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为何要坚持走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本质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体现
自2000年之后,邓小平提出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被“西部大开发”、“中部崛
起”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所替代,即由过去的“雁行模式”转为各区域均衡发
展。而政府在对中国城市布局的规划方面,很早就提出“两横三纵”的发展战略,而前
不久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则再次强调“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
干到底。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
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
议公告》通篇没有提及东部城镇化,却提及要限制特大城市人口流入,而特大城市几乎
都在东部,可见当前的城镇化政策是偏重于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均衡发展战略。
然而,从2001年至今,中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首先是人口
继续外流,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在2001至2012年的11年中,河南、四川、安
徽、贵州、广西等五个中西部省份出现了人口净减少,而湖南、湖北、吉林、黑龙江、
陕西和甘肃六个省份的人口也只是微增,如果剔除出生和死亡因素,也属于人口净外流
省份。其次是中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投资效率低下。目前,中西部地区各省
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几乎都要占到GDP的8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GDP总额,这意味着
投入产出比普遍低于1.3,而东部地区则普遍超过2,尤其是人口净流入大省广东,2012
年的投入产出比达到3。而北京、上海在2001-2012年间常住人口分别净增加50%和42%,
2012年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2.9和3.9。如果再从国家历年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中
西部地区的税收贡献两个方面看,则更加不匹配,即转移支付逐年增加,但税收占比却
不能随GDP占比的上升而提高。
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从建国至今,有过几次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重工业基地的举措,但
均以失败而告终。如上世纪50年代初的工业化高潮和文革期间的三线建设,其结果是既
没有发展起中西部的重工业,又没有留住人才。而目前中国虽然可以通过大量的资本投
入来增加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却难以实现相应人力资本的匹配,最终还是无法解决
规模不经济的难题。如果一个经济区域持续的固定资产高投入却难以带来相应的税收增
长和就业增长,那么,其后果必然是高负债和人口的流失,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难以
持续下去的。
发达经济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都无一例外地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如法国的大巴黎
区、日本的大东京、韩国的首尔、英国的伦敦等首都所创造的GDP均要占其本国GDP的
12-28%左右,而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的GDP只占中国的4%。美国50个州中五个州的人口要
占到美国总人口的50%以上,而中国31个省市中五个人口最多省份合计人口不到全国人
口的1/3,而美国适宜居住的国土面积要远远超过中国,但美国人口集聚的趋势却仍在
延续。根据世界银行的大样本分析,经济密度增加一倍,生产率会提高6%,而与中心城
市的距离增加一倍,利润就降低6%。
发达国家尽管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但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却比较小,因为各
地区间的产业发展水平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必然存在差异,而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和福
利均等化则可以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等调控手段来实现,这就是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普
遍较低的原因。如汉堡的人均GDP和每平方公里GDP分别超出德国东北部落后地区的2倍
和100倍,但两个地区的福利和人均收入水平却相差无几。由此可见,中国的城镇化战
略更偏重于地区间GDP水平的均衡而非居民收入和福利差距的缩小。
从行政与财政双角度来诠释城镇化
中国的行政体制是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区(县)和镇(乡)五级政府,
而这种行政体制即便到了县以下,其下设的部门也与上级行政机构非常类似,所谓麻雀
虽小五脏俱全,都承担了相应的事权,同样也拥有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划权。这就造成
了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发展权而向上谋求政策和资金支持,向外招商引资的普遍现
象。故地方政府之间为获得发展权而竞争成为常态,发展战略的趋同及产业结构的同构
化,也是屡屡出现。例如,在上海的自贸区获批之后,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向国务院提出
建立自贸区的申请。
回顾中国过去30多年建立的各类经济发展区,最先设立的是经济特区,从1980年建立的
首个深圳经济特区,到2010年的喀什经济特区,共六个;此外,至2012年年末,中国共
有25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初,这些发展区域的设立是能够
体现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但随着区域分布面越来越广,实际上已经很难看出不同区
域间的各自产业发展差异和优势,也越来越难解释这些地区的要素禀赋与重点扶持产业
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成为各省市向中央要政策的手段之一。如果把省及市县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都累加起来,估计要达到几千家,可谓红旗插遍全国,但其
盲目发展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和政府债务,而且还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
因此,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下,对中央政府而言,区域均衡发展举措也是平衡各地方之间
关系的无奈之举。如国家发改委专设西部司和东北司,却没有东部司。而目前的户籍管
理制度、就业、医疗、教育及养老体制等,也对外来人口设置种种障碍,从而使得外来
人口在当地安家立业成本很高,这不仅是现有的行政制度决定的,而且也与财政支出体
制相关。
例如,地方财政支出在用于民生方面,主要是解决本地户籍人口的失业救济、低保补
贴、养老、保障房供给等,这些方面外来人口都无法享受。而中小学义务教育法颁布
后,外来人口子女同样需要获得义务教育,这又给人口流入地省市增加了财政压力。如
广东省有338万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国内10个省份接受义务教育人数的累加
总量还多,但广东省获得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额却比中西部省份要少得多,这就导致其
人均财政支出额在全国排末位。因此,在地方之间横向转移支付的相关制度没有建立之
前,现有的财政体制实际上是不支持人口自由流动的。
更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现有的财政体制不仅不支持外来人口流入,而且也不支持本地农
村户籍人口的市民化。近日国务院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
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五
级: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目前打算合并的是缴费最
低、偿付最少的后两种,这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其福利意义不大。而城市化应该给百姓
带来的福利,则是要缩小后两者与前三者之间的差距,而这对地方财政而言简直就是天
文数字,会对本来就存在资金缺口的当地社保基金造成更大的亏欠。此外,假如农民获
得城市户籍,对于这些新增城市户籍人口的保障房、失业救济、城镇低保、医疗卫生、
教育补贴等也理应给予同等待遇,又将使得政府的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三
个账户的支出大幅增加,令地方政府不堪忍受。
因此,无论是当今的行政体制还是财政体制,都不支持户籍开放、人口自由流动、就业
机会均等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市化人口政策。唯有不影响各地区自身发展规划和投
资、不需要各地区增加额外财政支出的城镇化人口政策,才容易被现有行政和财税体制
所接受。
城镇化:短期红利与长期忧患
过去30年,中国城镇化率几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这一方面是工业化过程的
自然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地方政府在政绩观下的投资驱动。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
上的大量投入,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便利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高铁与高速
公路的超前建设,体现了中国的体制优势。但同时地方建设中也存在重复建设、奢华建
设等浪费现象,资金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不匹配,后患无穷。
但正如人口红利不可持续一样,中西部地区在城镇化方面的巨大投入,究竟有多少地方
能够集聚人口,形成增长极?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农民工就业比重最大的行业,当
中国的投资重心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之后,自然也给中西部的农民工就业带来了很大机
会,这也是造成东部地区民工荒的原因之一。但问题在于,在过去13年中,中西部地区
的大量投资并没有带来人口的集聚,而东部地区在过去13年中投资比重下降却仍然带来
人口的集聚,原因在于东部的三大增长极已经形成,而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仍未凸显出
来,成渝、湘鄂等省市充其量还只能算是形成了城市集群。而令人担忧的是,2013年中
国建筑业的增速出现11年来的首次下滑,这又将给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压力。假如投资
没有带来一定量的现金流回报,那么,这样的投资拉动模式注定是持续不下去的。
如今,人们已经普遍开始担忧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过剩问题,事实上,在过去10余年
中,城市人口增长0.5倍,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接近1倍,很多三四城市都存在建设
用地过度开发问题,城市建设空有架子却没有产业支撑,最终只能是人去楼空、当地政
府负债率大幅上升。从全球看,大城市化才是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迈进过程中的人
口流向,这既是规模经济的要求,又是公共服务短缺情况下社会低端群体追求公共设施
和服务共享的唯一途径。而中国的大城市化率依然偏低,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大约每天
有80个以上的村庄在消失,同时每年有1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在新增。
过去10年中国的城镇化的另一条主线就是农村城镇化,即新农村建设,事实证明,城乡
劳动者薪酬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农村留不住青壮年,甚至还留不住中老年劳动力,故农
村城镇化看来是不成功的,要缩小城乡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农业人口,从而提
高农业人均增加值。按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增加值为545美
元,只有日本的1/70,而全球的平均水平为1061美元。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农业生产率低
下,而是因为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太少,中国每公顷耕地的谷物产量为6988公斤,远超
美国和日本,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农民为了提高其收入,耕地长期不休
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每公顷化肥使用量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
无论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都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手段,如果不遵循经济规律,
过多规划区域布局,最终的结果是人口与投资的逆向流动,资源的错配和房地产泡沫的
破裂,即短期发展红利造成长期萧条。同样,要评价城镇化政策的绩效如何,也应该看
其有没有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有没有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贫富差距;
有没有集聚人口和带来持续增长的就业。而从过去10多年的情况看,从事农业的青壮年
劳动力几乎没有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都没有显着缩小,人口继续流向东部投资增速
较低的地区,而不少投资增速高的中西部反而出现人口的净减少。那么,今后10年这一
现状一定能得到改观吗?
中央提出“人的城镇化”观念,应该是对过去10年城镇化政策的反思和进步,城镇化会
议也提出了好的举措,即“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相挂钩的机
制”,不过,说易行难,真正要落实到位,恐怕还有许多障碍,要对现有的区域行政管
理体制和财政支出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而不是只停留在文件上。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
化改革的启动之年,希望看到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
好发挥政府作用”和“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能够体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
程中。
--
行情在希望中破灭,
在绝望中诞生。
Ⅱ 为什么中国一直讲究城镇化城镇化人就富有了吗
永沃财富为你解答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农业现代化。大量的农业机械进入农业领域,使农民不用再为播种、收获、撒农药,花费更多精力;除草剂、农药的采用,使农民不用再在田间护理耗费太多时间;育种技术的进步,使农业产量大量增加。这样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二,工业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工农产品,生产工业品。
第三,城乡差异。城市和乡村存在较大的收入差异与生活差异,农村人羡慕城市的生活方式,愿意到城市来就业。
综上,构成了城镇化的充分条件。
中国现在是市场经济,当然要实现城镇化。没人愿意一直,脸朝黄土背朝天。
Ⅲ 中国为何要坚持走城镇化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要求。党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原动力,是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之初,在城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土不离乡”就业方式。改革开放后,这些富余劳动力走向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和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逐渐这些地区的县城甚至城镇也开始大量地吸纳外来劳动力,形成了一批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中小城市和城镇。实践告诉我们,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科学发展观把这一客观过程及其经验上升为理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指南,可以避免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流向大城市等问题的出现。
其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中国是一个具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许多地方十分贫穷,如果产业和人口也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不仅不利于一些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扩大区域性差距,给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许多经济上的和政治上的矛盾。因此,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一手抓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手抓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产业和人口结构合理布局。
再次,是扩大内需的客观要求。“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向在哪里呢?许多学者提出,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在农村,在成亿成亿的农民。从理论上讲,这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是,第一,消费不仅要靠人,还要靠人的消费能力。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尽管数量庞大,但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比较少,还不足以形成巨大的消费能力。第二,消费能力不仅取决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取决于人的消费方式。广大农民长期以来生活在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社会环境中,同城市居民主要依靠市场并追求时尚的消费方式大不一样,因此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虽然数量大但难以形成与此相应的消费能力。有专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村人口的购买力仅相当于城市人口的42%,如果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可以转移50万农村人口,并形成12亿多元的购买力,创造50多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所以,要真正落实或实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必须一方面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形成一批中小城镇,让广大农民进入城镇生活或在新农村建设中进入社区生活,形成新的消费方式。
最后,是提升城乡居民整体素质的要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主要的社会群体。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不仅肩负着艰巨的经济变革任务,还有一个艰巨的人的改造的任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意味着我们将更加自觉地推进农民转化成市民的进程。因为,城镇化的过程,不但使农民在生产方式上由原来的分散耕作方式转变为集中生产,知识程度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而且使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直接接受到现代社会意识的辐射和熏陶,成为现代市民。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一些外出经商的农民,直接受到现代化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本领,既挣到了票子,又换了脑子,许多人成为着名企业家;二是,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直接受到现代化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在改变自己生存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渐适应城市市民的生活。城镇化的过程,必定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不是“提高”而是“改变”了传统农民的意识和素质,包括技术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
Ⅳ 为什么中国城镇化趋势将严重放缓
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理解新型城镇化必须科学总结快速城镇化的成效与问题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则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质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需要总结和反思我国以往快速城镇化的成效和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当今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遭遇历史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财政悬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困扰着发达国家。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从长期增长性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战乱和国内动荡。而自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肩负起了反哺农业和带动农村发展重任。快速城镇化,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到2012年,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人,他们基本上都在城镇就业,这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快速城镇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我国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收入超过在家中务农的收入。但是,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尚未成为真正的市民城镇化,根本上是人口由分散在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衡量城镇化水平,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已经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为市民,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问题突出。人口城镇化滞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影响极其深远。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能市民化,无论对农村,还是对城市,都会带来后遗症。农民工只能进城就业,无法举家在城镇生活,出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和农村比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镇还比较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会抑制消费,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将农业作副业,制约农业规模经营,妨碍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也会使民工荒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民工回乡所带来的城市服务业缺工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我国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占用土地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很多城镇建设,比较注重征地造城,卖地搞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富裕了城镇政府,而对于居民必需的菜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既没有投入,也不给合法的建设用地。一些城镇注重引进工业项目,搞工业园,而对于公共绿地建设严重不足,城镇生态系统缺陷大、环境差。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一些城镇政府缺乏大局观念,过分注重经营城市,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镇政府普遍地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歧视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尤为突出。未来我国城镇化仍将会快速提高。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如何确保城镇化质量?这就需要对我国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敢于面对,深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激励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及时纠偏。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更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内涵理应极其丰富。尽管目前很难清晰地界定新型城镇化,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实践,其内涵也将不辨自明。从现有认识来看,我国在当前提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实践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无疑地,它负有新的历史使命,是区别于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更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综合考虑到我国城镇化成效与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应是城镇化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更好地相协调,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强国富民梦。新型城镇化必须对过去快速城镇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进行纠偏。作为区别于以往的城镇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应是由过去的制约外来人口融入城镇向积极稳妥地将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的过程,城镇建设和发展由过去的粗放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过程,城镇由过去的过分注重经营城市向服务市民转变,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由过去的只面向户籍人口向覆盖到全部常住人口转变的过程,最终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的科学合理体系。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理应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蔓延和恶化,绝不让贫民窟成为我国城市的社会问题,也绝不让农村凋敝,便不会出现全社会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供产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城镇建设往往都是低价征收土地,以土地财政搞城镇建设。推行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地维护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减少利益冲突。推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城镇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不断纠偏才能闯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纠偏。城乡二元体制是妨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制约,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块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城镇建设与发展,往往以追求部分群体利益最大化,忽视城镇长远发展,忽视非当地户籍常住人口权益,甚至将有户籍居民与转移人口常住居民权益对立起来,严重妨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改革户籍制度,完善人口管理,更好地建设城镇,让城镇对人口吸引力更强。要重新设计税制和社会保障分担机制,调动就业地城镇政府吸纳人口的积极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转变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彻底摒弃城镇化就是圈地造城的习惯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城镇建设,不仅修路盖楼工厂,而且要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同时要建设好城镇先进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化,主要应从城镇布局和城镇管理等多方面来解决部分城市人口过分集中而部分城镇无法让外来人口融入的问题。要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市规模的,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让已经城镇化的农村转变为城市,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大城市也需要农民工市民化。长期以来,像北京这样人满为患的城市,控制人口增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为此,城市往往只对高学历、海归学子开放,而将外地农民工拒之门外。北京市季节性缺工问题,反映出北京人口迁移政策存在着很大问题。每当春节来临,北京市由农民工从事的一些服务行业,如餐饮业、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以及快递业,就会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城市服务业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与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直接相关。如果转移农民工不能市民化,每到春节,农民工总是需要回到农村到家的。未来缓解大城市季节性缺工难题,可能需要对人口迁移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也需要将一定的转移农民工市民化,改善大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大城市如果只有高端人才,没有了从事一般服务的劳动力,大城市的产业体系就会不健全,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大量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不能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应从法律和管理多方面入手,加强监管,让城镇政府拿出放弃常住居民歧视性政策的时间表,让农民工也可以购买保障房,让进城务工农民的所有孩子都能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就近上学和参加高考。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对于异地参加高考的,录取地招生名额可考虑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追加非户籍学生计划。总之,新型城镇化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走出一条能够让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
Ⅳ 中国为什么搞城镇化
这是经济建设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农村占了太多的土地和资源,人口有三分之二都是农村,不发展城镇化,是没法继续推进经济的
Ⅵ 为什么要大力推行中国特色城镇化
第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型的城镇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城镇化”,而是从过去的“物”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以往钢筋水泥式的粗放型城镇化,而是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注重拉动城镇消费增长,追求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惠民型的城镇化。它不再只是追求简单的城镇规模扩张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是注重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是让农村的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第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融合型的城镇化。它不光注重城市规划与发展,而是更加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与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将着眼于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善社会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人群间的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以工促农,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第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型的城镇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城市发展理念,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未来城镇化向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新型城镇化将城市建设融入生态系统,并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其中。通过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生态园区、生态企业和生态产业体系,进而营造一个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
第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改革型的城镇化。它重在体制变革、结构调整,以及谋求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是在就业为先、市民化为本的主导思想下,变革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关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及行政管理体制等,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Ⅶ 为什么中国要城镇化,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区别
为了房产兴国
Ⅷ 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
中国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原因如下:
1、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城镇化的支撑与融合,就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2、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消费群体、提升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带动相关领域巨大投资需求也在于城镇化。
3、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变革与生活水平提高,将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与生产性服务需求。
4、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通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城镇化将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也将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奋勇迈上城镇化新阶段_新华每日电讯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2/27/c_135136113.htm
Ⅸ 为什么现在中国提出城镇化搞经济
城镇化不是现在提出来的,只是现在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Ⅹ 中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 理解新型城镇化必须科学总结快速城镇化的成效与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 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当今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遭遇历史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财政悬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困扰着发达国家。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从长期增长性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战乱和国内动荡。而自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肩负起了反哺农业和带动农村发展重任。快速城镇化,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 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 到2012年,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人,他们基本上都在城镇就业,这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快速城镇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我国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收入超过在家中务农的收入。但是,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尚未成为真正的市民城镇化,根本上是人口由分散在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已经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为市民,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问题突出。 人口城镇化滞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影响极其深远。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能市民化,无论对农村,还是对城市,都会带来后遗症。农民工只能进城就业,无法举家在城镇生活,出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和农村比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镇还比较困难。 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会抑制消费,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