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怎么看待中国制造

怎么看待中国制造

发布时间:2022-01-15 02:59:18

①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知乎

制造型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便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全球化市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成为主导,他们可以从各种销售渠道寻找价格最低、最优、最方便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已经不仅在地区间展开,更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要达到这种竞争的根本目的,必然与实现这个目的的制造过程密切相关。一般制造业的活动过程,可以分解为原料生产、产品设计、各级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销售、零售等连续的环节,即供应链过程。

② 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制造的

在非洲的一些国家里,中国制造就意味着是比较好的东西,而且中国的汽车中国的手机遍布国家的各个角落,像一些稍微落后一点的国家比如说埃塞俄比亚,整个国家队中国的制造产品是非常感兴趣,而且依赖非常大的,他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他们说的一样,中国的产品那么好,那么多当然是有多少想要多少啦。

③ 如何正确评价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Made in PRC)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1]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2017年3月,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2]

④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要实现四大转变:

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同时,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利用各方面优良资源,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发展方针。

提出战略对策并配套一系列行动计划,具体可分为八项战略对策:

一是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并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

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以及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突破一批“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

二是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开发设计工具软件,构建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出口自创产品和品牌转变;制定激励创新设计的政策。

三是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四是强化制造基础。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及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应高度重视,需要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以专业化为方向、以标准化为基础强化工业基础。

五是提升产品质量。严格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重大装备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推进品牌创建。

六是推行绿色制造。促进流程制造业绿色发展,建立循环经济链;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材和环保的产品、装备、工艺,发展再制造工程。

七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高端制造业比重。

从2010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们需要看到,中国的制造业依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而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生产带入各行各业,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零污染等等更是早早展开研究并投入生产。

中国也是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推出了“中国智造”这一概念,并且预计在2025年实现新的目标。

在这份报告中指出,全球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是数字经济,产业的转型势不可挡,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经济发展是首要目标。为了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除了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提高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这一点,与国际化接轨势在必行。

⑤ 你怎么看待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从制造已经逐步过渡到创造,从以单纯劳动力到中国人通过自身科技创造新的产品,棒棒哒。

⑥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制造

‍‍中国除了人力成本有一点微弱的优势之外,别的都比美国差。不等特朗普减税,中国制造已经危矣。‍‍

⑦ 就“中国制造”如何走向“中国创造”谈谈自己的看法

那么就用我自己的话说哈 声明下强烈鄙视复制一大堆网络而又所问非所答的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NO1的国家,那么成为他国代工的对象是必然的,因为人口的爆炸性的拥挤,使得劳动力极其的低贱和廉价。大企业想要做到最低成本制造出他们满意的产品,原料不可以省、技术不可以省、人数也不可以省、那么唯有在生产人数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使用人的成本。
我最诧异国人的思维就是,美国买回来的东西怎么了,还不是咱们中国给造的,说这种话的人极其可笑,不是我崇洋媚外,从美国、日本、德国买回来的东西确实是好。即使是中国制造的,中国企业的中国制造,和代工他国的中国制造是不一样的。 因为发达国家只是用了我们的低级劳动力。从开发、设计、技术都跟中国沾不上一点边 因为我们用的人家的技术、人家的设计、人家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线。在人家监工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 必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我觉得从制造转变成创造,必须要有大环境,早年从改革开放以后就出现的代工企业不在少数。那么在这么多年金钱和经验方面的积累,会使得一些代工企业从中模仿到他们的模式,开始尝试自己的东西。比如海马汽车即是海南马自达。只是一个马自达在中国的代理商,通过多年给马自达的代理有了自己的品牌‘海马汽车’ 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成了转变成创造的雏形(虽然处于比较小儿科的发展阶段)。 所以想转变成创造必须解决中国本土品牌低劣的问题,现在中国山寨产品在本土卖的很火,是因为价钱极其便宜,甚至可以不看他的质量,质量好的钱也好,大众买不起 (靠商家自觉良心发现是可笑的 那就等于说没有法律靠公民自觉克制住自己别杀人一样)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国民工资搞上来,国民有钱选择自己想要的了, 而不是被动的买便宜货的时候,那么中国的那些低劣的商家就面临着不竞争就死的境地,那么他们就会硬着头皮的跟国外品牌拼质量 ,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创造才会有曙光。中国的贫穷让市场的优胜劣汰变的没有了作用 。

⑧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的尴尬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的尴尬:

让更多‘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变成‘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出路,即是给中国制造注入创造的品性。中国制造严重缺乏创造性。用一个比喻来比方,中国制造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的本能+简单培训+劳动”基础上的制造,技术含量低,很少具有创造发明的因素。而在相关的基础研究投入、制造业科技投入方面,中国的投入不到发达国家的1/3。这就是现行中国制造的基本定位。是的,中国制造如果不注入创造的品质,注定只能停留在“当牛做马”层面上蹉跎岁月。

就目前来说,从国家到城市,在产业选择上,存在着两大误区,一个是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误区,一个是处理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误区。整个国家,存在着“去制造业化”的倾向。

十二五以来,有一个倾向,就是各地争相将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作为未来破局之道,而忽视了“中国制造”,甚至,很多地方将传统产业,作为落后产能。各地兴起腾笼换鸟之风,必欲除之而后快。

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占比只有10%,尽管潜力巨大,但是,从潜力到现实,尚且是未知数。现在出现的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各地对于新兴产业蜂拥而上,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支柱,而国内几乎所有的省市,也都将其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如此,很容易导致新兴产业的同质化。

事实上,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而言,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家电行业,核心的技术却在美国和日韩,甚至在LED领域,中国企业更是全面受制于日韩,在汽车领域,核心技术控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手中。中国最先进的航天工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十年以上。在高端产业领域和主流产业,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受到核心技术的制约,短期内将难以实现。

对于更广大的内陆地区而言,未来最严峻的任务,可能并非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与突围。作为一个强大但是却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国内民众庞大的内需,仍然需要通过传统产业来满足,制造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基。

中国目前制造业的困境,并非制造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社会结构出了问题,由于贫富分化严重,权贵和富豪阶层的奢侈品消费流行,中国以穷国之资,竟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是不正常的。而在另一端,则是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构成的低端消费市场,而在此中间,大众消费,或者说是“中端消费“严重匮乏。

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绝对不是救世主,切不可寄托太多期望。欲以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更似一种投机主义。中国更需重视“中国制造”。否则,在高端领域,中国将受到欧美阻击,在低端领域,越南和印度虎视眈眈,中国有两线作战的巨大隐忧。

在二产和三产之间,中国仍然需要坚守制造业,在二十年内,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国策。

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成为大陆城市中服务业占比最高的城市,北京模式的出现,无疑为中国各地城市转型,提供了样本。

不过,中国仍然属于后发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定位的制约,以及中国目前的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北京模式,恐难以为全国仿效。

第三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以及制度优势有很大关联。这两个方面,恰恰是中国的短板。如,在电信服务领域,中国的技术不及欧美,无法在世界主流市场拥有强势市场。如在金融行业,制度创新非常重要,中国纵然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但是却无法称为世界性银行。

由此,第三产业的全球布局,中国短期内无法改变。而中国最大的机会,其实仍然在制造业。

中国拥有广阔的大陆市场,但是,由于国民收入偏低,导致低端消费流行,未来,中国将从低端消费,过度到大众消费,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对基本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这种趋势,注定了制造业在中国大有可为。既然能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中国如能造出好片的马桶盖,不就可以扩张无限广阔的市场?

此外,虽然现在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均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各大强国崛起之初,却无不以制造业立国。

⑨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现象

我认为,我国政府在提出创新产品,这个提法是正确的如果从发展的动力因素看,但是从真正走向制造强国,还是要修炼内功,犹如创新是打天下的,管理是保天下的;所以国外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这些都已经完成了,他们竞争的是产品性能、营销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创新一时,但是最终是被别人占有。从国际制造业竞争历史上看,管理的竞争是根本,创新只是一时之快。所以我国制造业还要扎扎实实的从制造管理、制造工艺、制造质量、制造设计入手,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才能结合我们的地缘优势、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实现真正的腾飞。

⑩ 你是怎样看待中国制造的

现在中国制造就是一个质量好的象征,中国制造在外国是很抢手的。

阅读全文

与怎么看待中国制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国评论印度为什么老是对比中国 浏览:54
中国有哪些中药学专业大学 浏览:715
英国大学gpa38要考多少分 浏览:183
美国为什么不敢打击伊朗 浏览:325
越南橡胶多少钱 浏览:787
伊朗导弹基地在什么地方 浏览:920
越南水果如何分辨 浏览:107
中国哪里产金子 浏览:874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面条哪个好吃 浏览:783
印度明星怎么不是黑人 浏览:630
印度军人住在炉子里会怎么样 浏览:999
如何找印度药代购的阿比特龙 浏览:740
航行自由计划涉及中国的哪些海域 浏览:806
在印度买车多少钱 浏览:325
伊朗btc是什么 浏览:372
到31日英国疫苗已打了多少人 浏览:514
印度尼西亚depok在哪里 浏览:776
中国森林有哪些鹿 浏览:369
中国人事考试网个人档案留多久 浏览:101
印度维加斯健身怎么了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