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国学生需要踢正步吗踢正步是中国特色吗
正步不是中国特色,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作为军队步法,正步是德国人发明的,不过二战结束后,德国把正步当做纳粹主义的象征之一而彻底废除,目前仍然保留正步的国家主要包括中国,俄罗斯(苏联遗留),朝鲜,印度(印度人的正步很搞笑..90度直角抬腿,一跳一跳的),另外有些小国家受到苏联和德国教官(这两个国家的教官帮很多国家训练过军队)的影响也有正步
至于说学生,学生军训是中国特色,保留正步的国家里只有中国有学生军训..所以只有中国的学生要踢正步.....
② 中国式正步的介绍
解放军最早的“正步”步伐,是从苏联军队的队列条令中引进的。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又不能不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作较大幅度修改。例如,苏军的队列条令规定,正步行进时,战士的目光不是向前平视,而是头向上仰30度,充分体现自豪感;但我们历来强调“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如果我们的战士这样,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就容易被人误读为“趾高气扬”。还有,苏军正步走摆臂幅度很大,向前摆时,手臂一直要摆到与下巴同高;而如果我们的战士也把手臂甩那么高,有些老百姓就会议论:“这些小伙儿这么夸张在干吗?”所以,我们的正步走,学“英国皇家海军式”不行,照搬苏联军队也不行,得有中国特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最后规定:正步走时,头要正,两眼平视,手臂摆到胸前。
③ 中国 朝鲜 正步区别
1、师从不同:中国正步分化自德式正步,而朝鲜正步分化自俄式正步。
现在解放军的正步,是在德式正步的基础上,降低了踢腿高度(45度)和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以减弱正步难度的同时,强化了手臂挥舞的幅度以弥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压迫力损失。
朝鲜正步继承自苏联正步,抬腿要达到90度甚至更大的幅度,来强化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压迫感。。朝鲜接受了苏联的正步队列条例,并加以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朝鲜人民军在正步行进时不摆臂而高踢腿成直角,前进时重心在两脚间逐渐交换,很有气势但难度较大。但由于亚洲人体型原因,大幅度的踢腿和笔直不动的上半身使得队列行进时视觉上有上下跳动的感觉。
2、步频高、重心移动快使朝鲜正步不庄重、喜感浓厚
中式正步腿部在减小动作幅度的同时,有意强化了抬腿到顶点时的动作短暂停顿定位,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节奏变化加强了视觉冲击力。而朝鲜正步由于速度太快,腿抬到最高点马上就要用力收回,没有时间余地来做同样的优化。速度快又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就是重心的上下变化太明显,而且和步伐前进结合在一起,给人以一蹿一蹿、一跳一跳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很“浪”的轻浮感。这种像踩着弹簧一样前进的步伐,与人们传统形象中的“稳重”概念完全背道而驰。
④ 世界上最难的正步走是哪个国家
What is“正步”?所谓“正步”,是队伍行进的一种步法,通过行进时的“整齐感”、“力量感”展示军容、军威和严明的军纪(有没有想起当年的军训教官是怎么说的?)。
国际舞台上,每逢中国军队展示正步,总能带来视觉震撼,中国正步已经走出国门,坦桑尼亚、卡塔尔、卢旺达、越南等国也采用过“中国正步”,甚至连口号也是中文。
⑤ 西方国家怎么评价中国60年阅兵式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30日以《龙将起舞》为题发表文章写道:本周四打开电视,你会在屏幕上看到上百辆坦克沿着长安街驶过天安门广场,后面是整齐划一、踢着正步的军人方阵。新式军事装备将骄傲地接受检阅,从射程可达华盛顿的机载导弹发射器到中国工厂生产的歼10战斗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主要关注了三点:在典礼阅兵中,操正步的军队将走过长安街。中国自制的现代武器:坦克、导弹、直升机和战斗机等将一一亮相。还有就是晚上的焰火表演。报道指出,在60周年国庆这天,中国将通过30万名参与者、60辆花车来展示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取得的各种发展成就。
法新社报道称,1日在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活动将有10万人参与。拉开庆典序幕的是阅兵仪式。专家指出,阅兵将展示中国自主研制的最新武器,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
⑥ 为什么中国的解放军走正步这么好看,中国解放军历来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备受外界瞩目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首次出现在红场的青石路上,高歌着苏联民歌《喀秋莎》,与各国军人一道重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别看解放军是“客场”出山,但中国军人踢正步的功夫却一点也没给各国“留面子”,不夸张地说,解放军仪仗队踢正步的水平,在地球上敢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解放军仪仗队的傲人军姿一向有口皆碑,受到过包括首次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内的赞誉。 每逢阅兵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踢正步,全国人民都忍不住热血沸腾。那么,解放军走的正步这么好看,我们应该感谢谁呢?
正步,是一种队伍行进的步法,主要是军人在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行进中采用。同时也是一支军队实力的展示,是提振军威士气的重要手段,它的历史几乎和军队一样长。德军用一种新的更加有力的行军步伐实施阅兵—普鲁士操典中开创了阅兵式行军正步,并取名为“鹤步”,也称“德式正步”。
后来,正步被许多国家的军队借鉴用于阅兵式,并根据各国士兵不同的身体条件加以修改。
在1949年的新中国开国大典阅兵式中,我军原计划采用苏联式正步,但军委首长多次开会研究后一致认为,苏联式正步不适合中国军人,最后决定采用刘伯承司令员亲手制定的步兵操典—以德军正步为模板,并借鉴苏联经验加以改动,主要是增加了手臂的摆动,调整步幅以适合中国人的体型。
解放军正步走的规范姿势,是萧克将军亲自制定的标准。1950年,根据中央提出的军队要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的要求,时任军训部部长的萧克组织有关人员着手编写纪律、内务、队列三大条令。三大条令得以颁发执行,为我军正规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至今,三大条令仍然是我军依法治军的基本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急需一支仪仗司礼部队。1952年3月,周恩来开始正式组建我国仪仗队。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在警卫一团范围内挑选一批优秀骨干,挑选的条件是:政治素质一流,身体条件好,身高适中,相貌英俊。
选拔的具体条件非常严苛,队员身高必须在180~190cm之间,体重80kg左右,五官端正、目光有神,气质与身体协调性要好。最重要一点,仪仗队队员的政治条件,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政审,报名者所有的亲属都在政审范围之内,完全没有问题才能通过。
经过这样严密的层层筛选,选出来的都是人尖儿。而训练十分严格,踢正步时,要求“踢腿生风、落地砸坑”,队员们要在小腿上绑5kg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百次、上千次。
这样训练出来的仪仗队受到了多国元首的好评。以这次红场阅兵为例,中国方阵的平均身高1.88米,是所有参阅方阵中最高的。而东亚人的体型一般不如俄罗斯人粗壮,显得更加挺拔英朗,夹在体格粗壮的俄罗斯方队之间,确实很像“精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