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画的技法是什么

中国画的技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8 07:24:07

‘壹’ 国画都有哪几种画法

国画有以下九种画法:

1、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2、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3、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4、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5、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6、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7、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

8、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9、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1)中国画的技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画起源

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的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代画坛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绘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

明代绘画前期,有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院体”绘画;文人写意花鸟画也迅猛发展,画坛尊吴门画派为首。

自唐宋以来,画家对于国画的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风格。

‘贰’ 中国画六法的内容是什么

南北朝谢赫的《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气韵生动

这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一千多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幅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内在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

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及形创造的完美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2、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像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

3、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代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

4、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像之类,在形象特征上概括性的加以色彩表现。

5、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和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画龙点睛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

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收焦点透视的局限,机智、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一幅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

6、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张彦远认为此法是“习画基本之事”,这意味着此法并非无足轻重,临摹只是对前人各类技法的初步了解和基础研习,但不是绘画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临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

‘叁’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

1、“s”线构图法

此种构图属传统构图。它与中国古代美术构图学中的“之”这构图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能创造成出优美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构图时,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后摭挡、相互响应、协调统一。

2、自由式构图法

自由式构图法如同中国画里运用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自由而灵活,丰富且有变化。构图时,要体现疏密有致,大小错落和整体协调。要避免形象之间的距离相等。

3、叠层式构图法

形象层层相叠而成,没有远近之分,大小之别。在视野上无限展开,前景不挡后景,相互连接,互有穿插和对比。

(3)中国画的技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中国画。墨水画是中国传统画之一。

墨水是国画的起源,以笔墨运用的技法基础画成墨水画。线条中锋笔,侧锋笔,顺锋和逆锋,点染,擦,破墨,拨墨的枝法。墨于水的变化分为五色。画成作品,题款,盖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画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国画

‘肆’ 中国画的技法有哪些

中国画的技法有以下这些: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伍’ 中国画有哪五种技法

1、勾,即先用非常干的浓墨勾出山水的外形轮阔;

2、皴,在勾出山水的外形轮阔上,再用略干的稍淡的墨侧锋进行皴;

3、擦,用墨比皴淡,比皴湿一点,侧锋进行擦;

4、染,用墨非常淡,比擦还要湿,大面积染,一般用来画远山,表现山雾迷蒙的感觉;

5、点,在勾出的山上,点上象征的各种树形。

点之后,再略加修饰,一般一幅山水画就可以完工了。在画山石和树干时,勾完轮廓,用沾了淡墨的干毛笔的侧峰,在轮廓边内“摩擦”,制造出纹理,凹凸,折皱的效果。

(5)中国画的技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画的临摹方法:

首先是选好临本。一种是就自己喜爱的画风,选自己仰慕的画家,特别喜爱的作品有利于自己画风的发展。一种是根据自己创作需要、丰富表现技法选择临本的。一种是为纠正自己的用笔习气选择临本的。不管是从哪个目标出发选择临本,都以笔迹清晰的原作为好,至少是质量较好的印本。

其次是读画。仔细观赏临本,领略画意。为此,也要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材料,特别是与此画有关的评论。注意画面的题跋、款识、印章都有助于画意的理解。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画的技法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改革实质如何 浏览:654
越南金煌和韩国金煌哪个好 浏览:801
伊朗红色的茶叶是什么 浏览:22
英国瑞丹斯电影节如何投稿 浏览:519
怎么样才可以看越南人 浏览:219
英国什么军舰开到长江 浏览:456
印度老百姓吃的怎么样 浏览:820
在越南国家当厨师怎么样 浏览:985
伊朗男子服饰叫什么 浏览:970
中国金融怎么投资 浏览:675
日本人在英国什么水平 浏览:831
在印尼做什么代购合适 浏览:299
中国有多少lng项目 浏览:814
越南有什么玩龙的 浏览:848
印尼进口珊瑚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738
印度人什么色 浏览:245
印尼币50000是多少 浏览:80
越南扁山市按摩多少钱 浏览:259
印度出境要多少人民币 浏览:159
泰国汇款多久到中国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