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十大土名猪品种
中国十大土名猪品种是:1、互助八眉猪;2、荣昌猪;3、宁乡猪;4、陆川猪;5、淮猪;
6、太湖猪;7、金华两头乌猪;8、东北名猪;9、香猪;10、藏猪。
1、互助八眉猪
地域:高原西藏青海
特点:猪个体很小,形似野猪,头窄长且呈锥形,嘴尖耳朵小竖立,腹部小而窄,背部
微拱且窄,臀斜,四肢强健,蹄小坚实,反应灵敏,善于奔跑。
❷ 我国有哪些主要培育品种
(1)三江白猪三江白猪是我国培育的瘦肉型猪新品种。以长白猪和东北民猪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再用长白猪回交,经6个世代定向选育10余年培育成的,于1983年通过专家鉴定,正式命名为三江白猪。该品种主要产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合江地区。
三江白猪头轻嘴直,两耳下垂或稍前倾,背腰平直,腿臀丰满;四肢粗壮,蹄质结实;被毛全白,毛丛稍密;乳头7对,排列整齐。具有瘦肉型猪的体躯结构。成年公猪活重275千克,母猪为225千克。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10.17头,经产母猪在12头以上,初生个体重1.21千克。
生长育肥猪达90千克活体重需182天,体重20~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00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5千克以下。90千克屠宰时,胴体瘦肉率57.86%,背膘厚3.44厘米,腿臀比例29.51%。
(2)湖北白猪是湖北省1986年育成的瘦肉型猪品种。包括5个品系,这些品系既有品种共性,又各具特点,彼此间无亲缘关系。其中Ⅰ、Ⅱ、Ⅲ系,繁殖力高,适应性好;Ⅳ、Ⅴ系,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
湖北白猪具有典型的瘦肉猪体型,体格较大,被毛全白(允许眼角和尾根有少许暗斑),头轻直长,额部无皱纹,两耳前倾或稍下垂;颈肩部结合良好,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臀丰满,肢蹄结实;乳头平均7对,分布均匀。湖北白猪能很好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和冬季湿冷的气候条件,并能较好地利用青粗饲料,兼有地方品种猪耐粗饲特性。
湖北白猪头胎平均产仔10头以上,经产为12.5头,高产母猪繁殖利用到14胎仍有繁殖能力。仔猪平均初生个体重1.32千克,2个月龄个体重18.62千克,6个月龄活重82~96千克。成年公猪活重253千克,母猪200千克。Ⅰ、Ⅱ、Ⅲ系,在20~90千克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560~620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17~3.27千克;Ⅳ、Ⅴ系,平均日增重622~690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45千克。据测定,22头湖北白猪母猪年生产力,从第一次产仔开始至第二次产仔小猪全部育肥出栏需363.9天,每头母猪年育成肉猪23.55头。肉猪断乳至出栏需116.7天,出栏活重101千克,饲养期平均日增重695克。每头母猪年出栏肉猪总重2378.17千克,年产瘦肉总量为1033千克,创造了母猪年产吨瘦肉的优异成绩。
以杜洛克、汉普夏、丹系长白猪为父本,湖北白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试验研究表明,以“杜湖”杂交组合的肉猪生产性能最好,具有增重快、单位增重耗料少、肉质好等优点。
(3)上海白猪上海白猪育成于1979年,中心产区位于上海市近郊的上海县和宝山县。上海白猪的体型中等,属肉脂兼用型。全身被毛白色,体质结实;脸平或微凹,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背平直,体躯较长,乳头多为7对。根据头形和体型,三个品系(农系、上系和宝系)间略有差别。农系体型较高大,头和体躯较狭长,成年公猪体长170厘米左右,母猪体长150厘米左右;上系体型较矮小,头和体躯较宽短,成年公猪体长160厘米以上,母猪体长140厘米;宝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据测定,母猪平均产仔数头胎为9.78头,二胎为11.22头,三胎及三胎以上为12.84头。体重22~90千克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为615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62千克,消化能44.86兆焦。平均宰前体重87.23千克的肉猪,屠宰率72.5%,膘厚3.69厘米,眼肌面积25.63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12%,胴体瘦肉率52.78%。
上海白猪具有产仔多、生长快、屠宰率和瘦肉率较高,猪皮质优和适应性强等特性,是商品瘦肉猪和优质皮革原料猪的优良杂交亲本。(4)
北京黑猪
1982年通过了部级和北京市级鉴定,确定为肉脂兼用型新品种。北京黑猪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部轻秀,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微凹,额较宽,嘴筒直,粗细适中,中等长;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宽且平直或微弓;四肢强健,腿臀丰满,腹部平直;被毛全黑;乳头多在7对以上;背膘较薄,肉质好。属配套杂交中的母系猪种。
据测定,6月龄公猪体重90.10千克,母猪体重为89.55千克;8月龄公猪体重115.99千克,母猪体重110.95千克;3岁公猪体重260千克,母猪220千克。母猪初情期198~215日龄,持续期53~65小时,排卵数为14枚左右;小公猪3月龄出现性行为,4~5月龄体重达50千克能配种,8月龄体重100千克左右可用于配种。经产母猪排卵数为16~18枚。据统计,平均每窝产仔数10.50头,产活仔数10.13头,初生重1.25千克;3胎及3胎以上母猪产仔数11.67头,产活仔数11.01头,60日龄转群窝成活仔猪数10.08头,平均个体重18.13千克。
育肥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578克(其中北郊七里渠猪场猪群的日增重高达648克),165~170日龄活重达90千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14~3.53千克。胴体品质测定结果,活重90千克的屠宰率为74.38%,四点背膘平均2.72厘米,腿臀比例28.85%,眼肌面积31.47平方厘米,瘦肉率54.59%。肉的pH为5.68~6.32,肉色为2.75分,熟肉率为69.47%,系水率为72.7%,无PSE或DFD(暗红色、坚硬、干燥)肉。
(5)军牧1号白猪该品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原名农牧大学)1998年育成,1999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品种审定专门委员会的审定。军牧1号白猪是以三江白猪为母本、施格猪为父本杂交后,自群繁育5个世代育成的,现有品系3个。该猪主要产于吉林省长春市的军需大学种猪场,以及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部队和地方猪场。
军牧1号白猪头中等大,嘴直、中等长,耳中等大小、前倾;肩宽背平,臀部丰满突出,四肢较粗壮;被毛全白;乳头6~7对;体格较大,体型均匀。后备猪6月龄体重达98.69千克,体长121.80厘米,臀围80.8厘米。8月龄公猪体重120千克,母猪110千克。
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9.42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11.29头,仔猪初生个体重1.1~1.27千克。育肥猪达90千克体重日龄170天,日增重718克,饲料转化率3.02,活体平均背膘厚2.48厘米;屠宰率74%,眼肌面积40.9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57.86%。
军牧1号白猪经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示范应用,生产性能均符合品种标准,深受广大养殖场喜爱。
(6)苏太猪苏太猪是江苏省的瘦肉型新品种,1999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品种审定专门委员会的审定。苏太猪是采用二元育成杂交法,由太湖猪和杜洛克猪杂交选育而成的黑色、瘦肉型新品种。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育成以来已向全国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
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耳中等大小、向前下方垂,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乳头7~8对,分布均匀。
该品种继承了亲本太湖猪繁殖力高的特性,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1.68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达14.45头,母性好,乳头数多,泌乳力强,发情明显。生长发育较快,育肥猪85千克体重日龄172天,平均日增重640克,饲料转化率3.18,胴体背膘2.33厘米,瘦肉率56%左右。肉质优良,无PSE肉,肉色鲜红,细嫩多汁,口味鲜美,肌内脂肪含量3%以上。具有地方品种耐粗饲性能,食谱广,耐粗纤维能力强,经试验,用20%和16%粗纤维水平的日粮饲粮饲喂怀孕期和哺乳期母猪,仍能获得理想的产仔和育成效果。与大白猪杂交,杂优猪167.5日龄达90千克体重,瘦肉率59.15%;与长白猪杂交,杂优猪169日龄达90千克体重,瘦肉率58.42%。
苏太猪保持了亲本太湖猪繁殖力高、肉质优良、耐粗饲的优点,同时在生长育肥性状和胴体性状方面,较太湖猪有较大的改良和提高,与大白猪和长白猪的杂交效果明显,是目前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优良母本之一,适合于集约化中小型规模养猪和广大农村的农户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