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
“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为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年)。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增加了新的内涵,本阶段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探索适合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
(1)中国是如何走入现代社会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化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使中国的领土被割裂,独立主权被剥夺,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人民生活极为悲惨,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
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利益的,先后有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它们是维护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势力,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它们的反动统治激起广大人民强烈不满和反抗。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贰’ 社会现代化的中国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国开始踏上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的不同地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人口众多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经济文化的落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行为、心理和观念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又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它是经济、政治、科学文化、观念和生活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协调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同全面的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