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1、要坚持人民立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2、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动党员干部加强思想修养和理论学习。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进行党性教育的一贯主张。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保持对党的忠诚心。
3、要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既要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积极主动进行谋划,解放思想、凝聚合力、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用务实的作风创造出业绩,练就立得住、过得硬的本领。
(1)中国青年如何建设党扩展阅读
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具体方法:
1、要紧密围绕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求,开动脑筋,实施布局,切实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做实文章。
2、要把握好当今青年人的“三观”思想脉搏,针对当代青年人特点和兴趣点,精心设计好适合于青年人思想需求的思政课内容。
3、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关知识,转换成知识竞赛类题型,让同学们体验到思政课的趣味性、竞争性,从而达到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新时代如何更好践行初心和使命
‘贰’ 如何建设贴近实际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党支部
一、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高校党组织必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规定“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这不仅是对大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定位,更是对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目标要求,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大学生党支部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创新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激发大学生党支部活力,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基层党组织抓好基础工作、夯实我党执政组织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坚持创新、与时俱进,保证各项活动的时效性和对青年的吸引力,才能正确引领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从而带动整个青年群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二、高校大学生支部活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通过对上海电力学院241名本科大学生党员调查显示,69%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所在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能够紧密联系党员群众需求;31%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所在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不能紧密联系党员群众需求。开展组织生活最经常采用的形式,51%的学生党员认为是读报、读文件;22%的学生党员认为是外出参观;13%的学生党员认为是观看电教片;7%的学生党员认为是请专人上课;2%的学生党员认为是实践活动。77%的大学生党员在近一个月内参加过组织生活;16%的大学生党员在近一个季度内参加过组织生活;7%的学生党员表示在近半年内参加过组织生活。有97%的党组织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过具体要求,99%的党支部接受过上级党组织提供的帮助,所有的党支部都要定期接受上级党组织的检查和指导。
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能够经常性地参加组织生活,但是组织生活的形式还是较为单一,对大学生党员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党员的党组织生活应该更加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第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矛盾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社会分层及其利益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思想活动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更加明显;各种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接连不断;与国外敌对势力相联系的民族分裂主义也趁机作乱。当前尚未结束的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考验。中共自身建设亦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和严峻。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方面以经济科技优势逼迫我国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另一方面又以科技经济交流为载体,向我国“暗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角成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党员发展、转正上,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作用和对广大青年的思想引导作用。
在当前大学生支部活动中,发挥党员民主还不够,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党员的需求不够重视,仅仅将大学生党员作为教育的对象,支部活动仅限于政治理论学习,支部活动形式也长期局限在“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小组会和党课)的传统模式。这使得支部活动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缺乏吸引力。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同时学生党员占在校生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目前上海普通高校学生党员一般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0%以上,增长幅度很大。总体来说,学生党员素质不断提高,但数量增长太快、队伍太大,容易产生忽视质量和管理难的问题,这也是不争的现实。新时期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和战火,大学生党员是在象牙塔里长大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学习和少量的社会实践,相对于老党员而言,他们缺少磨练和考验,缺少党性锻炼,面临来自社会的许多诱惑时,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创新支部活动载体,激发支部活力,加强支部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刻不容缓。
三、创新支部活动载体,激发支部活力措施初探
要丰富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发挥本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学生党员在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1.参加志愿服务,发挥示范效应
大学生党员希望在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不仅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又满足了学生党员丰富组织活动形式、增加社会体验与情感体验的要求。
大学生党员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能够体现自身的先进性,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党员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也为其他同学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提供服务,从而使自己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的先进性,提升支部的战斗力。
2.参与社区共建,创新活动载体
通过开展大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区,是提高学生党支部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党员是青年中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优秀群体,他们充满朝气,热情主动,求知欲强,掌握了一定的党的理论知识,文化层次较高,但是他们缺少社会阅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一个了解、深入社会以及可以展示其才能的实践平台。
大学生党支部通过与社区党支部共建,可以向社区居民宣传、解读党的政策和环保、节能等科普知识,向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咨询及技能培训,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家教服务、与社区居民共同开展文艺演出、书画展示等文娱活动。大学生党员还可以从共建活动中学习老党员身上的优良品质。多层次的共建活动延伸了大学生党员实践能力的锻炼平台,拓展了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大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使两大基层党支部工作都充满活力,为创新大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这两大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容、活动形式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3.结对教师支部,关注师生共成长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携手开展的“3+3关注师生共成长活动”,创新了学生支部与教师支部结对的组织生活形式。“3+3关注师生共成长活动”即由学生支部提供需要帮助的同学名单,由党员教师、任课教师、学生党员分别与被帮助同学结对,通过关注被帮助对象的上课表现、作业情况和寝室表现,全面分析被帮助同学的问题所在,师生合力帮助同学提高。
大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结对的组织生活形式,不仅能够让教师党员更加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能够让学生党员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学会帮助他人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党员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同时,学会帮助他人的本领和技巧,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4.建立党员示范岗,增强支部影响力
通过在大学生生活园区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大学生党员在所在楼栋值班室值班,巡查楼道安全情况,对同学在寝室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并及时上报,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单元,每个楼层,每个岗位,把整个创建活动参与面扩大到广大学生当中。让学生党员通过参与党员示范岗把自己的身份亮出来,在岗位上把良好形象树起来,在群众中把先锋模范作用显出来,最终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学校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目标。党员示范岗的建立激发了大学生党支部和广大学生党员的生机与活力,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对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
5.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助力党员成长进步
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在全院学生党员中组织开展“一人一评,一事一访,一议一谈”民主评议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党员都接受一次群众测评,辅导员就群众反映的每一个事项做一次走访调查,对每一名学生党员形成评议意见后进行一次谈话教育,以有效促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建设。
以导航党员成长、助力学生培养为目标的党员评议活动紧紧抓住“民主”搞评议,将测评权利主动交给群众,走访调查工作主动走进群众,确保民主全程化。一方面帮助学生党员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评出压力、评出干劲、评出目标,从而实现学生党员政治素质、思想觉悟、精神面貌、组织纪律上的全面进步,进而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与影响力,实现了抓整改问计于民,求实效取信于民,是一次基层党组织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有益尝试。
党支部还应利用组织生活的有利平台组织党员讨论学校、学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党内事务和重大决策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积极思考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同时,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特点出发,利用各种载体,创新党组织生活的形式。例如,请名师举办报告会、组织观看教育片、组织参观考察,将支部活动延伸至课堂、社区、社团,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工作新模式,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基层党建网》等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在党员学习中的作用。多措并举,最终达到党员素质强、组织生活吸引力强、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强的理想效果。
‘叁’ 论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肆’ 请问党员、团员和社会人士,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人,如何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谢谢!
身为一名新时代中国青年,
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要脚踏实地,勤俭节约,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每一粒粮食!
要有奉献意识,涵养道德情操,多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要努力学习,学好一技之长,做到精益求精,将来在这一领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把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就是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伍’ 作为当代青年要如何发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③〕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位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一是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斗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法非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在世纪之交,江泽民曾向全国大学生明确提出:“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④〕能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直接面对的带有根本性的挑战。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同学们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 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学们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智育方面,同学们需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方面,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的一代新人。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努力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⑤〕,就是说,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式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任何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陆’ 年轻人如何建设国家
1、青年学生要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自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们党围绕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科学理论,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过去的成就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今后我们国家的发展,仍然要靠这些理论的指导。我们不学习理论,行吗?显然不行。党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党中央提出,要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现在在校的大学生要担负起这样一个重任,当代大学生就必须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信仰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实践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2、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有很多优势,比如,知识面更宽,视野更开阔,观念更开放,接触和掌握新的信息更快捷,等等。这是我们那一代大学生自叹不如的。在看到这些优势的同时,同学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方面。扬其所长、补其不足,才能更好地成长进步。谈到不足,我觉得最突出的一点,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缺乏了解,对国情民情缺少认知,缺少社会经验,因此最需要补的是实践这一课。从大处讲,我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不深是因为对实践了解不够;从切身利益看,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往往输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上。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作为了解国情民意的平台,多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主题,是当前最大的实践。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踊跃投身这一伟大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文化的广阔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要自觉响应党的号召,树立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要从身边做起,努力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自觉维护校园稳定,在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更好地成长进步。
3、青年学生要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人组成的,没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整体进步,个人也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要适应这样的更高要求,就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炼就过硬的素质本领。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青年学生个人的成长进步、成才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青年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思想品德的锤炼;既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也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健康,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柒’ 1、论述当代中国青年应该如何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如何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爱国热情积累并理性的发展下去,使之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爱国是需要激情,但爱国更多需要的是理性。理性爱国是指以理性为基础和方式来实现和表达爱国的情感。理性爱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要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理性爱国不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不是一时的激情冲动,而是强烈持久的行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不仅要具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更应该充满智慧,能够理性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爱国不是靠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做。理性爱国就是要我们自觉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为报国之行,也就是说把对祖国的理性认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指导我们的行动。我认为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有句老话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家,不管家现在多么贫穷或是多么不尽人意,我们都必须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家庭。而且我们必须是热爱自己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国家的今天,改革重要,发展重要,稳定重要,我认为在此基础上教育我们的国民要恪守爱国主义的信念更是至关重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恢复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精神上团结我们的民族,大家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促发展,就算是真的有一天要打一场卫国战争时,我们将会无所畏惧。
理性爱要求当代的大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当代的大学生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并且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政治信仰的坚定可以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从而不断的提高,相信有了信仰我们就会为此而去追求真理,才能把理论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行动才能更加理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了解党、全面的认识党、充分的信任党,做一个坚决拥护党、永远跟党走、理性爱国的大学生。
于是我想,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不应是某一时代的产物,而应是无论任何时代都应该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坚决不能随着某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我国现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滚滚热潮中,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更应该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捌’ 政治建议党的根本性建设青年学生该如何做
政治建设党的真实性建设,青年学生该如何做都是要遵守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玖’ 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增强青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对团员还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努力帮助青年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是因此,我要求入团的愿望便更加迫切了。
在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益身心的书刊,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一定要拥护中国共产党,履行团员的义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助手和后备军。我坚持做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共青团,拥护团的纲领,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的义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做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有纪律的好团员。虚心向先进青年和人民群众学习,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严格认真的履行团员的权利。遵守学校的各种规定制度,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积极工作。
请团组织考验我!
‘拾’ 谈谈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昭华,不负党和人民的般切期待
1.树立远大并切实可行的理想信念引领爱国之志: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稳定,国家未来。青少年对理想永怀信念,对理想永怀执着,那么对国家,对民族就有了希望。而伟大而坚定的理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冲破重重困境。
国家和社会为青年塑造理想的环境,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而青年则树立远大切实可行的理想,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年,对于理想的高度,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站在这个舞台的上面,为国家的未来打下更加坚定的基础。青年要对中国特色主义制度度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信心,以个人理想筑中国理想,以个人梦融入中国梦。