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航天技术有什么

中国航天技术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4-05-15 15:09:13

⑴ 我国八大航天技术是什么

高精度定轨技术:定轨精度优于百米量级,是我国近地航天器定轨30年来的重大突破。

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技术:打破俄美的技术垄断,将世界最优控制理论应用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了飞船轨道控制的关键技术,使飞船实际运行轨迹同理论轨迹完全吻合。

精确返回控制技术:这是载人飞行任务安全成功的核心技术之一,中心独创性地研究了返回控制参数计算与返回落点预报方法,在目标落点计算精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上优于任务总体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测控过程可视化技术:中心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数字建模技术,使飞行控制操作实时逼真。

飞行控制自动化技术:中心创造性地实现了遥控发令、数据注入、轨道计算预报等软件运行的高度自动化,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和指挥效能。实现了在2秒钟内把指令发送到飞船。这种透明控制方式在中国航天领域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航天测控领域也属一流。

软件构件化技术:在国内创造性地采用平台化、构件化、开放型的开发设计思想,建成了拥有140余万行源程序、7000多个模块、关键软件模块1100余个的庞大而有序的软件系统。

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中心采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在我国首次实现了航天飞行器重要状态和故障诊断的自动识别。

应急救生控制技术:基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大气层外应急救生控制技术,使航天员能够在任一圈次选择安全返回地面,被誉为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技术创新,填补了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一项空白。

⑵ 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哪些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⑶ 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哪些

1.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3.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重量 12.91 吨,甚至远远超过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8.6 吨)。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也是世界上目前现役的最大最强的货运飞船。

4.长征五号火箭被网友昵称为 " 胖五 ",受尽万千宠爱。可就在 2017 年 7 月 2 日的第二次发射中,我们的 " 胖五 " 在第二级火箭工作期间发生异常,导致折戟半空。魂归太平洋,与它一同坠毁的,还有 " 好闺蜜 " ——通信容量高达 70 Gbit/s 的实践十八号卫星。而这次事件之后,中国航天开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检验和 " 归零 " 复查,进入了短暂的 " 低潮期 "。但随着两个月后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我国遥感 -30 系列卫星,中国航天再次进入正常轨道。

5.2017 年 11 月 5 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与北斗二号的区域导航不同,北斗三号可是面向全球的导航系统。

(3)中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开始的,当时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1991年,中国航天专家提出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⑷ 我国近几年的航天有哪些科技成就

中国近几年的航天重大科技成就有:
一、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庆激派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时,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二、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两年。誉贺
三、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铅森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四、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发射了4颗,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
风FY-1A卫星和FY-1B卫星分别在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发射升空。风云一号C卫星在性能上作的较大改进,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的序列,风云一号D卫星从2000年开始正样设计,于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B火箭发射升空。
五、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1] 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神舟一号
网络—天宫一号
网络—东方红一号
网络—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网络—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阅读全文

与中国航天技术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木苹果怎么卖 浏览:308
意大利打票怎么说 浏览:730
印度原产辣木籽有什么功效 浏览:219
中国哪个朝代是820年 浏览:527
在中国如何安装越南软件 浏览:301
越南的确诊病例有多少 浏览:116
伊朗有什么电商网站 浏览:436
2018印尼酸枝多少一吨 浏览:208
印尼签证什么时候开放 浏览:1002
中国和伊朗总决赛什么时间 浏览:687
意大利怎么到瑞士 浏览:588
中国12吨卡车怎么画 浏览:311
哪个省在中国的地位最高 浏览:947
打黑工在英国生病了怎么办 浏览:804
华南师大和中国传统大学哪个好 浏览:222
英国签证电脑保存多久 浏览:77
云南印尼水务怎么样 浏览:214
印度什么农产品 浏览:969
去印尼准备什么资料 浏览:379
怎么从淘宝进货到印尼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