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如何回应阿富汗典礼

中国如何回应阿富汗典礼

发布时间:2024-11-07 09:56:26

❶ 社交礼仪

1、在涉外交往中应注意哪些礼节?

尊重各国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尊重客人,是最大的失礼。涉外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知识,在接待中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国来宾出现的问题。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连

猪革制品也要回避;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把牛当“神”,绝不吃牛肉;吃抓饭的国家,如印度

、马里、阿拉伯等国家,认为左手不清洁,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天主教把“13”

和“星期五”看做是不吉利的数字和日子;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摇头表示赞赏,点头表示不同

意;罗马尼亚禁过堂风;埃及人忌讳针;伊朗人忌议论婴儿的眼睛;巴基斯坦人严格禁酒;尼泊尔等国

在卫生间要备清水,便后冲水用;西萨摩亚男女都穿裙子;马里人以黑为美;有些非洲国家的男子对女

子的尊称是“妈妈”,不管女子结婚与否,等等。如对这些风俗习惯不了解,就容易做出使对方感到失

礼的事。
尊重老人和妇女。在接待外宾时,要特别尊重照顾老人和妇女,这是一种美德。行走时,请老人、

妇女先行;乘车时,请老人、妇女先上;上、下电梯时,请老人、妇女在先。在用餐或宴会席上,如果

邻座是老人或妇女,请老人、妇女先行入座。进出大门主动帮老人、妇女开门、关门。如果想抽烟也要

先征得邻座妇女的意见后再定,等等。这些都应养成习惯。
遵守时间,讲究信用。参加各种涉外活动,一定要按时到达,不能提前过多,更不能迟迟不到。如

果不能赴约,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如确实因某种原因迟到了,也要表示歉意。不遵守时间,无故失约,

在国际上是失礼的行为。
举止端庄,注意言行。不要作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不要用手指指人,不喧哗,不放声大笑,不在

远距离大声喊人。走路不要搭肩膀,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忙奔跑。无论站立或坐下,

姿势都要端正,不要蹲在地上等车、等人。站立时,身子不要歪靠在墙上或柱子上,不要坐在椅子扶手

上。坐着时腿不要乱跷、摇晃,更不要把腿搭到椅子扶手上或把裤管撩起。手不要搭到邻座的椅背上。

女同志不要叉开双腿。
切勿随地吐痰,可吐在自己手帕里。不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
在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擤鼻涕,挖耳朵,挖眼屎,搓泥垢,搔痒,摇腿,脱鞋

,打饱嗝,伸懒腰,哼小调。打喷嚏、打呵欠应用手帕掩住嘴、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声音。
演出和进餐等场合不许抽烟。如妇女在座,应征得妇女同意。不要边走路边抽烟,进入会客室、餐

厅前,应把烟掐灭。
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大的东西;必要时,嚼一点茶叶可冲淡蒜、葱味。

2、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何握手、拥抱和行礼?

握手 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西方人通常是在经人介绍与别人相识时

才握手,若相识的对方是妇女、年长者、职位高者,则应尊重对方意愿,不主动伸手。宾主之间,主人

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在机场或宾馆接待外宾,不管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握手要有

适当力度,太轻会使人感到冷淡,太重会使人觉得粗鲁。男士与女士握手可轻些,不要握满全手,只握

其手指部位即可。握手时男士应脱去手套,女士除遇地位高的人外,一般不用脱手套。握手时切忌站在

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可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拥抱 是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国家常见的熟人和朋友间的一种亲密礼节,有时与接吻礼同时进行

。拥抱的方法是右手扶住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以“左—右—左”交替的方式进行。一般

礼节性的拥抱多用于同性别之间。
鞠躬礼 一般通行于日本、朝鲜、韩国等东方国家,欧美国家较少采用。行鞠躬礼时需脱帽,呈

立正姿势,两眼注视对方,上身前倾15度,而后恢复原状并致问候。
合十礼 盛行于信奉佛教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行礼时,两只手掌在胸前对合并微微上举,同时

头微向前俯下。
在对外交往中,当对方以这种礼节致礼,我们也应以合十还礼,但要注意合十的同时不要点头。
其他见面礼节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厚地域及民族风格的见面礼俗:有西方

国家通行的“脱帽礼”,有流行于波兰和法国上流社会的“吻手礼”,还有非洲国家的“吻脚礼”、“

蛇环礼”等,对这些礼俗应有所了解,可减少一些场合中的误会。

3、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何使用称呼?

正确使用称呼,是涉外交往中应掌握的基本礼仪技能。如果称呼不当,是有失身份的事情,也极易

引起误解,影响双方正常交往。
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所,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

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在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女性

的尊重,可以将女性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市长先生、怀特夫人等

。对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一般可称“阁下”;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名;对

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但称呼其学位时,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

学士、硕士)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德国人十分注重礼节、礼貌。初次见面,一定要称其职衔。如果对方是博士,则可以频繁地使用“

博士”这个称谓。
同美国人打交道时在称呼上不必拘礼。美国人在非正式场合,不论男女老幼或地位高低,都喜欢直

呼对方名字。但在正式场合,如果与对方初识,还是先用正式称谓,等相互熟悉了或对方建议直呼其名

时再改变。
日本人习惯用“先生”来称呼国会议员、老师、律师、医生、作家等有身份的人,对其他人则以“

桑”相称。在正式场合,除称呼“先生”和“桑”外,还可称其职务,以示庄重。对政府官员要用其职

务加上“先生”来称呼。
阿拉伯人对称呼不大计较,一般称“先生”、“女士”即可。但是由于受宗教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

影响,同阿拉伯妇女接触时不宜主动与之打招呼,多数情况下可以微笑或点头示意,就算礼节周到。

4、如何称呼外国人的姓名?

世界各国的姓名排序与用法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姓前名后,多在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及中国通行。朝鲜、越南人的姓名

习惯与中国相同,日本最常见的是四字组成的姓名,前二字为姓,后二字为名。一般口头称呼姓,正式

场合称全名。
二是名前姓后,多在欧美国家通行。口头称呼一般称姓,正式场合则用全称。大多数欧美人的姓是

一个词,而名则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组成。法国人往往把自己尊重的知名人士或家中某一个人的名字加进

自己的名字中以示纪念,但别人称呼或书写时则只用其为首的本名,如前总统戴高乐的全名是夏尔·安

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但一般人都称他为夏尔·戴高乐。俄罗斯人的姓名一般由“名—父名—

姓”三节组成。他们一般口头称姓或只称名,为表示客气和尊敬时,称名字加父名。为特别表示对长者

的尊敬,也有只称父名的,如列宁的全称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而人们常称列宁

为伊里奇。阿拉伯人的姓名一般由3或4节组成,即本人名—父名—祖父名—姓。正式场合用全名,简称

时只称本人名。
三是有名无姓,缅甸、印度尼西亚人最有代表性。缅甸人有名无姓,但通常在名字前面加个称呼,

表示此人的长幼、性别和社会地位。对年纪较大的人名前加“吴”,意即“先生”和“伯叔”;对平辈

或青年人称“郭”,即“大哥”的意思;对幼辈或少年称“貌”,即“小弟”的意思;对年轻的姑娘,

一般称“玛”,为“姑娘、姐妹”的意思;对年纪较大或有地位的妇女,称“杜”,意为“姑、姨、婶

”。
5、怎样邀请和回复?

邀请有四种方式,即电话邀请、信函邀请、E-mail邀请和寄卡邀请。邀请信函要用质量较好的信纸

书写。而邀请卡(请柬)则是特别印刷的卡片,附有回执,还带有一个信封。送请柬不要太早,免得对

方忘记。如果是重大活动,可在一个月或三个星期前发出。回复邀请时应注意:在收到请柬的一星期内

按对方要求的时间、内容予以回复,如果你已接受了邀请,但临时有事不能出席,一定要打电话给主人

,事后再寄上一张道歉卡。有些人收到邀请后忘记了回复,还有人应邀时带去了未被邀请的人,这都是

不礼貌的行为。西方国家的人在被邀请后一定要表示感谢,感谢的形式不限,用卡片、信件、E-mail或

电话均可,答谢的话语不在多少,但却能够给友人留下良好印象。

6、怎样使用名片?

名片在各个国家的使用都极为广泛,是现代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名片通常分为个人名

片、公务名片与单位名片三种。个人名片约为6×10厘米,正中为姓名,左下角或右下角印有住宅地址和

电话号码,有的还印有职务或学衔。日常交际中,名片主要用于作自我介绍与建立联系之用。经介绍与

他人相识或自我介绍后,可取名片相赠。事先约好的访问,可握手后先交谈,告别时再留下名片。登门

之初,为证实自己是所约来访者,也可先赠名片。交换名片的方法是:事先将名片工整地握在手中,或

易于取出的衣兜里。递名片时应恭敬,还可边作口头介绍。与多人见面时,须依次递送,并记好对方姓

名,不能像发传单一样派发。在接受他人名片时,应毕恭毕敬,双手捧接并致谢,一定要当时看一遍,

然后郑重放好,同时应迅速递上自己的名片。若一时忘带,切记第二次见面时主动送上。西方人在送礼

时通常附一枚名片,以示亲自前往了,用作简单的礼节性表示。

7、参加宴会活动应注意哪些礼节?

守约。接到请帖后,按规定时间赴宴,不要迟到。如不能出席,要提前通知举办宴会的单位,不能

随便缺席。
入座。进入宴会厅应脱大衣、脱帽、脱围巾和手套。然后,要先找到自己的座位卡,按排定的座位

入座。如身旁有女宾,应先请女宾入座。桌上的主人或译员,应主动介绍全桌的客人和主人,以便相互

交谈。如遇有外宾国家节日或某外宾的生日,应表示祝贺。
进餐。坐的姿势要端正。不可玩弄杯、盘、刀、叉等餐具。用公筷、公勺帮人让菜,不可用自己用

过的筷子、勺子帮人让菜。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要用嘴吹,应等到稍凉时再用。进餐时以食就口,不

要以口就食。不要大声咀嚼。口中有食物时,不要谈话。用过的餐巾要折好后放在盘子右边。餐后剔牙

时,应以餐巾或手掩口,用过的牙签折断放在盘子里。
在宴会上,无论天气如何炎热,都不能当众解开衣服纽扣,脱下制服。如主人请客宽衣,男客可脱

下外衣,搭在自己的椅背上。
祝酒。祝酒时,主人和主宾先碰杯。人多时可同时举杯致意,不要交叉碰杯。主人和主宾讲完祝酒

词后,到各桌祝酒时,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在主桌没有起立祝酒前,其余各桌不要

抢先祝酒,更不要大声劝酒。饮酒不得超过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
交谈。主人和陪客应该和同桌的人普遍交谈,不要只和本国人交谈,也不要只和一个外宾长谈,而

冷落了其他客人。在主人、主宾致词时,要暂停进餐,注意倾听,不要交头接耳,也不要借机抽烟。
用语。主人在席上不必说过于谦虚的话,如“今天的菜不好”、“招待不周”、“不如你们国家的

好吃”,等等。有时外国朋友在宴会席上给每位出席者备了小纪念品或一朵鲜花,宴会结束时可按要求

带走。这时,可说一两句赞扬的话,但不要郑重表示感谢,更不要显出爱不释手的表情。
结束。在我国,宴会结束时一般不正式宣布。主桌人员退场,其余各桌人员可相继退场。

8、有代表性的宴请形式其礼仪要求主要有哪些?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交际活动之一。国际上通用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和工作餐、茶会

等。不同的宴请形式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国宴 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举办的国家级庆典活动。宴会由主办人主持,宴会厅悬挂国旗,宾

主入席后乐队奏国歌,主人与主宾先后发表讲话或祝酒辞,奏席间音乐。国宴有两个特点,其一讲究排

场,对出席者的入场仪式及客人着装有一定规定,以示隆重;其二,对宴会厅的陈设、菜肴的道数、品

种及服务人员的仪态都有严格规范。
正式宴会 除不挂国旗、不奏国歌外,其余安排大体与国宴相同。宾主均按身份排座就位。如果

是西式宴会,一般都在餐前上开胃酒,在餐后上餐后酒,常用的开胃酒有雪梨、马提尼、苏格兰威士忌

等,另上啤酒、矿泉水、果汁等软饮料。餐后酒通常有白兰地等。餐前与餐后酒一般都在另一大厅饮用

并可自由交谈。

冷餐会又称自助餐,是最常见的招待会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不排席位。菜肴以冷食为主,也可用热菜

,连同餐具摆放在桌上,供客人自取。冷餐会一般在室内、院子或花园中举行。可设桌椅自由入座,也

可不设座椅站立进餐。举办时间一般在中午12时到下午2时或下午5时至7时左右。这种形式常用于官方正

式活动,以宴请人数众多的宾客。
酒会 又称鸡尾酒会(CocktailParty),是国际上举办大型活动(如庆祝各种节日、欢迎代表团

访问以及各种开、闭幕典礼)前后通常举办的招待会。鸡尾酒会以酒水为主,配以甜点、香肠等小食品

,形式活泼、简便,不设座椅,客人可随意走动交谈,举办时间亦较灵活,中午、下午和晚上均可。客

人来去自由,不受约束。鸡尾酒会中因需不时地与人握手,所以应注意食后及时用纸巾擦拭,并以左手

持杯,用干净的右手与他人握手。
晚宴(Dinner) 分正式晚宴(FormalBlackTieDinner)和便宴(CasualDinner)两种。正式晚

宴多是为了某项庆祝活动。西方国家一般将其安排在晚8时以后举行,中国则在晚6时或7时开始。正式晚

宴要排好座次,在请柬上注明对着装的要求;席间有祝辞或祝酒,有时还伴有小型乐队的演奏。便宴则

适于亲朋好友间进行。这种宴请形式简便,气氛亲切融洽,服装、席位、餐具布置可不必过分讲究,但

也有别于一般家庭晚宴,仍应注意遵守席间礼节。西方国家设晚宴一般要求夫妇同时出席。如果接到邀

请,需仔细阅读邀请函,确认是一个人还是先生或夫人陪同。回复邀请时,必须告诉主人赴宴者的姓名


工作餐 一种非正式的宴请形式,有时还须参加者自己负担进餐费用。按就餐时间分为工作早餐

、工作午餐、工作晚餐。就餐者利用共同进餐的时间边吃边谈。一般只请与工作有关的人员参加。
茶会 一种更为简单的招待方式,一般在上午10点或下午4点左右举行,通常在客厅、会议室等场

所举行,厅内设茶几、座椅,不排座次。如果是为某贵宾举行的活动,则安排主宾与主人坐在一起,其

他人随便就座。茶会主要是招待茶,因此对茶叶、茶具的选择比较讲究,一般用陶瓷茶具,不用玻璃杯

与热水瓶。茶会上可略备点心与小吃,但要便于食用。也可选用咖啡作主饮料。
家宴 即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客人。西方人喜欢采用这种形式。以示亲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妇亲

自下厨烹调,家人共同招待。

9、西餐进餐礼规有哪些?

西方就餐的礼仪以自然、实际为主,不讲客套、谦让,但用餐中的规矩却很多。
刀叉的用法 分美国式和欧洲式两种。美式用法是切完肉把刀放在盘子上,叉子从左手换到右手

,然后用叉子叉起切好的肉;欧式用法则始终为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可以用刀子往叉子上放食品。餐

桌上摆放的刀叉有一定顺序,一般以三套刀叉居多,用餐时由外向内依次取用。冷盘用叉,吃鱼用银刀

叉,吃肉用钢刀叉,吃生菜用叉,布丁或点心用叉或匙,水果用刀叉。用餐过程中,如未吃完,请把刀

叉放在盘的两侧,摆放方法是叉在左边面朝下,刀在右边与叉形成一个角;用餐完毕,刀和叉应并排放

在盘子的右边或中间,以示意服务员收去。刀放下时刀口应向内。
餐巾与“洗指碗” 西方人用餐,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餐巾平铺在自己的膝盖上。小餐巾应完全打

开,大餐巾只需打开一半,折成对折,折口对着自己。餐巾是用来擦嘴和手的,切勿用其擦脸或鼻子。

进餐中,餐巾应始终放在腿上,如果暂时离开,应将餐巾折起,放在位子上或盘子旁,表示还要回来;

如放在桌子左方,则表示“一去不复返”了。餐毕离开前,要很自然地将餐巾叠好放在桌子左方,但不

必折叠得太整齐,那样反而不礼貌。“洗指碗”通常在上必须用手的菜或甜点之前送上,碗内盛有温水

,还有一些小花般的饰物,用时可将双手的手指在水中洗一下,然后用餐巾擦干。
进餐西餐的上菜顺序是:开胃菜——汤——鱼或肉——蔬菜沙拉或奶酪——甜食或水果——咖啡或

茶。西餐的取菜方式一般是由服务员或主人将每道菜送到餐桌旁供宾客取用,一个人取完后再传给旁边

的人。取菜时量不宜过多,如需要可再取。面包等食物放在大盘子里根据需要自取,并可在餐中任何时

候食用。在欧洲,当第一道菜端上来时就可以吃了,在美国则要等最后一个人上好菜后才开始进餐。
用西餐要做到举止得体、姿态优雅,还须注意下列事项:进餐时坐姿端正,不可伏在餐桌上,也不

要将碗碟端起来吃;进餐中不能随意脱下外衣、摘下领带或挽袖、解扣;用餐应闭嘴咀嚼,口中有食物

时切忌说话;不要隔人取食,不要用自己的刀叉取托盘中的食物;避免当众擦、擤鼻涕,剔牙时用手或

餐巾遮口。

10、怎样吃西餐?

西餐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其吃法是:
汤喝汤不能发出声音,用汤匙应从里往外舀着喝,千万不要端起汤盘直接饮用。
面包与意大利面条面包通常与黄油搭配,吃时将面包掰成几小块,抹上黄油,用手拿着吃,不要拿

着整个面包咬着吃,应抹一块,吃一块。吃意大利面条时可叉子、调羹并用,用叉子慢慢挑起少量(四

五根)面条,将其绕在叉齿上成团状,同时以调羹辅之,即可方便地进食。
肉与鱼西餐中的肉一般都是大块的,无论是羊排、牛排还是猪排都要用刀叉将其切成小块,边切边

吃,不要一口气都切成小块后再吃,也不要用叉子将整块肉夹至嘴边,边咬边吃。吃鸡或龙虾可以用手

,小鸡、鹌鹑、田鸡的腿骨头很小,可用手抓着吃,也可用叉子,但骨头需用手指从口中取出。西餐中

的鱼一般都已去了骨刺,吃起来很方便,对少量小刺,应用手捏出放在盘子上,不能直接往盘中吐。
沙拉既可作第一道菜,又可作配菜和间隔菜。对沙拉中大块(片)的蔬菜,可用叉或刀切成小块(

片)。对沙拉中的豌豆可以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用刀把豌豆推到叉子上。而美国的吃法干脆就用叉子

舀着吃。
甜点与水果蛋糕、西饼用小甜食叉子,冰淇淋、布丁等用甜点调羹。许多国家把水果作为甜点或随

甜点一起送上,通常为水果沙拉或拼盘。若是未加工的水果,则应以刀叉配合使用:梨或苹果不能整个

去皮,应用刀先切成四到六块,削皮去核后再吃;香蕉应先剥皮,再切成数段食用。在没有刀叉时,可

用手将果核从嘴中取出,放在果盘边上,不能直接吐在餐桌上。
咖啡与茶西餐的最后一道“菜”是咖啡和茶。喝咖啡时可以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也可以只端

杯子,将小碟留在台上,喝完一口后,一定要把杯子放回碟上。茶匙仅用于搅拌,用完即放回茶碟,不

能用它舀着喝。饮用中国的绿茶、薄荷茶不加任何东西,如果是印度茶、黑茶或英国红茶则可以加少量

的奶和糖。

11、西餐中饮酒有哪些讲究?

西餐宴会几乎每道菜都要跟一种酒。对于吃什么菜跟什么酒,喝什么酒用什么杯,都有规定。例如

:冷盘或海味配烈性酒,用立口杯,喝汤时配淡味雪利酒,用雪利杯;吃鱼时喝白葡萄酒,用白酒杯;

食烤肉牛排以及其他肉类时,饮红葡萄酒,用红酒杯;食野味时,饮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食甜品时,

饮白葡萄酒、香槟酒或甜味白酒;食水果时,饮啤酒、白葡萄酒;食任何菜时,都可饮香槟酒。在佐以

多种酒时,应注意:度数低的酒,比度数高的酒先饮用;不甜的酒,比甜的、浓的酒先饮用;不甜的白

葡萄酒,应比红葡萄酒先用。要避免在吃完甜食或有甜味的食品时,再喝不甜的酒;饭前饮用不甜的雪

利酒和鸡尾酒,是比较合适的。
葡萄酒是一种普遍受欢迎的低度酒,酒精含量通常在14—21%之间。按饮用的时间来分,有餐前酒、

餐酒和餐后酒之分。按颜色可分为白、玫瑰红、红色三种。白色和玫瑰红配鱼类,用酒类冷凝器冷冻到5

—10°C左右喝;红色配肉类,不必冷冻,在17—18°C左右时喝。
葡萄酒杯为高脚杯,喝时用手拿住下面杯脚部分,不要用手包围上壁。要求注酒时,把杯子放在桌

上;不想再喝时,只需将右手掌按在杯子上,而不必说“我不再要酒了”之类的话,这不仅限于葡萄酒

,对其他的饮料也适用。香槟酒是发泡性葡萄酒的一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被称为酒中之王。它能

够增添宴会的气氛,适宜在餐前喝,适宜配合每一道菜喝,也适宜在餐后喝。饮用香槟酒时,一般要冰

冻,适宜温度是2—7°C。
香槟酒的酒杯有两种,一种是高脚开口浅杯,另一种是状似切头的郁金香外形杯。
鸡尾酒源自西方,传说外国人喜欢斗鸡,每当斗鸡得胜时,总喜欢拿一支公鸡的尾巴毛到酒馆饮酒

,以表示自己是斗鸡的胜利者。人们便把这种酒称作“鸡尾酒”。现在,鸡尾酒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饮

料。由于它色香俱全,光彩夺目,在欧美各国受到欢迎,本世纪初传入我国。
喝鸡尾酒时,需用鸡尾酒杯,通常是呈倒三角形的高脚玻璃杯,不带任何花纹。因鸡尾酒要保持其

冰冷度,所以手应接触其高脚部位,不能直接触摸杯壁,使其变暖而影响酒味。
甜酒一般叫“力乔”,英语叫甘露酒。它是一种含有酒精的饮料,是在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

葡萄酒、朗姆、金酒中加入一定的“加味材料”,如果皮、砂糖、香料等,经蒸馏、浸泡、熬煮而成。

它是传统的餐后酒,有助于消化。
啤酒是种清热、消食的流行饮料,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饮用啤酒时一般要加以冷冻,以5—10°C

为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加冰块,这会加速气泡的消失,冲淡香味。同样不加冷冻或温度过高,都将破

坏其风味。

12、怎样为外宾安排家宴?

为外国朋友安排家宴,一切都可按照本国和本地的风俗习惯行事。因为外国客人的兴趣,也就在于

看到另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的风土人情。总的来说,家宴较之其他宴请,其气氛比较随便和亲切。
当客人到达时,主人应主动趋前握手。如果主人因忙于周旋未发现客人到来,客人也可上前去和主

人握手问好。
家宴结束后,如主人安排余兴,应设法安排客人感兴趣的事,还要尽可能让客人也热情地参加。如

果无余兴安排,饭后客人即可陆续告辞。通常是先与男、女主人告别,然后再与家庭其他成员告别。

13、参加涉外舞会有哪些应该注意的礼节?

参加涉外舞会的礼节比较讲究,需要认真了解并正确掌握:
衣服穿着和仪容修饰都要美观大方。因为整齐的服饰能体现人的礼貌修养与精神风貌。如果

是外国人邀请的舞会,通常在请柬上会写明服装要求,决定参加时应尊重东道主的要求。一般以穿西装

和晚礼服居多。只有西方国家举行的正式舞会,要求穿大礼服或称“燕尾服”。但涉外活动中穿着燕尾

服的人毕竟微乎其微。目前,按我国习惯,着装除了式样花色繁多的便服外,在很多隆重和正式的场合

也只是穿着深色质料好的西装。如果在天气炎热的晚会上,外方主人未表示大家宽衣,男宾不能随便脱

下外装。跳舞的时候,纽扣也要扣好。

14、怎样对待一位外宾舞伴?

在涉外舞会上,如果有人将一位外宾女士介绍给你,你就必须请她与你跳舞,因为在社交场合拒绝

与人共舞是很不礼貌的事。如果自己跳得不好你可以问问这位舞伴,是否愿意在你旁边稍坐一会而不参

阅读全文

与中国如何回应阿富汗典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说的黄沙是哪里 浏览:788
意大利车辆工程有哪些学校 浏览:243
在越南做火龙果怎么样 浏览:372
意大利港口什么时候开 浏览:918
中国人为什么造假 浏览:55
智能手表意大利语言怎么改中文 浏览:561
意大利有哪些密封件品牌 浏览:558
埃塞克斯大学英国排多少名 浏览:554
中国珠宝金项链怎么样 浏览:723
英国谢菲尔德海拔多少米 浏览:617
中国西部唯一靠海在哪里 浏览:381
越南有什么好事情 浏览:251
印度为什么总是那么自大 浏览:134
印度德里标志代表什么 浏览:742
越南在东亚的军事实力如何 浏览:176
瑞典和伊朗哪个gdp高 浏览:246
大学被褥如何用中国邮政寄 浏览:967
越南女人有多少岁 浏览:189
英国的一便士相当于中国的多少元 浏览:731
什么是中国国籍的公民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