穿了转型和改革的整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这个主题;而最终衡量转型成败的标志仍然是这个主题。

3、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1)中国经济为什么转型扩展阅读:

从四个维度入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从速度型效益转向质量型效益;

2、从行业之间转向行业内部生产要素再配置;

3、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转向自主创新;

4、从以工业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向以服务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为主。

在需求结构中,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现在主要依靠消费,所谓转型升级就是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的扩张。

在供给结构中,在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工业制造业的增长决定了经济增长,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

② 请问为什么中国经济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啊还有怎样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呢

中国经济这驾疾驰30年的马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结构长期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等。专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也要抓住这次机遇,完成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

(2)中国经济为什么转型扩展阅读:

(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

(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③ 我国经济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经过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长期维持高达9.8%的经济增长的国家。但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发展失调等问题突出。

因此长远来看,中国还要保持像前30年那样长期高达10%的高速经济增长,缺乏可能性和现实性。而转向适度增长,是中国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基础。



高质量发展的定位: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长期趋势、遵循经济规律,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④ 为什么说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从投资需求看,空间是人类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和布局结构便构成了空间经济。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及判断,中国将逐渐形成以多中心网群化城市体系为支撑的“一网五带”巨手型城市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

3、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4、从城市层面GDP空间分布及变化来看,中国东中一体与“一网五带”经济空间新格局进一步显示。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前20%(57个城市)集聚全国近3/5的财富。第二,中部地区凭借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正在不断崛起,东北地区由于中心城市支撑作用下降而出现持续下滑。

⑤ 中国经济为什么转型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付出了很大的发展代价,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对于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的中国经济来说,要长久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就必须改弦易辙,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与民众幸福共同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将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进而对推动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调整、生产格局变化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还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大幅减少碳排放量,从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重要贡献。

⑥ 什么是经济转型为什么要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
主要是中国GDP目前主要由出口拉动,要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拉动,这样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增强自身抵抗其他国家经济冲击的能力,如果别过发生经济危机,进口需求降低,我国经济如果内需较强,则对我国影响就较小。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出口附加值较低,转型迫使出口企业提高自身附加值,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本国居民消费还可以提高本国福利水平。
以上是我之见解,希望能帮到你!!!

⑦ 为什么我国要进行经济体制转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

确定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获得的科学结论,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愈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进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邓小平深刻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作了透彻、精辟的总回答,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践证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党的十五大对这几年探索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地指出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十四大以来,大力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成功地抑制了一度出现的通货膨胀;一九九七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772亿元,是一九九二年26638亿元的2.8倍;一九九七年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99亿美元,是一九九二年194亿美元的7.2倍,居世界第二位;外贸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251亿美元,比一九九二年的1655亿美元将近翻了一番。与此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通往富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充分认识这场根本性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要解决如何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公有制很好地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等复杂课题。由于我国尚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出来。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才逐步建立完善。我们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才十多年,从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才几年,在建立这一体制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和困难,难以完全避免;完善这一体制,更加任重道远。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二OOO年,初步建立起这一新经济体制;到二O一O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二O二O年,这一新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和困难将会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一定能在我们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实现。

科学看待中国的经济改革

-------------------------------------------------------------------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5-13 http://guancha.gmw.cn

近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学界围绕着如何看待经济改革中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 正确认识当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失业压力增强,收入差距扩大,自主创新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当前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经济中的问题是主要是因为改革中出现了泛市场化的倾向,在改革的方向上存在着过份迷信和依赖市场的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问题的根子在于市场化不足,政府干预过多,因此,应当尽快减少和取消政府干预,加快非国有化的进程。

正确认识当前的改革中出现问题需要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关于这一点,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明确的论断,《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论断[1]。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转型并没有结束,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突出表现在:城乡体制分割,产权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任务还未完成,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等。这些体制性问题的存在,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也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

从上述判断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虽然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因此,从总体上说,不能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出现了泛市场化或过度市场化的问题,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仍然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初步确立,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内在缺陷也

逐步显露出来,这种缺陷既使在比较完善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也不可避免。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已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条件下,我们就没有理由再把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主要根源都归结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或者市场化程度不足,相反,失业、经济波动、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等问题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属于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的范畴。解决这类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完善各种社会调节机制,寄希望于进一步的市场化来解决市场化的本身的缺陷,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三,当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市场化不足的问题,如企业制度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到位等,这是主要矛盾;也有市场化过度的问题,即所谓的泛市场化问题,如公共部门乱收费、公共服务产业化、权钱交易现象的蔓延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还有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上不完善的问题;更多的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如科技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低、城乡二元结构、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虽然也与体制上的缺陷有关,但从根本上说只能通过不断发展来加以解决。在许多情况下,上述各种因素交织在了一起,使问题变得错综复杂。以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问题为例,就既存在着市场调节不够的问题,也在存在泛市场化的问题,也有政策和管理上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发展水平的问题。对于这些复杂问题的认识尤其需要科学理性的态度,而不能简单化。

因此,对于当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具体分析,用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市场化过度或是归结为市场化不足都是片面的。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历来就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认识:持“左”观点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的,对于市场关系必须加以限制,使其逐步消亡;持“右”的观点的人则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只有全面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化,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两极相通,这两种观点从表面看是对立,但他们的思维逻辑却是完全一致的,即,或者是社会主义,或者是市场经济,二者必居其一。当前理论界对于改革方向认识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可以看作是这两种对立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不断超越这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逻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因此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首先是因为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和大势所趋势,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但是,在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的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忘记,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把社会主义的目标、价值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机制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同于苏东改革模式根本特点和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必须坚定不移。

在当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就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必须按照统筹兼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

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国家和不同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应该是一样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呢?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需要把握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市场机制是存在于许多社会形态中的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并不为某种社会制度所独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中性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机制是一种可以脱离开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的整体结构而独立存在和技术性工具。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种一系列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或国情,主要有: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之中;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稀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地域辽阔且区域差异巨大。正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即所谓的中国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思路是: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国情的要求。3、在坚持公有制主体性和国有经济主导性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公有制和非国有制经济。4、把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5、市场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内容和形式要随着制度环境、技术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发展而变化。6、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长期而复杂的整体性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7、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8、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统一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以人为本的目标。9、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实行西方式的政治体制。10、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显然,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丰富内含绝不是“市场化”一词所能概括的,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经验,也是中国改革成功的根本经验。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成功不仅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想得以实现,同时也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改革的思路

改革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和廉价的标签,而是一个复杂、深刻、全面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历史创造过程,与时俱进是改革的本质所在。事实上,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就是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创新改革思路的历史。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在不断的反思和创新中向前发展着。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存在许多体制的障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就业等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资源和能源的瓶颈问题更为严峻;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没有根本的提高;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低收入人口和贫困人口仍有相当数量,两极分化的危险日益成为现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等等。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正确的改革目标、任务、方针和政策,使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更好地向前推进。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准确分析了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系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包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些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为以下重要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

2.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改革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4.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5.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6.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7.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

8.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9.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重点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10.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等等。

党中央提出的这些关于改革的重要原则,从改革的方向、原则、动力、目的、步骤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推进经济改革的根本指针。

四、树立科学的改革观是健康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

当前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改革问题的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们认识市场经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也不可能形成关于改革的良性的“社会共识”。虽然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实质、意义和发展规律,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的旗帜和口号下面,可能包含着内容各异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改革理念。因此,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继续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重要的在于科学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改革观,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深化经济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树立科学的改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理论;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理论,等等。没有这些正确理论,就不可能取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巨大成就,也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模式。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保证。

树立科学的改革观必须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有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主张实行计划经济,西方经济学则主张的是市场经济,因此,搞市场经济就要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甚至有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混为一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的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市场经济(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着作《资本论》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而在于如何研究市场经济。应当承认,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正确借鉴西方的经济理论,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历史经验、价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逻辑结构为前提的。脱离开这些前提,这些理论就失去它的科学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经济理论历来具有二重性,除了科学的一面之外,它还具有不可否认的意识形态色彩,往往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殊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因此,仅仅满足于照抄照搬和全盘引进西方的经济理论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的特殊国情,甚至还会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邪路。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和不可逾越的一种经济形态,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市场必然存在一般的共有的要素,因此,在对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许多其它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之间是会有某些“共识”的,如产权的独立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济的开放化等,但是,正如马克思曾经强调那样,之所以要把“一般”抽象出来,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了差别。就改革的方向、原则、目标和内容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别:

1.前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相联系的历史现象;后者则相反,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抽象的适合于任何时代和国家的资源配置方式。

2.前者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后者则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独有的专利。

3.前者认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后者则把私有化当作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

4.前者认为,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和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而后者则否认政府调节的合理性,把市场是唯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5.前者崇拜以个人间自发互动为基础的演进式的制度变迁方式;后者则强调国家的统筹兼顾、总体协调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6.前者鼓吹“市场经济无国界”和“民族国家崩溃说”,后者则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国家的独立性和发展的自主性。

7.前者认为,个人自由既是效率的源泉又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后者则强调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统一性和社会利益的重要价值。

8.前者把市场化与民主化混为一谈,竭力鼓吹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后者则努力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服从以人为本的目标。

简而言之,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观和改革观鼓吹的是无条件地推进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认为建立市场经济必须彻底放弃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合理性。而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观和改革观则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力图把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要求深刻地结合在一起,在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和经济运动全球化的同时,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市场经济模式和经济发展道路,坚持把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国家的主导作用和自主发展的道路。显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改革观与新自由主义的片面的改革观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只有坚持科学的改革观,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排除“左”的教条主义和“全盘西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

[1]根据有的学者的分析,2003年中国的市场化指数已近74%,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9%,90%以上的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来确定,关税税率已经降到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第153页,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为什么转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红花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819
南宁去越南过关需要什么 浏览:593
意大利面的做法牛肉末怎么炒 浏览:920
印度为什么不买黄金 浏览:525
意大利鹅毛是什么品牌 浏览:344
印度洋共有什么和什么岛国 浏览:189
中国哪个地方容易发生水灾 浏览:301
印度红盒奥希替尼一盒多少钱 浏览:205
锡金是印度哪个国家的 浏览:546
怎么申请英国永居权 浏览:476
越南长途车票多少钱 浏览:327
中国移动口碑怎么样了 浏览:385
伊朗发热有什么症状 浏览:606
意大利面怎么做才能软 浏览:796
越南话歌曲亲爱的你在哪里 浏览:382
办理越南游戏版号需要什么资料 浏览:382
印度为什么叫文化乐园 浏览:846
有哪些食用油为中国的 浏览:784
印尼人最喜欢什么动物 浏览:758
中国到意大利飞机怎么坐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