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G技术多次被提及,中国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新基建呢
目前,5G技术被人们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中国如今也在新基建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各大媒体的不断宣传,不少人开始怀疑5G的真实价值,因此开始讨论中国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来搞5G。 5G这个词在中华大地经过了将近一年的预热,相信大家对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所谓的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目前大多数人都还在用的4G之后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在网络上看到不少关于5G体验的视频,并且能够明显感受到5G的速度就是快,同时它还具有减少延迟、节省能源等特点。
目前整体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从工业3.0时代向工业4.0时代过渡,其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信息化转向了智能化。而中国现有的大多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还达不到全面发展智能化的要求,因此需要落实5G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B.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基建狂魔
中国的基建能力到底有多强
1.这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仅2016年,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为11.89万亿人民币,差不多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日本2015年GDP总量的41.6%。在巨额投入下,全国各地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一座座“世界之最”拔地而起。很多外出打工或上学的人感触最深:三年五载不回家,可能连当年回家的路都摸不着。
2.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是全球基建业当之无愧的“老大”。从同一时期看,古罗马帝国首都和汉朝首都长安城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汉长安城的城墙内面积为36平方公里,是古罗马城面积的2.63倍;如果加上城墙外的建筑,汉长安城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是古罗马城面积的4倍。
3.一说到基础设施建设,必然避不开道路和桥梁。而一谈起道路,就不得不提到堪称“高速公路鼻祖”的秦驰道。着名的秦驰道有9条,有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秦岭通四川的秦栈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秦直道等。这9条道路,以咸阳为核心辐射各地,构成了一个全国性交通网络。汉朝贾山在《至言》中写道:“(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4.秦直道为例,整个秦直道遇山开山,逢壑填土,全长约700多公里,路均宽30米,最宽处80米。利用这条宽阔的大路,仅需3天,秦国骑兵部队就可以从长安直达北部边境。
C. 为什么中国现在要用搞基建来热经济
拉动内需
!
主要可以解决,大量就业!基础建设行业,可以大量解决就业!这样大家有饭吃了,社会就比较稳定!
D.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基建狂魔”
中国为什么称之为基建狂魔?为什么有了这样一个称呼呢?这与历史有关系,应该说追溯了一段比较沉痛的历史,因为那时候我国的基建水平还不发达,有一个非常特有的现象就是春运。春运的时候出现排队抢票,然后很多游客滞留在火车站,火车没有办法正常发出这样的情况,这种悲剧发生不是一次两次。
总结来说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称号,因为我们吃过亏,我们不想再吃这样的亏了。再用一个比较通俗的比喻,就是有一个人他之前很穷,穷到吃不起饭,但是现在他有赚钱的机会了,所以节衣缩食疯狂赚钱,被称之为赚钱狂魔,他不是特别想这么做而是因为只有这么做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E. 为什么中国热衷基建
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甚至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法,早在二战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就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效果显着的发展道路。然而这么做必须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钱、资源)和上层建筑(人才、技术)。对于我国来说,我们刚好处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同时又有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时期。
其实不光不光我们热衷于基建,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都离不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管是港台地区、欧美列强,还是临近的日韩新马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
现在觉得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刚好是因为中国处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大致上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不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决定了中国还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做“基建狂魔”。
美国的伟大工程主要集中在30年代至70年代,帝国大厦、金门大桥、胡佛水坝等基础设施的体量至今都还能在榜单上保持前20左右的地位。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在70-90年代,代表作是青函隧道、明石海峡大桥、台北101和雪山隧道,这几项工程至今都还是同类建筑中的翘楚。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这四大“发明”,每一项都离不开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最直接的包括强大的和通信网络覆盖(没有网的地方单车要怎么解锁呢?)遍布城乡的便捷交通线路(还记得淘宝曾经有平邮选项吗?)、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要是拉闸限电,什么也玩不转)。
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宣传机关的话,不一定全部是事实。也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
我不知道这20国青年都来自哪些国家、哪些领域。但是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高铁、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扫码支付严格来说是一维码时代就有了的技术),共车早在50年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就已经出现,美国亚马逊才是网购的祖师爷,同时也是现在的巨头。
说白了,列强们早就已经当过基建狂魔了。
回过头看一些基础设施的账面数据,丹昆特大桥号称世界第一长桥,可是这座桥实际上指的是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段164公里长的高铁陆桥。就桥梁工程本身来说,其在工程学方面的意义显然要低于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工程。而港珠澳大桥在人工岛上进行桥隧转换的技术含量虽高,但实际上连接瑞典和丹麦的厄勒海峡大桥早在20年前就已经采用过这种工法建设,而且这还是一座公铁两用双层桥梁。
所以,再为祖国的发展打call的同时,我们要记得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对于一个大陆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电力和通讯系统,现代工业就无法运行。你比如公路和铁路,这种大规模的物流方式使得商品能够低成本的流通,这样才能将无数距离遥远的消费者和消费市场聚起来,形成工业发展需要的规模化市场,这样才使得工厂-这种高成本、大规模、专业分工的生产组织方式变得经济可行,否则,就会回到传统中国那无数个方圆十里自给自足的小经济圈模式,那种社会经济状况下是发展不起现代工商业的,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根本不可能发展出近代工业的根本原因。
当甲午战争后,中国确立发展现代工商业的目标后,摆在当权者-当时的大清王朝面前的就是修铁路的巨额开销,这个开销是大清王朝几十年财政都支付不了的巨额账单,于是一步步尝试着一点点的修铁路,直至倒在修铁路的路上-四川保路运动导致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很有意思)。
F. 为什么说中国是“基建狂魔
我国被称为"基建狂魔"这个外号,是近年间才兴起的,源于近年来中国一系列大规模基建建设和超级工程。
1、公路上
2005年-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新增7万多公里,通车总里程达12.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第二10.302万公里,加拿大第三1.7万,紧随其后的是西班牙1.47万公里、德国1.297万公里、日本1.152万公里、法国1.146万公里、意大利0.672万公里、韩国0.57万公里、俄罗斯0.45万公里。
2、铁路上
中国铁路里程12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虽然中国铁总里程与美国差距很大,但是中国高铁占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高铁也一条一条的开通。高铁规划的四纵四横已经完成,八纵八横正在火热进行。
3、钢铁上
当今的现代文明,主体是建立在钢铁和水泥之上的,一个国家如果连钢铁水泥都不能生产,工业化和发展经济便无从谈起。
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由2005年的11.5亿吨增加至16.2亿吨,增长4.7亿吨,增幅为41.4%。同期,中国粗钢产量由3.6亿吨增加至8.0亿吨,增长4.5亿吨,增幅高达125.9%。2015年印度粗钢产量也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粗钢生产国。
4、水泥上
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41亿吨。200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23.1亿吨,十年来全球水泥产量增长了近一倍。从水泥产量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伊朗、朝鲜和越南。
5、技术上
在世界桥梁业流传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目前世界上所有高难度、创纪录的桥梁,大部分由中国建造。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的5座桥梁全在中国。在已建成或在建的最高桥梁排名前20位中,外国桥梁只占5座,中国则“霸占”了15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让中国基建高品质享誉世界(两会寄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刘小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G. 中国在过渡期为什么要搞建设
中国在过渡期就是要打基础的事情。为了以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一个基础。所以这个时期必须要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