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和印度最近什么情况

中国和印度最近什么情况

发布时间:2024-06-15 10:58:50

① 中国与印度目前局势是怎么样的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中国与印度目前局势紧张,印度摆出与中国一争高下姿态,中国的态度则是“不进一步但也不退一步”的和平相处策略。

② 中国离印度最近的是哪个城市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到最近的印度边境(锡金),直线距离约132公里,是中国离印度最近的地级市。

日喀则和平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方江当乡境内东部,318国道旁,距离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城区43公里,于2010年10月30日上午9时50分正式通航。

日喀则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后藏曾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13′—31°49′,东经82°1分—90°20′。全市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

(2)中国和印度最近什么情况扩展阅读

为打破制约青藏高原社会经发展的交通“瓶颈”,自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通车至今,中国在“世界屋脊”修建铁路的步伐就从未停止。2010年9月,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意味着青藏铁路走出向外延伸的第一步。第二条延伸线拉萨至林芝的铁路将于年内动工。

西藏自治区铁路办公室副主任杨育林说,继拉日铁路之后,“十三五”期间日喀则至吉隆口岸的铁路、日喀则到亚东口岸的铁路也有望开工。根据国家规划,拉日铁路将会北接青藏铁路,南连日喀则至聂拉木、日喀则至吉隆、日喀则至亚东口岸的铁路,通往尼泊尔和印度的国际铁路大通道也将会在此基础上形成。

③ 中国和印度是不是在近期发生了军事冲突

《印度斯坦时报》5月10日援引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高级官员的话称,中印两国士兵9日在印度锡金邦北部地区发生上百人规模的对峙,对峙随后在当地层级得到解决,印媒说法尚未得到两国官方证实。

《印度斯坦时报》题为“中印在锡金邦边界对峙”的报道,沿用了印度媒体近年来炒作中印边界对峙的老套路。其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源单方面宣称,对峙发生的地点位于锡金邦纳库拉地区(Naku La)附近一处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口。

报道宣称,对峙中出现肢体冲突,导致多名士兵受伤。不过,《印度斯坦时报》采访的两名印度军方陆军总部官员说,他们对这场对峙并不知情。

中印边界以往经常会发生不同规模的对峙,有时还会出现两国军人之间的肢体冲突,但在过去几十年里相关事件都和平解决了,很多时候事情没有拿到媒体上去。这一次究竟是否发生了对峙,信息不详,唯一能观察到的是,到环球网发稿时,两国官方都在对印媒的报道保持沉默。

④ 最近中国和印度出现了什么问题

印度军队非法越境(锡林段已定边界),侵入中国领土。并且否定中国对改地区领土主权。

⑤ 最近,中国这个新动作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最近,中国这个新动作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原标题:最近,中国这个新动作为何让印度很紧张?

有时候摊子铺得太大了,对印度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文| 林民旺邱永峥

前几天,中国、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三国外交部长在北京举行首次三方外长对话。

在记者会上,三方表示将致力于加强彼此间关系,深化互利合作,推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不加区别地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同时,中巴表示愿同阿方一道,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探讨中巴经济走廊以适当方式向阿富汗延伸。而正是这点,触碰到了某些国家的痛点。

比如印度某些媒体说,“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延伸至阿富汗令印度感到不安,这会让中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亚并连接南亚”,“中国要进一步包围印度”。

针对这种认为中国“过度扩张”的言论,外长王毅也进行了回应,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不寻求代替现存机制,不针对三国以外的任何一方。中方仍然主张的是“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解进程

1

阿富汗

《今日印度》网站称,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是“中巴舞剑,意在印度”。印度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这些年来,印度对阿富汗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政策,两国关系有了显着提升。印度曾向阿富汗提供超20亿美元的战后重建援助;帮助阿富汗建设公路、电网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比如从阿富汗赫拉特省的德拉拉姆市一直延伸到伊朗扎拉吉市的国际公路,耗资上亿美元的萨拉姆水电站以及造价7500万美元的阿富汗新议会大厦等等。

但是,印度提供的援助并非“免费”。

比如在军事方面,印度要求阿富汗国防军要接受印度军队的全面培训,要求军官去印度培训,或者让印军来阿富汗。同时,让阿军队“承担应尽的军事责任”,说白了,就是希望培养阿富汗可以当作未来“谋局”的“棋子”,用来牵制巴基斯坦之用。

归根结底,印度希望借阿富汗、伊朗(尤其是查巴哈尔港)绕道巴基斯坦,将影响力深入到中亚地区。比如印度刚刚加入的上海合作组织,也是为了借助这个平台以提高自己在中亚的存在。为此,印度不惜耗费巨资在阿富汗修建战略公路,悄然渗透,苦心经营。当然,部分也源于巴基斯坦没有处理好同阿富汗的关系,2016年还曾几度在边境线上短兵相接,让阿富汗转而更加亲印。

但是,有时候摊子铺得太大了,对印度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印度虽然自诩“南亚霸主”,但是在自身经济建设上尚且自顾不暇,遑论援助他人。比如在修建阿富汗“经济命脉”兴都库什战略公路时,除了效率低下,还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公路的建设。这时,阿富汗提出想要引入中国资金参与建设公路,印度坚决反对。

如此,阿富汗转向中国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方面,发展是主旋律,无论是阿富汗还是巴基斯坦,都对经济发展有共同的渴望,与此同时中国有经济实力,拿得出技术与资本;另一方面,中国与阿富汗一直关系亲密,况且中国主张的是“阿人主导、阿人所有”,不过度涉入内政,一定程度上也让阿富汗较为放心。

这样一来,处心积虑在南亚“谋划”的印度,丧失了阿富汗这个钳制巴基斯坦的战略抓手,能不着急吗?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2

深意

也许大家对阿富汗的印象,只简单停留在“塔利班”或者美国在这里长达16年的战争上。但其实,“帝国的坟墓”,历史上英俄“大博弈”以及冷战时美苏在阿富汗的较量,似乎都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乱。

那么为什么中国还要“介入”阿富汗问题呢?

首先,这有助于中国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输入等重大问题。28日,恐怖分子对阿富汗首都发动连环袭击,造成至少41死84伤,“伊斯兰国”随后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面对恐怖分子回流,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安全。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中国需要阿巴两国的配合,加强反恐情报合作,一同将恐怖分子阻在境外。

其次,最重要的是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尤其是作为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毕竟阿富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在阿富汗,中国有巨大的资源投资,如埃娜克铜矿项目和阿姆河盆地油田项目,然而却一直因阿富汗内部安全问题而难以积极推进。

而且,解决阿富汗问题,中国是最佳人选,也只有中国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可能性。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直都较为超脱,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同阿富汗各派都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的这一角色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替代的。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印度、巴基斯坦都是阿富汗问题的直接相关方,任何一方的得利,或者各方的关系变化,都可能引起区域其他国家的反制反应。

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最大的变化是要“经略周边”、“塑造周边”。换言之,就是对周边的未来环境,中国要有自己的未来规划,思考的不是如何适应当下的环境变化,而是积极去塑造未来5-10年内的发展趋势。

因此,中方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介”,利用自己同各方的“人脉”,搭建各方和谈的平台,提供对话的便利。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阿富汗,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发展经济,这是巴阿抛弃纷争,和平相处的基础。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好可以大大改善两地的经济水平。

对于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事情,中国何乐而不为呢?

外交部长王毅、阿富汗外长拉巴尼(左)、巴基斯坦外长阿西夫(右)

3

印度很焦虑

实际上,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焦虑。毕竟,将南亚和印度洋当成自家“后花园”的印度,不希望别人轻易“染指”自己的地盘。

不妨来看看印度官方的表态。今年5月,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互联互通倡议必须建立在公认的国际准则、良治、法治、开放、透明及平等的基础,暗指“一带一路”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并且公开反对中巴经济走廊,称没有国家能接受一个忽视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关切的项目。

印度着名中国问题专家谢刚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旨在构造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Sino-centric global order)。而现在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攫取印度的发展空间。

例如本次,印度就担心该项目通过克什米尔地区,而印度认为这个地区属于自己。印媒报道称,印度一直强烈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通过克什米尔地区,但是中国却一直想邀请其他国家合作。

对此,王毅外长进行了回应,“中巴经济走廊是经济合作项目,不应将其政治化。走廊与地区现有的争端,包括领土争议没有关系,也不应有关系”。

对于印度的“胡搅蛮缠”,中国却一直在释放善意。“中巴经济走廊的目的不是针对第三方,同时希望能惠及第三方,惠及整个地区,成为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中国官方也多次公开解释,中巴经济走廊是民生项目,中国无意介入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中国对克什米尔的政策没有变化,可以考虑中巴经济走廊向印度延伸,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印度的北南经济走廊连接起来,印度的“季风工程”和“香料之路”可以与“一带一路”对接等等。

不过,中方的表态,似乎并未让印度接受。印度也一直扮演着抵制中国“一带一路”的先锋。

比如近期,印美日共同抵制了将“一带一路”写入到联合国的决议中。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莫迪6月份对华盛顿的访问,寻求到美国支持其对“一带一路”的立场,也才有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一带一路”是“掠夺性经济”。

4

尴尬

印度的抵制立场,也多少让它在地区多边组织中显得尴尬。

举个例子来看。

今年,在索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六次会议的《联合声明》中,有一个条款是这么说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等六个国家重申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声明中,八个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中唯有印度被剔除。

现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及诸多国际机构,都已经或直接或间接地寻求加入经济走廊建设。2016年9月,伊朗总统鲁哈尼更是直接向谢里夫提出了加入走廊的要求(一星期前,岛叔恰好在伊斯兰堡参加了中巴伊三方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二轨会议)。

随着阿富汗的加入,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趋势如此,印度,你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拓展阅读

印度吞并了几百个“小国”, 却因一个“硬骨头”今天仍打得你死我活...

当地时间12月23日和24日,纷争不断的克什米尔烽烟再起,印度、巴基斯坦在这里连日猛烈交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24日晚,印度《教徒报》呼吁印巴两国和解,称“是时候该破冰了”。

然而数十年的积怨,“破冰”又谈何容易?

三个月前,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有关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地区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7年里,克什米尔地区共有41000人由于战争死去——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消逝。

南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远比数十年更加久远,它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文| 徐聪了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本文为了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了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世界首富的海得拉巴被印度抢走啦!

米尔·奥斯曼·阿里汗,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

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君可是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1937年2月22日,他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阿里汗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因为他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阿里汗手握大把的黄金、珠宝,据说,他拥有的所有珠宝连起来可以绕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一周;

他用旧报纸裹着当镇纸用的钻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颗还重!

……

不过,要是以为这些金银珠宝就是阿里汗的全部家底,那就太天真了——这位富翁还拥有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

横亘于南亚次大陆中南部的这块土地,名为海得拉巴,领土面积达21.3万平方公里,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加起来还要大,也比如今克什米尔的印巴实控区加起来更大;

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把海得拉巴叠加到今天的印度地图上就能发现,它实实在在地长在印度的“心窝”里;

海得拉巴又具有一个特点:以君主阿里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是穆斯林,但领土上绝大多数居民却是印度教徒。

若是没有它,今天的印度将是一块“空心”的版图

刚刚取得独立的印度坐不住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印度堂而皇之地“要求”海得拉巴“并入”印度。

作为穆斯林的阿里汗自然不肯接受,他想保持独立,甚至加入巴基斯坦。

屡次“劝说”不成,印度终于露出了獠牙。

1948年9月13日,印度军队直接入侵海得拉巴。

阿里汗的巨大财富无法逆转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海得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

海得拉巴由此被印度吞并,至此,当代印度的版图才算基本形成。

2

印度:卧榻之侧岂容……

巴基斯坦:闭嘴!我的卧榻之侧怎么总能听见你的呼噜声?!

海得拉巴和大名鼎鼎的克什米尔都被称为“土邦”。

印度、巴基斯坦和各土邦,原本都处在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英国人离开时,同意印巴以“分治”形式独立,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者选择独立。

因此,到印巴各自独立时,南亚次大陆上,还存在着近六百个土邦,其中550多个在印度境内。

但是,英国人给出的方案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原则,现实的地缘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处在印巴两大国境内星罗棋布的土邦,纷纷识相地“主动”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两个南亚面积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是少数几个“拒不从命”的“硬茬子”。

克什米尔的统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其治下3/4的人口是穆斯林。

印度疯狂吞并境内土邦的行动,巴基斯坦不会视而不见:你的卧榻之侧不容人酣睡,难道我的就可以吗!

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相比海得拉巴对于印度,要棘手很多。

急于将克什米尔收入囊中的巴基斯坦,吓坏了土邦君主辛格,他选择主动投入印度,换取其武力支持。

印度很乐意“插一杠子”。印巴双方谁也不轻易相让,旷日持久的冲突由此爆发。

当代南亚最大的争端就存在于这个“最后的大土邦”,这也正是印巴分治方案中不明不白的土邦处置规则导致恶果的一个缩影。

土邦的问题,却并非此时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更远的时代……

3

“海得拉巴、克什米尔们”从哪里来?

喜马拉雅一山之隔,隔出了两个世界。

山这边的中国,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上虽屡经战乱分裂,但最终都必然走向统一,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

而山另一边的南亚次大陆,从古至今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也从未有过一个统治整个国家的中央王朝,即便是空前强盛的阿育王时期也是如此。

来自中亚和西南亚的征服者一次次来到印度平原,建立起众多五花八门的封建土邦。

到了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的莫卧儿帝国时期,这种特点更加凸显。

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是突厥化的伊斯兰教蒙古人在南亚次大陆上新建的国家,是帖木儿蒙古帝国的“续集”(“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音译)。同时,它又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的交汇点。

注: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开始至1858年结束,统治时间长达331年。1857年,莫卧儿帝国末代君主巴哈杜尔参加反英大起义,失败后被英国殖民当局放逐到缅甸仰光,印度最后的王朝——莫卧儿王朝灭亡。

莫卧儿帝国给南亚种下了土邦问题的种子。

自建立之初,莫卧儿帝国便是邦联性质的国家,大肆分封功臣贵族,地方总督、王公享有极大的自治权利。

立国之初,帝国皇帝尚能靠个人权威、严酷法令约束地方;后来的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巧取豪夺,逐步把原本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所得、不能世袭的领地转变为世袭封建领地。

在第六位皇帝奥朗则布(1658--1707在位)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版图最广时包括今天阿富汗一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部。

然而,这看似鼎盛的大帝国,却是外强中干——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实力,长久在南部征战,导致奥朗则布对北部的控制力减弱,大贵族纷纷拥兵自立。

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重税,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到奥朗则布去世时,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

18世纪以后,帝国日益衰微,各省总督、地方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封建主乘机纷纷拥兵自立,遍布印度各地、大小不等的土邦王国,正是在这时形成的。

正如马克思所评论的那样:

“大莫卧儿的无上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摧毁,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摧毁,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摧毁;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征服者的战利品吗?”

4

维多利亚王冠下的“两个印度”

1857年,莫卧儿王朝灭亡,印度正式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英国人在他们统治的南亚版图上建立起了英属“印度帝国”,将原本仅是概念的“印度”具象化为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满目疮痍:“国境”之内,居然还分布着近600个大小不等、分裂割据的土邦国。

所有土邦加起来面积达500万平方英里,占英国统治南亚总面积的45.3%,人口达8600万,占当时区域总人口的1/3。

许多土邦王公热情欢迎英国人到来,在战场上为英国人冲锋陷阵,以承认英国君主为前提,保留他们的王位。

各土邦王公和大英帝国签订条约,确认上述原则,接受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总督)控制其外交和国防大权。

作为交换条件,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像海得拉巴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土邦还拥有自己的货币、造币厂、铁路和邮政局。

注:1858年印度帝国成立后,英国驻印总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头衔。这一与众不同的头衔,凸显印度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

所以,英国统治之下的南亚,事实上有“两个印度”:

一个是先后以加尔各答(1858—1911)和德里(1911—1947)为首都,并以此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或称“印度帝国”),由英国直接统治;

另一个是由565个土邦王公封建领地组成的印度,称为“印度土邦”(Princely State),由各邦王公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控。

直至1888年,一位高级英国驻印官员还说:“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未有过一个印度。印度甚至从未有过一个欧洲人心目中的国家,即在国土、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拥有统一的国家。以为印度能成为国家,就像指望将来欧洲各国被一个单一的国家所取代一样异想天开。”

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虽然都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实体。国中之国,可能不算稀奇,但是一“国”之内,存在着如此众多、不相连接的“国家”,实在不能不说是种奇特的现象。

土邦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查姆等。

注:称为马哈拉贾(Maharaja)或罗阇(Raja)的,一般是印度教或锡克教的封建主;

称为纳瓦布(Nawab)的,原是莫卧儿帝国派驻较大省份的总督;

称为尼扎姆(Nizam)的,原是中央政府封派的省级官员(后来成为掌握省的实权的最高长官)。

纳瓦布和尼扎姆均为伊斯兰教徒。

海得拉巴的尼扎姆和克什米尔的摩诃罗阇,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略大于一个县。四百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超过三十平方公里。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尔、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土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

⑥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近况如何就领土问题有什么意见

双方领土问题产生于麦克马洪线诞生之时,彼时,印度乃英国殖民地 。
中印边界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
中印边界争端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时至今日,印度仍然顽固地坚持对中国领土的非法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了维护领土完整,兼顾中印传统友谊,一直努力以和平手段解决两国间争端。进入新时期,中印两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妥善处理两国边界争端,对促进两国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和印度接壤近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每一段都有争议地区。西段争议地区面积约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全由中国控制。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现控制在印度手中。东段是双方争议面积中最大的地区,约90000平方公里,我国称为藏南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此区域的控制权由印度实际掌握。

⑦ 中国和印度边界纠纷是什么

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新藏公路就通过这里,但是印度认为该地区是他们的领土。

⑧ 印度与中国关系现状2022

当前,中印关系的领域更加宽广,不同领域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更加密切。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中印双方同意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从那以后,是否解决边界争端不再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客观上看,当前中印关系已经与1988年大为不同,双方的边境管控能力都显着上升,两军从在边界地区的时空错位式管控加偶然相遇,转变成同时空管控加常态化相遇。中印的经贸关系也更加密切,中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另外,中印两国还历史性地在海上相遇,两国同时追求海洋大国身份,使得两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互动日益频繁。这些都使得低水平时代的1988年原则变得难以为继。

一个领域的中印关系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印关系从几根相互孤立的支柱,变成一座由不同支柱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大厦。这种新形态的中印关系,在不同领域之间将更加具有联动性,但也将更加具有稳定性。2022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及中印关系,他表示,两国应“彼此做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摄影/新华社记者金立旺)中印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两个强大的邻居之间不竞争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规律。但是,中印两国仅仅是国际体系中两个较大的行为体,还没有进行全球性战略竞争的能力,仍然有比双边战略竞争更加重要的战略利益和发展目标。因此,中印两国都有迫切的需求,去改善当前的两国关系。

阅读全文

与中国和印度最近什么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水果英语怎么说 浏览:642
酒精怎么去公章印尼 浏览:512
英国nike多少钱 浏览:22
意大利的着名古迹有哪些 浏览:539
中国高铁一般运行多少时速 浏览:901
印度人如何评价双龙汽车 浏览:815
土耳其与伊朗相距多少 浏览:43
印尼钱是什么钱 浏览:710
印尼保身油什么用处 浏览:643
印尼办a2多少钱 浏览:773
越南胡志明市电费一度多少钱 浏览:777
徐志摩英国哪里留学 浏览:215
意大利出国留学新政策费用怎么交 浏览:617
印度人是如何对待新型冠状病毒的 浏览:979
越南的邻国有多少 浏览:586
中国电信4宽带多少钱 浏览:731
英国留学生六个月怎么样才能回归 浏览:553
芒果干在印尼大概多少钱一斤 浏览:352
中国移动网络机顶盒多少p 浏览:223
中国拿奥运冠军是多少奖金 浏览: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