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道路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把新的革命实践上升为革命理论,逐步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形成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把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退却与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在国民党严密统治的城市实行退却,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动进攻。这是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1)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扩展阅读:
时代背景:
秋收起义虽然开始以攻占中心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严重挫折后,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必须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所以,他改变中央要求攻打长沙的指令,选择向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了全党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起点,为各地起义部队建立、发展农村根据地树立了榜样。秋收起义和由此而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Ⅱ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含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月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随后,党连续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
其中,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并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从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这一路线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
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全国人民以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洪流,使得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南方8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
改编后的人民军队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
随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人民军队在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了战略上互相配合的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为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的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
1938年10月后,中国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继续奋勇作战,取得了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作战等一系列胜利。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兵力和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政策,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在根据地实行了抗日民主制度,在国统区推动了民主运动的开展,并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完整系统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另外,中国共产党还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提出了“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从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还进行了整风运动,有力地加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增强了党的战斗力,成为一次成功的实践和伟大的创举。
经过中国军民,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从战略相持阶段逐渐进到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开始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开始发起攻势作战。
进入1944年,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恢复和扩大原有根据地,并向敌后进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1945年4月至6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解放区军民也开始对日全面反攻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中国解放区军民的沉重打击下,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这样,日本侵略者彻底失败,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
党在抗战中发展成为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Ⅲ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走这条路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走这条道路的原因有3点:
1、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
3、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弱小的革命力量要在城市同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武装决战是非常困难的。而广大农村,则是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环节,这就为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取得全国的胜利。
(3)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井冈山等农村根据地建立、发展的同时,党领导的上百次以夺取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相继失败,党在城市的工作始终处于困难境地。但是,这一时期,党领导的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农村游击战争却已广泛发展起来。
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红军已发展到十几个军,约7万人,在十几个省的100多个县境内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从1929年到1930年,处在农村武装斗争第一线的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总结各根据地的斗争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它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
Ⅳ 共产党宣言找到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共产党宣言找到一条中国革命的伏碰新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裤握、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在艰苦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新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缺纯谈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Ⅳ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概括起来就是: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从中国特殊的国情出发,阐明了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一、是阐明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1、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特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2、这种国情就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像资本主义的国家那样,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后再进行起义和战争,而是以武装的革命对武装的反革命为主要斗争形式。
3、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二、是论证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
1、这种可能性一方面是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的。对于这个特点,毛泽东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说:“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
”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军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军队同时存在,若干的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通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
2、这六个“同时存在”将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再从地理特征来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革命势力有着充分的回旋余地,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正是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同时也决定了革命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三、是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详细地论述了抗日战争中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胜利前景。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国际和苏联认为中国应该以国民党为中心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共产党尽量迁就、服从、支持他们,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中国拖住日本,减轻苏联在远东方面的军事压力。
2、1937年11月王明回国后,由以前的“左”,又变成了右,他不折不扣地执行共产国际的意图,主张运动战,反对游击战,甚至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口号,实质上就是一切听命于国民党。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错,但放弃领导权那就会重蹈大规模失败的覆辙。王明不仅自己宣讲右的一套,而且还利用控制的《新华日报》大肆传播他的论调,而对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王明则予以弱化,如他以篇幅过长为由拒绝在《新华日报》上登载《论持久战》。
4、王明的右倾言论在党内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党内一些同志对于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产生了动摇。
5、针对于此,毛泽东在一系列论述中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提出要坚持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仍然必须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仍然要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指出这是夺取抗战全面胜利乃至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必由之路。
这样,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理论形态上逐步臻于成熟和完善了。
(5)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启迪作用。
Ⅵ 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建设道路是什么列举
1.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由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而决定的。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力量强大,占据着我国发达的大城市,手中掌握政权和财富以及庞大的反动军队。而另一方面,我们的革命队伍相对还比较弱小,主要力量是工人和农民,手中没有政权,也没有足够的武装与反动派进行斗争,这些就决定我们不能像苏联的十月革命那样以城市暴动的方式来夺取政权,必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道路。走上这条道路之后,我们就避开了敌人统治集中的城市,在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依靠当地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 这条道路的重要意义在于找到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此摆脱了反动敌人的镇压,寻找到了能够与敌人抗衡的方法,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中国特色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Ⅶ 中国革命道路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第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第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不是机械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树立了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