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为什么一直挑衅中国
因为有利可图:
其一、对内可以获得大量支持,印度国内支持对外强硬,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
其二、对美国日本方面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暗地里的利益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其三、对华方面可以占多少就占多少利益,反正是白得的,内外两方面都已经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了。而且印度判断中国现在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不会轻易反击。
1962年我们的外部环境比起现在都差多了,我们不惧战争,我们爱好和平。朋友来了有酒喝,敌人来了有武器。
‘贰’ 抗日战争时期,为何印度国父的圣雄甘地竟劝中国放弃抵抗
甘地,印度国父,被尊称为“圣雄甘地”,他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在印度国内影响深远,为印度的独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甘地也同样如此,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深入了解的时候会发现,甘地当初的一些想法非常天真,甚至可以说是幼稚。
更为讽刺的是,在甘地被关押期间,日本缅甸方面军发起了对印度英帕尔地区的作战,虽然以日军失败而告终,但印度军民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再联想到甘地此前对戴季陶说过的话,不知道甘地在得知日军进攻印度后,会做何感想?
其实,如何贴合当时印度国内的形势去分析的话,甘地当初的这些想法也不能说是绝对的错误,因为甘地的最终目的是要争取印度独立,所以当时在甘地心中,英国当局才是他最大的敌人,所以甘地主张“非暴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非是对日本的妥协而是对英国的要挟。如果英国答应了印度独立,那么甘地也完全有可能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中去对抗日本法西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甘地自然而然的不希望中国同英国合作而站在英国这一边。如果从这一方面去分析的话,那么甘地也只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客而已,他所主张的“非暴力”也只是一种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手段。
‘叁’ 印度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今天的印度国内矛盾已经到了政府不可收拾的程度,印度各种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种姓矛盾,贫富矛盾,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已经到了纳伦德拉·莫迪政府再也无法承受的临界点,再加上军事上发生的各种弹药枯竭,许多进口的先进战机、火炮和枪械的各种弹药包括导弹奇缺,由于印度自己不能生产而靠进口,很久得不到补充,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这当口本不是与中国宣战的最佳时机,完全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是撅起屁股准备挑选肉最厚的地方让中国狠狠的踢上一脚,反正锡金那块肉也是从中国挖过来的,印度军队不求获胜,只求争取到了国际舆论的同情,目的也就达到了,不信我脱了裤子你们看,屁股上的大紫脚印那就是中国攻击印度的铁证。从而武器装备和弹药上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无偿援助,不花钱还能填补印度军队的亏空。纳伦德拉·莫迪的底牌就是知道中国正在世界推行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没心思跟印度大打,就算惹急了也不会侵占印度的领土。印度激怒中国,然后纳伦德拉·莫迪在印度国内造声势说中国敌视印度企图攻击印度,把印度国内的各种矛盾顺便转嫁到中国的头上,减轻印度政府的压力,这就是纳伦德拉·莫迪政府不断招惹中国和巴铁的最终目的。
‘肆’ 印度此次挑衅中国,有哪些目的
莫迪是想通过对中国的挑衅、试探,达到三个目的:
印度导弹
一、测试中国在中印争议领土问题上的态度。
印度为什么要测试中国的态度?根本原因有二:1、试图借机揩油,测试中国决心。中国和日本有领土争端,钓鱼岛争得不亦乐乎,中日关系不断恶化;
阵风战斗机
中国有台海问题,台独势力仍然猖獗,台海局势或再次出现不稳;在南海,中国与多国有领土领海争端,南海局势风起云涌。中国在东海方向、南海方向的压力,使得中国希望中印关系能够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试图摸一摸中国在中印领土争端上的底气,看是否足够强硬。
一旦中国不够强硬,那么在未来中印争议领土谈判时,印度就会提高要价。同时,在未来中印领土争议地区,印度就会更加强硬。
2、测试中国在国家战略和领土问题之间的取舍。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希望发展中印关系,这基于印度的发展潜力和印度在“一带”和“一路”之间的战略位置。印度这样的测试,是想看看中国是否会为大战略在领土问题上软化态度。
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存在巨大争议,这是众所周知、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布拉莫斯”是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导弹
中国政府从不承认印度单方面设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印方执意安排领导人前往争议地区活动,损害了中方领土主权和权益,人为突出了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违背了双方妥善处理边界问题的原则和共识,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印领土争端众所周知,中国也不承认印方主张,印度的行为是损害中方的领土主权和权益,中国绝不答应。同时,表明印度这么做是违反了双方处理边界问题的原则和共识。如果印方继续挑衅,中国将会采取反制措施。
“布拉莫斯”是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导弹
接下来,刘振民又重新强调中国态度,即“中方重视发展中印关系,作为邻国和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各个层面的合作都有着广阔前景。希望印方珍惜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与中方相向而行,恪守双方就边界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不要采取使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大方向,维护两国关系发展大局。”
阿三总理这个时候这么做,就是要测试中国底线,为访华做“准备”。即,莫迪要摸清中国的底线,同时准备向中国摆明印度的底线。在这个问题上,一旦中国态度上不明确或有所软化,则印度必然得寸进尺。
当然,莫迪的这次测试,中国在表明态度后,只要印度不再乱来,则不会影响中印关系,这也是印度方面心知肚明的。如果印度方面不知深浅,再搞类似事件,那就变成了对中国的挑衅,中国必然会在边界地区采取反制措施。譬如,中国可派军队进入争议地区与印方对峙,或者将巡逻执勤的范围扩大一些等等。
“布拉莫斯”是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导弹
二、为扩张军备寻找借口。
印媒体称,随着中国和巴基斯坦空军的现代化,印度空军的不断减少和老化的机队面临的巨大压力。针对印度军事装备的落后和大量需要进口的情况,印度总理声称“再也不想当武器最大进口国了”。
中巴经济走廊
这些消息都表明,印度一方面想加速军事装备现代化,另一方面又想增加国产军备的研发,改变现在印度军事装备“万国牌”的现状。
当然,这些计划需要大量资金,大幅提升军费就不可避免。提升军费,自然需要给公众足够的理由。莫迪视察中印领土争议地区,就是提醒印度舆论,印度不但有巴基斯坦这个“敌人”,中印也还有领土争端,印度需要扩充军费才能应对。因此,这次到中印争议地区活动,是一次为扩张军费寻找借口的动作。
三、印度想继续在中美日之间玩平衡游戏。
印度既想和中国发展深厚的关系,借助中国的大战略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但又不想失去其与西方国家的特殊关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很多行为都具有这种两面性。
譬如,印度积极推动金砖国家这个平台,又积极参加亚投行成为第二大股东,甚至还不惜加入中俄主导的上合组织。
印度总理莫迪
这些行为,明显都是非美和非西方体系,是对西方规则的挑战,印度干起来一点不含糊。但是,印度既想得到这些实惠,又不想让西方觉得印度彻底扎入了中、俄怀抱。在印度看来,这样的印象会让印度损失战略利益。
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巡逻
所以,另一方面,印度需要在政治上和美日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来拉近和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印度在西方的价值。说白了,印度是想左右逢源。
当然,和美日合作遏制中国,在印度看来对印度也是有利的。因为,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遏制对手的事当然乐见其成。当然,中国从未将印度作为对手看待,这一点印度人可能并不一定能感受到。
‘伍’ 印度为何在多个领域向中国传递强硬信号
印度的此次做法有可能是为了转移国内的视线,因为印度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伤害非常的大,印度人民一直有怨言存在。
1、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中国在外交方面总以一个宽容的姿态去拥抱世界,这个时候就有人给脸不要脸,总想找一些理由去找中国的麻烦,但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中国对外交往的政策主要是以和平为主,促进两地共同繁荣发展,对于一些主权上的事情中国绝对不可能去妥协,现在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时代了。
综上所述,印度这样做的真实目的主要是为了转移印度国民的注意力,同时也因为特朗普将新冠肺炎的锅全部甩给了中国,因此印度才想顺水推舟将所有的罪责全部归咎于中国身上。
‘陆’ 中国和印度为什么会闹纠纷
主要是边界领土的争端产生的争端: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
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
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里;
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
‘柒’ 印度限制中国手机价格,印度此次的原因是什么
有媒体爆料,印度政府正在考虑禁止中国品牌销售价格低于1.2万卢比的低端手机,但是印度媒体却称这是不实的消息,印度政府并没有限制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销售低端智能机。根据印度业内人士称,主要是因为印度政府想要打造他们的本土品牌,由于这些中国公司的手机价格既实惠又好用,所以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制造,也没有其经济能力与中国这些手机品牌相竞争,所以欲抵制中国低端机。
一味地禁止并不能达到共赢,只有合作让市场流通,才能让每个人受益。虽然印度一直处于厚积薄发的状态,但是相信印度一定能够创造属于他们自己闻名于世界的本土品牌。
‘捌’ 印度怎么敢向中国叫嚣
印度敢向中国叫嚣的原因可能是:
印度最大资本是自己有个好的国际环境,而中国恰恰没有。
印度的国际环境特别好,美国,俄罗斯都在拼命拉拢印度,其实中国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而中国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美国及其盟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大家都知道的,俄罗斯确实站在中国一边,那也是中俄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分担美国压力。
印度人的自信估计还有后勤的因素吧,大家都知道62年中印打过一次中烟战争,那次结果印度是很惨的,但是中国大胜后却不得不退兵了,原因就是中国后勤补给很难的,物资别说翻越山峰送到藏南,甚至物资从云南,四川上西藏就不好走了,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只能用牲口托运,走一趟几个月还十分凶险,而到了山脚下要翻山到藏南甚至牲口都没法走,只能用人力背着过去。当时解放军进入藏南的是一个边防师一万多人,物资供应十分困难,最郁闷的是有半年时间大学封山后,靠人背都不行,彻底封死了。而印度就好多了,藏南是缓坡,下面一马平川了。运输起来相当简单,而且印度当时全民动员几百万军队在哪里。这个情况下不撤退是不行的。
但是,现在虽然藏南附近交通还是很差,每年还有很长时间大雪封山,但是我们进藏有多条公路一条铁路,上百个机场。所以印度最近也是着急,中国人基建能力是全球绝对第一的,那以后就更不好说了。
还有的依靠的根据估计就是印度神油喝多了,自嗨的太厉害了。感觉这都不是军事,经济力量对比的问题了,是精神有问题的程度了。
‘玖’ 印度为什么恨中国
印度在60年代末曾经被中国闪击。大败而归。虽然最终中国高姿态退兵,但是这个事情一直被阿三们认为是奇耻大辱。(我估计阿三在这个事情上的耿耿于怀不亚于我们对日本人的仇恨)
再说远一点,就是麦线地区的争端了。这也是挑起中印战争的根本原因。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过去也是,听说过香港人狠英国佬么
‘拾’ 毛主席:“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搞我们。”
导语:
1962年,美苏两国冷战正酣,苏联准备把几十枚导弹秘密部署在古巴,每一枚导弹上还携带有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人类 历史 上距离核大战最近的时刻。
然而,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紧张的盯着美苏两国动作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印度人却搞出了一波“骚操作”:在中印边境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关于印度的这波操作,事后毛主席曾开玩笑的说:“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搞我们”。
事实上,不仅是毛主席想不通,当时世界各国的战略家们,同样想不通。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刚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没多久,连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都没有在中国手上讨到便宜,印度从哪里来的自信,可以侵略中国呢?
1962年的国际政治中,还没有川建国这样的异类。 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都是一些高手和高高手。 苏联的赫鲁晓夫,美国的肯尼迪,法国的戴高乐,当然还有中国的毛主席,印度的尼赫鲁,甚至败退台湾岛的蒋介石,也是国际政治的高手。
在这些人之中,印度总理尼赫鲁的政治水平,也许不是最高的,但绝不是庸手 ,这一点从他利用美苏冷战的机会,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把印度变成了第三世界的领袖,成为国际政治之中一股重要的力量,甚至当年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中国还大,就能够看出来。
但是,尼赫鲁平常显示出来的政治手腕越高超,62年在中印边境挑起纷争的行为就越匪夷所思。
这就好比两个绝世高手正摆出架势,转着圈圈对峙,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结果其中一人突然变成了《乡村爱情》里的赵四,来了一通王八拳。说实话,要不是毛主席作为一个战略家的敏锐洞察力,及时抓到了反击的时刻,一般人恐怕都傻在当场了。
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时间,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天赐之机。当时的国际环境上,中国本来是 社会 主义阵营一份子,但因为路线问题正与苏联闹矛盾,这一下就等于同时被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强国敌对,而印度却因为地缘关系和“不结盟运动”领导者的身份,美苏两国都向其示好。
从大的国际环境上来看,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但是,从小的时间段上来看,正如前文所说,因为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正在异常紧张的局势,无暇分心他顾,对我们又是非常有利的。只不过这个有利时间段非常短,很难把握。
也就是说,尼赫鲁只要不是在62年发疯,稍微推迟几个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赢的也不会那么容易。
但 历史 没有假设,印度就是在最不合适的时间里,挑起了一场最不应该的战争,也难怪毛主席调侃说自己十天十夜没想通了。
那么一向政治手腕高超的尼赫鲁,为什么会犯了这么一个不符合自己人设的错误呢?实际上究其根本,不是尼赫鲁的战略眼光突然变浅了,而是他犯了一个精英阶层出身的政治家,经常会反的错误:了解敌人,却不了解自己。
更直白一点说,就是尼赫鲁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但他没有想到印度军队会这么不堪一击。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重新复盘尼赫鲁的整个计划。首先,当时的国际格局下,中国与美苏两大超级强国交恶,在国际环境上是绝对处于劣势的。只要中印开打,美苏大概率的会帮印度,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尼赫鲁选择这么一个看似对印度不利的时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趁着美苏自顾不暇,先斩后奏,然后让美苏被动卷入这场战局之中。
这么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如果等到美苏两国都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中印纷争的时候,就算印度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默许和支持,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一来战争的走向势必要受美苏两国的操纵,二来难免被美苏两国敲诈。
但如果趁着美苏自顾不暇,印度直接挑起战争的话,那么以中国军队的实力,印度多半是要处于下风的,这时候美苏两国为了打压中国,避免中国势力向南亚渗透,势必就会主动来找印度。这样印度不仅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还可以避免为了发起对中国的战争被美苏敲诈。
这一点,从印度挑起侵略战争的时候,古巴导弹危机基本上到了尾声就能够得到佐证。
从这个角度来讲,尼赫鲁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毒辣。但他唯一没想到的是,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会这么不堪一击,根本没有拖到美国和苏联反应过来,就已经一败涂地,中国军队都看见泰姬陵了。
而尼赫鲁之所以犯这个错误,与其出身印度高种姓的贵族家庭,对于上层 社会 的各种战略博弈手段一清二楚,但对于底层军队的实际实力了解不够深刻有关。而作为他对手的毛主席,却是从井冈山和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对于自己麾下军队的实力,如掌上观纹,了解的细致入微。
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导致了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的惨败,打掉了印度至少三十年的国运。
说完了尼赫鲁个人的因素,再说说当时印度。
1962年的印度,表面上风光无限 ,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甚至印度人自认为是当时世界的 第三大强国。
苏联和美国这两国超级强国,为了拉拢印度背后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因为印度本身特殊的地缘位置,变着法子的与印度搞好关系。直到现代,印度军事装备依然主要来自俄罗斯,就是从哪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但与国际上的旗开得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国内的改革,却陷入了瓶颈期 。
印度政府推动的“土改”,不但没能为广大贫民带来福音,反而成为富农阶级兼并土地的助力。尼赫鲁的个人威望,也因此大为降低。
国家虽然在1947年英国殖民者撤出以后,保持了表面上的统一,但各邦之中分裂主义严重,对于中央政府大都没什么向心力, 实质上处于一种统而不治的地步。
军队之中,山头林立 ,而且印度军队的山头,还不是像中国民国时代那种分成几个大军阀形式的山头,而是按照部族和宗教等原因形成的“山头”, 这种“山头”因为受到宗教思想,部族血脉等联系纽带的影响,对内更加团结,但对外更加排斥。说白了,就是各个军阀之间几乎没有融合的可能。
这一切与印度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极为不相符, 任何国家的国际地位,本质上都是以自己的实力作为基础的,但印度此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际上是被美苏两国逼出来的,是第三世界国家抱团的产物,并非印度本身的势力。
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尼赫鲁当然是知道的。而想以常规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迫使尼赫鲁想要以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增强中央政府的威信,打压军队中的山头主义,从而反过来支持国内的土地经济改革。
在对外战争成为唯一的解决国内问题的办法之后,摆在尼赫鲁面前的,就只能是冒险了。当然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对于那时的尼赫鲁来说,这是整合印度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唯一选择。
人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为了赢总会下意识的放大自己的长处,从而给自己心里暗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尼赫鲁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实际上是当时印度的国内局势给他的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
历史 总是惊人的相似,经过半个多世纪以后,印度人终于又复苏了过来,但其国内面临的那些问题,却并没有解决。
莫迪政府与当年的尼赫鲁面临的是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是,中国比之当年在国际上的环境和地位,不能说更好,最起码是更具有主动权了一点,如果印度人想要发动挑衅,其结果可能还不如当年。
但同时也要看到,尼赫鲁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在印度国内局势的压力迫使之下,会做出明显不符合自己水准的决定,莫迪自然也不可能绝对的收放自如,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印边境爆发冲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我们绝不能轻敌。
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