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看待这次疫情中国防范

如何看待这次疫情中国防范

发布时间:2023-09-08 03:05:53

① 如何正确看待疫情,面对疫情

一、疫情爆发对“健康”普通大众的心理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每天在逐渐增加,但更多的人,还是“健康”普通大众(没有与新冠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他们看起来似乎是疫情中最幸运的群体。然而,对于他们个人、所在的家庭以及社区,都面临着心理危机的悄然驾到。
他们每个人因为疫情,正常的生活规律受到影响,都宅在家中无所适从,看到以及听到太多跟疫情相关的信息,可能有些人会出现一些焦虑恐慌、愤怒、抑郁、睡眠不良、行为退缩等各种心理症状。也有一些人会过于盲目乐观,这并不是理想的心理反应;对于他们的家庭也因为疫情,取消了过年前的种种外出计划,只能一家人在家里狭小的空间里活动,会产生烦躁紧张的情绪,甚至更多的家庭冲突;对于他们所在的社区,为了防控疫情,纷纷拉上警戒线,社区活动基本统统取消,社区显得寂寥,没有生气。
二、容易出现心理症状的“健康”普通大众
大概分为4种人群:
1.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的群体
这部分人在疫情面前,可能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比较没有信心,甚至在之前反复生病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习得性无助”。他们认为自己面对当前疫情是非常危险的,感到无助和抑郁,缺少动力去做出预防措施。体弱多病、抑郁无助、没有主动预防措施的这些易感群体当然更容易患病,即便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也可能患上其他疾病,如:流感等,当然就会更容易让这些人陷入“体弱-无助-患病”的恶性循环中。
2.从疫区回来的健康群体
这部分人群,从疫区回来,已经被医生证实是健康的(没有被感染,也过了隔离期),但对自己身上到底有没有感染病毒仍感到坠坠不安,内心有罪恶感(怕自己会传染给家人)。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去过疫区,怕受到小区中有些业主的嫌弃和排斥。由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每个人的自我控制感就会下降,压力随之而来,应激反应就会出现,人会感到威胁。感受到威胁感,就会带来过度的焦虑和恐惧,产生各种躯体症状,如:感到头痛、身体乏力,这些与肺炎类似的症状更让人心神不宁。
1.身边有从疫区回来人员的普通大众
这部分人,在得知身边有从疫区回来的健康人群(没有被感染,也过了隔离期)后,倍感疫情的临近,由开始的不关心变为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而感到很焦虑。同时会对从疫区回来的健康人群产生恐慌,偏见,甚至过激的行为。偏见心理的本质是找“替罪羊”,寻求控制感。为了找到对生活的控制感,把自己身边和疫区有关系的人和物都驱赶走,让自己感到安全,就足以驱动很多人以“莫须有”为理由作出荒唐事。
2.为太多疫情信息所累的普通大众
这部分人,具有社会责任感,时刻关心疫情,不停搜索最新疫情信息,提醒身边的人,恨不得自己能上前线参加防疫控制工作。但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情绪不自觉地卷入,可能会开始莫名感到厌烦、麻木,感觉不到刷消息的意义所在,逐渐感到精神很紧张,焦虑,慢慢就会出现倦怠感和麻木感。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接触大量与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长期处于压力中,自己的行为却无法很快帮助缓解疫区的困难,人的心理资源会被很快耗光,而让人缺乏继续应对的能力,继而对压力感到麻木、共情疲劳,心理症状随之而来。
三、“健康”普通大众的常见心理问题
1.睡眠障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产生担忧和恐惧。失眠和恐惧一样,是我们人类的古老反应模式。面对危险,我们的反应模式只有两种:“战”或“逃”。无论哪种,我们的睡眠都必然会受到影响。可以想象,远古时期的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或者猛兽,无论是与之搏斗,还是躲避起来,都是无暇安然入眠的。面对疫情,容易出现入睡困难、频繁醒来、早醒、睡眠表浅以及白天精力不足、困倦等失眠症状是正常反应,我们无需为此过度担忧。
疫情来临之际,最先出现的是短期失眠。这是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应激性事件时常常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多数在事件过后可恢复正常,因而需要正确看待和面对,学会接受,不必对此过度担忧。然而,如果一部分人在短期失眠出现后,不能进行正确应对,发展出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则容易转化为慢性失眠。
2.焦虑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速度较快和范围较广,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我们普通大众不好分辨身边谁是携带者,因此感到难以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安全感急剧下降。对躯体疾病的焦虑心理会比较多见:出现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而且会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
很多人远处听到有人咳嗽,口罩漏了一条小缝,或是偶有咽干、咳嗽(可能是长时间戴口罩造成的),就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呈现出明显的焦虑感,当然,焦虑会进一步导致口干、咽干、咳嗽的表现增多,形成认知-情绪负性的循环。
人们还可能会出现“看谁都是携带者”、“不敢出门,更不敢去医院”、“感到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等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推动焦虑情绪发展为恐慌情绪,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的行为,比如:过量使用消毒剂、过量吸烟饮酒,抢购囤积口罩、75%医用酒精、蔬菜食品等。
还有些人过分关注疫情的进展消息,反复查看相关内容,这也加重了紧张、恐慌的情绪。

② 如何看待我国的防疫政策

中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联防联控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同疫情开展坚决斗争。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国内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第四十一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③ 怎样正确看待当前的疫情

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上学放学都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多运动!只要自己不被病毒感染就是对国家的支持了,其次周末做好防护可以在公园或学校门口做宣传,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知识等等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在疫情期间遵照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则,主动隔离,保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要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2、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

在疫情压力下,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面对负面情绪,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调节。

3、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来维护情绪稳定,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4、开展室内锻炼活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如进行垫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还可以跳健身操、转呼啦圈、踢毽子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5、密切亲友互动交流,做到隔离不隔心

在家里可以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交流、与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并增进彼此的情谊。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这次疫情中国防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人用抖音怎么赚钱 浏览:597
印尼币1万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60
日本对伊朗三比零的赔率是多少 浏览:371
越南河内有多少人口及面积 浏览:492
美国伊朗1月6日做了什么 浏览:467
伊朗有什么手机卡 浏览:740
伊朗二战伤亡多少人 浏览:989
印度哪里没垃圾 浏览:266
中国为什么不从印尼进口燕窝 浏览:556
印度多少变种新冠病毒 浏览:972
英国黑暗时代有多久 浏览:484
伊朗语言怎么说 浏览:46
中国和意大利签了什么合同 浏览:349
印度什么时候变为殖民地 浏览:406
印尼巴士模拟器怎么买车 浏览:339
美国为什么抑制伊朗 浏览:991
与英国人怎么谈论外表 浏览:94
伊朗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 浏览:594
印尼什么城市海啸 浏览:970
意大利高档包都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